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居家舒缓疗护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竹洁 汪志良 +2 位作者 陈文 徐光铮 彭磊 《上海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47-50,共4页
目的:探索居家舒缓疗护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以上海市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7例临终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19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中位数60.6岁... 目的:探索居家舒缓疗护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以上海市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7例临终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19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中位数60.6岁。对照组患者1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中位数61.4岁。于研究开始时、开始后2周、4周、6周、8周以及结束时用FACT-L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及家庭医生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患者在日常活动、社交/家庭活动、情绪、活动能力及其他因素等生活质量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居家舒缓疗护模式有助于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理,同时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肿瘤患者 居家舒缓疗护模式 生活质量 抑郁 满意度
下载PDF
居家舒缓疗护对临终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沈彩芳 曹燕亚 《上海医药》 CAS 2012年第16期35-37,共3页
目的:比较居家舒缓疗护与传统社区护理模式对提高临终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临终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在社区居家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居家接受"舒缓疗护"护理服务,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患者进行... 目的:比较居家舒缓疗护与传统社区护理模式对提高临终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临终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在社区居家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居家接受"舒缓疗护"护理服务,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分量表评分和总分均无明显差异;②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显著:干预后两组比较5个功能量表P<0.01,症状子量表P<0.05。结论:居家舒缓疗护模式对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有很大意义,较之常规的社区护理模式,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舒缓疗护 临终关怀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对血液肿瘤化疗患儿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嘉琳 高燕 刘莉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对血液肿瘤化疗患儿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1日~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60例接受化疗治疗的血液肿瘤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护理及随访,研究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对血液肿瘤化疗患儿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1日~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60例接受化疗治疗的血液肿瘤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护理及随访,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比较两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采用儿童生活质量癌症特异性量表(PedsQLTM3.0)]。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edsQLTM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血液肿瘤化疗患儿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主导 居家舒缓疗护 血液肿瘤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殷维佳 周丽佳 邵慕怡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4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接受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干预。比较2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后,2组照顾者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积极应对评分均升高,中文版Zarit护理负担量表评分和消极应对评分均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照顾者的上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部分并发症(造口黏膜出血、造口周围皮肤湿疹)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其余并发症(造口脱垂、粪水性皮炎和造口旁疝)发生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有助于减轻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增强照顾者的积极应对能力和社会支持水平,降低患者造口黏膜出血、造口周围皮肤湿疹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造口患者 士主导 居家舒缓疗护 家庭照顾负担
下载PDF
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对肺癌晚期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侯玉珠 张小新 +1 位作者 严露 马婷婷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284-2287,共4页
目的探讨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对肺癌晚期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靖江市人民医院47例晚期肺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通过筛选并同意参加实验的患者进行编号,并且以交替的... 目的探讨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对肺癌晚期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靖江市人民医院47例晚期肺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通过筛选并同意参加实验的患者进行编号,并且以交替的方式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居家接受常规医院舒缓疗护团队护理。观察组实施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采用简易疲乏量表(BFI)、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LQ-C30)比较两组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肺癌晚期患者综合疲劳程度评分、综合疲劳影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认知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应用于肺癌晚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癌性疲乏,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 居家舒缓疗护 肺癌晚期患者 癌性疲乏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舒缓疗护在社区居家晚期肿瘤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姚梅梅 周丽凤 王欣国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6年第7期2477-2479,共3页
[目的]探讨舒缓疗护对社区居家晚期肿瘤病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居委会管辖内的晚期肿瘤病人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居家舒缓疗护"蒲公英护理团队",评估病人及家属需求,根据需求每月提供1次... [目的]探讨舒缓疗护对社区居家晚期肿瘤病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居委会管辖内的晚期肿瘤病人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居家舒缓疗护"蒲公英护理团队",评估病人及家属需求,根据需求每月提供1次或2次上门个体化护理,每周1次电话随访,为期6个月。运用舒适度调查表、团队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及家属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研究对象进行服务前后效果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晚期肿瘤病人舒适度提高(P<0.05),家属焦虑程度下降(P<0.05),对蒲公英护理团队的服务满意度达到100.00%。[结论]对社区晚期肿瘤病人开展居家舒缓疗护能有效提高晚期肿瘤病人舒适度、减轻家属焦虑程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肿瘤 居家舒缓疗护 理干预 满意度 舒适度 焦虑
下载PDF
居家舒缓疗护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生命质量及家属应对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郝莉 薛文红 王乐香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年第6期762-765,共4页
目的探讨居家舒缓疗护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生命质量及家属应对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118例晚期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患... 目的探讨居家舒缓疗护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生命质量及家属应对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118例晚期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居家舒缓疗护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患者家属满意度、应对方式(SCSQ)评分及家属应对能力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子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济困难、便秘、失眠、疼痛、疲劳、腹泻、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及恶心和呕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对居家舒缓疗护干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晚期肿瘤患者采用居家舒缓疗护干预,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增加家属应对能力,临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舒缓疗护干预 晚期肿瘤 生命质量 家属应对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