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嫩平原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鄂施璇 雷国平 宋戈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34-240,共7页
揭示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整理有重要意义。该文综合运用GIS空间统计、核密度分析、全局聚类检验及空间热点探测法,从农村居民点规模、密度以及集聚特征分析农村居民点格局,并探索地形地貌、... 揭示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整理有重要意义。该文综合运用GIS空间统计、核密度分析、全局聚类检验及空间热点探测法,从农村居民点规模、密度以及集聚特征分析农村居民点格局,并探索地形地貌、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区位条件对农村居民点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微型、小型及中型居民点数量繁多,其公共基础设施不配套,破坏耕地完整性,已不适应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及内部居民生活;2)农村居民点核密度最高值为1.58个/km2,整体分布密度相对较低,规模呈现全局低值集聚特征,符合粮食主产区特点。克山镇、双河镇北部、古北乡北部、向华乡东北部、北兴镇中部以及河南乡中部农村居民点呈小规模集聚,西联镇、西河镇、发展乡、克山农场、西建乡部分区域以及古城镇、向华乡、北联镇的零星区域的农村居民点呈大规模集聚;3)地形地貌是农村居民点初始区位形成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格局调整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区位因素中城镇辐射对居民点格局影响仅限于一定范围,交通道路显著改变居民点局部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距离衰减效应。该研究可为松嫩平原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与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整治 遥感 农村居民点 居民点格局 松嫩平原粮食主产区 克山县
下载PDF
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鄂施璇 王兆林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4期93-101,共9页
针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转型,揭示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格局演变规律,对重构城乡融合背景下山地都市边缘区乡村空间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及空间统计法探索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格局特征及影响因... 针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转型,揭示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格局演变规律,对重构城乡融合背景下山地都市边缘区乡村空间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及空间统计法探索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0—2016年农村居民点呈现大规模低密度集聚分布与小规模高密度集聚的分布特征;农村居民点核密度由四大集聚地带逐渐向“多核心”式分散布局;农村居民点整体分布向东北扩张;地形地貌、政策规划、人口、区位、交通因素对山地都市边缘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山地都市边缘区城乡融合发展下的乡村空间重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村居民点 居民点格局 山地都市边缘区 两江新区
下载PDF
基于GIS的滩区型农村居民点格局演变——以黄河中游汾渭平原为例
3
作者 赵秦怡 王昱之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21期247-253,共7页
以黄河中游汾渭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为例,利用单一动态度、景观指数、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研究近30年黄河中游汾渭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格局的演变。结果表明:近30年汾渭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逐渐扩大,经历了从多样化到单... 以黄河中游汾渭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为例,利用单一动态度、景观指数、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研究近30年黄河中游汾渭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格局的演变。结果表明:近30年汾渭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逐渐扩大,经历了从多样化到单一化再到集聚多样化的发展过程,主要分布在西安、渭南、太原、运城和洛阳周边,成为人口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地理条件方面,农村居民点主要集中在海拔<800m、坡度<12°的平原和缓坡地区,沿道路和河流带状分布;农村居民点的演变受地理条件、政策和经济利益调控的影响,导致空间格局不断变化,自然地形、交通、经济水平和生态政策是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渭平原地区 景观格局 核密度 滩区型农村居民点 居民点格局演变
下载PDF
岷江上游居民点分布格局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胡志斌 何兴元 +1 位作者 李月辉 胡远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3-625,共3页
为了研究岷江上游居民点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利用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统计数据,在GIS的支持下,对居民点空间格局以及影响因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大散居、小聚居的农村居民点特征显著。(2)居民点分布主要集中... 为了研究岷江上游居民点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利用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统计数据,在GIS的支持下,对居民点空间格局以及影响因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大散居、小聚居的农村居民点特征显著。(2)居民点分布主要集中在河流与道路的两侧,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带居民点分布;居民点离散特征不显著。(3)居民点分布与海拔存在一种非线性的关系。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分析人口的分布格局与人口数据空间化;实现生态退耕,区域景观格局优化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居民点格局 人口格局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与结构形态异质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魏伟 雷莉 +2 位作者 周俊菊 魏晓旭 颉斌斌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74-79,共6页
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以流域内居民点的分布、水系、道路等矢量数据和DEM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同时结合乡镇统计数据、实地调研和采集数据,利用地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石羊河流域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与结构形态异质性.研究表明:1道... 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以流域内居民点的分布、水系、道路等矢量数据和DEM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同时结合乡镇统计数据、实地调研和采集数据,利用地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石羊河流域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与结构形态异质性.研究表明:1道路对石羊河流域居民点的分布影响不明显,水系对流域内的居民点分布有着直接影响,居民点大多分布在水源充足的地区.总体空间格局呈现出沿低海拔、小坡度、近水系聚集分布的特点.2石羊河流域农村居民点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表现为居民点高密度区与高密度区邻接,低密度区与低密度区邻接.且居民点分布表现为整体分散、局部聚集的特征.3居民点密度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永昌县-凉州区-古浪县这一条西北线和民勤县-凉州区这一东北线上.居民点空间分布具有圈层结构、轴带延伸的"T"字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居民点空间格局 形态异质性 GIS 空间分析
下载PDF
基于GIS-SDA的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63
6
作者 闫庆武 卞正富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7-61,共5页
空间数据分析(SDA)与GIS相结合是研究地理现象空间分布规律的重要方法。借助1994年和2004年两期RS图像,得到徐州市居民点空间分布数据,运用GIS-SDA方法研究徐州市1994年和2004年的居民点空间分布模式,并总结了11年间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动... 空间数据分析(SDA)与GIS相结合是研究地理现象空间分布规律的重要方法。借助1994年和2004年两期RS图像,得到徐州市居民点空间分布数据,运用GIS-SDA方法研究徐州市1994年和2004年的居民点空间分布模式,并总结了11年间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动态演变规律。通过最近邻距离分析(运用R统计量)得出徐州市居民点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集聚趋势,且2004年的集聚程度比1994年低;通过计算居民点空间分布的K函数值,发现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化,1994年和2004年的居民点空间分布集聚程度均出现先增后降过程。运用核函数与泰森多边形法计算两个年份的居民点密度分布,核函数法能够从总体上反映徐州市居民点密度空间分布的地域差异,而泰森多边形法对居民点密度空间分布的细部差异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点模式分析 空间分析 居民点格局 徐州
下载PDF
贫困县村级居民点空间分布离散度与农村居民纯收入关联格局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贺颖 王艳慧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17-1628,共12页
在城市群离散度度量方法的基础上,构建村级居民点空间分布离散度评价模型,采用GIS网络分析、叠加分析和统计分析,对研究区288个行政村进行居民点空间分布离散度评价,并与反映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农村居民纯收入进行关联分析,在... 在城市群离散度度量方法的基础上,构建村级居民点空间分布离散度评价模型,采用GIS网络分析、叠加分析和统计分析,对研究区288个行政村进行居民点空间分布离散度评价,并与反映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农村居民纯收入进行关联分析,在全县、不同地貌与不同经济圈层条件下,分别分析离散度综合指数(DCI)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格局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居民点的离散度从城关镇到外围呈聚集—离散分布,具体表现为城关镇及其他乡镇政府所在地(即经济中心)的DCI较小,外围等非经济中心部分及山区DCI较大;DCI不仅随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大而减小,还受其周围值的影响;山地条件下DCI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负相关关系较丘陵及平原地区明显;经济圈的辐射作用对DCI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影响很大。因此需要系统整治规划农村居民点,并可通过增设经济中心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降低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离散度,进而改善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格局,巩固扶贫开发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度综合指数 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 农村居民纯收入 空间相关性 贫困县
原文传递
Spatial Pattern and Regional Type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Xuzhou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 被引量:7
8
作者 MA Xiaodong QIU Fangdao +2 位作者 LI Quanlin SHAN Yongbin CAO Yo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3年第4期482-491,共10页
This paper principally focuses on the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spatial pattern and regional type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Xuzhou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in China.Using satellite images of Xuzhou City taken in 2007 a... This paper principally focuses on the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spatial pattern and regional type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Xuzhou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in China.Using satellite images of Xuzhou City taken in 2007 and 2008 and models of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 and spatial metrics,the paper conduct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morphological pattern of rural settlements,and finds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First,rural settlements in Xuzhou City are significantly agglomerated in terms of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meanwhile,there is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the geographical density distribution.Second,the scale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Xuzhou City is larger than the average in Jiangsu Province,and the histogram of the scale data is more even and more like a gamma distribution.There are a significant high-value cluster in the scale distribution,and local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cale and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Xuzhou City.Third,the morphology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Xuzhou City shows relative regularity with good connection and integrity,but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morphology is anisotropic.Finally,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nsity,scale,and form of rural settlements,the rural settlements of Xuzhou City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A high-density and point-scattered type,a low-density and cluster-like type and a mass-like and sparse type.The research findings could be used as the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rural planning and community rebuilding,particularly in less-developed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settlements spatial pattern regional types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 Xuzhou City
下载PDF
Land Use Change and Anthropogenic Driving Forces:A Case Study in Yanhe River Basin 被引量:18
9
作者 SU Changhong FU Bojie +4 位作者 LU Yihe LU Nan ZENG Yuan HE Anna Halina LAMPARSK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5期587-599,共13页
Human activities alter land use patterns and affect landscape sustainability. It is therefore very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dete... Human activities alter land use patterns and affect landscape sustainability. It is therefore very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detection of changing land use patterns in the Yanhe River Basin in northern Loess Plateau of China between 1995 and 2008. Landscape metric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hanging land use patterns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ed anthropogenic driving forces. Results show that:1) Totally, 186 590 ha of croplands were converted into alternate land-use types (equivalent to 61.7% of the original cropland area). The majority of cropland areas were found to be converted into grassland and woodland areas (accounting for 55.9% and 4.9% respectively of the original cropland areas). 2) Both cropland and woodland demonstrated an increasing fragmentation tendency while grasslands showed a decreasing fragmentation tendency. 3) Multiple driving forces of land use change were thought to act together to changes in landscape metrics in the Yanhe River Basin. The anthropogenic driving forces were analyzed from four perspectives:ecological conservation policy, labor force transfe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rural settlement. The policy of the GfG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was the main driving factor which expedited the conversion from cropland to woodland and grassl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as also found to affect land use change through the direct impact of economic activities such as oil exploration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r through indirect impacts such a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 readjustment. Labor force transfer from rural to urban areas was found to follow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readjustment and further drove land use change from cropland to off-farm land use. Establishment of new tile-roofed houses instead of cave-type dwellings in rural settlements has helped to aggregate the original scattered land-use type of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landscape metrics anthropogenic driving force Grain for Green (GfG) policy Yanhe River Basi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