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中高度屈光参差发生弱视及远期立体视盲的概率分析
1
作者 付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5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中高度屈光参差发生弱视及远期立体视盲的概率。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时屈光参差数值分为中度组与高度组,各33例。... 目的:分析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中高度屈光参差发生弱视及远期立体视盲的概率。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时屈光参差数值分为中度组与高度组,各33例。患儿统一接受针对性弱视治疗和全矫配镜,比较两组患儿的弱视率、屈光参差及立体视盲率。结果:高度组弱视检出率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初诊时,高度组屈光参差值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屈光参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组患儿立体视盲率高于中度组,正常立体视率低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初诊屈光参差越大,弱视检出率越高,末次随访立体视觉恢复效果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 屈光参差 弱视 远期立体视觉
下载PDF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屈光参差对弱视及远期立体视觉的影响观察
2
作者 谭春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42-45,共4页
探究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屈光参差对弱视及远期立体视觉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2年11月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52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等效球镜检查,分为高度组、中度组、低度组,实施全矫配镜与对症治疗,比较三组疗效及远近距离... 探究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屈光参差对弱视及远期立体视觉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2年11月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52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等效球镜检查,分为高度组、中度组、低度组,实施全矫配镜与对症治疗,比较三组疗效及远近距离立体视觉。结果 三组患儿弱视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高到低依次是高度组、中度组、低度组。高度组、中度组患儿治疗后屈光参差均高于低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组与中度组患儿的屈光参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的立体视盲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高到低依次是高度组、中度组、低度组。结论 屈光参差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患儿的弱视程度产生影响,与立体视觉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 屈光参差 弱视 远期立体视觉
下载PDF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眼位回退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寇张峰 杜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60-62,共3页
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眼位回退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通过选取连续观察待用远视眼睛能够完成矫正内斜趋光性调节内斜视共计100例,客观散瞳检影进行阿托品眼膏的应用,1天1次,连续进行3天应用,做好视功能调节以及随访。结果 100例患者中出... 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眼位回退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通过选取连续观察待用远视眼睛能够完成矫正内斜趋光性调节内斜视共计100例,客观散瞳检影进行阿托品眼膏的应用,1天1次,连续进行3天应用,做好视功能调节以及随访。结果 100例患者中出现眼位回退数为16例,≤1、-2、-3、-4、>4的眼位回退数分别为7例、5例、3例、0例、1例,年龄之间差异性不大。通过进行屈光状况、眼位回退关系比较,≤+3.00、+3.25-+6.00 、≥6.25 ,整体回退数分别为3例、9例、4例,三者之间差异性不大。通过进行内斜发生年龄至带镜年龄间隔期、眼位回退关系比较,屈光状况不同,回退数不同,患者的平均间歇时间在1.5年左右,间歇时间在1年以上的回退者高于1年以下的眼位回退者。结论 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眼位回退进行临床观察,发病原因主要和年龄、未及时佩戴矫正眼镜,因此早期发现、佩戴矫正眼镜是减少眼位回退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 眼位回退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70例双眼单视功能训练效果分析(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陆穗 陈卫芳 +1 位作者 郭露萍 陈振谦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3期3280-3280,共1页
目的:探讨双眼单视功能训练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refractiveaccom-modativeesotropia,RAET)的效果。方法:收集70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评定疗效。主要在眼位变化,屈光状态变化、视力改变、双眼单视功能的变化方面... 目的:探讨双眼单视功能训练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refractiveaccom-modativeesotropia,RAET)的效果。方法:收集70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评定疗效。主要在眼位变化,屈光状态变化、视力改变、双眼单视功能的变化方面进行分析,采用合理配戴眼镜6个月以上,治疗弱视或手术矫正眼位方法。结果:所有病例恢复正常眼位,70例中,有68例恢复双眼单视功能。结论:RAET经双眼单视功能训练能恢复眼位及双眼单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 双眼单视功能训练 效果分析 回顾分析
下载PDF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眼位回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陈自新 董凤 张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604-605,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矫正后眼位回退。方法:选120例患者,初诊年龄1.5~3岁,初诊时用10g/L阿托品眼膏每晚点眼,1wk后散瞳检影,屈光度在+2.00~+10.00D,散光在0~+4.00D,屈光参差0~+4.00D,在散瞳检影的度数上最多减去+0.50D... 目的:观察分析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矫正后眼位回退。方法:选120例患者,初诊年龄1.5~3岁,初诊时用10g/L阿托品眼膏每晚点眼,1wk后散瞳检影,屈光度在+2.00~+10.00D,散光在0~+4.00D,屈光参差0~+4.00D,在散瞳检影的度数上最多减去+0.50D作最大量的光学矫正。戴镜最小年龄为1.5岁,有弱视者同时治疗弱视。每3mo复诊重新用阿托品散瞳验光,根据验光结果调整屈光度。结果:随访5a,在120例中19例发生眼位回退,回退内斜度>+15°,回退发生年龄在4~12岁。结论: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眼位回退率13%~17%,发生原因主要与发病年龄、发病后未及时戴镜矫正和无双眼单视功能有关。早期发现,早期戴镜矫正是减少屈光性调节性眼位回退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 眼位回退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双眼视觉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少芳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927-928,共2页
目的 观察 82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RAET)的双眼视觉。方法 用同视机检查配镜前后的双眼单视功能。结果 戴镜后的双眼单视功能比戴镜前明显改善 (P <0 0 0 0 1) ,经过平均 4 5年的随访后 ,2 7%的RAET患者丧失双眼单视功能。双... 目的 观察 82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RAET)的双眼视觉。方法 用同视机检查配镜前后的双眼单视功能。结果 戴镜后的双眼单视功能比戴镜前明显改善 (P <0 0 0 0 1) ,经过平均 4 5年的随访后 ,2 7%的RAET患者丧失双眼单视功能。双眼单视功能与斜视的发病年龄、弱视治疗效果及双眼视力参差大小有关 ,若发生眼位回退 ,合并垂直斜视与下斜肌亢进也可破坏双眼单视功能。结论 RAET的早期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 双眼视觉 RAET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远期双眼视功能 被引量:2
7
作者 郑荣昌 孙春华 赵堪兴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对双眼视功能远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Refractive Accommoda-tive Esotropia,RAET)患者39人;及同期就诊远视性屈光不正(Hypermetropic Refraction Error,HRE)对照组(水平及垂直斜视度各≤... 目的:分析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对双眼视功能远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Refractive Accommoda-tive Esotropia,RAET)患者39人;及同期就诊远视性屈光不正(Hypermetropic Refraction Error,HRE)对照组(水平及垂直斜视度各≤5△和≤1△)43人。两组初诊平均年龄分别为:4.89±1.00岁、4.96±0.88岁,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5.03±0.83年、4.86±0.70年。所有病人初诊时均1%阿托品眼膏散瞳(一日2次,连用5天)检影验光后配全矫眼镜,屈光度均在+2D^+6D范围内。此后每半到一年睫状肌麻痹验光一次,依此调整眼镜度数;并运用遮盖去遮盖、遮盖加三棱镜试验检查眼位。末次就诊时所有受试者矫正视力≥0.8,并记录此时双眼视功能:同时视、融合功能;Titmus、颜少明同视机随机点立体视图及TNO立体视功能。结果:所有受试者均有同时视功能,二组间双眼融合功能无显著差异(P=0.1621)。RAET组矫正眼位正位(水平及垂直斜视度各≤5△和≤1△)12人,仅1人完全无立体视;残留<+10△的小度数斜视27人,仅6人具有粗略立体视功能。RAET组三种立体视图检查结果均显著差于HRE组(P均=0.0000)。RAET组Titmus与TNO检查结果间亦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40)。结论:RAET患者即使经治疗眼位得以恢复,且具有同时视和融合双眼视功能,但对残留小度数内斜视者,远期易遗留不良的立体视功能。随机点立体视图能更好地反应其立体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 双眼视觉 同时视 融合 立体视
下载PDF
70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综合治疗
8
作者 陆穗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16-216,共1页
关键词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 RAET 综合治疗 AC/A比值
下载PDF
屈光参差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初诊弱视检出率的影响
9
作者 张雅娟 《医疗装备》 2020年第21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初诊弱视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92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初诊的等效球镜值(SE)差值将患儿分为低度组(SE差值≤1.0 D,43例)、中度组(...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初诊弱视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92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初诊的等效球镜值(SE)差值将患儿分为低度组(SE差值≤1.0 D,43例)、中度组(1.0 D<SE差值<2.5 D,29例)、高度组(SE差值≥2.5 D,20例),比较3组的初诊弱视检出率并采用一般线性回归分析评估屈光参差与初诊弱视检出率的关系。结果高度组的弱视检出率最高,其次是中度组,低度组的弱视检出率最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屈光参差严重程度是影响初诊弱视检出率的因素(P<0.05)。结论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屈光参差与初诊弱视检出率的关系密切,屈光参差越严重,弱视检出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 屈光参差 弱视
下载PDF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屈光参差对弱视及远期立体视觉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从金菊 宁宏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834-837,共4页
目的探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屈光参差与弱视检出率相关性及对远期立体视觉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6年4月在眼科门诊就诊且资料完整已治愈的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146例,回顾性收集所有病历资料,根据初诊时检影验光的等效球... 目的探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屈光参差与弱视检出率相关性及对远期立体视觉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6年4月在眼科门诊就诊且资料完整已治愈的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146例,回顾性收集所有病历资料,根据初诊时检影验光的等效球镜(SE)值将患儿分为低度组(n=92),中度组(n=31),高度组(n=23),所有患儿初次就诊时,对眼位进行检查,完成检影验光,均行全矫配镜,对合并有弱视的患儿同时进行弱视治疗。于末次随访时,对远近距离立体视觉进行测定。结果高度组患儿初诊时弱视检出率均高于中度组和低度组,且中度组高于低度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8、61.924、54.482,P=0.043、P<0.001、P<0.001);与初诊时结果相比,末次随访检影验光双眼SE差≤1.0 D患儿比例显著升高,而1.0 D<双眼SE差<2.5 D和双眼SE差≥2.5 D患儿比例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44,P<0.001);与初诊时相比,中度组和高度组患儿末次随访时屈光参差均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3、17.391,均P<0.001);高度组患儿末次随访时立体视盲比例均高于中度组和低度组,且中度组高于低度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1、32.986、5.682,均P<0.001)。结论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伴屈光参差患儿初诊屈光参差越大,弱视检出率越高,末次随访时立体视觉恢复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 屈光参差 弱视 立体视觉
下载PDF
手术疗法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清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4期271-272,共2页
目的 探讨手术疗法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矫治中的应用。 方法 对 42例确定为完全调节性内斜视患儿 ,配戴最佳矫正视力的最大度数的眼镜 4周后 ,仍有斜视的患儿行手术矫正治疗。结果 术后眼位全部纠正 ,视力平均增加 0 .38,双眼同视... 目的 探讨手术疗法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矫治中的应用。 方法 对 42例确定为完全调节性内斜视患儿 ,配戴最佳矫正视力的最大度数的眼镜 4周后 ,仍有斜视的患儿行手术矫正治疗。结果 术后眼位全部纠正 ,视力平均增加 0 .38,双眼同视功能恢复率 10 0 % ,融合和立体视恢复率分别达到 80 %和 76 % ,弱视治愈率 89.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疗法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 矫治 应用
下载PDF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素梅 李援东 +2 位作者 许泽广 王慧 王香 《眼视光学杂志》 2003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 :观察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refractiveaccom modativeesotropia ,RAET)戴镜后眼位、视力、屈光度及双眼单视功能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RAET 10 4例 ,平均随访 7.5年 ,以末次检查结果为准。结果 :82例眼位良好 ,16例眼位回退 ,6例... 目的 :观察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refractiveaccom modativeesotropia ,RAET)戴镜后眼位、视力、屈光度及双眼单视功能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RAET 10 4例 ,平均随访 7.5年 ,以末次检查结果为准。结果 :82例眼位良好 ,16例眼位回退 ,6例合并间歇性外斜视。治疗前注视眼平均屈光度(5 .84± 1.93)D ,非注视眼 (6 .6 7± 1.6 5 )D ,治疗后注视眼平均屈光度 (4 .2 2± 2 .2 0 )D ,非注视眼 (5 .2 8± 2 .0 8)D。 183眼合并弱视 ,14 5眼弱视治愈。 80例有融合范围 ,6 8例有立体视。结论 :RAET在长期临床观察中发现 ,多数持续到青春期或成年早期。随着年龄的增长 ,注视眼与非注视眼同时正视化。眼位回退、合并垂直斜视、两眼较大屈光参差、重度弱视影响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 眼位 视力 屈光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影响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立体视发育的因素
13
作者 初玉昊 刘桂香 《临床医学进展》 2020年第7期1330-1336,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立体视发育的因素。方法:选取矫正视力达1.0的伴有弱视的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62例,检测62例患者立体视。结果:远立体视与发病年龄(P = 0.019 2 = 7.333, P = 0.007 2 = 4.692, P = 0.028 【0.05... 目的:探讨影响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立体视发育的因素。方法:选取矫正视力达1.0的伴有弱视的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62例,检测62例患者立体视。结果:远立体视与发病年龄(P = 0.019 2 = 7.333, P = 0.007 2 = 4.692, P = 0.028 【0.05)及末次随访眼位(P = 0.0014 【0.05)有关。结论:发病年龄越大、末次随访时眼位正,立体视越好,屈光参差更易破坏近立体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 弱视 立体视
下载PDF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屈光参差对弱视及远期立体视觉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芳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22期3253-3254,共2页
目的探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屈光参差程度与弱视发生情况及远期立体视觉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133例,根据其入院时验光等效球镜(SE)值将其分为高度组、中度组和低度组,所有患儿均... 目的探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屈光参差程度与弱视发生情况及远期立体视觉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133例,根据其入院时验光等效球镜(SE)值将其分为高度组、中度组和低度组,所有患儿均接受全矫配镜和针对性弱视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远近距离立体视觉进行测定。结果高度组弱视检出率明显高于低度组、中度组,中度组弱视检出率明显高于低度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结束时高度组患儿立体视盲比例明显高于中度组、低度组,中度组患儿立体视盲比例明显高于低度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屈光参差同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儿弱视程度密切相关,同患儿远期立体视觉功能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于此类患儿应加强早期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屈光参差并进行针对性矫正治疗,以促进患儿视功能最大程度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 屈光参差 弱视 远期立体视觉
下载PDF
远视足矫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正视化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邱志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3年第2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远视足矫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正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53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常规戴镜原则进行治疗,并采用同视机对患者斜视度数进行测量。结果所有患者在1年... 目的探讨分析远视足矫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正视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53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常规戴镜原则进行治疗,并采用同视机对患者斜视度数进行测量。结果所有患者在1年时间内均得到完全正位,患者每年的屈光度平均下降(0.75±0.5)DS,弱视治疗有效率达88.7%,双眼单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对于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要做到及早发现并及时合理配戴眼睛,对于合并弱视的患者及时给予治疗,并及时给予双眼单视功能训练,能有效提高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 足矫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 正视化
下载PDF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屈光参差对弱视及远期立体视觉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张瑜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447-448,共2页
目的分析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RAET)患儿屈光参差程度对弱视检出率及远期立体视觉形成的影响。方法采集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来我院矫治的50例RAET患者病历,依照等效球镜(SE)分为低度组、中度组与高度组,均予以全矫配镜及对症治疗,比... 目的分析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RAET)患儿屈光参差程度对弱视检出率及远期立体视觉形成的影响。方法采集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来我院矫治的50例RAET患者病历,依照等效球镜(SE)分为低度组、中度组与高度组,均予以全矫配镜及对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远近距离立体视觉。结果高度组弱视检出率显著高于低、中度组,低度组检出率最低(P<0.05);末次随访时,中、高度组屈光参差高于低度组,高度组立体视盲比例高于中、低度组,经比较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屈光参差是影响RAET患儿弱视程度的主要指标,其也和患儿立体视觉功能存在一定关联性,对该类患儿应做好早期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屈光参差并予以对症治疗,以促进患儿视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 屈光参差 弱视 立体视觉
下载PDF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81例回顾分析
17
作者 朱永唯 蒋丽君 寿武林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8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 共同内斜 常见类型 RAET
下载PDF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对儿童双眼立体视觉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栾瑛 刘斌 +3 位作者 高雁 王淑霞 王丹 谷树严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对儿童立体视觉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79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儿童不同发病年龄、不同戴镜年龄、不同斜视程度、戴镜及治疗前后的立体视功能、及与65名正常儿童立体视功能的比较,分析各种因素对儿童视觉... 目的探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对儿童立体视觉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79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儿童不同发病年龄、不同戴镜年龄、不同斜视程度、戴镜及治疗前后的立体视功能、及与65名正常儿童立体视功能的比较,分析各种因素对儿童视觉发育的影响。结果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儿童的双眼视觉较正常儿童比较明显异常,发病年龄越小,立体视功能越差,戴镜年龄越小,双眼视觉的发育与恢复越好,眼位偏斜程度对双眼视觉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严重影响儿童双眼视觉的发育:发病年龄越小,戴镜年龄越大对立体视功能影响越大,反之发病年龄越晚,及时佩戴合适的矫正眼镜,立体视功能恢复的就越好。显斜及屈光不正都会严重影响儿童立体视功能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 儿童 立体视觉发育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先桃 陈敏 卢跃兵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临床特点、弱视治疗结果及屈光状态的最后转归。方法追踪观察287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对年龄、弱视程度、屈光度数对疗效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此病的眼位恢复一次正位率83.62%;远、近视功能均... 目的探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的临床特点、弱视治疗结果及屈光状态的最后转归。方法追踪观察287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对年龄、弱视程度、屈光度数对疗效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此病的眼位恢复一次正位率83.62%;远、近视功能均恢复者占57.14%;弱视的总治愈率为75.18%;屈光度大于或等于8.00DS时,治愈率为45.63%;重度弱视治愈率27.69%;年龄小于或等于3岁时治愈率91.57%,大于或等于8岁时治愈率56.92%;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中,67.61%的屈光度大于6.00DS。结论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应尽量早发现、早治疗,坚持长期配戴眼镜,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 弱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