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Re_θ转捩模型的标定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玉伦 王光学 +1 位作者 孟德虹 王运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5-301,共7页
介绍了γ-Reθ转捩模型,补充了相应的关联函数。基于平板的试验数据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的trip软件平台上对该关联函数进行了标定,并研究了关联函数的变化对转捩结果的影响规律。通过修正与SST湍流模型的结合,改进了转... 介绍了γ-Reθ转捩模型,补充了相应的关联函数。基于平板的试验数据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的trip软件平台上对该关联函数进行了标定,并研究了关联函数的变化对转捩结果的影响规律。通过修正与SST湍流模型的结合,改进了转捩位置后壁面摩擦阻力系数偏低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 层流湍流转捩 转捩模型 间歇因子 关联函数 标定
下载PDF
高超声速边界层中由粗糙元引起强制转捩的机理 被引量:7
2
作者 董明 《气体物理》 2016年第5期25-38,共14页
由大粗糙元引起的高超声速边界层强制转捩在航天技术中有实际应用,因而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目前导致该转捩过程的内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粗糙元的尾迹流场中存在强对流不稳定性.文章的出发点是研究这种对... 由大粗糙元引起的高超声速边界层强制转捩在航天技术中有实际应用,因而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目前导致该转捩过程的内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粗糙元的尾迹流场中存在强对流不稳定性.文章的出发点是研究这种对流不稳定模态是如何触发转捩的.首先通过CFD方法,计算出高超声速边界层中粗糙元的尾迹流场,并对其进行二维稳定性分析.结果发现,在传统不稳定Tollmien-Schlichting(T-S)模态出现的临界Reynolds数之前,存在高增长率的无黏不稳定模态,表现为对称的余弦模态和反对称的正弦模态.然后对该不稳定模态在粗糙元尾迹流中的演化进行了模拟,验证了二维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并考察了非平行性效应的影响.最后通过直接数值模拟,研究由这些不稳定模态触发转捩的全过程.结果表明,对流不稳定模态确实是导致边界层转捩的关键机制.该转捩过程的特点是,局部湍斑首先在不稳定模态特征函数的峰值附近出现,然后向全流场扩散.就文章研究的工况而言,余弦和正弦模态的相互作用对转捩的影响并不明显,且后者在转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湍流转捩 二维稳定性 直接数值模拟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伯努利夹持器气体流动特性研究
3
作者 王洪悦 刘延芳 +1 位作者 杜德嵩 齐乃明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65-2578,共14页
电子元器件的非接触输运是实现其全自动化生产的瓶颈之一.伯努利夹持器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气动夹持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中物体的抓取、定位和运输,而适用于mm级别半导体器件清洁无损运输的微型伯努利夹持器还鲜有研究.文章采用SST k-ω... 电子元器件的非接触输运是实现其全自动化生产的瓶颈之一.伯努利夹持器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气动夹持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中物体的抓取、定位和运输,而适用于mm级别半导体器件清洁无损运输的微型伯努利夹持器还鲜有研究.文章采用SST k-ω并结合层流/湍流转捩γ模型,探讨了夹持间隙、喷嘴直径、夹持器尺寸以及供气压力对吸持力和气体消耗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内部的气体流动特性变化;以数值模拟获得的数百个数据作为数据集,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6个夹持器性能预测模型,并结合相应的智能算法对机器学习模型的超参数进行调优,进行特征相关性分析,并比较了各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吸持力受多因素综合影响:其随供气压力、夹持器尺寸的增大而增大,随夹持间隙及喷嘴直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气体消耗率随供气压力、夹持间隙以及喷嘴直径的增大而增大.最佳的机器学习模型对吸持力和气体消耗率的预测准确率评价指标R^(2)(越接近1越准确)分别在0.95和0.97左右,预测了不同夹持器尺寸下的最大吸持力及所对应的夹持器参数,与数值结果进行比较其误差小于5%,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此外发现,为保证夹持器低G-F因子工作(产生单位吸持力所需的气体消耗率g/s·N)其供气压力和夹持间隙应分别控制在3~5 bar和0.045~0.08 mm之间,模型可用于多参数影响下的伯努利夹持器吸持力和气体消耗率的预测.结果可为微型伯努利夹持器设计及结构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努利夹持器 机器学习 层流/湍流转捩 吸持力 气体消耗率
下载PDF
Mechanism of Breakdown in Laminar-Turbulent Transition of Incompressible Boundary Layer on a Flat Plate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洪涛 罗纪生 周恒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7年第2期79-87,共9页
Temporal mode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done for the process of laminar-turbulent transition in an incompressible boundary layer on a flat plate.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breakdown proc... Temporal mode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done for the process of laminar-turbulent transition in an incompressible boundary layer on a flat plate.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breakdown process of laminar-turbulent transition,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mean flow profile by the disturbances led to a remarkable change in its s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manifested in the significant enlargement of the linear unstable zone and the maximum amplification rate, and led to that many more disturbances were excited and enhanced rapidly, correspondingly the turbulent energy also increased rapidly, and the mean flow profiles evolved swiftly from laminar to turbulent. It was also found that if the oblique waves in the initial disturbances did not form symmetrical pairs, the subsequent span-wise mean velocities would, in general, be nonzero due to nonlinear interaction, which would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also implied that the turbulence obtained by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might not be fully a random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ndary layer TRANSITION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BREAKDOWN
下载PDF
美国建立国家高超声速中心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英硕 叶蕾 《飞航导弹》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1,共2页
介绍了美国新成立的3个国家高超声速中心———组合循环推进中心、材料与结构科学研究中心、层流-湍流转捩研究中心的成员组成和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高超声速中心 组合循环推进中心 材料与结构科学研究中心 层流-湍流转捩研究中心
下载PDF
γ-Re_θ转捩模型在二维低速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6
作者 孟德虹 张玉伦 +1 位作者 王光学 王运涛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2-801,共10页
介绍了基于当地关联的γ-Reθ转捩模型,通过Spalart建议的环境源项法对自由流湍流度衰减的有效控制,实现了该转捩模型的实用化。利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TRIP软件平台上实现的该转捩模型,对S809翼型、NLR7301两段翼型和30P30N... 介绍了基于当地关联的γ-Reθ转捩模型,通过Spalart建议的环境源项法对自由流湍流度衰减的有效控制,实现了该转捩模型的实用化。利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TRIP软件平台上实现的该转捩模型,对S809翼型、NLR7301两段翼型和30P30N三段翼型3个低速翼型绕流问题进行了计算,将不同迎角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比较准确地模拟各种外形的分离转捩与自然转捩的位置及湍流在顺压梯度区的再层流化现象,有效提高了气动力模拟的精度,具有工程应用价值;验证了TRIP软件平台上γ-Reθ转捩模型在二维问题上模拟的正确性;在中等雷诺数范围,层流区域和湍流区域有相同量级时,计算必须采用转捩模型才能准确模拟气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 层流湍流转捩 湍流 流场模拟 间歇因子 低速翼型
原文传递
SST湍流模型改进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7
作者 曾宇 汪洪波 +2 位作者 孙明波 王超 刘旭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8-129,共32页
k-ωSST湍流模型是目前综合性能最佳的涡黏模型之一,近年来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问题复杂性的增加和模拟精准度要求的提高,标准SST湍流模型在某些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大量学者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研究。围绕旋转/曲率效... k-ωSST湍流模型是目前综合性能最佳的涡黏模型之一,近年来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问题复杂性的增加和模拟精准度要求的提高,标准SST湍流模型在某些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大量学者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研究。围绕旋转/曲率效应、可压缩效应、激波不稳定性效应、雷诺应力各向异性效应、应力-应变偏差效应和层流/湍流转捩效应等6个方面,对SST模型的改进研究进行了评述,同时对近年的基于数据驱动技术的模型改进也进行了简要介绍;梳理了各种改进研究的思路和发展趋势,阐述了各自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并分析了影响改进效果的原因和问题所在。最后,对未来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SST 旋转/曲率 可压缩性 激波不稳定性 雷诺应力各向异性 层流/湍流转捩
原文传递
基于GPU的内流高精度湍流模拟
8
作者 刘宏斌 苏欣荣 袁新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41-2347,共7页
计算流体力学中,速度和精度是衡量求解器性能的重要因素,对于高精度湍流问题,求解时间普遍较长,本文致力于开发基于GPU的并行计算求解器,以加快求解速度。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组已有的流动方程求解器,然后根据CUDA编程结构的特点进行优... 计算流体力学中,速度和精度是衡量求解器性能的重要因素,对于高精度湍流问题,求解时间普遍较长,本文致力于开发基于GPU的并行计算求解器,以加快求解速度。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组已有的流动方程求解器,然后根据CUDA编程结构的特点进行优化对组内求解器进行GPU实现及优化。最后本文将优化后的并行计算求解器应用于压气机叶片的三维计算,对其转捩过程及机理进行分析,并获得了53的加速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GPU 非定常流动 层流-湍流转捩
原文传递
梯形翼高升力构型的数值模拟技术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运涛 李松 +1 位作者 孟德虹 李伟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13-3221,共9页
基于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和结构网格技术,采用亚跨超声速平台(TRIP3.0),数值模拟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梯形翼构型。研究了控制方程、网格密度、流动转捩和初始条件等不同影响因素对气动特性的影响。风洞试验是2002年... 基于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和结构网格技术,采用亚跨超声速平台(TRIP3.0),数值模拟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梯形翼构型。研究了控制方程、网格密度、流动转捩和初始条件等不同影响因素对气动特性的影响。风洞试验是2002年在NASA Langley 14ft×22ft亚声速风洞中完成的,试验结果包括了基本气动力和力矩、表面压力系数和边界层速度型分布。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求解完全的RANS方程,提高了翼梢涡的模拟精度;网格密度主要影响翼梢涡的强度;转捩模型提高了边界层的模拟精度,进而提高了升力系数、俯仰力矩系数的模拟精度;最大升力系数及失速迎角对初始条件具有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S 梯形翼 流场模拟 网格密度 层流湍流转捩 气动特性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