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状型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嘉君 朱一铭 +1 位作者 王卉 骆汀汀 《非常规油气》 2023年第5期84-90,112,共8页
为保障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储层的安全稳定,针对沉积物内水合物赋存方式对储层力学稳定性存在显著影响的问题,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三轴压缩试验研究工作,探讨了水合物位置和围压对水合物沉积物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影响。结果表明:1... 为保障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储层的安全稳定,针对沉积物内水合物赋存方式对储层力学稳定性存在显著影响的问题,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三轴压缩试验研究工作,探讨了水合物位置和围压对水合物沉积物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影响。结果表明:1)低围压下,试样应力应变曲线类型与水合物层位置无关,试样变形呈应变硬化现象;2)试样的破坏强度随围压增大和水合物层下移而增大;3)起始屈服强度、起始屈服模量及割线模量均随着围压增大表现为整体增大趋势,与水合物层位置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4)由摩尔-库伦准则分析可知,层状型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的差异主要体现为粘聚力对试样强度的影响。该研究对认识层状型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的力学特性,评价层状型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开采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层状型 强度 变形 摩尔-库伦准则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用O3型层状金属氧化物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卓敏 孙旦 +1 位作者 谌红玉 唐有根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4-248,共5页
O3型层状金属氧化物具有理论容量高、制备简单等优势,是有前景实现商业化应用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固有的缺点严重限制了层状金属氧化物正极的商业化进程,迫切需要解决。系统总结不可逆相变、表面侵蚀、产气等问题,分析比较固相... O3型层状金属氧化物具有理论容量高、制备简单等优势,是有前景实现商业化应用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固有的缺点严重限制了层状金属氧化物正极的商业化进程,迫切需要解决。系统总结不可逆相变、表面侵蚀、产气等问题,分析比较固相法、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等3种常用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对O3型层状金属氧化物相关改性策略进行归纳,包括元素掺杂、表面包覆、混相设计和高熵设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O3层状金属氧化物 衰减机制 合成 改性策略 正极材料
下载PDF
钾掺杂O3型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性能
3
作者 魏树兵 何勇菊 +1 位作者 曹鑫鑫 梁叔全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3年第5期438-447,共10页
采用简单固相法制备K掺杂O3型Na_(0.9-x)K_(x)Cu_(0.22)Fe_(0.30)Mn_(0.48)O_(2)(x=0、0.05、0.1)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电化学实验,分析和研究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K掺杂可增强材料的结... 采用简单固相法制备K掺杂O3型Na_(0.9-x)K_(x)Cu_(0.22)Fe_(0.30)Mn_(0.48)O_(2)(x=0、0.05、0.1)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电化学实验,分析和研究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K掺杂可增强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同时Na^(+)的扩散速率和材料的电化学可逆性显著提升。K掺杂使O3→P3相变发生得更早更快,有利于提升O3型正极材料的能量效率。O3型Na_(0.85)K_(0.05)Cu_(0.22)Fe_(0.30)Mn_(0.48)O_(2)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0.5 C倍率下循环1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8.6%。K掺杂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有助于推动稳定的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O3层状氧化物 电化学性能 稳定性
下载PDF
高钠含量P2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
4
作者 温敏 郑其林 +4 位作者 韩嘉俊 袁伟伟 陈康 廖俊杰 姚胡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63-268,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高钠含量的P2型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_(0.93)Li_(0.125)Ni_(0.25)Mn_(0.45)Ti_(0.125)Zn_(0.05)O_(2)(NLNMTZ).研究发现,该材料电化学曲线平滑,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出色的倍率性能.在20 mA/g下,容...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高钠含量的P2型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_(0.93)Li_(0.125)Ni_(0.25)Mn_(0.45)Ti_(0.125)Zn_(0.05)O_(2)(NLNMTZ).研究发现,该材料电化学曲线平滑,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出色的倍率性能.在20 mA/g下,容量高达117.6 mAh/g;在200 mA/g下,7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钠含量 P2层状氧化物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下载PDF
强降雨条件下考虑饱和渗透系数变异性的基岩型层状边坡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覃小华 刘东升 +3 位作者 宋强辉 吴越 张裕 叶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5-1073,共9页
边坡土体因其自身的不均匀性及试验监测的不准确性,饱和渗透系数表现出一定的变异性。为探索强降雨条件下基岩型层状边坡的稳定性及失稳破坏概率,以笔者前期对基岩型层状边坡降雨入渗及其稳定性模型的研究为基础,结合Monte Carlo法,建... 边坡土体因其自身的不均匀性及试验监测的不准确性,饱和渗透系数表现出一定的变异性。为探索强降雨条件下基岩型层状边坡的稳定性及失稳破坏概率,以笔者前期对基岩型层状边坡降雨入渗及其稳定性模型的研究为基础,结合Monte Carlo法,建立了考虑饱和渗透系数变异性的基岩型层状边坡稳定性可靠度计算模型,并基于MATLAB将这一计算过程程序化。最后,利用建立的基岩型层状边坡可靠度计算模型,得到了张家湾滑坡在不同饱和渗透系数变异系数及降雨强度下的失稳破坏概率,分析了饱和渗透系数变异系数及降雨强度对滑坡失稳破坏概率及安全系数均值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降雨条件下,当失稳破坏概率小于50%时,变异系数越大、滑坡发生失稳破坏的概率越大;当失稳破坏概率大于50%时,变异系数越小、滑坡发生失稳破坏的概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雨 基岩层状边坡 可靠度分析 饱和渗透系数 失稳概率
下载PDF
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6
作者 刘玄 范宏瑞 +2 位作者 胡芳芳 杨奎锋 邱正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63,共19页
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是全球第二重要的铜矿类型,重要性仅次于斑岩型铜矿床。并且,它们常伴生一定规模的钴、银、铅、锌、铀、金、铂族元素等其他金属资源。其矿体通常呈层状、似层状发育在沉积盆地的还原性岩石或地层中。大多数沉积岩型... 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是全球第二重要的铜矿类型,重要性仅次于斑岩型铜矿床。并且,它们常伴生一定规模的钴、银、铅、锌、铀、金、铂族元素等其他金属资源。其矿体通常呈层状、似层状发育在沉积盆地的还原性岩石或地层中。大多数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形成于围岩的成岩作用或者成岩晚阶段,但也经常会受到成矿后变质作用、变形作用的改造,发生成矿物质的活化一再沉淀。原生成矿作用的发生通常要经历成矿流体(低温、中—高盐度、含硫)在矿体下盘的红层中持续、长期的循环,萃取铜等金属元素,随后沿着盆地边界断裂迁移至盆地还原性地层中或者被迁移的还原性物质(石油、天然气)还原而发生铜等成矿物质的沉淀。超大规模的层状铜矿化可能对应地球地质历史时期特殊的地质事件和地质条件,其中包括超大陆裂解、炎热干旱的古气候、大氧化事件以及冰期和富镁的海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层状铜矿床 砂岩铜矿床 页岩铜矿床 红层 超大陆裂解 古气候 大氧化事件 冰期 古海洋
下载PDF
铜型抗菌层状硅酸盐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高科 余国文 +1 位作者 周传斌 刘颖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46-648,共3页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将抗菌铜离子与钠基蒙脱石合成抗菌层状硅酸盐材料。研究了溶液浓度、pH值及反应时间等对合成抗菌材料中铜离子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合成铜型抗菌层状硅酸盐的较佳反应条件为:CuCl2溶液的浓度0 1mol·L...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将抗菌铜离子与钠基蒙脱石合成抗菌层状硅酸盐材料。研究了溶液浓度、pH值及反应时间等对合成抗菌材料中铜离子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合成铜型抗菌层状硅酸盐的较佳反应条件为:CuCl2溶液的浓度0 1mol·L-1,在自然pH值下反应约1h。实验还测定抗菌层状硅酸盐的抗菌性能:铜型抗菌层状硅酸盐抗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性能良好,但抗霉菌性能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层状硅酸盐 液相离子交换法 抗菌性能
下载PDF
Birnessite型层状MnO_2的制备与剥离 被引量:1
8
作者 邓玲娟 徐维霞 +1 位作者 王晓芳 耿薇 《实验室科学》 2017年第5期14-16,19,共4页
将二维纳米层的制备与表征凝练为材料化学综合实验课题,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r-nessite型层状MnO_2,利用超声辅助离子交换法对层状氧化锰实现了快速剥离。利用X射线衍射表征Birnessite型层状MnO_2在剥离各阶段的结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表... 将二维纳米层的制备与表征凝练为材料化学综合实验课题,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r-nessite型层状MnO_2,利用超声辅助离子交换法对层状氧化锰实现了快速剥离。利用X射线衍射表征Birnessite型层状MnO_2在剥离各阶段的结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了氧化锰纳米层的大小和厚度,利用Dyndall现象研究了氧化锰剥离液的胶体性质,探讨了氧化锰纳米层的制备原理。通过该实验可使学生了解二维纳米层制备及表征的基本知识,同时可激发本科阶段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验 Birnessite层状氧化锰 剥离 纳米层
下载PDF
机械化学法合成羟基插层Mg/Fe型层状双氢氧化物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梦思 曹耀武 +2 位作者 孙伟浩 杨晨 郭清海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41,共9页
Mg/Fe型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是一类可有效去除水中有害组分(特别是有害阴离子)的无机吸附材料。常用的共沉淀法在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碱性废水,且合成产物通常结晶度较低。本文利用改进的机械化学合成法,选取MgO和无... Mg/Fe型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是一类可有效去除水中有害组分(特别是有害阴离子)的无机吸附材料。常用的共沉淀法在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碱性废水,且合成产物通常结晶度较低。本文利用改进的机械化学合成法,选取MgO和无定形态的Fe(OH)_(3)作为反应前驱物,成功制备出了羟基(—OH)插层的Mg/Fe型层状双氢氧化物(Mg-Fe-OH-LDH)。通过对合成产物的XRD、SEM、FT-IR及比表面积分析,探究了研磨时间、研磨条件及晶化时间等实验参数对产物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前期机械研磨过程中对MgO和无定形态的Fe(OH)_(3)混合物进行强烈的撞击和搅拌,可以诱发化学反应并合成目标产物,使用高能行星球磨仪研磨仅1.5 h即可生成高纯度的Mg-Fe-OH-LDH;晶化过程加快后期合成产物的晶粒发育,晶化48 h后的Mg-Fe-OH-LDH晶粒呈规整的薄片型,孔隙发育,且层间主要为羟基和水分子,化学结构式为Mg_(2.96)Fe(OH)_(8.94)·0.942H_(2)O,比表面积为42.8 m^(2)/g;在25℃条件下,对磷酸根和刚果红的单分子层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4.44和97.61 mg/g。综上,通过该方法可经济、高效地大批量生产Mg-Fe-OH-LDH,同时避免了掺杂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其他阴离子组分,有望应用于大规模的水污染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Fe层状双氢氧化物 机械化学法 晶化 前驱物 吸附
下载PDF
有机柱撑型层状硅铝酸钠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路坤 牛文星 +1 位作者 徐红 董晋湘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9-115,共7页
以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_(18)N^(+)Me_(3))为模板剂,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有机柱撑型层状硅铝酸钠材料(Lamellar Aluminosilicates-C_(18)N^(+)Me_(3),LAS-C_(18)N^(+)Me_(3)),通过XRD、SEM、FTIR和TG对样品进行表征。利用SRV往复摩... 以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_(18)N^(+)Me_(3))为模板剂,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有机柱撑型层状硅铝酸钠材料(Lamellar Aluminosilicates-C_(18)N^(+)Me_(3),LAS-C_(18)N^(+)Me_(3)),通过XRD、SEM、FTIR和TG对样品进行表征。利用SRV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有机柱撑型层状硅铝酸钠材料(LAS-C_(18)N^(+)Me_(3))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复配作为锂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利用SEM、3D和EDS分析钢球磨损表面形貌和化学元素分布。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5%LAS-C_(18)N^(+)Me_(3)的润滑脂有最佳的减摩抗磨效果;LAS-C_(18)N^(+)Me_(3)与ZDDP的适宜复配质量比为5∶2,复合使用有优良的协同效应,能显著提高润滑脂承载能力,有效降低磨损体积和平均摩擦因数。钢盘磨损表面分析表明,在往复运行过程中摩擦副表面存在LAS-C_(18)N^(+)Me_(3)物理保护膜和ZDDP化学膜,从而阻止了钢球和钢盘的直接接触,提高了基础锂基脂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柱撑层状硅铝酸钠 ZDDP 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锂基润滑脂
下载PDF
有机柱撑型层状硅酸钠δ-双八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付玉川 陈钊锋 张效胜 《山西化工》 2010年第3期13-15,38,共4页
用四球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有机柱撑型层状硅酸钠δ-双八在100SN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X射线衍射分析样品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磨损表面情况。结果表明,有机柱撑型层状硅酸钠δ-双八能有效地改善100SN基础油... 用四球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有机柱撑型层状硅酸钠δ-双八在100SN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X射线衍射分析样品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磨损表面情况。结果表明,有机柱撑型层状硅酸钠δ-双八能有效地改善100SN基础油的承载能力、减摩抗磨等摩擦学性能,并能够在实验中保持层状结构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柱撑层状硅酸钠 摩擦学性能 100SN基础油
下载PDF
生物质炭复合钙铝型层状氧化物同步除磷除氟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韵青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18期50-54,共5页
将预先制备的钙铝型层状双氢氧化物(Ca-Al-LDH)与生物质炭按质量比1:1混合均匀,并通过管式炉煅烧改性生成一种新型生物质炭复合钙铝型层状氧化物(Ca-Al-LDO-BC500)的吸附剂并用于处理高磷高氟工业废水。当初始磷浓度为100 mg/L,初始氟浓... 将预先制备的钙铝型层状双氢氧化物(Ca-Al-LDH)与生物质炭按质量比1:1混合均匀,并通过管式炉煅烧改性生成一种新型生物质炭复合钙铝型层状氧化物(Ca-Al-LDO-BC500)的吸附剂并用于处理高磷高氟工业废水。当初始磷浓度为100 mg/L,初始氟浓度60 mg/L,固液比2 g/L,pH值为5的条件下Ca-Al-LDO-BC500对磷酸盐的去除率为100%,氟化物去除率在92%以上。且有纯生物质炭材料对照实验可知,其除磷除氟效果有明显增强。反应机理分析可知,Ca-Al-LDO-BC500除磷为物理吸附,除氟以化学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复合钙铝层状氧化物(Ca-Al-LDO-BC500) 吸附 磷酸盐 氟化物 静态实验
下载PDF
归来庄金矿床似层状碳酸盐岩型金矿体赋存规律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安泰 王洪洋 +2 位作者 马小丽 曾凡津 李传晗 《中国金属通报》 2018年第3期248-249,共2页
归来庄金矿床是山东省鲁西地区著名的次火山岩浆期后浅成中低温热液构造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归来庄金矿体成矿条件复杂,主矿体呈分支复合、微波浪形产出,小型分支矿体众多。通过近几年矿山开采和多次勘查工作的开展,对已发现的众多小... 归来庄金矿床是山东省鲁西地区著名的次火山岩浆期后浅成中低温热液构造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归来庄金矿体成矿条件复杂,主矿体呈分支复合、微波浪形产出,小型分支矿体众多。通过近几年矿山开采和多次勘查工作的开展,对已发现的众多小型金矿体的展布规律进行了分类分析研究。对其中似层状碳酸盐岩型金矿体的分布规律已初步掌握。受构造应力影响,岩层靠近主构造的范围内,岩层破坏严重,含金流体经主构造进入破碎的灰岩岩层内,因其相对较为封闭的空间限制,含金流体无法运移出,经多期次构造运动作用,造成含金流体在破碎的相对封闭的灰岩范围内逐渐积累,交代成矿,形成似层状碳酸盐岩型金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来庄金矿 层状碳酸盐岩金矿体 赋存规律
下载PDF
廉江南和细网脉型层状白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探讨
14
作者 那静 张兴奇 黄宗芹 《南方金属》 CAS 2013年第3期11-15,共5页
廉江市南和钨钼矿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和基本查明的一个以白钨矿为主的中型矿床,地处南岭钨矿成矿带南侧,是广东省首次在寒武系变质岩系中发现的由岩浆岩与地层联合控制的层状矿床新类型——细网脉型层状白钨矿床.本文介绍南和白钨矿床... 廉江市南和钨钼矿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和基本查明的一个以白钨矿为主的中型矿床,地处南岭钨矿成矿带南侧,是广东省首次在寒武系变质岩系中发现的由岩浆岩与地层联合控制的层状矿床新类型——细网脉型层状白钨矿床.本文介绍南和白钨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探讨了矿床成因,并将该钨矿床与中国现行的钨矿床类型对比,指出其"独特之处",为本区进一步的勘查及区域找矿提出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网脉层状白钨矿 矿床地质特征 廉江南和 南岭
下载PDF
河南栾川地区矽卡岩型铅锌矿地质特征——南泥湖钼矿外围找矿问题 被引量:35
15
作者 吕文德 赵春和 +1 位作者 孙卫志 燕建设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5年第1期25-31,共7页
河南栾川南泥湖钼矿因规模大、品位高、易采选而闻名世界,是我国乃至世界主要钼的产地之一。近几年,通过国土资源大调查,在其外围首次发现了矽卡岩型铅锌矿,该类铅锌矿床产于矽卡岩中,呈层状,明显受中、晚元古界大理岩地层控制,其成因... 河南栾川南泥湖钼矿因规模大、品位高、易采选而闻名世界,是我国乃至世界主要钼的产地之一。近几年,通过国土资源大调查,在其外围首次发现了矽卡岩型铅锌矿,该类铅锌矿床产于矽卡岩中,呈层状,明显受中、晚元古界大理岩地层控制,其成因与燕山期的中酸性小岩体有关,具有分布面积广,厚度大等特点,找矿前景良好,是进一步找矿的重要方向和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层状矽卡岩 南泥湖钼矿 河南栾川
下载PDF
镁铝型复合金属氧化物去除水体中的苯酚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襄漓 徐旭 +2 位作者 曹伟城 周翔 王林江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0-244,共5页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镁铝型层状双氢氧化物(LDH),并在400~550℃温度条件下焙烧获得镁铝型混合氧化物(LDO)。以LDO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水体中苯酚的去除作用。利用XRD、FTIR、比表面与孔结构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实验样品进行表征...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镁铝型层状双氢氧化物(LDH),并在400~550℃温度条件下焙烧获得镁铝型混合氧化物(LDO)。以LDO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水体中苯酚的去除作用。利用XRD、FTIR、比表面与孔结构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实验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研究LDH焙烧温度、吸附作用时间和LDO投放量等因素对去除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00℃下焙烧制备的LDO作为吸附剂,当废水中苯酚初始浓度为0.1 g/L、LDO投放量为5 g/L、吸附作用时间为4 h时,对苯酚的去除率达到67%。吸附机理是以苯酚阴离子进入LDO层间形成LDH为主,表面吸附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 复合金属氧化物 苯酚 废水处理 吸附机理
下载PDF
国外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成矿特征 被引量:19
17
作者 瞿泓滢 裴荣富 +3 位作者 梅燕雄 王浩琳 李进文 王永磊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1-390,共20页
铜的消费量及用途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高低。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外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以及典型的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并将铜矿床按照岩浆熔离型、斑岩型、矽卡岩型、层状(控)型和海相火山气液型5种类型进行介... 铜的消费量及用途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高低。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外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以及典型的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并将铜矿床按照岩浆熔离型、斑岩型、矽卡岩型、层状(控)型和海相火山气液型5种类型进行介绍。世界上著名的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主要为智利的楚基卡马塔特大型铜矿床、埃斯康迪达超大型铜矿床,印度尼西亚的格拉斯贝格超大型铜金矿床,中非巨型铜矿带上的赞比亚铜矿带、刚果(金)沙巴铜矿带和赞比亚西北省铜铀矿区,阿富汗的艾纳克超大型铜矿床,波兰的卢宾超大型铜矿床。根据上述主要铜矿床的特征总结出国外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具有统一性、专属性、偏在性和异常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特大铜矿床 岩浆熔离 斑岩 矽卡岩 层状(控) 海相火山气液
下载PDF
兰坪金满沉积-热液改造型铜矿 被引量:1
18
作者 郜周全 赵庆红 童映红 《云南地质》 2006年第3期341-347,共7页
金满铜矿位于澜沧江大断裂与大箐山大断裂夹持的南北向紧密褶皱带,赋存于层间破碎带中。应属沉积-热液改造型。
关键词 异常 成因 沉积-热液改造 层状型 金满铜矿
下载PDF
P2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_(0.66)Mn_(0.675)Ni_(0.1625)Co_(0.1625)O_2的表面重构及其演变的电子显微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威 邬春阳 +2 位作者 曾跃武 金传洪 张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9-1494,共6页
采用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X射线能谱(EDS)等分析手段表征了高温固相法合成的Na_(0.66)Mn_(0.675)Ni_(0.1625)Co_(0.1625)O_2钠离子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该材料为结晶性良好的P2型钠离子层状氧... 采用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X射线能谱(EDS)等分析手段表征了高温固相法合成的Na_(0.66)Mn_(0.675)Ni_(0.1625)Co_(0.1625)O_2钠离子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该材料为结晶性良好的P2型钠离子层状氧化物(P6_3/mmc)。原子尺度的结构与成分分析显示材料表面存在宽度约为1-2 nm的表面重构层,重构区域内存在大量晶格畸变与反位缺陷,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成分偏析——表面富钴(Co)、缺镍(Ni)。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表面重构区域在时效过程中会发生明显的"退化",即初始表面重构层宽度会进一步扩展至5-10 nm,部分区域钠离子耗尽,由层状结构转变为尖晶石(Spinel,Fdm)与岩盐相(rocksalt,Fmm)共存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P2层状正极材料 表面重构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新型Mg-Al吸附剂去除压水堆核电厂废水中高浓度硼 被引量:3
20
作者 靳科研 白璞 +2 位作者 李小龙 张佳楠 闫文付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共9页
通过特定的焙烧过程制备了不含碳酸根的Mg-Al型层状双金属氧化物.该层状双金属氧化物在废水中可水解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从而能够通过四级串联吸附处理的方式将模拟核电厂含硼废水中的硼浓度由初始的2000 mg/L显著降低至10 mg/L,满足... 通过特定的焙烧过程制备了不含碳酸根的Mg-Al型层状双金属氧化物.该层状双金属氧化物在废水中可水解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从而能够通过四级串联吸附处理的方式将模拟核电厂含硼废水中的硼浓度由初始的2000 mg/L显著降低至10 mg/L,满足内陆拟建核电厂需要将含硼废水硼浓度处理至30 mg/L以下的技术要求.在pH=10.61,固液比为1/40 g/mL,吸附温度为20℃条件下,吸附剂的硼吸附量可高达39.64 mg/g.此外,还在分子层次上讨论了中间氧化物的形成机理以及其水解生成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机理,探讨了核电厂高浓度含硼废水的p H值、初始硼浓度、吸附剂用量和搅拌时间等条件对吸附剂硼吸附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OH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吸附 除硼 压水堆核电厂废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