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4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旅游背景下旅游地居民地方归属感对旅游建设参与度的影响研究——以河北省井陉县为例
1
作者 王锐玲 杨欣达 《商展经济》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发展非遗旅游可以增强非遗传承实践活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居民是地方文化氛围构建的核心,他们对地方文化持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从非遗旅游建设来看,旅游地居民的认同与参与是建设成功的关键。本文以河北省井陉县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 发展非遗旅游可以增强非遗传承实践活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居民是地方文化氛围构建的核心,他们对地方文化持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从非遗旅游建设来看,旅游地居民的认同与参与是建设成功的关键。本文以河北省井陉县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结合当地非遗特色,构建非遗旅游建设的居民参与度模型,利用中介效应分析居民的地方归属感与非遗旅游建设参与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归属感对井陉非遗旅游建设参与情况有正向作用,通过影响居民参与的认知、动机和态度影响居民参与度,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旅游 旅游地居民 地方归属感 文旅融合 井陉非遗传承
下载PDF
京津冀农村地区居民地变化研究——以1972—2019年为例
2
作者 刘沁萍 扶心雨 田洪阵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4期133-137,共5页
为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的居住环境,更加深入了解农村居民地的时空变化,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基于Landsat遥感观测及多源地理信息1972—2019年30m分辨率的“京津冀”不透水面数据,系统分析1972—2019年“京津冀”农村地区居民地分布... 为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的居住环境,更加深入了解农村居民地的时空变化,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基于Landsat遥感观测及多源地理信息1972—2019年30m分辨率的“京津冀”不透水面数据,系统分析1972—2019年“京津冀”农村地区居民地分布、分类、变化情况,并对影响居民地种类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论:“京津冀”地区的郊区、密集城镇、分散城镇、密集村庄的面积都呈现出缓慢、稳定的增长趋势;北京和天津分散村庄的面积均在2000年以后停止增长,逐步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整个地区孤立的小村庄面积持续减少。7种农村居民地在平原地区大幅度扩张,这是“京津冀”农村地区居民地共同呈现的空间特征。GDP、三次产业GDP占比以及建筑业产值的变化趋势都与居民地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地 居民地分类 居民地变化 京津冀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居民地分类方法研究
3
作者 陈洪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9期154-157,共4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大量乡村居民地已经转化为城镇居民地,为了度量二者实时的转化情况,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监督分类机制的居民地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边缘特征及高斯函数量化影像上的局部特征,然后构建5种城镇及乡村居民地...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大量乡村居民地已经转化为城镇居民地,为了度量二者实时的转化情况,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监督分类机制的居民地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边缘特征及高斯函数量化影像上的局部特征,然后构建5种城镇及乡村居民地分类规则,其次创建训练样本对各类规则进行学习,最后通过城镇及乡村测试样本验证该文方法的精度。实验表明,该文方法可以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城镇及乡村居民地进行初级分类,为“城镇化”进程提供一个新的衡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居民地 监督分类 分类规则 训练样本
下载PDF
改进的居民地要素模板匹配化简方法
4
作者 李安平 翟仁健 +3 位作者 殷吉崇 朱丽 徐杨斌 万瑞康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24年第5期541-550,共10页
针对基于转角函数的模板匹配化简方法易出现的3类化简错误,即模板库找不到合适的化简模板、计算形状相似度时错误选择模板、化简结果出现位置及方向偏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居民地要素模板匹配化简方法。首先构建基于转角函数的无偏... 针对基于转角函数的模板匹配化简方法易出现的3类化简错误,即模板库找不到合适的化简模板、计算形状相似度时错误选择模板、化简结果出现位置及方向偏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居民地要素模板匹配化简方法。首先构建基于转角函数的无偏相似性度量模型,减小居民地与模板之间的形状相似性度量误差,然后将匹配过程划分为“粗匹配”和“精匹配”两个阶段,克服形状相似性度量对边界起始点选择的敏感性,提高匹配效率,最后针对化简区域或邻近区域已有更小尺度居民地数据的情况,研究模板库自动扩充方法,提高模板库的完备性。通过真实数据试验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在化简中能保持居民地的主体形态特征,实现不同尺度的化简。与现有方法相比,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克服3类化简错误,提高对复杂居民地的化简率,使化简居民地与模板之间的形状吻合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匹配 转角函数 居民地化简 制图综合 模板库 相似性度量
下载PDF
遵循格式塔原则的多约束地图居民地聚类研究
5
作者 蔡娇楠 杨德芳 孟妮娜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5期53-56,65,共5页
以地图居民地聚类为研究对象,以约束条件和聚类算法为视角,通过约束Delaunay三角网为几何模型的最小生成树(MST)聚类算法,结合居民地分布模式的格式塔原则,对艾廷华提出的“视觉距离”进行了优化:先以邻近距离代替欧氏距离,再加入对认... 以地图居民地聚类为研究对象,以约束条件和聚类算法为视角,通过约束Delaunay三角网为几何模型的最小生成树(MST)聚类算法,结合居民地分布模式的格式塔原则,对艾廷华提出的“视觉距离”进行了优化:先以邻近距离代替欧氏距离,再加入对认知效应有一定影响的形状和密度差异,最后加入楼高语义约束因子对居民地对象进行多约束条件聚类分析,力图为地图要素的自动制图综合提供参照。比较欧氏距离、邻近距离和视觉距离3种约束条件下的MST聚类结果以及在视觉距离约束下K-means方法、系统聚类法和MST算法的聚类结果发现,以优化后的视觉距离为约束条件的MST聚类算法得到的聚类结果更有效、更符合人的认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图综合 居民地聚类 视觉距离 格式塔原则 MST
下载PDF
陇中黄土丘陵区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发展策略——以天水市为例
6
作者 陈玉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182-188,共7页
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应用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全市农村居民地与高程、坡度、坡向、年平均气温、平均年降水量、河流等自然条件在空间分布特征显著,存... 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应用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全市农村居民地与高程、坡度、坡向、年平均气温、平均年降水量、河流等自然条件在空间分布特征显著,存在一定的梯度分布特征,与公路、河流呈明显带条状分布,全市农村居民地整体空间分布分散、聚集性差。该研究结果可为天水市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地 空间分布 发展策略 天水市
下载PDF
基于残余谱方法的农村居民地遥感提取研究
7
作者 付诗雨 李少丹 朱梓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85-98,共14页
视觉注意模型通过模拟人类的视觉注意机制而得到图像中最容易引起注意的显著区域.残余谱(spectral residuals,SR)方法是视觉注意模型中的一种,通过分析自然图片在频率域中的log谱来检测图片的显著性目标.将残余谱方法引入到遥感影像中... 视觉注意模型通过模拟人类的视觉注意机制而得到图像中最容易引起注意的显著区域.残余谱(spectral residuals,SR)方法是视觉注意模型中的一种,通过分析自然图片在频率域中的log谱来检测图片的显著性目标.将残余谱方法引入到遥感影像中用于获取农村居民地信息,通过比较高分1号、资源3号和WorldView 2这3个不同传感器的卫星影像,试分析遥感影像中不同的波谱和影像不同的获取时间对居民地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卫星影像中RGB组合提取的居民地效果更好,近红外波段在残余谱方法提取居民地时具有消极影响;8月获取的卫星影像用于居民地的提取相比于4月效果更好;残余谱方法用于农村居民地的提取对传感器的选择无明显倾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谱方法 遥感影像 农村居民地 视觉注意模型 显著性目标
下载PDF
基于地理实体编码的不同比例尺居民地要素联动更新技术研究
8
作者 赵前鑫 陈春森 刘勇 《测绘标准化》 2024年第3期17-23,共7页
针对不同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联动更新的问题,本文以浙江省1∶2 000与1∶10 000两种相邻比例尺的居民地要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种比例尺居民地要素联动更新的关键技术流程。文中提出了基于地理实体编码的两种比例尺居民地要素关联... 针对不同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联动更新的问题,本文以浙江省1∶2 000与1∶10 000两种相邻比例尺的居民地要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种比例尺居民地要素联动更新的关键技术流程。文中提出了基于地理实体编码的两种比例尺居民地要素关联关系的构建方法,以及由1∶2 000比例尺居民地要素联动更新至1∶10 000比例尺居民地要素的变化更新传递的处理方法,该研究成果对于不同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联动更新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实体编码 居民地要素 联动更新 关联关系
下载PDF
一种利用格网叠置分析的居民地形状匹配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焦洋洋 翟仁健 +1 位作者 陈艺文 邓红艳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0-314,共5页
形状是居民地要素最基本的几何特征之一,也是居民地匹配的重要依据。针对现有居民地形状度量方法无法度量非1∶1对应情况形状相似性的问题,首先对待度量居民地实体(群)组合进行方向、位置、大小一致化处理;然后借鉴规则格网索引的思想,... 形状是居民地要素最基本的几何特征之一,也是居民地匹配的重要依据。针对现有居民地形状度量方法无法度量非1∶1对应情况形状相似性的问题,首先对待度量居民地实体(群)组合进行方向、位置、大小一致化处理;然后借鉴规则格网索引的思想,对组合建立适合的规则格网并赋予网眼不同的重要性系数;再分析待度量实体(群)内部、边界之间在格网中叠置情况差异性,将其作为两实体(群)的形状差异性,最终获得形状相似性值。将形状相似性与空间位置、面积的相似性通过加权平均获得综合相似性值,作为居民地匹配的依据。利用该形状匹配方法对居民地实体进行匹配实验表明,文中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进行居民地实体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地 居民地匹配 形状相似性 格网 叠置分析
下载PDF
华东平原区居民地遥感特征分析及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苑惠丽 余艳玲 +1 位作者 李吉英 陈文君 《城市勘测》 2021年第1期94-100,共7页
针对单纯基于光谱知识的居民地信息提取易受混合像元、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现象引起“椒盐现象”的问题,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最佳指示因子和最大面积法确定分割波段及分割尺度,综合利用居民地的光谱和几何特征,构建... 针对单纯基于光谱知识的居民地信息提取易受混合像元、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现象引起“椒盐现象”的问题,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最佳指示因子和最大面积法确定分割波段及分割尺度,综合利用居民地的光谱和几何特征,构建了平原区居民地信息的提取模式。基于安徽省涡阳县和江苏省盐都区居民地信息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取出遥感影像上的居民地信息,还能够有效避免了“椒盐现象”,研究结果对于准确地确定华东平原区居民地面积及其分布情况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居民地 沿海居民地 遥感 提取
下载PDF
从地形图上提取“不依比例居民地”符号的试验
11
作者 李霖 时晓燕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7-225,共9页
本文介绍一种从地形图上提取“不依比例居民地”符号的方法,利用“收缩”变换对地图二值图像进行系列处理,在图上按连通性对像素进行等价分类,形成一个个独立的连通集,根据符号特点,用连通集的林征在系列变换图上逐步进行分类以提... 本文介绍一种从地形图上提取“不依比例居民地”符号的方法,利用“收缩”变换对地图二值图像进行系列处理,在图上按连通性对像素进行等价分类,形成一个个独立的连通集,根据符号特点,用连通集的林征在系列变换图上逐步进行分类以提取此类符号,然后简述一种确定此符号位置及方向方法的基本原理,并给出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图 地形测量 居民地 不依比例居民地 符号
下载PDF
绿洲景观中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57
12
作者 角媛梅 肖笃宁 马明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092-2100,共9页
以张掖绿洲居民地为研究对象 ,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 FRAGSTATS计算了 5个景观格局指标 ,用GIS计算了形状指数、景观类型空间邻接比例、最邻近指数、最近距离以及居民地的耕作半径 ,借鉴聚落地理学中的居民地分布研究方法 ,分析了居民地... 以张掖绿洲居民地为研究对象 ,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 FRAGSTATS计算了 5个景观格局指标 ,用GIS计算了形状指数、景观类型空间邻接比例、最邻近指数、最近距离以及居民地的耕作半径 ,借鉴聚落地理学中的居民地分布研究方法 ,分析了居民地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1耕地是张掖绿洲内的景观基质 ,居民地是绿洲内分布最广、斑块数最多的景观类型 ;居民地的平均斑块面积小、形状简单、聚集度高 ,与耕地的空间邻接长度和数目均最高 ,其空间分布类型存在空间差异 ;2耕地是影响居民地分布格局的重要因子。缓冲区分析方法可以从理论上确定居民地的耕作半径 ,耕作半径与居民地的空间分布类型紧密相关 ;3居民地到渠系的平均最临近距离为 2 1 5m,75.6%的居民地中有渠系穿过 ;4居民地分布受中心城市——张掖市的影响程度极其明显 ,两者呈指数相关 ;5景观格局分析、居民地分布研究方法和 GIS空间分析方法的有效结合 ,可以较好的反映居民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 ;6借鉴聚落地理学的最近邻点指数具有明确的生态含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景观 居民地 空间格局 影响因子 张掖
下载PDF
遥感影象中居民地信息的自动提取与制图 被引量:19
13
作者 安如 赵萍 +2 位作者 王慧麟 冯学智 何凯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80,共7页
如何自动获得居民地矢量信息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南京市江宁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光谱特征分析,建立决策树模型进行居民地信息的自动提取。重点研究如何将已提取的居民地图斑进行形态综合,得到满足地理信息系统数... 如何自动获得居民地矢量信息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南京市江宁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光谱特征分析,建立决策树模型进行居民地信息的自动提取。重点研究如何将已提取的居民地图斑进行形态综合,得到满足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建库与更新、遥感制图等的可视化图形数据,为灾害评估、城镇扩展和环境变化研究等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最后,给出文章方法的实验结果并做出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地信息 自动提取 形态综合 地理信息 遥感制图
下载PDF
比值居民地指数在城镇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14
作者 吴宏安 蒋建军 +2 位作者 张海龙 张丽 周杰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8-121,共4页
TM图像中由于裸地与城镇光谱特征相似,利用传统的分类方法难以区分二者,城镇提取精度很难令人满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比值居民地指数(RR I)法用于城镇信息提取,同时与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RR I法... TM图像中由于裸地与城镇光谱特征相似,利用传统的分类方法难以区分二者,城镇提取精度很难令人满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比值居民地指数(RR I)法用于城镇信息提取,同时与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RR I法(精度达87.50%)优于最大似然分类法(精度为78.13%),是一种提取城镇居民地信息的理想方法,尤其适合裸地较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值居民地指数(RRI) 最大似然分类法 城镇信息提取 西安
下载PDF
SPOT卫星影像居民地信息自动提取的决策树方法研究 被引量:83
15
作者 赵萍 冯学智 林广发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9-315,T004,共8页
以南京市江宁县为研究区域 ,首先分析了该区域居民地的影像特征 ,然后研究了居民地及其背景地物在SPOT 4 (XI)卫星影像 4个波段上的光谱特征 ,并由此探讨了它们在光谱特征上的可分性。研究发现 ,除道路在光谱特征上与居民地差异不大而... 以南京市江宁县为研究区域 ,首先分析了该区域居民地的影像特征 ,然后研究了居民地及其背景地物在SPOT 4 (XI)卫星影像 4个波段上的光谱特征 ,并由此探讨了它们在光谱特征上的可分性。研究发现 ,除道路在光谱特征上与居民地差异不大而难以完全分开外 ,其它背影地物均可以依据各波段亮度值的大小关系或适当的阈值与居民地分开。但道路和居民地在形状上存在明显差异 ,因此可以利用形状指数的差异加以去除。最后分析建立了基于光谱特征和形状特征的简单决策树模型 ,对研究区域居民地信息进行了提取并对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总体提取效果较好 ,特别是对于面积大于 10 0 0 0m2 的城镇和集村。其提取精度与通常的监督分类方法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 ,只是在水际交界处和道路两侧有误判现象。因此 ,利用该模型可以将背景地物类型复杂的江南地区的城镇和集村居民地自动提取出来 ,并且模型受时相影响较小 ,只是在域值大小上会存在一些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卫星影像 居民地信息 自动提取 决策树 影像特征 光谱特征 遥感影像
下载PDF
面状居民地匹配骨架线傅里叶变化方法 被引量:15
16
作者 黄智深 钱海忠 +2 位作者 郭敏 刘海龙 王骁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3-921,928,共10页
大比例尺城市居民地是变化最为活跃的要素之一,因其形态复杂多样,数据量密集,匹配过程复杂,成为空间数据匹配的重点。面状居民地匹配骨架线傅里叶变化方法首先把大比例尺面状居民地转化为能够反映其主要轮廓特征的骨架线;其次,把骨架线... 大比例尺城市居民地是变化最为活跃的要素之一,因其形态复杂多样,数据量密集,匹配过程复杂,成为空间数据匹配的重点。面状居民地匹配骨架线傅里叶变化方法首先把大比例尺面状居民地转化为能够反映其主要轮廓特征的骨架线;其次,把骨架线转化为更易于表达其形态特征的几何形态数据,并对其进行插值计算;第三,对几何形态数据采用傅里叶变换,获取匹配双方骨架线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后,通过相关系数来判断双方骨架线之间是否满足匹配条件,从而得到骨架线所对应居民地的匹配结果。通过等级化处理,把2维面状居民地转化为1维骨架线,有效降低了空间数据的复杂性,并可把许多线要素匹配的方法引入进来;把骨架线转化为几何形态数据,并采用傅里叶变换进行形态计算,线要素的几何形态相似性分析得到显著增强,提高了数据匹配的准确率。通过试验验证及对比分析,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地 等级化 骨架线 匹配 傅里叶变换 相关系数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的居民地提取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23
17
作者 顾娟 陈军 +1 位作者 张宏伟 周启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1-4,10,共5页
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居民地已有许多研究,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针对与居民地提取相关的三个关键问题(居民地影像特征的定量描述、居民地遥感提取模型和提取结果的精度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别进行了较全面地综述,介绍了具有代表性... 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居民地已有许多研究,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针对与居民地提取相关的三个关键问题(居民地影像特征的定量描述、居民地遥感提取模型和提取结果的精度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别进行了较全面地综述,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居民地提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地提取 遥感影像 综述 展望
下载PDF
基于影象融合的干旱区城镇居民地信息提取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宏安 蒋建军 +3 位作者 周杰 张海龙 张丽 解修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7-482,共6页
针对TM多波段图象中城镇居民地与裸地光谱特征相似难以准确提取城镇居民地信息的问题,利用雷达图象对居民地信息的敏感性,采用H IS变换方法,融合了2003年西安地区的Landsat TM和Radarsat SAR影象,并对融合影象做二类监督分类提取出城镇... 针对TM多波段图象中城镇居民地与裸地光谱特征相似难以准确提取城镇居民地信息的问题,利用雷达图象对居民地信息的敏感性,采用H IS变换方法,融合了2003年西安地区的Landsat TM和Radarsat SAR影象,并对融合影象做二类监督分类提取出城镇居民地信息,结果显示与TM图象监督分类相比,融合后的图象能很好地消除裸地对城镇居民地提取影响,其精度可达到84.21%,大大高于由TM多光谱影象监督分类所得到的精度71.79%,为提取干旱区城镇居民地信息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象融合 城镇居民地 信息提取 LANDSAT TM RADARSAT SAR
下载PDF
利用城市骨架线网的道路和居民地联动匹配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闯 钱海忠 +3 位作者 王骁 何海威 谢丽敏 王成舜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85-1494,共10页
同名道路或者居民地数据间由于数据一致性程度不高,往往存在较大的几何位置偏差,当对道路或者居民地单独进行匹配时,不利于提高匹配正确率和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城市骨架线网的道路和居民地联动匹配方法。联动匹配即... 同名道路或者居民地数据间由于数据一致性程度不高,往往存在较大的几何位置偏差,当对道路或者居民地单独进行匹配时,不利于提高匹配正确率和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城市骨架线网的道路和居民地联动匹配方法。联动匹配即模仿人在读图时通过特征地物和空间关联寻找目标地物的思维过程,将匹配看作是一种特征目标寻找、信息关联传递的推理过程。首先,利用约束Delaunay三角网对地图构建城市骨架线网。然后,通过道路、骨架线、骨架线网眼和居民地之间的拓扑关系建立道路和居民地之间的匹配传递模型。最后,根据该传递模型实现通过道路匹配带动居民地匹配或者通过居民地匹配带动道路匹配的联动匹配。该方法优势在于只要有一种要素的数据一致性比较好,就能带动另一种要素取得很好的匹配效果,同时符合人类进行匹配时的认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骨架线网 道路匹配 居民地匹配 联动匹配 拓扑关系
下载PDF
近50年来挠力河流域居民地、耕地和沼泽地动态关系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运军 张树文 +2 位作者 侯伟 张养贞 包春红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8-83,共6页
居民地是人类活动的源地,是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表现。本文结合居民地信息,从空间上定量揭示了近50年来人类活动对挠力河流域湿地退缩和耕地扩展这一主要景观演化的影响机制。在各个时期,居民地面积数量都远小于耕地和湿地面积数量,但居... 居民地是人类活动的源地,是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表现。本文结合居民地信息,从空间上定量揭示了近50年来人类活动对挠力河流域湿地退缩和耕地扩展这一主要景观演化的影响机制。在各个时期,居民地面积数量都远小于耕地和湿地面积数量,但居民地对耕地和湿地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耕地和湿地年变化率随居民地年变化率大小变化而变化。各期间三类地物都有相互转化的现象,但主要转换模式是湿地-耕地和耕地-居民地。基于居民地、耕地扩张及湿地退缩强度空间动态变化分析发现,居民地扩张强度大小不仅影响后两者的强度大小,同时居民地扩张强度空间格局也规定了后两者的动态变化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力河流域 居民地 耕地 湿地 动态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