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直肠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和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的多模态影像组学分析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骆允 孟祥安 +2 位作者 郝永欣 董亚青 许雅芳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ERUS)、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和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的多模态影像组学分析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ERUS)、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和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的多模态影像组学分析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00例,其中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47例(转移组),不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53例(非转移组),比较两组ERUS、SWE和MSCT检查参数差异,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结果 转移组淋巴结长径、淋巴结短径、长短径比值、直肠肿物占肠腔环周>1/2比例、直肠肿物超声T3及以上分期比例分别为(7.10±2.01) mm、(6.22±1.02) mm、(1.16±0.24)、76.60%和82.98%,高于非转移组(P<0.05)。转移组淋巴结最大杨氏模量和淋巴结弹性方差分别为(77.50±24.43) kPa和(11.50±2.92),高于非转移组(P<0.05);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中位弹性对比度、肿物最大杨氏模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MSCT纹理影像参数峰度、熵值分别为(2.51±0.89)和(7.40±0.80),高于非转移组(P<0.05)。ERUS、SWE和MSCT参数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该模型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03 (95%CI:0.718~0.888,P<0.0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20%和81.10%。结论 ERUS、SWE和MSCT参数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方面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及径线正常值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任向杰 李彩英 +3 位作者 刘晓伟 王伟 马国景 于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4-427,共4页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和径线,为临床诊治冠状动脉疾病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①收集30例先后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漶者,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左前降支、回旋支、...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和径线,为临床诊治冠状动脉疾病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①收集30例先后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漶者,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根部径线及截面积,并作对照分析。②收集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冠心病患者180例,男68例,女112例,按年龄分为24~40岁组(n=25),41~60岁组(n=127),61~76岁组(n=28),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根部径线及截面积,分析其号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的相关性。结果:①30例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及CAG患者,MSCT与CAG所测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径线及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180例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患者,MSCT所测男性各项指标均大于女性(P〈0.05),但按体表面积进行标化,男性各项指标与女性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5)。③正常参考值范围(95%参考值范围):夹角为29.53°-135.42°,不论性别,均按身高、体重标化后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径线及截面积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12~2.41mm,2.06~9.22mm2;0.95~2.07mm,1.82~7.11mm2;1.24~2.70mm,2.39~11.10mm2。结论:MSCT可以客观评价左冠状动脉夹角及径线,在诊断冠状动脉径线狭窄及左冠状动脉夹角增大时可以做为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叉角度 冠心病 冠状动脉径线 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
下载PDF
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测定的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寇晨光 李彩英 +3 位作者 贾芳莹 卓利勇 袁迎芳 田伟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测定的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ATV)与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09至2017-09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66例作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4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24例;同期入选70例窦性心律者...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测定的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ATV)与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09至2017-09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66例作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4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24例;同期入选70例窦性心律者作为窦性心律组。136例患者均行256层螺旋CT心脏成像,测量所有患者的EATV、房颤组患者的心周脂肪组织体积(PATV)。进一步对阵发性房颤患者与持续性房颤患者的EATV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房颤组患者的EATV大于窦性心率组[(138.94±37.93)ml vs(93.55±34.79)ml,P<0.001]。持续性房颤患者的EATV[(142.20±40.86)ml vs (137.07±36.53)ml]、PATV[(230.67±60.83)mlvs(223.56±60.62)ml]均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患者的EATV与PATV呈显著正相关(r=0.95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ATV是房颤发生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OR=1.143,95%CI:1.027~1.158),P=0.000)。结论:采用256层螺旋CT可以客观定量测量EATV,EATV与PATV显著相关,EATV的增加与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不同类型房颤患者之间的EATV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外膜脂肪组织 心周脂肪组织 256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
下载PDF
16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李海文 肖传实 +2 位作者 杨志明 王新文 郭伟民 《临床医药实践》 2005年第4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以下简称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2 0 0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患者(2 9例行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做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回顾性心... 目的:探讨16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以下简称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2 0 0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患者(2 9例行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做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回顾性心电门控,0 .5 S螺旋扫描) ,分析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并分析管壁钙化和软性斑块,评价16层螺旋CT预测冠心病危险性的价值。结果:在2 1例患者的15 2个节段(血管直径≥2 m m)中,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136节段(占83.9% )。对于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冠状动脉节段,16层螺旋CT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0 % (2 7/ 31)和96 .2 % (10 1/ 10 5 )。若将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的14个节段包括在内,则16层螺旋CT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为80 .0 % (2 7/ 35 )。此外,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钙化和软性斑块显示良好,对支架显示良好。结论:在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诊断上,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诊断方法,可良好的显示冠状动脉软斑块和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 心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正常成人冠状静脉的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定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彩端 李彩英 +6 位作者 贾芳莹 袁迎芳 张丹 寇晨光 王岑 田伟伟 卓利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97-800,共4页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测量正常成人冠状静脉的定量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9至2016-05在我院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临床可疑冠心病或无症状体检95例受试者。95例受试者按照性别因素分为男性组(n=40)与女性组(...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测量正常成人冠状静脉的定量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9至2016-05在我院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临床可疑冠心病或无症状体检95例受试者。95例受试者按照性别因素分为男性组(n=40)与女性组(n=55);又按照年龄分为≤45岁组(n=32)、45~65岁组(n=33)和≥65岁组(n=30)三组。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并未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无冠状动脉畸形、变异,均为右冠优势型)的原始图像选取心动周期舒张期(75%)进行重建,定量测量冠状静脉窦及其主要属支开口径线、截面积,并对各测量值与性别、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冠状静脉窦、后室间静脉、左心室后静脉、左边缘静脉显示率分别为100%、100%、98%及46%。(2)男女受试者的冠状静脉窦、后室间静脉、左心室后静脉、左边缘静脉直径及截面积比较;≤45岁组与45~65岁组和≥65岁组受试者比较,冠状静脉窦、后室间静脉、左边缘静脉的直径及截面积均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5~65岁组与≥65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冠状静脉窦口上下径、冠状静脉窦口面积、冠状静脉窦口直径、冠状静脉窦口前后径,后室间静脉直径、左心室后静脉直径、左边缘静脉直径,后室间静脉面积、左心室后静脉面积、左边缘静脉面积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1.95~13.09 mm,61.10~76.94 mm^2,8.54~9.54 mm,8.38~9.35 mm;3.41~3.97 mm,3.10~3.56 mm,2.02~2.45 mm;10.41~14.08 mm2,7.84~10.39 mm^2,3.39~5.04 mm^2。结论:MSCT可客观定量测量冠状静脉窦及其主要属支开口径线、冠状静脉截面积,为临床成功实行心脏介入手术提供重要影像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静脉 心脏介入治疗 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
下载PDF
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心动周期不同时相正常人冠状静脉定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贾芳莹 李彩英 +4 位作者 寇晨光 王岑 田伟伟 袁迎芳 卓利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定量测量正常成人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系统参数,提出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取临床可疑冠心病或无症状体检的受试者70例, MSCT冠状动脉成像...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定量测量正常成人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系统参数,提出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取临床可疑冠心病或无症状体检的受试者70例, MS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并未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无冠状动脉畸形、变异,均为右冠状动脉优势型,对原始图像选取心脏收缩期(45%时相)、心脏舒张期(75%时相)进行重建,测量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并对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各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1)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45%时相数值均较75%时相增大(P<0.05)。(2)心动周期同一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男性与女性数值无差异(P>0.05);按照身高、体重计算截面积进行标化,在同一时相冠状静脉窦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男性与女性数值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3)提出45%及75%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95%参考范围。结论:采用MSCT显示冠状静脉成像可以客观定量测量、分析不同时相冠状静脉窦口及其分支静脉开口径线、截面积,其正常参考值提出为临床成功实行心脏介入手术提供了重要影像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 冠状静脉 定量测量 心动周期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灌注成像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朱心歌 韩超 沈琳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5期1573-157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MSCT)灌注成像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首次行TACE的肝癌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周和术后4周行MSCT灌注成像,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和实体瘤疗效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MSCT)灌注成像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首次行TACE的肝癌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周和术后4周行MSCT灌注成像,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和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评价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不同近期疗效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MSCT灌注参数[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变化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SCT灌注参数对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效能。结果120例患者中,治疗有效72例(60.0%),作为有效组;治疗无效48例(40.0%),作为无效组。治疗前,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BV、BF、MTT、P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效组患者的BV、BF、PS均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V变化值(△BV)、BF变化值(△BF)、PS变化值(△PS)评估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AUC值分别为0.713、0.825、0.790,灵敏度分别为63.16%、82.98%、85.69%,特异度分别为87.30%、66.67%、64.06%;△BV+△BF+△PS联合评估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AUC值为0.89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8.95%、88.89%。结论MSCT灌注参数BV、BF、PS变化值可作为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指标,其中三者联合的评估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灌注成像 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疗效评估
下载PDF
瑞士利用段层摄影新技术做脑部手术
8
作者 周少平 《医学信息》 1997年第1期11-11,共1页
瑞士利用段层摄影新技术做脑部手术瑞士苏黎士大学医院最近利用“核自旋段层X线摄影术”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大脑手术,这是世界首例依靠该技术实施的脑部手术。这种技术使手术省时可靠。核自旋段层X线摄影技术适用于脑瘤摘除、癫痫、垂... 瑞士利用段层摄影新技术做脑部手术瑞士苏黎士大学医院最近利用“核自旋段层X线摄影术”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大脑手术,这是世界首例依靠该技术实施的脑部手术。这种技术使手术省时可靠。核自旋段层X线摄影技术适用于脑瘤摘除、癫痫、垂体等难度较大的手术,它可向医生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摄影 脑部手术 新技术 瑞士 大学医院 核自旋 苏黎士 神经外科 三维图像 技术实施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X射线摄影评估股骨粗隆骨骨折分型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郝学伟 武富明 +1 位作者 苏敬阳 田玉良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7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X射线摄影在评估股骨粗隆骨骨折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骨骨折患者,以手术解剖分型为“金标准”,对比X射线摄影及MSCT对股骨粗隆骨骨折稳定型的准确率,并分析不同检查手段的差异...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X射线摄影在评估股骨粗隆骨骨折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骨骨折患者,以手术解剖分型为“金标准”,对比X射线摄影及MSCT对股骨粗隆骨骨折稳定型的准确率,并分析不同检查手段的差异性,采用Kappa指数评价两种诊断方法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结果:80例患者中经X射线检查出46例稳定型,不稳定型34例,与手术结果一致性中等(Kappa=0.606,P<0.05);MSCT检查出52例稳定型,不稳定型28例,与手术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861,P<0.05)。MSCT对于股骨粗隆骨骨折的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分型正确检出率为93%(75/80),显著高于X射线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14,P<0.05)。结论:MSCT对于股骨粗隆骨骨折的分型更准确且更精准,正确检出率高于X射线检查,对于隐匿性股骨粗隆骨骨折的分型和术前判断有积极意义,更能准确真实的反映出骨折的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骨骨折 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 X射线摄影 分型
下载PDF
18例肢体电烧伤早期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血管成像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红军 田社民 +7 位作者 谢震雯 牛希华 张业龙 魏莹 查新建 习道金 李允 肖宏涛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8-389,共2页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因为简便、无创、安全,常用于临床患者血管相关性损害的诊断。笔者利用MSCTA对18例电烧伤患者进行肢体血管成像,达到预期疗效,总结如下。
关键词 螺旋CT血管成像 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 烧伤早期 肢体 应用 烧伤患者 MSCTA 相关性
原文传递
透视下头低位免压大剂量动态静脉肾盂造影加肾区厚层体层摄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徐 陈青峰 +1 位作者 薛胜利 用奇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3年第10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动态静脉肾盂造影 肾区 层摄影 临床应用 CT B超 MRI 泌尿系统疾病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0
12
作者 刘浩 顾建平 +2 位作者 王丽萍 王利伟 郭静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5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硬化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下肢动脉血管成像(CTA),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四种图像后处理方法。结...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硬化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下肢动脉血管成像(CTA),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四种图像后处理方法。结果 CTA清晰显示了24例患者的双下肢动脉及主要分支,有23例患者可见不同程度和范围的狭窄或闭塞。其中15例行DSA检查,175段血管中14段狭窄程度与CTA不同。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一种安全、可靠、无创的检查手段,能够清晰显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及闭塞的程度及范围,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疾病 计算机体 层摄影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颞骨平行枕眶线多层螺旋CT扫描法及其价值 被引量:12
13
作者 巩若箴 晁宝婷 +1 位作者 樊兆民 王海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12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探讨以平行枕眶线扫描图像为基础的常规轴位和冠状位MPR图像是否能够取代直接轴位和冠状位图像。方法:三位医师分别观察50例颞骨CT扫描图像,分析直接常规轴位(25例)、冠状位(25例)CT扫描图像和其相应的常规轴位、冠状位MPR图像显... 目的:探讨以平行枕眶线扫描图像为基础的常规轴位和冠状位MPR图像是否能够取代直接轴位和冠状位图像。方法:三位医师分别观察50例颞骨CT扫描图像,分析直接常规轴位(25例)、冠状位(25例)CT扫描图像和其相应的常规轴位、冠状位MPR图像显示颞骨结构的差异。结果:所有观察者均认为直接常规轴位、冠状位CT扫描图像略优于相应的轴位、冠状位MPR图像。直接轴位、冠状位CT扫描图像和相应的轴位、冠状位MPR图像的质量差异较小。结论:以平行枕眶线扫描图像为基础的常规轴位和冠状位MPR图像可取代直接轴位和冠状位扫描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 听小骨 方法学 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国满 谭理连 +3 位作者 李扬彬 肖平 江金带 李树欣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6-638,共3页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1例主动脉夹层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及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投影(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表面覆盖成像(SSD)、仿真内窥镜...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1例主动脉夹层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及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投影(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表面覆盖成像(SSD)、仿真内窥镜(CTVE)。结果多种重建图像与轴位图像相结合,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病变范围、类型、真假腔、内膜片、破口等解剖细节及其与主要分支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诊断与评价主动脉夹层最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 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MRI联合多层螺旋CT在肝性脑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广鉴 赵利 +3 位作者 刘业松 张亚杰 孙秋 刘景旺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10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MRI联合多层螺旋CT对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5例肝性脑病患者的MRI及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肝性脑病3例,2例MRI T1WI表现为双侧基底节苍白球区、中脑腹侧高信号,T2WI未显示异常信号,螺旋C... 目的探讨MRI联合多层螺旋CT对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5例肝性脑病患者的MRI及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肝性脑病3例,2例MRI T1WI表现为双侧基底节苍白球区、中脑腹侧高信号,T2WI未显示异常信号,螺旋CT呈等密度改变,1例MRI及CT表现为弥漫性脑水肿改变。慢性肝性脑病12例,T1WI像显示双侧基底节苍白球区高信号10例、中脑腹侧高信号6例,垂体前叶高信号4例,T2WI未显示异常信号,MRI及CT显示脑萎缩改变8例。结论MRI联合螺旋CT对肝性脑病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核磁共振成像 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下肢血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廖明壮 赵海波 +1 位作者 王国栋 滕才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2期210-212,共3页
关键词 下肢血管 三维重建 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7
作者 姚传顺 刘金有 +1 位作者 杨世喜 郭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71-73,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主动脉夹层CT表现,应用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MPR、MIP及VR等后处理。结果 8例中DeBakeyⅠ型2例,Ⅱ型0例、Ⅲ型5例,不典型夹层1例,均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主动脉夹层CT表现,应用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MPR、MIP及VR等后处理。结果 8例中DeBakeyⅠ型2例,Ⅱ型0例、Ⅲ型5例,不典型夹层1例,均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对主动脉夹层的破口位置、累及范围、真假腔、内膜片及夹层的旋转方向、血栓的形成得到满意显示。结论 MSCTA对主动脉夹层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主动脉夹
下载PDF
口服乙酰唑胺负荷试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芷萍 刘新通 +1 位作者 乔穗宪 唐安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96-98,共3页
为评价口服乙酰唑胺 (ACZ)血管激活试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0名正常志愿者和 30例TIA患者进行静息和口服ACZ血管激活试验的SPECT显像 ,并进行断层图像的视觉及半定量分... 为评价口服乙酰唑胺 (ACZ)血管激活试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0名正常志愿者和 30例TIA患者进行静息和口服ACZ血管激活试验的SPECT显像 ,并进行断层图像的视觉及半定量分析。观察口服ACZ前后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正常ACZ激活试验后 ,99mTc ECD在大脑两侧对应部位呈对称性分布 ,脑血流量普遍增加 ,TIA组ACZ血管激活试验后 ,血pH值降低 ,二氧化碳分压 (PCO2 )增高。发作期TIA患者SPECT显像呈现局部低灌注的患者由 5例 (5 6 )增加至 6例 (6 6 ) ,静止期患者的SPECT阳性率由 6 0 %提高至 92 % ,ACZ激活试验后总阳性率为 93%。结论 口服ACZ血管激活试验方法简单可靠 ,对TIA患者早期的影像学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暂时性 单体层摄影扫描仪 X线计算机 乙酰唑胺
下载PDF
正常小儿寰枢椎的多层螺旋CT表现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成德 秦红卫 +1 位作者 李均洪 潘献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0年第3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正常小儿寰枢椎的MSCT表现。方法对32例2-13岁正常小儿寰枢椎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分析其MSCT图像。结果寰椎前弓双侧部骨骺板融合时间为6-7岁,后弓正中部为3-4岁。枢椎齿状突尖部骨骺出现时间多数是5-6岁,骨骺融合时间是9-10岁... 目的观察正常小儿寰枢椎的MSCT表现。方法对32例2-13岁正常小儿寰枢椎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分析其MSCT图像。结果寰椎前弓双侧部骨骺板融合时间为6-7岁,后弓正中部为3-4岁。枢椎齿状突尖部骨骺出现时间多数是5-6岁,骨骺融合时间是9-10岁。齿状突上部形状在冠状位上似双乳突状或蜡烛火焰状,在横断位上似豆瓣状或花蕊状。齿状突基底部骨骺板形似裂隙状,融合时间多为5岁以后。正常小儿寰齿前间距平均值是2.05±0.45mm,寰椎两侧侧块外缘与齿状突中心距离差平均值是0.94±0.84mm。结论正确认识正常小儿寰枢椎的各种MSCT表现,有利于提高小儿寰枢椎损伤或发育畸形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小儿 正常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造影中降低造影剂剂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新华 姜微 +2 位作者 陈晓云 弓婷婷 刘建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709-3711,共3页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造影中降低造影剂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对60例怀疑头颈部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头颈部动脉CT造影显像。所有患者被分为两组,即常规造影剂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和降低造影剂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30例。常规剂量...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造影中降低造影剂剂量的可行性。方法对60例怀疑头颈部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头颈部动脉CT造影显像。所有患者被分为两组,即常规造影剂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和降低造影剂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30例。常规剂量组采用75 ml造影剂剂量,低剂量组采用50 ml造影剂剂量。对两组图像强化值进行评估。结果常规剂量、低剂量两组图像主动脉弓、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强化值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与应用常规造影剂剂量比较,256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低剂量造影中造影剂剂量降低约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信号噪声比 对比噪声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