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84块超稠油互层状油层水平井部署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孙浩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2年第24期134-135,共2页
特油公司两个主力区块从1997年开始先后采用两套开发层系、70米正方形井网直井蒸汽吞吐开发,通过多年大规模产能建设,直井井网已覆盖全区。2008年之前,10米以上的厚层和巨厚块状油层水平井已实施完,取得显著效果,针对互层状油层井间、... 特油公司两个主力区块从1997年开始先后采用两套开发层系、70米正方形井网直井蒸汽吞吐开发,通过多年大规模产能建设,直井井网已覆盖全区。2008年之前,10米以上的厚层和巨厚块状油层水平井已实施完,取得显著效果,针对互层状油层井间、层间潜力,开展水平井部署研究与应用,为超稠油持续高效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水平井 层状油层 层间潜力
下载PDF
井楼、古城油田互层状稠油油层吞吐后剩余油潜力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文一 陈彩云 郑红武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1期79-81,144-145,共3页
井楼、古城油田互层状稠油油层累计有效厚度在5~20m,经过20多年的开发,因储层平面上非均质性严重,储量动用不均,纵向上高渗透层段蒸汽吞吐动用高,中低渗透层剩余油富集;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井网控制程度低的区域,分流河道侧缘和分... 井楼、古城油田互层状稠油油层累计有效厚度在5~20m,经过20多年的开发,因储层平面上非均质性严重,储量动用不均,纵向上高渗透层段蒸汽吞吐动用高,中低渗透层剩余油富集;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井网控制程度低的区域,分流河道侧缘和分流间湾处。认清剩余油潜力分布,针对剩余油潜力状况,采用相应调整措施,在稠油后备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对稠油油田的持续稳产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楼 古城油田 稠油 层状油层 剩余油 潜力
下载PDF
水力喷射压裂技术在浅层水平缝压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聂翠平 李相方 +3 位作者 高超利 孟选刚 代晓旭 单旭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45,4,共5页
七里村油田长6储层埋藏浅,为多产层特低渗、低压、低产油藏.目前常规压裂工艺只能压开1~2层水平缝,因层状储层垂向连通性差或不连通,目前储层动用程度低,影响了产量和采收率.储层多水平缝压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在针对性研究水... 七里村油田长6储层埋藏浅,为多产层特低渗、低压、低产油藏.目前常规压裂工艺只能压开1~2层水平缝,因层状储层垂向连通性差或不连通,目前储层动用程度低,影响了产量和采收率.储层多水平缝压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在针对性研究水力喷射压裂水平缝压裂起裂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工程实际,研究了影响浅层丛式井水力喷射压裂施工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适应浅层水平缝压裂的工艺措施.现场先导试验表明:水力喷砂射孔压裂联作技术能准确定位水平裂缝启缝位置,解决当前常用的"蜡球暂堵"小间距"多水平缝压裂技术"启缝不确定的问题,现场应用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浅层层状油层 水力喷射压裂 水平缝压裂 多裂缝压裂
下载PDF
南海东部A油田边底水油藏天然能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曾有良 黄军立 +1 位作者 孟庆友 吴星宝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2年第6期1-3,共3页
南海东部A油田珠海组为多层边底水油藏,采用天然能量开发,油井产液相对稳定,动态表明油田天然能量较强。结合地层压力测试和动态监测资料,研究形成了以物质平衡原理为基础的天然能量评价油藏工程方法、天然能量评价标准及经验综合评价... 南海东部A油田珠海组为多层边底水油藏,采用天然能量开发,油井产液相对稳定,动态表明油田天然能量较强。结合地层压力测试和动态监测资料,研究形成了以物质平衡原理为基础的天然能量评价油藏工程方法、天然能量评价标准及经验综合评价图为主要内容的天然能量评价方法。根据这些方法对A油田水侵量、水侵系数及天然能量活跃程度评价进行了计算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A油田具有一定天然能量,为该油田开发调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油层 边底水油藏 水侵量 水侵系数 天然能量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