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活方式视角的城市青年居民交通出行与居住区位选择行为——以南京市为例
1
作者 刘凯 徐媛 +1 位作者 周晶 张敏婕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8,共10页
引入生活方式概念并作为城市青年居民细分指标,通过构建潜在类别选择模型,探讨青年居民日常交通出行方式及居住区位选择行为。基于调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将青年居民生活方式分为“市区+个人公共交通+家庭私家车”导向、“市区+个人出行... 引入生活方式概念并作为城市青年居民细分指标,通过构建潜在类别选择模型,探讨青年居民日常交通出行方式及居住区位选择行为。基于调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将青年居民生活方式分为“市区+个人公共交通+家庭私家车”导向、“市区+个人出行无偏好+家庭私家车”导向、“市区+个人/家庭私家车”导向、“市郊+个人/家庭公共交通”导向、“市郊+个人/家庭私家车”导向,及“市郊+个人公共交通+宅家”导向6种类型。随后基于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研究城市青年居民生活方式、出行方式及居住区位选择间的内在联系。相关研究成果与结论为理解城市青年居民时空选择行为差异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出行方式选择 居住区位选择 潜在类别模型
下载PDF
城市居住区位与出行行为对通勤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段征宇 贺璇 陈川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93,99,共7页
城市交通规划的关注点正在从交通效率到生活质量转变,而居住地区位是影响出行行为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POI数据,从一般建成环境、交通可达性和公交设施分布3个方面描述居住地区位。以上海为例,基于路径分析模型,研究城市居住区位和出行... 城市交通规划的关注点正在从交通效率到生活质量转变,而居住地区位是影响出行行为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POI数据,从一般建成环境、交通可达性和公交设施分布3个方面描述居住地区位。以上海为例,基于路径分析模型,研究城市居住区位和出行行为在通勤满意度和生活时间分配的中介效应下,对通勤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研究揭示了通勤者生活质量的多层次影响机制,并量化了通勤时长对生活时间分配的影响,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住区位 出行行为 生活质量 生活时间分配 路径分析
下载PDF
家庭居住区位对青少年学业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3
作者 林素絮 何琳 劳业辉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0-61,共12页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 CEPS)2013—2014学年数据的分析,探讨家庭居住区位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家庭居住区位对青少年学业成绩有显著正向作用,即中心城区的家庭居住区位显著促进...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 CEPS)2013—2014学年数据的分析,探讨家庭居住区位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家庭居住区位对青少年学业成绩有显著正向作用,即中心城区的家庭居住区位显著促进青少年学业成绩,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居住区位对本地非流动青少年的学业成绩较为敏感;较之数学成绩,家庭居住区位更易促进语文与英语学科的成绩;家庭居住区位对非独生青少年的学业成绩更具有显著正向的作用,且对同胞结构“排行中间”的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尤为突出;同时,家庭居住区位主要通过社区环境与邻里人口影响青少年的学业成绩。研究结论为厘清家庭居住区位和青少年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从社区效应视角为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应该更关注社区效应,促进实现教育平衡充分发展与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位 学业成绩 中心城区
下载PDF
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的偏好及其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7
4
作者 郑思齐 符育明 刘洪玉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4-198,共5页
利用详实的社会调查数据,考察了我国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的偏好和支付意愿,以及居民实际的区位选择。首先对影响居民对居住区位支付意愿高低(即支付意愿梯度)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了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探讨了研究支付意愿与区位... 利用详实的社会调查数据,考察了我国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的偏好和支付意愿,以及居民实际的区位选择。首先对影响居民对居住区位支付意愿高低(即支付意愿梯度)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了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探讨了研究支付意愿与区位选择差异性的方法。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支付意愿梯度模型和区位选择模型,利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重庆五城市的调研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高收入群体仍倾向于居住在距离市中心偏近的位置,工作地点、对环境的偏好、城市规模和郊区基础设施完善程度都会从各种方面影响支付意愿的梯度值。市场力量已经在居住区位资源的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存量住房流动性低和一部分居民的融资能力不足仍阻碍了其自由的区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 居住区位 城市居民 实证研究 偏好 支付意愿 高收入群体 调查数据 相关关系 分析基础 选择模型 模型参数 工作地点 基础设施 城市规模 资源 市场力量 融资能力 存量住房 梯度 差异性 市中心 流动性 利用 社会
下载PDF
利用排序多元Logit模型研究城市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 被引量:31
5
作者 郑思齐 符育明 刘洪玉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6-93,共8页
本文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重庆五城市的居住区位调查数据,利用排序多元Logit模型研究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的选择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可归纳为家庭层面和城市层面两部分,前者包括收入、工作地点、对环境的偏好等... 本文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重庆五城市的居住区位调查数据,利用排序多元Logit模型研究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的选择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可归纳为家庭层面和城市层面两部分,前者包括收入、工作地点、对环境的偏好等,后者则包括住房价格、城市扩张程度、郊区市政设施便利程度等,实证结果表明这些因素的影响都是显著的,且符合理论预期。收入较高的群体仍喜好选择距离城市中心偏近的居住区位,郊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不完善是制约其向郊区转移的主要因素。这些实证结论能够对城市发展布局和居住用地的规划开发起到决策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位 选择 排序多元Logit模型
下载PDF
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的偏好:支付意愿梯度模型的估计 被引量:24
6
作者 郑思齐 符育明 刘洪玉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7-104,共8页
利用翔实的社会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我国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的偏好和支付意愿,以及影响支付意愿相对水平的各项因素。首先,本文对影响居民对居住区位支付意愿高低(即支付意愿梯度)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是家庭个体特征... 利用翔实的社会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我国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的偏好和支付意愿,以及影响支付意愿相对水平的各项因素。首先,本文对影响居民对居住区位支付意愿高低(即支付意愿梯度)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是家庭个体特征,一组是城市形态特征,同时分析了支付意愿梯度与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支付意愿梯度模型,利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重庆五城市的调研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模型估计结果显示,高收人群体仍倾向于居住在距离市中心偏近的位置。另外,工作地点、对环境的偏好、城市规模和郊区基础设施完善程度都会从各方面影响支付意愿的梯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位 支付意愿 支付意愿梯度
下载PDF
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微观机制的实证研究——以万科青青家园为例 被引量:34
7
作者 刘旺 张文忠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02-805,共4页
随着我国城市住房分配制度的变革,居民由被动的接受住房转变为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主动的选择,消费者在住房市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文章以“万科青青家园”为例,采用比奇的分异度指数和GIS分析方法,对购房者的社会属性特征、工作地、... 随着我国城市住房分配制度的变革,居民由被动的接受住房转变为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主动的选择,消费者在住房市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文章以“万科青青家园”为例,采用比奇的分异度指数和GIS分析方法,对购房者的社会属性特征、工作地、原居住地等微观因素与居住地选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微观居住区位的选择上,具有相同社会经济属性的群体趋向于选择相同的居住区位,社会经济属性的作用和居住分异现象在居住区位选择中开始凸显;受房价和经济实力的约束,年轻型家庭居住区位的选择方向已向郊区外移;对于有子女的家庭来说,教育资源的丰富与否则是居住区位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工作地和居住地之间的通勤时间对居住区位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家庭生命周期、原居住地、消费观念和信息搜寻等对微观居住区位的选择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位 选择行为 微观机制
下载PDF
西方城市居住区位决策与再选择模型的评述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文忠 刘旺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5,共7页
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行为影响着居住空间结构,城市社会分异、种族隔离、人口迁居和住宅郊区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居民住宅区位再选择行为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居住区位对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西方城... 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行为影响着居住空间结构,城市社会分异、种族隔离、人口迁居和住宅郊区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居民住宅区位再选择行为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居住区位对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西方城市居民居住区位再选择行为模型构建的基础和研究视角,并且重点介绍和评述了西方居住区位决策与再选择的主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位 选择行为 模型
下载PDF
住房属性、居住区位与流动人口城市融入 被引量:7
9
作者 陆万军 赵晶晶 李放 《兰州学刊》 CSSCI 2020年第9期69-83,共15页
促进外来人口城市融入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目标,本文利用城市身份认同与长期居住意愿表征个体城市融入状况,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检验了住房属性和居住区位对乡-城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属性会显著影响流动人口社会... 促进外来人口城市融入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目标,本文利用城市身份认同与长期居住意愿表征个体城市融入状况,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检验了住房属性和居住区位对乡-城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属性会显著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拥有自有住房能够显著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居住区位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同样存在显著影响,居住在商品房社区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最为明显,同时居住区位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会受到社区类别的调节;住房属性与居住区位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存在年龄与流动范围的差异。此外,研究发现流动人口是否拥有自有住房与其职业特征显著相关。研究认为,通过加大住房保障政策力度改善流动人口的居住质量,可以加快流动人口社会融入与市民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属性 居住区位 流动人口 城市身份认同 长期居住意愿
下载PDF
芜湖市城市居住区位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焦华富 吕祯婷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6-342,共7页
运用评价模型对芜湖市各个片区的居住区位进行了评价,利用问卷调查方式所获取的资料对芜湖市居民的居住满意度和择居意向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居住区位优势度对商品房价格的空间分异、居民居住满意度、居民择居偏好区位的影响。结果表明... 运用评价模型对芜湖市各个片区的居住区位进行了评价,利用问卷调查方式所获取的资料对芜湖市居民的居住满意度和择居意向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居住区位优势度对商品房价格的空间分异、居民居住满意度、居民择居偏好区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芜湖市中心的城中片区在居住区位方面的优势最高;其次是镜湖北片区;再次是城南片区、城东片区、开发区片区;三山片区最次。可见对一个拥有中等规模,新区刚刚开发的城市而言,发展历程越久的片区,其区位优势越强,且商品房价格越高,居民的居住满意度越高,更成为居民理想的择居区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位 择居偏好 优势度 芜湖市
下载PDF
一种居住区位和通勤交通方式的组合选择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科 张殿业 +1 位作者 周家中 陈军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248-3250,共3页
为了研究通勤交通方式对就业者选择居住区位的影响,基于交叉分层的Logit模型建立了居住区位和通勤交通方式的组合选择模型。以不同通勤距离为半径作居住区位选择环域集,以通勤交通方式和居住区位的两两组合为模型选择项集合,以就业者社... 为了研究通勤交通方式对就业者选择居住区位的影响,基于交叉分层的Logit模型建立了居住区位和通勤交通方式的组合选择模型。以不同通勤距离为半径作居住区位选择环域集,以通勤交通方式和居住区位的两两组合为模型选择项集合,以就业者社会经济属性、居住成本、通勤成本为特征变量建立概率选择模型。根据调查数据,采用阶段计算法对特征变量和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和检验。测试结果表明:通勤时间、通勤费用和居住成本与选择项关系密切;收入较高且拥有小汽车的就业者对于居住区位选择的灵活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居住区位 通勤方式 组合选择 交叉分层的Logit模型
下载PDF
住房租购行为会影响居民居住区位选择吗?——基于微观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家庭 曹清峰 陈天烨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36,共11页
本文在考虑住房作为消费品和资本品双重属性的基础上,在单中心城市模型框架下探讨了居民购房与租房行为上的差异对其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居民购房的概率越高,其居住区位离市中心越远;租房的概率越高,其居住区位离市中心越... 本文在考虑住房作为消费品和资本品双重属性的基础上,在单中心城市模型框架下探讨了居民购房与租房行为上的差异对其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居民购房的概率越高,其居住区位离市中心越远;租房的概率越高,其居住区位离市中心越近。进一步,利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S)微观数据构建排序选择模型对理论命题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控制了居民购房概率测算中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实证结果表明理论命题结论是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购房 租房 居住区位选择 单中心城市模型
下载PDF
大城市居住区位演变浅议──以重庆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盛元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17,共6页
城市是人口聚居的地方。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居民的择居行为和居住区位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本文拟通过对重庆市居住区位变化的分析,对我国现阶段大城市居住区位的演变趋势和基本规律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 大城市 居住区位 演变 重庆
下载PDF
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状况分析——基于北京市调查数据 被引量:1
14
作者 康琪雪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8-123,共6页
本文基于北京市调查数据,对城市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借鉴国外的支付能力指数测算了居民的区位支付能力水平,分析了居民的主要活动场所以及居民为满足其社会属性对区位的选择,还分析了居民的迁居意愿和社会排斥情况... 本文基于北京市调查数据,对城市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借鉴国外的支付能力指数测算了居民的区位支付能力水平,分析了居民的主要活动场所以及居民为满足其社会属性对区位的选择,还分析了居民的迁居意愿和社会排斥情况。结合分析结果,本文从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合理化的角度得出了相关结论并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位选择 特性 北京市
下载PDF
丹东市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敬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48-52,共5页
以内外因相结合的辨证思维方法为指导,构建影响丹东市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因子体系,通过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丹东市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了丹东市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动... 以内外因相结合的辨证思维方法为指导,构建影响丹东市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因子体系,通过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丹东市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了丹东市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希望为城市规划调整、开发商的适居住宅的建设、居民的住址选择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位选择 居住区规划 丹东
下载PDF
居住区位宜居性特征的偏好与选择——基于哈尔滨样本的研究
16
作者 张园 武永祥 《工程管理学报》 2014年第4期123-127,共5页
为验证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宜居性特征的陈述性偏好与实际选择之间的关系,从环境、教育、商服、交通以及小区特征等方面构建居住空间宜居性指标体系,对哈尔滨141个样本小区进行聚类,并对类间宜居性特征心理偏好进行Kruskal Wallis检验。... 为验证城市居民对居住区位宜居性特征的陈述性偏好与实际选择之间的关系,从环境、教育、商服、交通以及小区特征等方面构建居住空间宜居性指标体系,对哈尔滨141个样本小区进行聚类,并对类间宜居性特征心理偏好进行Kruskal Wallis检验。筛选4个个体人口—社会经济属性变量作为控制变量,选取5个居住区位宜居性特征心理偏好变量构建MNL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宜居性指标体系聚类得到的五类居住区位间在各变量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对商服资源和小区环境物管两个心理偏好变量在区位类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对优质教育资源和小区环境物管的心理偏好与实际选择一致,对商服资源的心理偏好与实际选择关系在不同居住区位类间存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性特征 居住区位 偏好 选择
下载PDF
山区农户生计行为变化对居住区位的影响——基于重庆丘陵山区的调查分析
17
作者 周心琴 《池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78-81,共4页
生计行为是农户最重要的日常活动,对其他行为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尤其是居住活动。本文通过对重庆丘陵山区967户农村家庭的调研,发现农户生计行为已经非农化、多样性,外出务工成为农户非农就业的主体,不同农户生计行为空间差异明显。生... 生计行为是农户最重要的日常活动,对其他行为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尤其是居住活动。本文通过对重庆丘陵山区967户农村家庭的调研,发现农户生计行为已经非农化、多样性,外出务工成为农户非农就业的主体,不同农户生计行为空间差异明显。生计行为变化对居住区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不同生计行为农户存在居住区位偏好差异;(2)便捷性和舒适性成为农户选择居住地的重要因子;(3)生计行为空间的逐级上移带动居住区位上移;(4)生计行为非农化使得传统居住区位吸引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农户 生计行为 居住区位 重庆
下载PDF
探究生态角度下居住区位及居住空间分异
18
作者 王子佳 《建筑技术开发》 2016年第1期76-76,79,共2页
在城市各种类型的用地中,居住用地占据着很大一部分比例,其不但和人们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还对我国城市的规划与开发有着很大的作用。住宅是城市居民消费的必需品,然而在满足基本的居住条件之外,城市居民所要考虑的还是居住区... 在城市各种类型的用地中,居住用地占据着很大一部分比例,其不但和人们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还对我国城市的规划与开发有着很大的作用。住宅是城市居民消费的必需品,然而在满足基本的居住条件之外,城市居民所要考虑的还是居住区位的选择。本文主要从生态角度下探讨了我国城市居民居住区位的选择,并对居住空间分异的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优化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角度 居住区位 居住空间分异
下载PDF
城市居住区位选择微观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静雨 田至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158-165,共8页
分析居住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是居住区位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研究影响因素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居住区位的资源配置效率,使住宅开发与居民需求相吻合。对影响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微观因素进行综述,将影响因素归纳为:房价、交通、环境、就业... 分析居住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是居住区位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研究影响因素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居住区位的资源配置效率,使住宅开发与居民需求相吻合。对影响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微观因素进行综述,将影响因素归纳为:房价、交通、环境、就业可达性、工作地、家庭生命周期、居民社会属性和收入。总结了影响因素和居民实际选择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位选择 微观影响因素 综述
下载PDF
兰州市民居住区位选择空间分异的实证研究——以天庆·丽舍情园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老虎 白永平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4-88,共5页
本文基于领域调查的实证研究,以天庆.丽舍情园为案例,运用分离指数和G IS的分析方法,针对居民个人的特性、工作地、原住处等因素,研究其在居民住房选择行为中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居民相近的个人特性趋向于选择相近的住房环境,社会和经... 本文基于领域调查的实证研究,以天庆.丽舍情园为案例,运用分离指数和G IS的分析方法,针对居民个人的特性、工作地、原住处等因素,研究其在居民住房选择行为中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居民相近的个人特性趋向于选择相近的住房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功能特性开始影响居民的住房位置选择行为和住处分离现象开始出现.揭示了居住的住房位置选择行为中普通的空间分异规律,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决策以及政府国土资源规划、宏观调控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位选择 空间分异 分异度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