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1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屈金凤 楚春礼 +2 位作者 鞠美庭 董芳青 徐盛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42,共5页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研究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对提出科学的碳减排策略,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天津市为研究案例,对其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产生的CO_2排放量进行计算,并运用LMDI模...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研究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对提出科学的碳减排策略,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天津市为研究案例,对其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产生的CO_2排放量进行计算,并运用LMDI模型对天津市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产生的CO_2变动量进行因素分解,从能源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经济发展、人口等方面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确定导致碳排放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人口效应为正向效应,能源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强度总体上为负向效应,其中经济发展因素是天津市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主要拉动因素,而能源消费强度因素是抑制碳排放的主要减量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能源消费 排放 LMDI模型 因素分解
下载PDF
城乡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测算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郑继承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18,27,共6页
根据贵州省2001—2014年相关数据,利用碳排放系数法测度贵州省14年间居民生活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动态变化特征。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贵州省居民生活能源消费CO_2排放量整体上呈增加态势,从2001年的5 145.07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9... 根据贵州省2001—2014年相关数据,利用碳排放系数法测度贵州省14年间居民生活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动态变化特征。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贵州省居民生活能源消费CO_2排放量整体上呈增加态势,从2001年的5 145.07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9 857.79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5.13%。(2)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CO_2排放量从2 343.23万吨上升到2 993.91万吨,增幅高达27.77%,其中电力和煤炭消耗是CO_2排放的主要来源,占比高达95%以上。(3)间接能源消耗产生的CO_2排放量从2 801.84万吨攀升到6 863.87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7.14%,其中食品、居住、交通通讯、杂项商品与服务是CO_2排放的重要来源,占比高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生活 直接能源消费 间接能源消费 排放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研究综述
3
作者 李凤荣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第28期171-172,共2页
城镇家庭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是区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已经成为各国温室气体减排的重点领域。该文综述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研究以及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分析现有研究特点和研究结论,为居民生活消费碳减... 城镇家庭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是区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已经成为各国温室气体减排的重点领域。该文综述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研究以及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分析现有研究特点和研究结论,为居民生活消费碳减排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居民生活 能源消费 排放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广州市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研究
4
作者 覃小玲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2期73-76,共4页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中化石燃料燃烧活动的部门核算方法,以收集到的广州市活动水平数据为基础,估算了广州市2005~2014年居民生活能源消费CO2排放量。结果表明:广州市家庭碳排放由2005年的686.2×...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中化石燃料燃烧活动的部门核算方法,以收集到的广州市活动水平数据为基础,估算了广州市2005~2014年居民生活能源消费CO2排放量。结果表明:广州市家庭碳排放由2005年的686.2×10^4 t上升至2014年的1891.1×10^4 t,年均增长率达15.4%。同时,将部门方法与参考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两种方法核算结果的相对偏差在20%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生活能源消费 排放
下载PDF
江苏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常琪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第17期136-137,共2页
采用能值转换法,测定了江苏农村居民2003年到2015年的直接生活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分析了间接生活能源消费的趋势。各项数据表明,江苏农村居民2003年到2015年的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稳步上升,并据此提出降低碳排放的两点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能源消费 排放
下载PDF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李安 尹逊之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6,共8页
在揭示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典型事实的基础上,基于2005—2021年省级农村面板数据,通过STIRPAT模型测算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规模、人均GDP... 在揭示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典型事实的基础上,基于2005—2021年省级农村面板数据,通过STIRPAT模型测算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规模、人均GDP和能源强度对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人均GDP对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的弹性系数最大,能源强度次之,人口规模最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农村地区按照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和南方六个区域进行划分,针对不同区域分别进行测算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区域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均具有正向影响,但其贡献程度存在差异。因而,有必要针对不同碳排放影响因素的贡献程度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减排政策,为实现碳减排目标提供更加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居民生活能源消费 STIRPAT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居民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跃迁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余清项 贾俊松 +1 位作者 朱春敏 彭宸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3-1203,共11页
动态把握居民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建立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费模式以及推进碳减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0−2021年中国居民直接能源消费量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LISA... 动态把握居民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建立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费模式以及推进碳减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0−2021年中国居民直接能源消费量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LISA时间路径以及LISA时空跃迁分析中国居民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整体和局部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并使用随机森林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21年居民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和居民人均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均呈上升趋势,但二者增速均有所下降。②居民人均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整体上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且空间关联性有所增强,空间差异呈缩小的变化趋势。局部空间结构较为稳定,且局部空间依赖方向的波动性较弱。省域及其邻域的居民人均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随时间推移均不发生跃迁的概率较大,空间格局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③能源消费结构对居民人均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增长起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受教育程度和专利授权数量均起促进作用,人口密度和老龄化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起抑制作用,而超过阈值则起促进作用。能源消费结构对居民人均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大,均方误差增量为58.60%;老龄化程度的影响最小,均方误差增量为3.96%。研究显示,中国居民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建议各省份因地制宜构建低碳发展方案,加强区域间碳减排的交流与合作,从能源、人口和经济等方面综合推动居民能耗碳减排,走各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直接能源消费 排放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随机森林模型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西部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特征及碳排放分析
8
作者 袁合涛 安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8-285,共8页
运用能源环境理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西部地区10个省区(市)农户主要生活能源消费特征及碳排放。结果表明:①西部农村生活能源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四川和甘肃生活能源分布特征极明显,贵州、广西和云南生活能源分布... 运用能源环境理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西部地区10个省区(市)农户主要生活能源消费特征及碳排放。结果表明:①西部农村生活能源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四川和甘肃生活能源分布特征极明显,贵州、广西和云南生活能源分布特征明显,陕西、青海、重庆、宁夏和新疆生活能源分布特征不明显。②西部农村主要生活能源平均占比排序依次为:太阳能0.29%、沼气0.79%、液化石油气19.95%、煤40.47%、柴草49.16%、电53.24%,使用绿色能源农户占比仅有18.1%,通过发展绿色能源促进“双碳”目标实现任务艰巨。③若西部农村1789万煤用户、4225万柴草用户和1770万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用户转型升级使用绿色能源,每年能节约标准煤约3700万t,减少CO_(2)排放约1亿t。由此可见,生活能源蕴含着巨大碳减排潜力,是不可忽视的“双碳”载体,应进一步加大居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升级以此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标 排放 生活能源 生态环境 西部农村
下载PDF
河南省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胡安然 王元明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3期100-103,共4页
全球变暖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不断增长。以河南省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测算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政策。
关键词 农村 居民能源消费 排放 河南省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研究
10
作者 朱智洺 徐婕 +1 位作者 李红艳 桂梦婷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3期21-35,共15页
能源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等复杂关系,促进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以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为了深入开展对能源消... 能源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等复杂关系,促进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以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为了深入开展对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研究,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以及GM-ARIMA模型,来测度分析和揭示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及其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并且还对2022—2026年我国各省份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做出了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均值与生态韧性均值都分别小于0.6和0.7,耦合协调度类型主要有勉强协调、濒临失调、轻度失调、中度失调4种。2)从时序上看,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分别呈现出了波动上升、波动下降、持续下降、平稳不变4种不同的变化趋势。3)从空间上看,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且各省份的局部空间集聚模式都显现得相对平均。4)从预测结果上看,2022—2026年我国30个省份在情景2和情景3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值要明显高于情景1,说明降低碳排放强度不但可以有效防治对生态的破坏,而且还能够推动经济社会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排放效率 生态韧性 耦合协调度模型 时空分析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碳排放
11
作者 田学斌 王冬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40,共13页
在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国同时在为实现“双碳”目标努力,从消费视角研究数字普惠金融的减碳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测算2011—2021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人均碳排放量,基于拓展的STIRPAT模型,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城镇居... 在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国同时在为实现“双碳”目标努力,从消费视角研究数字普惠金融的减碳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测算2011—2021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人均碳排放量,基于拓展的STIRPAT模型,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效应,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抑制城镇居民消费碳排放,这种效应在长期和短期内都成立;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降低了城镇居民生存型消费碳排放,但对发展与享受型消费碳排放影响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创新激励、产业结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碳排放。因此,数字普惠金融应从消费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发力,才能进一步抑制居民消费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镇居民 消费排放 STIRPAT模型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农户兼业与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
12
作者 王颜齐 张佳宁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7,共12页
促进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对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以及“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2年实地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农户兼业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户兼业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有显著促进作... 促进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对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以及“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2年实地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农户兼业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户兼业对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有显著促进作用,推动农村能源消费结构逐渐由以生物质能源为主向以商品能源为主转变。进一步机制分析显示,农户兼业通过提升家庭收入及优化收入结构、土地资本挤出、人力资本挤出和生态自觉性提升促进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此外,农户兼业促进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存在代际、兼业地区和行业差异。因此,提出进一步破除城乡资源流动壁垒,完善农民工省外流动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培育农户生态自觉性;推动乡村产业升级,促进农民收入量、质提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兼业 农村生活能源消费转型 “双”目标
下载PDF
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特征及能源结构调整路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包佳玉 李祥龙 +1 位作者 胡启文 李涛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0-498,共9页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与供给基地,合理的协调经济发展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其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前提。本文在整理新疆各类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空间自相关对新疆2000—2020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空特征...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与供给基地,合理的协调经济发展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其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前提。本文在整理新疆各类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空间自相关对新疆2000—2020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空特征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新疆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碳排放强度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2)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天山东坡碳排放强度较高,准噶尔北缘、天山北坡和昆仑山北坡则相对较低,并且具有明显的集聚特点;(3)在全球变暖与碳减排的大背景下,新疆需要从区域资源禀赋特点入手,建立差异化的能源结构调整策略,通过构建多能互补的绿色能源网络,促进区域实现“双碳”目标和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强度 能源消费 时空特征 调整路径 新疆
下载PDF
基于碳承载力对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
14
作者 陶勤 王世航 +4 位作者 徐胜祥 杨震 赵明松 王奇 邓良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9-447,共9页
基于河南省近20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数据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承载力数据,对近年来研究区碳排放量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对碳排放驱动因素以及与经济耦合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河南省碳... 基于河南省近20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数据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承载力数据,对近年来研究区碳排放量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对碳排放驱动因素以及与经济耦合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河南省碳排放量呈现“先急后缓”的增长状态,在2012年后增加量开始减少并逐渐趋于稳定。(2)整体上,经济产出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对碳排放起促进作用;与之相反,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和能源消费结构效应抑制了碳排放,经济产出效应的影响在减少,能源消费强度效应的影响在增加。(3)由Tapio脱钩模型分析得出,河南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弱脱钩为主,脱钩指数逐年减小,逐步向强脱钩状态迈进。总体上,2000—2020年河南省碳排放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新能源的消费比重、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对该地区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排放 LMDI因素分解模型 Tapio脱钩模型
下载PDF
城市居民生活碳排放及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
15
作者 许嘉俊 杨晓军 李睿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2-1742,共11页
基于地图可视化、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和空间马尔科夫链探究中国2006~2020年城市居民生活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并采用时空地理加权模型(GTWR)实证考察城市居民生活碳排放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碳排放逐年增长... 基于地图可视化、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和空间马尔科夫链探究中国2006~2020年城市居民生活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并采用时空地理加权模型(GTWR)实证考察城市居民生活碳排放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碳排放逐年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0.12%,但增速逐渐放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差异特征,且在样本后期呈现逐渐收敛态势.城市居民生活碳排放水平的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标准差椭圆呈现向心集聚的趋势,且分布重心逐渐向西南移动,累计迁移了68.97km;居民生活碳排放的动态演进受到邻地城市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时间趋势上,人口密度、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产业结构在大部分城市促进碳排放,但影响力逐年减弱;技术投入和环境规制则降低碳排放,且影响力逐年增强;空间分布上,人口密度、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在南部的影响力更强,而技术投入、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的影响力在东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居民生活排放 影响因素 时空异质性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战略对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以福建省为例
16
作者 张琦琦 林景曜 +6 位作者 王强 陈达荃 周婷 党牛 庄星辉 李一楠 罗栋燊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43,共14页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之一。研究主体功能区战略对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采用断点回归模型考察主体功能区战略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之一。研究主体功能区战略对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采用断点回归模型考察主体功能区战略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揭示不同主体功能类型区内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发现: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有效减缓了福建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增长,且对以保护功能为主地区的碳减排效应优于以开发功能为主地区;在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方面,经济发展水平表现为抑制作用,资本资源和产业结构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城镇化水平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在福建省内存在较强的时空异质性。研究结果可为政府进一步推进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构建“双碳”实现路径提供新的思路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能源消费排放 断点回归设计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福建省
下载PDF
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研究综述
17
作者 席明月 陈学刚 武胜利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20-27,共8页
气候变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以二氧化碳为主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而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则归因于以支持人类经济活动的能源燃烧。在全球碳排放进程中,城市扮演了重要角色,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作为中国... 气候变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以二氧化碳为主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而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则归因于以支持人类经济活动的能源燃烧。在全球碳排放进程中,城市扮演了重要角色,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作为中国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减排的实现对完成中国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00—2022年知网数据库的169篇文献作为数据来源,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两种文献计量软件,绘制出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知识图谱,揭示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研究进展、热点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研究机构和作者主要集中于高校,研究机构间、作者间缺乏合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碳排放的核算、区域时空差异、低碳城市建设等;研究前沿主要还是集中在城市、能源消费和低碳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能源消费排放 CITESPACE VOSviewer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分析
下载PDF
收入分布变化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影响
18
作者 王任东 费喜敏 +1 位作者 王成军 李雷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5-122,共8页
探究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对城镇居民消费碳排放产生的影响并进行政策模拟。利用1999-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城乡居民八大类消费品的数据,分析了城镇不同收入组居民的消费状况,随后模拟不同收入增长和转移支付下对居民消费碳排放的... 探究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对城镇居民消费碳排放产生的影响并进行政策模拟。利用1999-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城乡居民八大类消费品的数据,分析了城镇不同收入组居民的消费状况,随后模拟不同收入增长和转移支付下对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的主要消费支出为食品和居住消费支出。模拟结果显示,合理的转移支付可以提高总体消费水平,并且缓解消费碳排放的增长,动态情况下实际消费碳排放较低。面对日益严重的收入差距和消费碳排放压力,合理进行收入分配和转移支付,可以提高中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并缓解消费碳排放的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布 城镇居民 消费结构 消费排放 收入弹性
下载PDF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预测研究
19
作者 洪彬 魏琴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7期1-6,共6页
能源消费碳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合理地预测碳排放量有利于制定相关减排政策。在碳排放量预测中,基于9种主要能源消费数据构建年碳排放总量测算法,依据灰色GM(1,1)模型进行碳排放量预测,针对该模型拟合精度较低的缺点,结合加... 能源消费碳排放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合理地预测碳排放量有利于制定相关减排政策。在碳排放量预测中,基于9种主要能源消费数据构建年碳排放总量测算法,依据灰色GM(1,1)模型进行碳排放量预测,针对该模型拟合精度较低的缺点,结合加权马尔可夫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根据湖南省2006—2021年主要能源消费量,预测2022—2026年湖南省碳排放量,结果显示:灰色—加权马尔可夫模型在预测湖南省2006—2021年碳排放量中相较于灰色GM(1,1)模型预测精度提升65.49%,且2022—2026年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虽处于不断增长状态,但增长率仅有0.2860%。研究结果可为湖南省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排放量预测 灰色GM(1 1) 加权马尔可夫模型 湖南省
下载PDF
中国典型省份经济活动和居民生活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
20
作者 黄炜达 吴君 +2 位作者 杨鹏 郁丹 李伟起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3期195-209,共15页
由于我国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模式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异,从而使得各省份的碳排放特征复杂多样,而通过识别、把握不同省份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则有助于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本文在Q... 由于我国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模式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异,从而使得各省份的碳排放特征复杂多样,而通过识别、把握不同省份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则有助于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本文在Q型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均GDP与碳排放强度将我国30个省份划分为领先型、探索型、改革型、问题型4个集群,并从中选择北京市、四川省、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分别作为领先型、探索型、改革型、问题型省份的代表,从经济活动和居民生活产生的碳排放角度入手,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来分析研究2000—2019年我国4个典型省份的碳排放驱动因素,以及驱动因素中各个效应对二氧化碳排放发挥的具体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市、四川省、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由经济活动人口效应、经济活动人均GDP效应驱动的碳排放量均呈现出上升的发展趋势;由经济活动经济结构效应、经济活动能耗强度效应、经济活动能源结构效应驱动的碳排放量则均呈现出下降的发展趋势。2)北京市、四川省、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由居民生活人口效应、居民生活能耗强度效应驱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呈现出上升的发展趋势。3)北京市、天津市由居民生活城镇化效应驱动的碳排放量均呈现出下降的发展趋势,而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由居民生活城镇化效应驱动的碳排放量则呈现出上升的发展趋势。4)北京市、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由居民生活能源结构效应驱动的碳排放量均呈现出下降的发展趋势,而天津市由居民生活能源结构效应驱动的碳排放量则呈现出上升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经济活动 居民生活 驱动因素 LMD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