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分表层速度场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在西昆仑山黄土区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周翼 刘衍贵 +2 位作者 刘依谋 王彦峰 万军 《非常规油气》 2018年第3期8-17,共10页
塔里木盆地西昆仑山前覆盖巨厚的黄土,黄土厚度大且纵横向分布差异大,存在严重的静校正问题。要搞清黄土区的静校正问题,就要利用野外地震采集资料的大炮初至时间与黄土厚度变化有关联的特点,把拾取的大炮初至时间在横向上根据黄土厚度... 塔里木盆地西昆仑山前覆盖巨厚的黄土,黄土厚度大且纵横向分布差异大,存在严重的静校正问题。要搞清黄土区的静校正问题,就要利用野外地震采集资料的大炮初至时间与黄土厚度变化有关联的特点,把拾取的大炮初至时间在横向上根据黄土厚度大小不同细分成多个区域的初至时间数据体,对每个区域数据体在纵向上根据黄土覆盖层呈连续介质特征把低降速层细分成多个速度层,通过横纵向细分表层速度场,建立符合黄土山近地表初始速度模型来约束层析反演,反演后的模型更可靠,计算的静校正量精度更高。在黄土区三维和弯线实际资料处理应用中,细分表层速度场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巨厚黄土区的静校正问题,使得资料成像效果明显提高,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黄土 连续介质 大炮初至时间 细分表层速度 层析校正
下载PDF
基于微测井分步约束的近地表速度层析反演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孝 曾华会 +3 位作者 刘文卿 寇龙江 谢俊法 丁彩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69-74,9,共7页
在复杂地表区,由于采集资料的限制,基于初至波层析反演建立的近地表速度模型缺少极低速度信息,不能彻底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为此,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综合微测井数据和初至信息分步约束的近地表速度层析反演方法。首先利用微... 在复杂地表区,由于采集资料的限制,基于初至波层析反演建立的近地表速度模型缺少极低速度信息,不能彻底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为此,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综合微测井数据和初至信息分步约束的近地表速度层析反演方法。首先利用微测井和近炮检距初至信息反演准确的低速层速度v_0,然后利用微测井和中、远炮检距的初至信息,以反演的v_0为约束,反演精确的低、降速层速度v_0和v_1。在约束过程中,通过自适应算法求取权系数。联合微测井数据和初至信息,采用分步约束的初至波层析反演可以大幅提高近地表速度模型的反演精度。准噶尔盆地达10井区三维地震数据处理结果展示了该方法在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时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模型 长波长静校正 层析反演 微测 分步约束
下载PDF
基于角道集的井约束层析速度反演 被引量:17
3
作者 秦宁 李振春 杨晓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5-731,836+662,共7页
本文研究的走时层析方法,是在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简称角道集)的基础上获取旅行时差,并通过井约束控制层析反演的精度。此法实现的关键步骤为:①利用叠前深度偏移剖面上拾取的层位界面生成初始层析速度模型;②按照选定的角度范... 本文研究的走时层析方法,是在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简称角道集)的基础上获取旅行时差,并通过井约束控制层析反演的精度。此法实现的关键步骤为:①利用叠前深度偏移剖面上拾取的层位界面生成初始层析速度模型;②按照选定的角度范围抽取共成像点道集,并求取各层位的旅行时差;③求取共成像点对应的灵敏度矩阵;④建立反演方程组,并加入正则化和井约束反演慢度更新量;⑤依据共成像点道集中的同相轴拉平程度判断所求速度的精度是否达到要求。理论模型试算及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均表明:该方法易于实现,不必考虑复杂的反射问题,每一步迭代都是在前一步深度偏移的基础上进行速度场的更新,能够得到精度较高的速度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道集 层析速度分析 约束 正则化 走时层析
下载PDF
基于井数据约束的高精度层析速度反演 被引量:9
4
作者 白雪 李振春 +3 位作者 张凯 宋翔宇 杨国权 尚江伟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5年第4期805-811,共7页
测井数据是一种准确可靠的先验信息。在层析反演方程组中加入井数据信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反演精度和效率,但仍无法精确描述微幅构造地质体。针对这一特点,笔者提出了基于井数据约束的高精度层析速度反演方法。首先进行常规的井约束层析... 测井数据是一种准确可靠的先验信息。在层析反演方程组中加入井数据信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反演精度和效率,但仍无法精确描述微幅构造地质体。针对这一特点,笔者提出了基于井数据约束的高精度层析速度反演方法。首先进行常规的井约束层析速度反演,假定测井处的网格速度不更新,建立井约束反演方程组,更新速度场,得到初步的偏移成像结果;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测井速度信息约束偏移深度,对更新后的速度场进行速度分析及精细化建模,提高速度建模精度,同时减少了反演迭代更新次数,提高了反演效率。模型试算及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反演精度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曲线 约束 走时层析 速度建模 反演精度
下载PDF
先验信息约束层析成像静校正技术在柴西南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孝 禄娟 +2 位作者 冯心远 李斐 苌亮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3,16,共4页
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针对不同的地质目标采集了多块三维地震资料,对于该地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开发,需要整体认识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和沉积相,为此在该区开展了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研究。柴西南地区近地表结构复杂,岩性多变,地表高差达6... 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针对不同的地质目标采集了多块三维地震资料,对于该地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开发,需要整体认识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和沉积相,为此在该区开展了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研究。柴西南地区近地表结构复杂,岩性多变,地表高差达600 m,低、降速层厚度变化大(4~200 m),连片处理中静校正问题突出。在对各种静校正方法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先验信息约束层析成像静校正技术,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步骤。在方法实现时,区块之间的初至时差采用相关法予以消除,初始速度模型采用相控处理的小折射和微测井资料来建立,并将该模型作为初至波非线性层析反演的约束条件,建立了准确的近地表速度模型,计算全区的静校正量。应用效果分析表明,先验信息约束层析成像静校正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复杂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中的静校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 校正 相控处理 约束层析反演 近地表速度模型
下载PDF
井约束速度补偿叠后深度偏移处理方法应用研究
6
作者 李锋 刘振东 +2 位作者 昝新 曹凯 黄德芹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1-73,共3页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 ,使用叠前数据建立了层析成像速度场、层析成像 +井约束校正速度场 2种速度场 ,并用这 2种速度场对同一叠加数据体进行了叠后深度偏移处理 ,分析了 2种偏移结果的差异。试验分析结果表明 ,成像最佳层速度与测井获...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 ,使用叠前数据建立了层析成像速度场、层析成像 +井约束校正速度场 2种速度场 ,并用这 2种速度场对同一叠加数据体进行了叠后深度偏移处理 ,分析了 2种偏移结果的差异。试验分析结果表明 ,成像最佳层速度与测井获得的地层速度是有区别的 ,所以可在最佳成像后用井速度对叠后深偏的数据进行一次校正 ,以便使地震数据和井数据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叠后深度偏移 速度模型 层析速度 层析+约束校正速度
下载PDF
龙门山前带多信息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晨莹 刘沛然 彭仁艳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02-109,共8页
龙门山前带地区地表起伏剧烈,表层岩性变化大,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是典型的复杂山前带地震勘探区域。针对该地区表层结构的特点并结合实际资料进行研究,应用多信息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对比分析了有无约束条件下的近地表建... 龙门山前带地区地表起伏剧烈,表层岩性变化大,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是典型的复杂山前带地震勘探区域。针对该地区表层结构的特点并结合实际资料进行研究,应用多信息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对比分析了有无约束条件下的近地表建模精度与静校正效果差异。应用结果表明,多信息约束层析反演后既能增加模型射线密度,精确反映浅层反射结构细节,又能很好地描述高速层顶界面的构造,得到空间结构变化合理且垂向分辨率更高的近地表速度模型。单炮和剖面的同相轴连续性更好,成像效果优于无约束反演静校正的成像效果。多信息约束层析反演技术在解决复杂近地表结构地区静校正时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改善了该地区地震资料静校正效果,为构造解释提供了可靠的处理成果,同时对后续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 成像 多信息约束 层析校正 速度模型反演
下载PDF
井震深度差约束条件下的TTI介质速度建模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钋 汪道柳 +2 位作者 徐昇 周洪波 刘金俊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0-575,共6页
提出了一种TTI介质中井震深度差约束条件下的速度建模方法。针对空间中测井位置分布的稀疏性,通过引入一个所谓的"桥"函数,根据已知的地质构造将井位处地层的井震深度差信息延拓到整个模型区域,并将此拓展信息作为层析成像反... 提出了一种TTI介质中井震深度差约束条件下的速度建模方法。针对空间中测井位置分布的稀疏性,通过引入一个所谓的"桥"函数,根据已知的地质构造将井位处地层的井震深度差信息延拓到整个模型区域,并将此拓展信息作为层析成像反演的约束条件。该方法降低了TTI模型反演参数之间的不确定性,改善了反演算子的病态性,提高了层析成像反演的稳健性。SEAM人工模拟数据和墨西哥湾实际广角地震数据测试结果表明,井震深度差约束条件下的TTI介质速度建模方法的反演结果提高了深度偏移后地层定位精度,改善了共成像点道集中同相轴的拉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建模 层析反演 TTI介质 深度偏移 共成像点道集 约束
下载PDF
波场延拓表层模型校正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录明 罗省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2-583,共12页
李录明 ,罗省贤 .波场延拓表层模型校正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5 ) :5 72~ 5 83  为解决复杂表层速度变化对反射波的影响问题 ,在初至波表层模型层析反演的基础上 ,研究了波场延拓表层模型校正的理论方法 ,形成了一套有效... 李录明 ,罗省贤 .波场延拓表层模型校正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5 ) :5 72~ 5 83  为解决复杂表层速度变化对反射波的影响问题 ,在初至波表层模型层析反演的基础上 ,研究了波场延拓表层模型校正的理论方法 ,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计算方法。其基本原理为 :用分裂法将频率—空间域的纵波位移方程转换为基本波场延拓方程 ,然后进行频散、吸收边界条件校正 ,采用高阶有限差分法求取波场延拓值 ;对于波场延拓横向不变速的情况 ,用相移法求解频率—波数域的单平方根方程进行波场延拓。具体作法为 :1将炮集内的各接收点延拓到高速层顶界 ;2将炮点延拓到高速层顶界 ;3用替换速度分别将接收点和炮点延拓到 CMP位置的基准面 ;4进行速度分析、动校正及叠加 (或直接进行叠前深度偏移 )。理论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 ,文中方法既可以实现双曲线的变时差校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拓 表层速度模型 层析反演 校正 地震勘探
下载PDF
三维波场延拓复杂表层模型校正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录明 罗省贤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27-1034,共8页
如何正确地消除复杂地表对地震波场的影响,提高地下构造成像的质量一直是中国西部复杂地区地震勘探中存在的难题.本文在三维复杂表层速度模型层析反演[1]的基础上,研究了关于复杂地表的静校正问题,提出用三维波动方程在炮集上对地震波... 如何正确地消除复杂地表对地震波场的影响,提高地下构造成像的质量一直是中国西部复杂地区地震勘探中存在的难题.本文在三维复杂表层速度模型层析反演[1]的基础上,研究了关于复杂地表的静校正问题,提出用三维波动方程在炮集上对地震波场进行正、反向延拓,消除复杂地表对波场的影响,实现三维复杂表层模型校正.理论和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已超越常规静校正的含义,属时变校正方法.用本方法处理复杂地表问题,不但能消除表层对不同深度反射波产生的不同时差影响,提高叠加剖面质量,而且能使校正后的地震波场保持波动特征不发生畸变,可为建立正确的深层速度模型和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波延拓 三维表层模型校正 速度模型 复杂表层影响 层析反演
下载PDF
复杂区分层约束近地表建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孝 刘文卿 +1 位作者 曾华会 杨维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73,共6页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岩性和低幅度构造越来越重要。就低幅度构造而言,除地层岩性固有因素外,长波长静校正是影响低幅度构造描述的关键因素。产生长波长静校正的主要原因是复杂地表区近地表速度结构建立的精度不够及降速层底界...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岩性和低幅度构造越来越重要。就低幅度构造而言,除地层岩性固有因素外,长波长静校正是影响低幅度构造描述的关键因素。产生长波长静校正的主要原因是复杂地表区近地表速度结构建立的精度不够及降速层底界面的空间形态刻画不准。因此,采用分层约束的建模思路,首先用微测井资料建立低速层模型,然后用小折射、VSP资料联合建立降速层模型,获得全局寻优非线性层析反演的初始模型,进行分层约束层析反演近地表建模,建立高精度的近地表速度结构。基于VSP及实测井深约束,采用协克里金方法优化降速层底界面的空间形态。通过以上2种策略,很好地解决了复杂地表区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X地区岩性油气藏勘探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表 长波长静校正 分层约束 速度结构 约束层析反演
下载PDF
初至旅行时层析反演近地表模型精度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宇 杨德义 +2 位作者 邓辉 严锐 陈凤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1-225,158,共5页
为了提高初至旅行时层析反演近地表速度模型的精度,改善静校正效果,本文研究了激发井深以及约束速度对反演精度的影响。通过建立典型低降速层近地表模型,首先对比分析零井深、井深穿过低速层和井深穿过降速层三种情况下,射线穿过网格的... 为了提高初至旅行时层析反演近地表速度模型的精度,改善静校正效果,本文研究了激发井深以及约束速度对反演精度的影响。通过建立典型低降速层近地表模型,首先对比分析零井深、井深穿过低速层和井深穿过降速层三种情况下,射线穿过网格的特性及激发井深在低速层以下时,最小约束速度对低速层反演效果的影响;其次利用井口时间确定最小约束速度,并提出了辅助点激发确定最小约束速度的新方法;最后应用于合成与实际地震数据,提高了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至旅行时 层析反演 近地表模型 激发 约束速度
下载PDF
初至波地震层析技术及其在四川复杂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爱萍 梁波 +3 位作者 邹文 何光明 李亚林 李志荣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40-444,449,共6页
近地表速度场的重建是获得准确静校正量的关键。根据实际地震数据的初至波时间建立初始速度模型;采用改进的最短路径射线追踪算法进行正演;利用改进的约束带阻尼联合迭代重建技术(CDSIRT)求解大型、稀疏的方程组来反演近地表的速度场。... 近地表速度场的重建是获得准确静校正量的关键。根据实际地震数据的初至波时间建立初始速度模型;采用改进的最短路径射线追踪算法进行正演;利用改进的约束带阻尼联合迭代重建技术(CDSIRT)求解大型、稀疏的方程组来反演近地表的速度场。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稳定、快速、准确地重建复杂地区的近地表速度场,建立准确的近地表速度场,从而可计算准确的静校正量,保证复杂地区的构造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析技术 初至波 近地表速度 最短路径射线追踪 约束阻尼联合迭代重构技术
下载PDF
复杂地表地震资料的地形校正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福元 赵瑞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31-34,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波动方程的陆上地震资料地形校正方法。该方法包括近地表速度反演和波动方程地形校正两个单元 ,使得高程或近地表的速度任意变化 ,都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表一致性地形校正。该方法用初至走时层析成像法估计浅层速...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波动方程的陆上地震资料地形校正方法。该方法包括近地表速度反演和波动方程地形校正两个单元 ,使得高程或近地表的速度任意变化 ,都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表一致性地形校正。该方法用初至走时层析成像法估计浅层速度 ,用波动方程的有限差分解进行波场延拓。近地表的复杂变化使得传统静校正方法的假设条件不能成立 ,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解决“静校不静”、长波长以及静校正引起的波场畸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表 地震资料 地形校正 地震勘探 校正 表层速度 层析成像 延拓
下载PDF
微测井约束分步层析静校正技术在古峰庄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古发明 童庆佳 +3 位作者 任超峰 杨建新 王永明 袁雪花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3-107,共5页
针对地表剧烈起伏,速度纵、横向变化大的复杂区,层析静校正较以往的折射波静校正方法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受初至时间拾取精度、炮检距的选择、近地表模型约束等问题的影响,层析反演的精度还不能满足低幅度构造预测的需求,为此提出微测井... 针对地表剧烈起伏,速度纵、横向变化大的复杂区,层析静校正较以往的折射波静校正方法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受初至时间拾取精度、炮检距的选择、近地表模型约束等问题的影响,层析反演的精度还不能满足低幅度构造预测的需求,为此提出微测井约束分步层析的静校正方法,即将浅层速度模型与最终近地表模型分步进行层析反演,并应用微测井信息约束浅层速度模型层析反演,有效地提高了近地表速度模型反演的精度,通过在古峰庄地区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复杂地表条件下的静校正问题,低幅度构造预测精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步层析校正 近地表约束 浅层速度 低幅度构造
原文传递
宽频地震无井反演技术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矿体描述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元平 颜承志 +2 位作者 李杰 史文英 陈利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60,共10页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热点区域,该区水合物层饱和度和厚度在垂向和横向上都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和不连续性,常规地震无井反演技术难以实现对水合物藏的精细描述。神狐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相对于围岩,主要表现为高...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热点区域,该区水合物层饱和度和厚度在垂向和横向上都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和不连续性,常规地震无井反演技术难以实现对水合物藏的精细描述。神狐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相对于围岩,主要表现为高纵波速度、高纵波阻抗、高电阻率的特征。利用鬼波压制、反Q滤波等技术获得频带更宽的地震资料,利用叠前深度偏移获得高精度网格层析速度场,构建反演所需的低频模型,开展宽频地震无井反演,获得高精度的波阻抗体,对研究区水合物进行矿体描述。实践表明,宽频地震无井反演结果刻画的水合物矿体空间展布特征准确且清晰,在水合物矿体边界识别、内部细节刻画等方面都更具优势。该方法对于其他具有相似特点的水合物矿体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地震 反演 神狐地区 天然气水合物矿体 高精度网格层析速度
下载PDF
虚拟井技术在无井或少井条件下时深转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培培 刘志国 +2 位作者 杨松岭 闫青华 李春鹏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5年第5期994-1000,共7页
针对海外新区新领域勘探时面临的地质条件复杂、水深变化大、钻井稀缺且分布不均、速度资料缺乏等问题,常规的方法往往难以进行精细的时深转换。为了有效落实构造,笔者提出借用地震资料和仅有的井资料来构建虚拟井进行无井区域的定量化... 针对海外新区新领域勘探时面临的地质条件复杂、水深变化大、钻井稀缺且分布不均、速度资料缺乏等问题,常规的方法往往难以进行精细的时深转换。为了有效落实构造,笔者提出借用地震资料和仅有的井资料来构建虚拟井进行无井区域的定量化表征,合理构建虚拟井,有效降低速度场建立的不确定性。利用虚拟井约束速度场建立,为无井或少井、水深变化大、地层变化剧烈地区的时深转换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选择,有效地提高了时深转换的精度,为圈闭优选以及有利目标评价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降低勘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深转换 虚拟 速度 海水校正 地层约束
下载PDF
基于射线追踪的成像域走时层析反演及其应用
18
作者 张子良 李振春 +2 位作者 张凯 胡博凯 祝柏航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7年第1期27-33,共7页
层析成像是现今地震勘探开发处理中的常用手段,针对传统走时层析反演中角度覆盖问题,利用正则化约束加以解决,利用角道集的拾取拟合来判断实验模型的准确性,同时,不再利用原始炮记录拾取剩余时差,利用深度残差与走时残差的线性关系提高... 层析成像是现今地震勘探开发处理中的常用手段,针对传统走时层析反演中角度覆盖问题,利用正则化约束加以解决,利用角道集的拾取拟合来判断实验模型的准确性,同时,不再利用原始炮记录拾取剩余时差,利用深度残差与走时残差的线性关系提高走时残差的拾取精度。以三层洼陷模型和实际资料进行试算,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演更新偏移速度场,得到更精确的偏移成像结果,对于小尺度地质构造可以精细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 走时层析 角道集 走时残差 正则化约束
下载PDF
砂泥岩与灰岩交替出露区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忠平 朱白文 李红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5-502,416,共8页
砂泥岩与灰岩交替出露区的特殊地震地质条件导致的一些问题是破解山地高陡构造区地震勘探的核心问题。针对地形起伏剧烈、表层岩性和结构变化大的特点提出了约束层析静校正方法;为提高灰岩出露区信噪比,提出了一套压制噪声的新思路;针... 砂泥岩与灰岩交替出露区的特殊地震地质条件导致的一些问题是破解山地高陡构造区地震勘探的核心问题。针对地形起伏剧烈、表层岩性和结构变化大的特点提出了约束层析静校正方法;为提高灰岩出露区信噪比,提出了一套压制噪声的新思路;针对砂泥岩与灰岩交替出露区的强各向异性特点,采用各向异性速度分析和优选道叠加与剩余静校正结合,有利于改善叠加成像效果;叠前深度偏移的基础是高品质的叠前道集,关键仍然是高精度的速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泥岩与灰岩交替出露区 约束层析校正 优化道叠加 各向异性速度分析 叠前深度偏移
下载PDF
炮域波动方程在山前带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42-46,共5页
复杂山前带具有地表起伏大、地下逆掩推覆构造倾角大、地层反转重叠、断层关系复杂等地质特征。在地震资料上主要表现为:信噪比低,纵横向速度变化大,高精度速度建模困难,常规的地震成像方法不适用。为此,有针对性的采用下列技术:约束速... 复杂山前带具有地表起伏大、地下逆掩推覆构造倾角大、地层反转重叠、断层关系复杂等地质特征。在地震资料上主要表现为:信噪比低,纵横向速度变化大,高精度速度建模困难,常规的地震成像方法不适用。为此,有针对性的采用下列技术:约束速度反演(CVI)进行初始层速度模型建立,有效解决速度场不稳定的问题;通过三维层析成像+井约束速度建模技术,建立准确的速度模型;采用炮域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进行全孔径偏移,解决复杂山前带构造成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域波动方程 山前带 约束速度反演 三维层析反演 约束速度建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