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累造成”还是“层累阐释”——孟姜女故事与顾颉刚的民俗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京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69-373,405,共6页
顾颉刚关于孟姜女故事的研究,介于民俗学与历史学之间。他以民俗学的模式从事历史学的研究,又以历史学家的身份营建民俗学科。由孟姜女故事等引出的"古史层累造成说",与其视为历史学的规律,不如视为民俗学的规律;与其称之为&q... 顾颉刚关于孟姜女故事的研究,介于民俗学与历史学之间。他以民俗学的模式从事历史学的研究,又以历史学家的身份营建民俗学科。由孟姜女故事等引出的"古史层累造成说",与其视为历史学的规律,不如视为民俗学的规律;与其称之为"层累造成",不如称之为"层累阐释",方始更具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姜女故事 顾颉刚 古史辨 层累造成 阐释
下载PDF
“层累地造成”的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尹全海 《中原文化研究》 2014年第3期109-115,共7页
自20世纪80年代初,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成为两岸关系研究的学术亮点,方言与民俗调查发现固始与闽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族谱、方志记载的闽台姓氏"家族源流"及迁徙线路,由若干移民事件组成的中原姓氏入闽迁台的完整叙述,以及当... 自20世纪80年代初,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成为两岸关系研究的学术亮点,方言与民俗调查发现固始与闽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族谱、方志记载的闽台姓氏"家族源流"及迁徙线路,由若干移民事件组成的中原姓氏入闽迁台的完整叙述,以及当下闽台同胞中原寻根祭祖活动,相继进入学者视野,成为学术研究的不同文本,并在认识论意义上"层累地造成"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该种渊源关系,乃是由台湾同胞直接参与的最鲜活、最有生命力的两岸关系,既是"依然活着的历史",更是一种隐含着两岸认同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成 中原与闽台 渊源关系 姓氏播迁 移民史
下载PDF
炎黄传说采用层累造成说的可行性
3
作者 老任 《历史教学(上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53,共5页
炎黄传说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教科书式”的版本,大家耳熟能详;另一个是顾颉刚的层累造成说,近十几年学术界不时有文章谈论他的价值,而在20世纪后50年,顾氏的学说几乎被人忘记了,至少师范大学历史专业的教材不介绍层累造成说,
关键词 炎黄传说 层累造成 历史真相
原文传递
浅谈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及其思想渊源 被引量:1
4
作者 戴佳文 《文教资料》 2015年第32期61-62,共2页
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开创了古史研究的新局面,主张"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我们不能知道某一件事正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状况"。文章试从三... 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开创了古史研究的新局面,主张"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我们不能知道某一件事正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状况"。文章试从三大要点入手,较全面地阐释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同时简析其思想渊源,以冀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造成的中国古史”说 思想渊源
下载PDF
“文献层累”抑或“历史制作”——评《国史家事——<致身录>与吴江黄溪史氏的命运》
5
作者 张佩国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23年第1期271-275,共5页
顾颉刚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按语”中提出,他很想做一篇《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遍寻《顾颉刚全集》,亦未见这篇文字。但是,顾颉刚在“按语”中已经明确地提出了“古史层累说”,有三层意思,第一,可以说明“时代愈后,传说... 顾颉刚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按语”中提出,他很想做一篇《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遍寻《顾颉刚全集》,亦未见这篇文字。但是,顾颉刚在“按语”中已经明确地提出了“古史层累说”,有三层意思,第一,可以说明“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第三,我们即“不能知道某一事件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①)“古史层累说”之后亦成为“疑古学派”的理论纲领。顾颉刚之“疑古”,是要透过“层累的历史”,拨开迷雾见真章,以求找到某种“信史”,其背后的历史哲学观似乎是在起源或本体的意义上寻求某种历史真理,也就是他所说的“研究古史自应分析出信史和非信史两部分”。^(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钱玄同 疑古 拨开迷雾 意思 历史真理 造成的中国古史
原文传递
从求实到致用:顾颉刚史学理论的发展与传承
6
作者 邓培研 《今古文创》 2023年第28期79-81,共3页
史学理论一直以来在历史学的研究中十分重要,其中顾颉刚在史学理论领域的研究有巨大贡献。他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他带动了“古史辨”运动的开展。20世纪20年代的顾颉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史学理论,打... 史学理论一直以来在历史学的研究中十分重要,其中顾颉刚在史学理论领域的研究有巨大贡献。他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他带动了“古史辨”运动的开展。20世纪20年代的顾颉刚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史学理论,打破了当时的学术封建思想,为后世打开了新的研究大门。顾颉刚作为一名优秀的史学研究工作者,在史学领域建树颇丰,一直以来都深受广大学者的喜爱,他所提出的学术理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被广泛研究。顾颉刚逝世已有130年之久,因此在这一特殊时期对其理论进行回顾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造成古史”说 史学理论
下载PDF
从《古史辨》前三册看“古史辨”运动的一个转向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峰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7-67,共11页
时下学界对“疑古”思潮的反思,仍大多局限在“疑古”派的某些早期的观点和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破坏上。这是作为“意识形态”的“疑古”思潮,只是它的一个层面。本文认为,从《古史辨》第一册到第二册之间,面对考古发现和新材料不断涌现的... 时下学界对“疑古”思潮的反思,仍大多局限在“疑古”派的某些早期的观点和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破坏上。这是作为“意识形态”的“疑古”思潮,只是它的一个层面。本文认为,从《古史辨》第一册到第二册之间,面对考古发现和新材料不断涌现的挑战,“疑古”思潮发生了一个重要的转向,即从意识形态的思想冲击到学术典范的建立,从而把它的视角主要集中在人们观念中的“上古”。《古史辨》第三册反映了顾颉刚“疑古”方法论的逐步完善,回到文献考订后,“层累造成古史”理论得到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古” 层累造成古史说”殷墟发掘 “科学主义”
下载PDF
古圣先王与龙蛇信仰 被引量:1
8
作者 吉成名 雷建飞 《文化遗产》 CSSCI 2013年第5期45-48,共4页
从古代文献记载情况来看,伏羲、女娲、炎帝、黄帝、尧、禹等古圣先王身世都与龙、蛇有关。尽管有关这些古圣先王的记载在先秦时期就有了,但是,先秦文献尚未把他们的身世与龙蛇联系起来。把他们的身世与龙蛇联系起来是在秦汉以后,而且主... 从古代文献记载情况来看,伏羲、女娲、炎帝、黄帝、尧、禹等古圣先王身世都与龙、蛇有关。尽管有关这些古圣先王的记载在先秦时期就有了,但是,先秦文献尚未把他们的身世与龙蛇联系起来。把他们的身世与龙蛇联系起来是在秦汉以后,而且主要是汉晋文献。这个变化与秦汉以后人们把龙当作专制皇权的象征有着直接的关系。汉晋时期,把很多古圣先王的身世与龙蛇联系起来,就是人们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重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圣先王 身世 龙蛇 汉晋时期 造成的中国古史
下载PDF
关于童书业山水画“南北宗”问题研究方法探析
9
作者 王洪伟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98-103,122,共7页
童书业学术研究领域广博,在其所涉领域皆有独到建树。画学史上的"南北宗"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末及整个30年代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童书业从史实考辨角度进行辨伪研究,是民国时期最早在美术史研究领域运用新历史考证法的... 童书业学术研究领域广博,在其所涉领域皆有独到建树。画学史上的"南北宗"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末及整个30年代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童书业从史实考辨角度进行辨伪研究,是民国时期最早在美术史研究领域运用新历史考证法的学者。分析童书业"南北宗"研究,可加强对学术方法与研究对象性质转换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时能更深入了解民国史学对美术史研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书业 顾颉刚 新历史考证法 造成的古史说” “南北宗论” 文献与作品
下载PDF
《古史辨》评议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树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43-53,共11页
在今日批判地接受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应让大多数人了解《古史辨》的成果和精神,同时要端正方向,克服其破伪有余,立新不足,忽视求真的缺点。“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说”是符合古史传说的发展规律的。但运用不当,真实的古代历史就完... 在今日批判地接受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应让大多数人了解《古史辨》的成果和精神,同时要端正方向,克服其破伪有余,立新不足,忽视求真的缺点。“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说”是符合古史传说的发展规律的。但运用不当,真实的古代历史就完全成为不可知者。分析古代传说的真实性,要与神话严格分开,并注意传说本身也有各种不同性质。“五帝”的本义,是用以表现未有朝代以前的历史时期;战国后期,泛称的“五帝”才逐渐坐实为五个前后相承的帝王。五德说与三统说各有其依据和来历,但都与古代的实际历史无关,而为战国时人以当时流行的思想比附于古代历史。老子为老聃。《老子》一书因老聃而得名,而其书晚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史辨》 造成的古史说 古代传说 五帝 五德说 三统说 老子 《老子》
下载PDF
顾颉刚与“古史辨”神话学——纪念《古史辨》出版80周年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锡诚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5-16,共12页
以《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1923年)为起点,顾颉刚所代表的“古史辨”派古史研究和神话学,以“疑古”“辨伪”为思想武器、“古史即神话”为理念,把与古史纠缠为一体的古神话剥离出来。他的“层累的造成的古史观”亦即神话观和“历史... 以《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1923年)为起点,顾颉刚所代表的“古史辨”派古史研究和神话学,以“疑古”“辨伪”为思想武器、“古史即神话”为理念,把与古史纠缠为一体的古神话剥离出来。他的“层累的造成的古史观”亦即神话观和“历史演进法”,开了系统地梳理与研究中国古神话(古史传说)的先河,为中国神话学的创立铺设了一块基石,成为中国神话学初创时期西方人类学派神话学之外的又一重要学术渊源和流派。“古史辨”神话学的特点,在神话学研究中被概括为“古史的破坏、神话的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史辨》 疑古 辨伪 造成的古史观 历史演进法 神话的还原 神话的历史化
下载PDF
炎帝传说探论
12
作者 吴立群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8-46,共9页
炎帝是传说时代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这一名号是一个通称,指代的是北方黄河流域某个重要部落中的历代首领。炎帝传说自战国流传以来,历经两千余年,像滚雪球一样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质,以及多样的地域文化杂糅于一体,在"时"与&q... 炎帝是传说时代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这一名号是一个通称,指代的是北方黄河流域某个重要部落中的历代首领。炎帝传说自战国流传以来,历经两千余年,像滚雪球一样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质,以及多样的地域文化杂糅于一体,在"时"与"空"的层面上完成了层累积聚。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印证了顾颉刚先生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的科学性。炎黄二族文化的交融促进了华夏文明的繁荣,"炎黄子孙"的称谓蕴含着不同区域文明在与中原华夏文明渗透交融后最终认同华夏文明的历史素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帝 炎帝传说 造成的古史观 文化交融
下载PDF
写在前面的话
13
作者 南北 《江苏教育宣传》 2020年第6期42-42,共1页
顾颉刚是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早年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认为时代越后传说的古史期越长。周代时最古的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朝有三皇,汉代以后有盘古,... 顾颉刚是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早年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认为时代越后传说的古史期越长。周代时最古的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朝有三皇,汉代以后有盘古,古史系统的形成,主要出于战国到西汉的儒家之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史辨 顾颉刚 古史系统 江苏苏州 造成的中国古史 秦朝 黄帝 历史学家
下载PDF
古史辨的贡献和局限及上古史的重建
14
作者 王震中 《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4期33-36,共4页
古史辨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界古史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学派。在古史辨中,100年前顾颉刚先生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和“四个打破”最具理论特色。100年过去了,今天,反思古史辨派,我认为它有贡献,亦有局限。顾先生对“三皇... 古史辨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界古史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学派。在古史辨中,100年前顾颉刚先生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和“四个打破”最具理论特色。100年过去了,今天,反思古史辨派,我认为它有贡献,亦有局限。顾先生对“三皇五帝”古史体系之辨,其方法论是从古书辨古史,即从古书成书年代的先后来推论古史形成的过程,因此他得出:“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这是“层累说”的关键,他由此不相信“三皇五帝”古史系统,有其自洽的一面。但是,“三皇五帝”系统究竟是怎么来的,其历史文化背景是什么,顾先生并没有说清楚,却很有深究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史辨 三皇五帝 古史研究 上古史 古书成书 造成 古史系统 顾颉刚先生
原文传递
大禹真实性问题再认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勇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36,188,共8页
禹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王朝国家的开创者。其立政为民、治水除患的功业,勤于国事、公而忘私的品格,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由衷的称颂。但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禹是真实的人,还是虚拟的神,在古史学界有过一场热烈的讨论。顾颉刚认为禹是天神... 禹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王朝国家的开创者。其立政为民、治水除患的功业,勤于国事、公而忘私的品格,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由衷的称颂。但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禹是真实的人,还是虚拟的神,在古史学界有过一场热烈的讨论。顾颉刚认为禹是天神,而非真实的人王,并提出层累地造成古史说,在学术界影响深广,至今余波犹在。实际上,由于中国具有悠久的重史传统和史官制度,使不具文字记录条件的上古文明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得以传流下来,有些细节可能失真,但基本框架和标志性人物不会是向壁虚构的,必然有其史实的质素。禹有神性是原史时期历史神话化的结果,应该还原为一个历史人物来看待,而且是中国早期文明史上的伟大人物。疑古派对大禹及夏代历史的否定,不管是作为一种古史观还是一种研究方法,都是需要加以扬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禹 天神 古史辨 顾颉刚 造成古史说
原文传递
顾颉刚疑古学说百年流播的若干审思
16
作者 张越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4,共6页
从顾颉刚先生当年发表“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算起,他的疑古学说至今已经流播百年了。七大册《古史辨》和八集六十二巨册的《顾颉刚全集》含括了顾颉刚在古代历史、现代史学、历史地理、民俗学、古籍整理等多方面的开创性成就,但是... 从顾颉刚先生当年发表“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算起,他的疑古学说至今已经流播百年了。七大册《古史辨》和八集六十二巨册的《顾颉刚全集》含括了顾颉刚在古代历史、现代史学、历史地理、民俗学、古籍整理等多方面的开创性成就,但是最引人关注、引发争议最激烈、产生影响最大的恐怕还是他的疑古学说。百年来因顾颉刚疑古学说所生发的各种评价、阐释、研究如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成为近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现象级存在。本文仅就笔者一直以来对几个具体问题的审思略作陈述,就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现代史学 疑古 中国学术史 古籍整理 《古史辨》 造成的中国古史 流播
原文传递
古史辨的贡献和局限与上古史的重建
17
作者 王震中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3年第6期106-108,共3页
古史辨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界古史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学派。在古史辨中,一百年前顾颉刚先生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和“四个打破”最具理论特色。一百年过去了,今天反思古史辨派,我认为它有贡献亦有局限。
关键词 古史辨 古史研究 上古史 顾颉刚先生 造成的中国古史 中国学术界
原文传递
《世本·作篇》见存音乐史料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敏学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52,共5页
《世本.作篇》概述了上古礼乐制作的基本情况,保存了大量上古音乐史料。然《世本》早佚,今之所存为清人所辑,其间增益附会,亦复难免,未可据为上古信史。本文以文献学与音乐史学之视角,依"二重证据法",将音乐考古材料与《世本... 《世本.作篇》概述了上古礼乐制作的基本情况,保存了大量上古音乐史料。然《世本》早佚,今之所存为清人所辑,其间增益附会,亦复难免,未可据为上古信史。本文以文献学与音乐史学之视角,依"二重证据法",将音乐考古材料与《世本.作篇》之载述相互印证,力图从一个方面揭橥其间层累造成之迹,并对上古乐史的基本情况作出合乎历史真实的解释,借此纠正文本文献中的失实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本·作篇》 上古乐史 层累造成
原文传递
“古史辨派”的兴起及其评价问题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其泰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9年第1期12-19,1,共9页
当此“世纪之交”的不平常的时刻,在对百年以来学术的发展演变进行回顾和总结之中,“二十世纪疑古思潮回顾”确实是一个值得从多方面探讨的、很有意义的题目。二十世纪疑古思潮的主要代表,即是顾颉刚先生及其创立的“古史辨派”。对... 当此“世纪之交”的不平常的时刻,在对百年以来学术的发展演变进行回顾和总结之中,“二十世纪疑古思潮回顾”确实是一个值得从多方面探讨的、很有意义的题目。二十世纪疑古思潮的主要代表,即是顾颉刚先生及其创立的“古史辨派”。对于这一在本世纪曾经产生巨大影响的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史辨派 顾颉刚 《古史辨》 学术交融 传统学术 《诗经》 上古史 科学方法 造成的古史说 辨伪学
原文传递
“故事”与“古史”:贯通20世纪二三十年代“疑古”和“释古”的一条道路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东杰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99,共19页
一般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疑古"与"释古"两条学术路向分别代表了破坏古史和重建古史两条不同的路线。这一看法大体成立。但二者在观念上也有不少相通乃至相同的地方。一方面,"重建派"学者在研究中也运... 一般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疑古"与"释古"两条学术路向分别代表了破坏古史和重建古史两条不同的路线。这一看法大体成立。但二者在观念上也有不少相通乃至相同的地方。一方面,"重建派"学者在研究中也运用了与顾颉刚非常相似的"层累说"观察古史的构成,而历史研究中的"故事眼光"更成为贯穿"疑古"和"释古"的一条道路。另一方面,"疑古派"在辨伪过程中也发展出来一些与"重建派"非常相似的具有建设意义的观念,但因其给人留下的"破坏"的形象过强而被忽视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史辨 疑古 释古 造成的古史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