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龄友好导向下居住型街区更新的研究框架与规划应对 被引量:3
1
作者 姚之浩 李昊昱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1,共8页
现有居住型街区更新实践尚缺乏一个全龄友好的整体性框架来统筹社区发展的“社会—经济—空间”联动转型问题。回顾全球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兴起及在我国街区层面的实践,引入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一个“主体对象—更新要素”的居住型街区... 现有居住型街区更新实践尚缺乏一个全龄友好的整体性框架来统筹社区发展的“社会—经济—空间”联动转型问题。回顾全球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兴起及在我国街区层面的实践,引入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一个“主体对象—更新要素”的居住型街区更新研究框架,探究街区更新的要素体系和实施路径。研究发现:时空环境、社会关联和个人能动是实现街区全龄友好的关键要素,更新实施可从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展开;街区更新的内容不仅包括物质空间更新,还包括活动营建和机制建设;存量型街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需重点关注居民需求画像、更新要素分类和行动指南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龄友好 居住型街区 生命周期理论 城市更新 规划应对
下载PDF
基于主客感知的地方性评价研究——以广州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2
作者 王子豪 张春阳 罗琳琳 《中国名城》 2024年第10期70-77,共8页
随着新时代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消费文化主导下的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使得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和社会融合区。在此背景下,街区在地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往往面临被重塑或同化的危机,当地居民生活也易受新的空间使用者影响,... 随着新时代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消费文化主导下的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使得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和社会融合区。在此背景下,街区在地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往往面临被重塑或同化的危机,当地居民生活也易受新的空间使用者影响,而原本以居住功能为主导和原住民集聚的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矛盾更为突出。因此,提出从主客感知的视角出发,以“问题—分析—实证—对策”作为分析框架,在梳理已有地方性评价指标和深入理解广州历史文化街区地域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广州3个典型街区,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方式,获取各街区地方性评价结果并对比分析,进而提出广州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方性建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 主客感知 地方性评价 广州
下载PDF
居住型口袋公园满意度提升研究:以济南市市中区为例
3
作者 刘传玉 洪文霞 +1 位作者 黄洽然 张阳阳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开展城市居民对居住型口袋公园的满意度评价的分析,对城市焕发生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城市微更新的背景,本文以济南市市中区口袋公园为例,对选取要素指标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与数据收集,并利用A-Kano模型对所得要素数据进行层次分析和... 开展城市居民对居住型口袋公园的满意度评价的分析,对城市焕发生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城市微更新的背景,本文以济南市市中区口袋公园为例,对选取要素指标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与数据收集,并利用A-Kano模型对所得要素数据进行层次分析和改进与维持次序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居住型口袋公园优化改进策略。结果表明:休息设施、避雨设施、夏季遮阴、冬季阳光和园林绿化满意度低但重要性高,需重点改进;无障碍设施、可达性、道路铺装、空间功能布局和游乐设施需继续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型 口袋公园 A-Kano模 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PSPL调查法的居住型口袋公园适老化景观评价——以南昌市为例
4
作者 孙妍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9期147-149,共3页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剧背景下,与提高生活品质密切相关的小尺度绿地空间适老化景观亟待更新。居住型口袋公园作为城市中空间利用率高、可达性程度高且存在数量多的一类公园深受老年群体的喜爱。以南昌市部分居住型口袋公园为...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剧背景下,与提高生活品质密切相关的小尺度绿地空间适老化景观亟待更新。居住型口袋公园作为城市中空间利用率高、可达性程度高且存在数量多的一类公园深受老年群体的喜爱。以南昌市部分居住型口袋公园为例,运用PSPL调查法研究居住型口袋公园的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研究表明,老年人到访口袋公园的频率较高且倾向于开展多样的社会活动,大多数老年人对口袋公园公共空间的舒适性最为满意。根据调查结果,从提升空间品质、优化周边环境与丰富社会参与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为提升南昌市口袋公园整体品质与空间活力、满足老年人的游憩需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L调查法 居住型口袋公园 老龄人口 适老化 南昌市
下载PDF
慢行友好理念下居住型历史街区游憩系统选线设计研究——以北京北新桥片区为例
5
作者 张颖异 吕蒙 荣玥芳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40-49,共10页
构建连续安全的慢行网络是实现城市慢行友好的关键环节,为漫步游憩、运动社交等活动提供支撑。居住型历史街区兼具生活情境和历史风貌特征,亟需通过慢行友好理念实现活态保护。以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片区为例,通过调研其游憩系统现状问题... 构建连续安全的慢行网络是实现城市慢行友好的关键环节,为漫步游憩、运动社交等活动提供支撑。居住型历史街区兼具生活情境和历史风貌特征,亟需通过慢行友好理念实现活态保护。以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片区为例,通过调研其游憩系统现状问题,探索居住型历史街区游憩系统的构建和选线技术。利用数据统计、量化形态分析等手段,对游憩系统的社会性诉求进行理性排序,提出“人-空间-路径”协同的游憩系统设计模式,推进面向慢行友好的人本主义设计,营造宜居健康的居住型历史街区慢生活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行友好 居住型历史街区 游憩系统 选线设计 北新桥片区
下载PDF
基于文化与商业平衡的居住型传统街区保护性开发探索——以漳州梧桥村传统村落更新为例
6
作者 韩晓宇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0期150-152,共3页
居住型传统街区是历史记忆和地方文脉的重要物质载体,但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街区中的设施日益老化,人口不断外迁,使其面临诸多问题,亟须转变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商业化更新是居住型传统街区改造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近年来文化战... 居住型传统街区是历史记忆和地方文脉的重要物质载体,但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街区中的设施日益老化,人口不断外迁,使其面临诸多问题,亟须转变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商业化更新是居住型传统街区改造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近年来文化战略的提出,文化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该背景下,居住型传统街区如何平衡文化传承与商业发展的需求,以实现保护性开发,成为了新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型传统街区 文化与商业平衡 传统村落更新 商业化改造
下载PDF
近代居住型历史街区旅游意象对比研究
7
作者 陈海婷 蒋正良 +1 位作者 石峰 高敏 《城市建筑》 2024年第5期12-14,共3页
以青岛劈柴院、上海田子坊和广州永庆坊为例,对比游客对三个近代居住型历史街区的旅游意象。在爬取三个典型街区的网络评论文本的基础上,采用ROST CM6工具对街区的个性意象、结构意象和情感意象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三个街区的个性意象... 以青岛劈柴院、上海田子坊和广州永庆坊为例,对比游客对三个近代居住型历史街区的旅游意象。在爬取三个典型街区的网络评论文本的基础上,采用ROST CM6工具对街区的个性意象、结构意象和情感意象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三个街区的个性意象和结构意象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但是劈柴院的正面情感意象低于田子坊和永庆坊,且消极情感意象的主题共性大于个性。根据三个典型街区的旅游意象特征,总结出三个街区的旅游意象规律,为其他同类型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型历史街区 网络文本 旅游意象 对比
下载PDF
居住型历史街区空间分析与保护更新探讨——以青岛市上海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8
作者 李政 黄延禄 《福建建材》 2024年第7期30-33,51,共5页
通过对历史街区中居住型街区的划分,结合相关的理论框架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城市空间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上海路历史街区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中居住型空间保护与改造策略研究,为类似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有益... 通过对历史街区中居住型街区的划分,结合相关的理论框架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城市空间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上海路历史街区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中居住型空间保护与改造策略研究,为类似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居住型街区 城市空间形态 历史文化街区
下载PDF
居住型口袋公园的边界问题及其设计策略探究——以首都功能核心区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戴俭 张明远 戎卿文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期237-239,共3页
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口袋公园项目是城市更新背景下对消极街景空间的优化与再利用工作,也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典型空间载体。通过实证调研,客观揭示“边界”要素在居住型口袋公园项目的实际使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分别从回应外部环境、优... 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口袋公园项目是城市更新背景下对消极街景空间的优化与再利用工作,也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典型空间载体。通过实证调研,客观揭示“边界”要素在居住型口袋公园项目的实际使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分别从回应外部环境、优化道路组织、增强入口便利和保障边界开敞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策略,为居住型口袋公园的合理建设提供可行的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型口袋公园 首都功能核心区 边界 安全感 便利性
下载PDF
长春市居住型地铁站域公共空间防卫安全设计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科奇 李晓宇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61-65,83,共6页
地铁有利于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但其站域空间如处理不当易催生防卫安全问题.居住型地铁站域是指以居住功能为主,并配备部分商业及休憩等功能的地铁站点影响区域,它与居民日常生活出行紧密相关.通过运用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PTED)理论,结合... 地铁有利于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但其站域空间如处理不当易催生防卫安全问题.居住型地铁站域是指以居住功能为主,并配备部分商业及休憩等功能的地铁站点影响区域,它与居民日常生活出行紧密相关.通过运用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PTED)理论,结合空间句法,对空间结构进行量化分析.选取整合度、连接值及可理解度三类参数来分析空间的可视性、通达性和可辨识性,建立与防卫安全的联系.结合实地调研,最终从可视性、领域性、环境意向三个方面对居住型地铁站域公共空间提出防卫安全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卫安全 居住型地铁站域 公共空间 空间句法
下载PDF
美好生活视域下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日常生活空间的再造
11
作者 高春凤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10期243-244,共2页
城市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既具有场域属性特征的生活味道,又具有特定城市发展历史的年轮,承担着居民日常生活空间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双重功能。文章以实地调研为基础方法,以延续城市文脉、弘扬传统文化为研究视域,分析居住型历史文化街... 城市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既具有场域属性特征的生活味道,又具有特定城市发展历史的年轮,承担着居民日常生活空间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双重功能。文章以实地调研为基础方法,以延续城市文脉、弘扬传统文化为研究视域,分析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日常生活空间面临居住生态环境的边缘化、熟人社会空间的断裂性、私域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矛盾冲突等问题,提出消融于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复兴的策略与方法,以实现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 居住型 历史文化街区 文化复兴
下载PDF
基于PSPL方法的居住型历史街区慢行空间更新研究——以高邮城南历史街区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福林 郑兴 孙磊磊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2期127-129,共3页
当前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提质由大型城市逐步扩展至县级市、乡镇等地区。研究以扬州市下属县级市——高邮为例,首先对其居住型历史街区中慢行空间类型与特征进行界定,再以PSPL法获取空间节点的人群行为特征,以可达性、安全性、舒适性、... 当前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提质由大型城市逐步扩展至县级市、乡镇等地区。研究以扬州市下属县级市——高邮为例,首先对其居住型历史街区中慢行空间类型与特征进行界定,再以PSPL法获取空间节点的人群行为特征,以可达性、安全性、舒适性、愉悦性四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总结归纳慢行系统现状问题,建立起系统的提升居住型历史街区慢行空间品质的常态机制和优化策略,以期实现针对性、动态化、渐进式的慢行空间更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型历史街区 慢行空间 PSPL调研法 城市更新
下载PDF
基于步行指数的居住型轻轨站站域建设评价--以重庆主城内长嘉片区为例
13
作者 周祖贤 丁一帆 李乐梅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9期136-138,共3页
轨道交通建设产生的触媒效应不仅在于集聚人流,还会影响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文章以重庆主城内环快速路、长江和嘉陵江围合片区的居住型轻轨站点为研究对象,利用步行指数评价案例站点800m半径服务区内的开发建设... 轨道交通建设产生的触媒效应不仅在于集聚人流,还会影响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文章以重庆主城内环快速路、长江和嘉陵江围合片区的居住型轻轨站点为研究对象,利用步行指数评价案例站点800m半径服务区内的开发建设成效,从日常服务设施的多样性和布局特征、道路网络和步行环境特征、与社区生活圈的耦合程度这3个方面解读评价结果,并提出轨道站站域建设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型轻轨站 站点地区 步行指数 建设评价
下载PDF
居住型历史地段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南京市老门东、小西湖片区为例
14
作者 杨易旻 杨意娜 +2 位作者 耿邦涛 陈一丹 孙琦 《上海房地》 2023年第8期25-30,共6页
文化传承是城市更新进程中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伴随着我国城市更新导向从“拆改留”向“留改拆”转变,文化创意产业因其高经济附加值、强文化融合性的特征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本文聚焦居住型历史地段创意产业发展路径,以南京市... 文化传承是城市更新进程中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伴随着我国城市更新导向从“拆改留”向“留改拆”转变,文化创意产业因其高经济附加值、强文化融合性的特征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本文聚焦居住型历史地段创意产业发展路径,以南京市老门东、小西湖片区为例,基于老城南片区整体的更新历程与社会空间特征,对比不同城市发展阶段文化创意产业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提出城市更新视角下居住型历史地段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两种模式,即以老门东为代表的“文化消费导向的运动式更新模式”和以小西湖为代表的“创意驱动的渐进式更新模式”,挖掘新时代背景下,利用文化创意产业传承地方文化与空间特色的可行路径与潜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型历史地段 文化创意产业 城市更新 老门东 小西湖
下载PDF
苏州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及其策略应对 被引量:19
15
作者 顿明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9-44,共6页
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具有一定空间完整性和历史风貌特征的物质存在,又是市民生活的载体,与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息息相关。文章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结合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对苏州居住型历史文... 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具有一定空间完整性和历史风貌特征的物质存在,又是市民生活的载体,与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息息相关。文章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结合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对苏州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进行分类探讨,探索回归"以人为本"的保护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的思路与方法。同时,指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管理要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制定管理策略,通过辨识保护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的利益相关者来提高管理效率,进而降低保护的社会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 利益相关者 保护规划 管理策略
下载PDF
社区参与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的在地性:基于社会资本分析框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承慧 刘思佳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37,共6页
居住型历史地段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空间营建智慧,是文化自信和传承的重要空间载体,是极为重要的遗产类型。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越来越倡导社区参与,且对社区参与的有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借助在地性相关理论,为研判社区参与的有效性提供指... 居住型历史地段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空间营建智慧,是文化自信和传承的重要空间载体,是极为重要的遗产类型。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越来越倡导社区参与,且对社区参与的有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借助在地性相关理论,为研判社区参与的有效性提供指引,而社会资本相关理论则为具体分析社区参与提供框架。选择6个在地性较好、但存在差异的国内外案例,运用由社会资本层次、社会联系类型和社会资本功能构成的分析框架,对社区参与主体及其关系进行呈现和解读,并总结有利于在地性的社区参与组织机制。最后针对国内情况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参与 居住型历史地段 在地性 场所精神 社会资本
下载PDF
“居住型”街区下的街道办事处角色重塑——对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办事处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洁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2期74-77,共4页
街道办事处作为我国城市的基层政权组织,在城市基层管理和组织、服务城市居民等方面起着基础性作用。当前城市街道办事处既要承担一定的政府职能,又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能。为顺应这一形势,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办事处大胆改革,设立“一... 街道办事处作为我国城市的基层政权组织,在城市基层管理和组织、服务城市居民等方面起着基础性作用。当前城市街道办事处既要承担一定的政府职能,又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能。为顺应这一形势,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办事处大胆改革,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创新“一站式”服务体系,创建大科制,精简组织结构,对“居住型”街区下的街道办事处的角色重塑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型”街区 街道办事处 角色重塑
下载PDF
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保护更新原则研究——以张家口堡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席岳琳 梁宏 +1 位作者 赵一峰 薛双帅 《门窗》 2014年第11期404-405,共2页
本文从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和特点入手,以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张家口堡为实例,分析其现状及存在问题,论述了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的保护更新原则,为今后探寻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生命力激活,科学合理保护更新模式做出有意义的... 本文从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和特点入手,以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张家口堡为实例,分析其现状及存在问题,论述了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的保护更新原则,为今后探寻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生命力激活,科学合理保护更新模式做出有意义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 张家口堡 公共空间 活力 保护更新模式
下载PDF
居住型和办公型步行道环境需求特性差异分析
19
作者 朱顺应 安静仪 +2 位作者 王红 邹禾 肖文彬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14,共7页
为创建更具吸引力的步行环境,运用三因素理论及拓扑集合论分析了行人对居住型和办公型步行道环境需求特性的差异。首先,构建了步行道环境满意度指标体系,开展行人满意度调查;其次,根据总体满意度将行人分为满意及不满意2个群体,并用人... 为创建更具吸引力的步行环境,运用三因素理论及拓扑集合论分析了行人对居住型和办公型步行道环境需求特性的差异。首先,构建了步行道环境满意度指标体系,开展行人满意度调查;其次,根据总体满意度将行人分为满意及不满意2个群体,并用人工神经网络确定了这2个群体的满意度影响因子作用系数W;最后,基于三因素理论,提出并计算了影响因子弹性系数a,根据a将步行道需求分为基本型需求、发展型需求和激励型需求等3类,根据影响因子弹性系数曲线的走势,并用拓扑集合论对比分析了行人对居住型和办公型步行道需求特性。结果表明:在基本型需求方面,行人对居住型和办公型步行道均有通达性要求;在发展型需求方面,行人更加注重居住型步行道的美观性、舒适性和安全性,而对办公型步行道则要求便捷性;居住型和办公型步行道在激励型需求中的表现与在发展型需求中的表现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交通 需求特性 三因素理论 居住型步行道 办公步行道
下载PDF
基于黑龙江传统文化的冰雪居住型体验空间室内环境设计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松华 王查理 孔繁文 《设计》 2018年第9期18-20,共3页
居住体验型的冰雪空间在国际上已有先例,它给游客提供了一种冰雪旅游的全新体验,同时给我们开发冰雪旅游项目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在我们将这种新型项目引入国内的时候,不可避免地需要本土化的转变,由于冰雪空间本身的地域性特点以及黑龙... 居住体验型的冰雪空间在国际上已有先例,它给游客提供了一种冰雪旅游的全新体验,同时给我们开发冰雪旅游项目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在我们将这种新型项目引入国内的时候,不可避免地需要本土化的转变,由于冰雪空间本身的地域性特点以及黑龙江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将黑龙江传统文化融入到冰雪居住型体验空间中去会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方法。文章的意义在于研究如何运用黑龙江传统文化对冰雪居住型体验空间进行设计,力图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质的冰雪居住类空间,为未来这种新型冰雪项目在国内的开发建设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传统文化 冰雪居住型体验空间 设计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