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蒙脱石层电荷密度的测试方法原理及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玉芹 吕宪俊 邱俊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08年第4期288-292,共5页
层电荷的大小是蒙脱石矿物最重要的参数,决定了其性质、加工方法以及应用。本文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对蒙脱石层电荷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烷基铵法、结构式推算法、阳离子交换容量法、亚甲基蓝法测定层电荷的原理以及测试程序,分... 层电荷的大小是蒙脱石矿物最重要的参数,决定了其性质、加工方法以及应用。本文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对蒙脱石层电荷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烷基铵法、结构式推算法、阳离子交换容量法、亚甲基蓝法测定层电荷的原理以及测试程序,分析了不同测试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在选择层电荷的测定方法时,应综合考虑样品的纯度、杂质的性质、颗粒的大小,以及对精确性和快速性的要求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蒙脱石 层电荷密度 烷基铵法 结构式推算法 阳离子交换容量法 亚甲基蓝法
下载PDF
蒙脱石层电荷密度对其二维纳米片剥离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高仁波 赵云良 +3 位作者 陈立才 张婷婷 白皓宇 宋少先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20-1428,共9页
以2种典型不同层电荷密度的蒙脱石为研究对象,通过烷基铵法测定了2种蒙脱石的层电荷密度,分别为0.342和0.439。研究了层电荷密度对蒙脱石二维剥离及其剥离后纳米片表面电性的影响。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解释了层电荷密度对蒙脱石剥离二维... 以2种典型不同层电荷密度的蒙脱石为研究对象,通过烷基铵法测定了2种蒙脱石的层电荷密度,分别为0.342和0.439。研究了层电荷密度对蒙脱石二维剥离及其剥离后纳米片表面电性的影响。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解释了层电荷密度对蒙脱石剥离二维纳米片和水化膨胀能力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层电荷密度低的蒙脱石具有更好的水化膨胀能力,更易剥离制备二维纳米片。层电荷密度高的蒙脱石剥离的二维纳米片单位面积的电负性更大。蒙脱石层电荷密度越低,其晶层表面对水分子吸附作用越弱,层间阳离子水化能力更强,水化膨胀能力大,也解释了层电荷密度低的蒙脱石更易剥离成二维纳米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层电荷密度 剥离 二维纳米片 分子动力学模拟
原文传递
氮氟复合注入对注氧隔离SOI材料埋氧层内固定正电荷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百强 郑中山 +3 位作者 于芳 宁瑾 唐海马 杨志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42-448,共7页
为了抑制埋层注氮导致的埋层内正电荷密度的上升,本文采用氮氟复合注入方式,向先行注氮的埋层进行了注氮之后的氟离子注入,并经适当的退火,对埋层进行改性.利用高频电容-电压(C-V)表征技术,对复合注入后的埋层进行了正电荷密度的表征.... 为了抑制埋层注氮导致的埋层内正电荷密度的上升,本文采用氮氟复合注入方式,向先行注氮的埋层进行了注氮之后的氟离子注入,并经适当的退火,对埋层进行改性.利用高频电容-电压(C-V)表征技术,对复合注入后的埋层进行了正电荷密度的表征.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氮氟复合注入能够有效地降低注氮埋层内的正电荷密度,且其降低的程度与注氮后的退火时间密切相关.分析认为,注氟导致注氮埋层内的正电荷密度降低的原因是在埋层中引入了与氟相关的电子陷阱.另外,实验还观察到,在个别情况下,氮氟复合注入引起了埋层内正电荷密度的进一步上升.结合测量结果,讨论分析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体上硅(SOI)材料 注氮 注氟 埋氧电荷密度
原文传递
天然蒙脱石与细菌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3
4
作者 胡秀荣 吕光烈 +2 位作者 陈林深 顾建明 章跃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18-720,共3页
目的 通过研究一系列带电性不同的蒙脱石与细菌相互作用 ,探讨蒙脱石与细菌作用的机理。方法 抑菌实验 :在含不同浓度蒙脱石的混悬状的平板培养基上 ,接种浓度 1× 1 0 6·mL-1 大肠杆菌、金葡菌各一环 ,在培养箱中培养 2 4h ... 目的 通过研究一系列带电性不同的蒙脱石与细菌相互作用 ,探讨蒙脱石与细菌作用的机理。方法 抑菌实验 :在含不同浓度蒙脱石的混悬状的平板培养基上 ,接种浓度 1× 1 0 6·mL-1 大肠杆菌、金葡菌各一环 ,在培养箱中培养 2 4h ,观察细菌生长 ;细菌吸附实验 :在含细菌数约为 1× 1 0 7·mL-1 的人工肠液中 ,加入不同量的蒙脱石 ,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计数菌落数。结果 天然蒙脱石无抑菌或杀菌作用 ,但交换上有抑菌作用的金属离子或基团后 ,即有抑菌或杀菌功能。蒙脱石对细菌的作用主要是吸附 ,“车厢式”结构的蒙脱石凝胶能将细菌固定到“车厢”中的独特吸附方式是治疗腹泻的药理基础 ,且吸附力强弱与其带电性有关。结论 蒙脱石对细菌无抑制或杀灭作用 ,只有吸附作用 ,大小与带电量呈负相关目的 通过研究一系列带电性不同的蒙脱石与细菌相互作用 ,探讨蒙脱石与细菌作用的机理。方法 抑菌实验 :在含不同浓度蒙脱石的混悬状的平板培养基上 ,接种浓度 1× 1 0 6·mL-1 大肠杆菌、金葡菌各一环 ,在培养箱中培养 2 4h ,观察细菌生长 ;细菌吸附实验 :在含细菌数约为 1× 1 0 7·mL-1 的人工肠液中 ,加入不同量的蒙脱石 ,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计数菌落数。结果 天然蒙脱石无抑菌或杀菌作用 ,但交换上有抑菌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层电荷密度 药理学 抑菌试验 细菌吸附试验
下载PDF
天然膨润土中蒙脱石丰度的定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胡秀荣 吕光烈 +1 位作者 顾建明 陈林深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基于膨润土中蒙脱石的基本结构单元在X射线衍射空间的相干散射的分布和总量是一不变量,同一膨润土矿中单位质量蒙脱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和层电荷密度专一性的特点,本研究提出了阳离子交换容量/层电荷密度、阳离子交换容量和X射线衍射多相... 基于膨润土中蒙脱石的基本结构单元在X射线衍射空间的相干散射的分布和总量是一不变量,同一膨润土矿中单位质量蒙脱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和层电荷密度专一性的特点,本研究提出了阳离子交换容量/层电荷密度、阳离子交换容量和X射线衍射多相Rietveld分析三种蒙脱石丰度的定量方法,并测定了我国不同产地、矿物组成和物化性质各异的10种天然膨润土中蒙脱石丰度,分析了可能的干扰因素。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测得的蒙脱石丰度值在3%范围内吻合良好,且具有一致的自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蒙脱石 层电荷密度 阳离子交换容量 Pdetveld全图拟合 定量分析
下载PDF
粘土/有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钱红梅 郝成伟 《皖西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00-103,共4页
本文通过对聚合物 /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和柱撑材料的详细介绍 ,讨论了一般制备方法、制备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性能和应用 ,以及粘土的结构、有机改性等对制备粘土
关键词 柱撑材料 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 粘土/有机纳米复合材料 沉降法 粘土层电荷密度
下载PDF
Structural phase transition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evolution in Ir_(1-x)Pt_xTe_2 studied by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7
作者 阮威 汤沛哲 +6 位作者 房爱芳 蔡鹏 叶存 李昕彤 段文晖 王楠林 王亚愚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798-805,M0004,共9页
The IrTe2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 un- dergoes a series of structural and electronic phase transi- tions when doped with Pt. The nature of each phase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phase transitions have attracted mu... The IrTe2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 un- dergoes a series of structural and electronic phase transi- tions when doped with Pt. The nature of each phase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phase transition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scanning tunneling mi- croscopy and spectroscopy studies of Pt-doped IrTe2 with varied Pt contents. In pure IrTe2, we find that the ground state has a 1/6 superstructure, and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is inconsistent with Fermi surface nesting-induced charge density wave order. Upon Pt doping, the crystal structure changes to a 1/5 superstructure and then to a quasi-periodic hexagonal phase.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superstructures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are determined by the global chemical strain and local impurity states that can be tuned systematically by Pt dop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Te2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Density functionaltheory Charge density wave
原文传递
Fast and reliable identification of atomically thin layers of TaSe2 crystals
8
作者 Andres Castellanos-Gomez Efren Navarro-Moratalla +7 位作者 Guillermo Mokry Jorge Quereda Elena Pinilla-Cienfuegos Nicolas Agrait Herre S. J. van der Zant Eugenio Coronado Gary A. Steele Gabino Rubio-Bollinger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91-199,共9页
Deposition of clean and defect-free atomically thin two-dimensional crystalline flakes on surfaces by mechanical exfoliation of layered bulk materials has proven to be a powerful technique, but it requires a fast, rel... Deposition of clean and defect-free atomically thin two-dimensional crystalline flakes on surfaces by mechanical exfoliation of layered bulk materials has proven to be a powerful technique, but it requires a fast, reliable and non-destructive way to identify the atomically thin flakes among a crowd of thick flakes. In this work, we provide general guidelines to identify ultrathin flakes of TaSe2 by means of optical microscopy and Raman spectroscopy. Additionally, we determine the optimal substrates to facilitate the optical identification of atomically thin TaSe2 crystals. Experimental realization and isolation of ultrathin layers of TaSe2 enables future studies on the role of the dimensionality in interesting phenomena such as superconductivity and charge density w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mically thin layer metal dichalcogenide layered superconductor TaSe2 optical microscopy Raman spectroscop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