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饱和原状Q2黄土屈服硬化过程的细观结构演化分析
1
作者 方祥位 陈正汉 +2 位作者 申春妮 刘厚健 王和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利用和CT机配套的多功能土工三轴仪,对非饱和原状Q2黄土在三轴剪切过程中内部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动态、定量和无损地量测,得到了屈服硬化土样内部结构演化的CT图像和相应的CT数据,从细观上解释了屈服硬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原状Q2黄... 利用和CT机配套的多功能土工三轴仪,对非饱和原状Q2黄土在三轴剪切过程中内部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动态、定量和无损地量测,得到了屈服硬化土样内部结构演化的CT图像和相应的CT数据,从细观上解释了屈服硬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原状Q2黄土内部存在大量孔隙、裂隙、姜石等结构缺陷,初始结构具有各向异性,姜石的存在对CT数和方差影响较大。非饱和原状Q2黄土屈服硬化细观变形可大致分为微压密阶段、结构微调整阶段和压密快速发展阶段3个阶段。剪切过程呈现良好的以均匀变形为主的细观变形特点。提出利用CT数随偏应变或偏应力的关系确定屈服应力的新方法。宜用CT数来描述原状Q2黄土屈服硬化过程的结构演化规律,相同吸力下,随着固结净围压的增大,CT数变化率越大;相同净围压下,随着吸力的增大,CT数变化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Q2黄土 三轴剪切 CT 屈服硬化 结构演化
下载PDF
具有屈服后硬化刚度减震结构等效速度谱研究
2
作者 盛峰 朱立华 +1 位作者 张敏 陈政君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9,共12页
具有屈服后硬化刚度减震结构的输入能计算中,等效速度谱一般通过改变结构阻尼比获得,这与实际不符,而不同的反应谱对输入能的计算精度影响较大。本文旨在构建综合考虑结构参数、场地类别和地震类型的等效速度谱,为相关减震结构能量设计... 具有屈服后硬化刚度减震结构的输入能计算中,等效速度谱一般通过改变结构阻尼比获得,这与实际不符,而不同的反应谱对输入能的计算精度影响较大。本文旨在构建综合考虑结构参数、场地类别和地震类型的等效速度谱,为相关减震结构能量设计提供参考。基于此,首先,建立了考虑屈服后硬化刚度影响的能量平衡方程及其运动方程,并构建了具有屈服后硬化刚度单自由度(single degree of freedom,SDOF)体系等效速度谱计算程序;其次,选取了不同场地类别和地震类型的120条地震记录,利用上述程序分析了屈服后硬化刚度、阻尼比、延性系数、场地类别和地震类型等五种因素对等效速度的影响规律;最后,利用数据拟合工具提出了综合考虑多因素影响的等效速度谱计算公式并与程序计算结果对比。研究表明:等效速度随硬化刚度系数的增大呈减小趋势,但对等效速度谱的下降段影响较小,同时,等效速度随延性系数和阻尼比增大也有减小趋势,但阻尼比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服硬化刚度 减震结构 地震输入能 等效速度谱
下载PDF
对称拉压循环下金属屈服硬化的各向异性与细观变形转动的不均匀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克实 石艳柯 +1 位作者 许凌波 蔚夺魁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92-1300,共9页
考虑金属材料晶体细观塑性变形流动的各向异性性质以及晶体滑移的非线性运动硬化,以Voronoi多晶集合体作为材料的代表性单元(RVE),用晶体塑性模型描述金属材料的细观本构关系,对多晶纯Cu进行了晶粒尺度的对称应变循环细观分析.证实了本... 考虑金属材料晶体细观塑性变形流动的各向异性性质以及晶体滑移的非线性运动硬化,以Voronoi多晶集合体作为材料的代表性单元(RVE),用晶体塑性模型描述金属材料的细观本构关系,对多晶纯Cu进行了晶粒尺度的对称应变循环细观分析.证实了本文模型和方法可以用于描述多晶金属材料不同应变幅的循环滞回特性,并可以用于估计金属材料在循环加载过程中后继屈服面形状和曲率与预加载方向相关的变化.分析发现:在对称应变循环中,随循环数增加,多晶材料宏观拉伸方向的内部细观应变分量的统计变异系数(COV)不断增加,材料内部晶格的不均匀细观转动也越来越显著.这些结果表明,循环过程中应变分布差异和晶格转动差异逐渐增大,从而导致材料内部微结构越来越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塑性 晶体滑移 各向异性屈服硬化 不均匀变形
原文传递
钢-FRP复合约束混凝土隧道衬砌管片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毕经龙 程实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79,共9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隧道衬砌管片--钢-FRP复合约束混凝土(Multi-Cell steel tube-Sandwich Concrete-FRP tubeCore concrete,MCSCFC)管片。MCSCFC管片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多腔方钢管、夹层混凝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管、核心混凝土。为... 提出了一种新型隧道衬砌管片--钢-FRP复合约束混凝土(Multi-Cell steel tube-Sandwich Concrete-FRP tubeCore concrete,MCSCFC)管片。MCSCFC管片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多腔方钢管、夹层混凝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管、核心混凝土。为研究均匀围压状态下MCSCFC管片与传统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管片力学性能的差异,本文以FRP管厚度为变量,共设计制作了4个管片模型试件(3个MCSCFC管片,1个RC管片),随后对4个管片模型试件开展均匀围压状态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分析试件的破坏模式、荷载-位移关系以及荷载-应变响应。研究结果表明:①MCSCFC管片表现出明显的屈服后硬化行为;②相比RC管片,MCSCFC管片在厚度减薄39.4%的情况下,极限承载力提升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片 约束混凝土 FRP管 屈服硬化
下载PDF
多道次ECAP挤压对纯铜拉伸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凌波 黄世鸿 +2 位作者 靳丽莉 袁秋平 张克实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3-807,共5页
为了解不同道次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对材料拉伸屈服和硬化的作用,以纯铜棒材试样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经多道次ECAP后材料的单轴拉伸屈服和硬化行为,并进一步探讨了退火对ECAP后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①挤压道次相同的情况... 为了解不同道次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对材料拉伸屈服和硬化的作用,以纯铜棒材试样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经多道次ECAP后材料的单轴拉伸屈服和硬化行为,并进一步探讨了退火对ECAP后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①挤压道次相同的情况下,经退火/空冷处理后材料硬化更为充分;②一道次挤压对材料的硬化作用远大于后续道次;③在材料挤压后实施了退火的情形,四道次后的挤压对材料不再有明显的硬化作用。这一研究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ECAP对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铜 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 屈服硬化 退火
下载PDF
格栅式摩擦阻尼器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7
6
作者 朱立华 李钢 +1 位作者 董志骞 李宏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6-105,共10页
位移型阻尼器具有较小的屈服后刚度,在大震下会出现刚度的突然减小,出现明显的损伤集中现象,造成修复成本较高。提出了一种由多种耗能单元组成的新型格栅式摩擦阻尼器,该装置具有屈服后硬化刚度、双重耗能机制、多节点耗能等特点。对耗... 位移型阻尼器具有较小的屈服后刚度,在大震下会出现刚度的突然减小,出现明显的损伤集中现象,造成修复成本较高。提出了一种由多种耗能单元组成的新型格栅式摩擦阻尼器,该装置具有屈服后硬化刚度、双重耗能机制、多节点耗能等特点。对耗能单元设计了含6组试件的系数比测定试验和2组试件的耗能单元拟静力试验,并建立了数值模型。系数比测定试验表明:与黄铜摩擦材料相比,无石棉树脂摩擦材料性能更稳定、摩擦出力大;无石棉树脂材料系数比逐渐减小至恒定值,而黄铜材料系数比先增后降至恒定值。通过耗能单元的拟静力试验发现,平动摩擦和转动摩擦行为协同工作良好,耗能单元具有预期的屈服后刚度硬化行为,表现了多阶段耗能特性;其出力中各组分比例可通过控制试件设计参数(如截面尺寸、杆件数量和施加扭矩)进行调整。最后建立了实体单元数值模型,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减震结构 格栅式摩擦阻尼器 屈服硬化刚度 多阶段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下载PDF
Influence of material models on theoretical forming limit diagram prediction for Ti-6Al-4V alloy under warm condition 被引量:3
7
作者 Nitin KOTKUNDE Sashank SRINIVASAN +2 位作者 Geetha KRISHNA Amit Kumar GUPTA Swadesh Kumar SINGH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736-746,共11页
Forming limit diagram (FLD) is an important performance index to describe the maximum limit of principal strains that can be sustained by sheet metals till to the onset of localized necking. It offers a convenient and... Forming limit diagram (FLD) is an important performance index to describe the maximum limit of principal strains that can be sustained by sheet metals till to the onset of localized necking. It offers a convenient and useful tool to predict the forming limit in the sheet metal forming processes. In the present study, FLD has been determined experimentally for Ti?6Al?4V alloy at 400 °C by conducting a Nakazima test with specimens of different widths. Additionally, for theoretical FLD prediction, various anisotropic yield criteria (Barlat 1989, Barlat 1996, Hill 1993) and different hardening models viz., Hollomon power law (HPL), Johnson?Cook (JC), modified Zerilli–Armstrong (m-ZA), modified Arrhenius (m-Arr)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Theoretical FLDs have been determined using Marciniak and Kuczynski (M?K) theory incorporating the developed yield criteria and constitutive models.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the effect of yield model is more pronounced than the effect of constitutive model for theoretical FLDs prediction. However, the value of thickness imperfection factor (f0) is solely dependent on hardening model. Hill (1993) yield criterion is best suited for FLD prediction in the right hand side region. Moreover, Barlat (1989) yield criterion is best suited for FLD prediction in left hand side region. Therefore, the proposed hybrid FLD in combination with Barlat (1989) and Hill (1993) yield models with m-Arr hardening model is in the best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 alloy yield criteria hardening model Marciniak and Kuczynski theory forming limit diagram
下载PDF
基于帽盖模型的强夯地基应力–应变特征与有效加固范围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姚占勇 周冲 +4 位作者 蒋红光 毕玉峰 孙梦林 周磊生 齐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69-977,共9页
为了揭示强夯过程中土体应力–应变特征和加固范围发展规律,基于帽盖模型建立二维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通过子程序二次开发实现土体模量等参数随夯击次数的变化。基于该数值模型,首先获得强夯过程中主应力–偏应力(p-q)平面内土体的应力... 为了揭示强夯过程中土体应力–应变特征和加固范围发展规律,基于帽盖模型建立二维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通过子程序二次开发实现土体模量等参数随夯击次数的变化。基于该数值模型,首先获得强夯过程中主应力–偏应力(p-q)平面内土体的应力路径和竖向与水平向的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土体帽盖面随着强夯压密而逐步扩大,但不同区域土体的加固过程因其应力–应变关系的不同而又有所差异:夯锤正下方土体的加固以竖向压缩变形为主,竖向应力在加固中起主导作用,但浅层土体因侧向惯性导致侧向挤密明显滞后于竖向压密,而较深处的土体侧向惯性作用不再明显,表现为三向压密同时发生;夯锤以外的土体以侧向挤密为主,水平向应力起主要作用。随后,采用偏应力峰值点与前一击帽盖面的相对位置定量表征强夯加固效果,峰值点位于前一击帽盖面之上时,土体屈服硬化;反之,土体得不到压密。最后,对比发现以90%压实度确定的有效加固范围保守于以5%相对密度增量确定的结果,同时提出砂土有效加固范围的计算公式,对类似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强夯 帽盖模型 p-q平面应力路径 屈服硬化 有效加固范围
原文传递
ZSGH4169合金细观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蔚夺魁 杨晓光 张克实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72-2578,共7页
基于晶体塑性本构理论,利用多晶代表性单元从细观尺度研究了ZSGH4169合金在650℃条件下考虑双轴应力状态的循环应力应变行为.计算结果表明:该合金在双轴拉伸应力控制下存在与低周疲劳试验常用的单轴应力状态一致的棘轮效应.对两种应力... 基于晶体塑性本构理论,利用多晶代表性单元从细观尺度研究了ZSGH4169合金在650℃条件下考虑双轴应力状态的循环应力应变行为.计算结果表明:该合金在双轴拉伸应力控制下存在与低周疲劳试验常用的单轴应力状态一致的棘轮效应.对两种应力状态下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在1 150MPa应力单轴循环载荷下初始循环残余应变比双轴应力状态高出3倍,且双轴应力状态下最终循环稳定,残余应变约为1.2%,但在单轴应力状态下是不稳定的.对应力和塑性应变累积不均匀性的分析表明:单轴和双轴拉伸状态下,虽然应力和应变分布的不均匀性都随着循环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单轴拉伸状态下平均应力随循环数增加,而双轴拉伸状态下几乎为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塑性 晶体滑移 各向异性屈服硬化 Bauschinger效应 双轴
原文传递
多晶镍基合金循环塑性细观本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蔚夺魁 杨晓光 张克实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67-2173,共7页
基于晶体塑性的本构理论,考虑金属材料晶体细观塑性变形流动的各向异性性质及晶体滑移的非线性运动硬化,以Voronoi多晶集合体作为材料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VE),用晶体塑性模拟描述ZSGH4169多晶镍基合金材料的细观本构关系,对ZSGH4169多晶... 基于晶体塑性的本构理论,考虑金属材料晶体细观塑性变形流动的各向异性性质及晶体滑移的非线性运动硬化,以Voronoi多晶集合体作为材料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VE),用晶体塑性模拟描述ZSGH4169多晶镍基合金材料的细观本构关系,对ZSGH4169多晶镍基合金进行了晶粒尺度的对称和非对称循环细观分析.通过对称循环数值模拟表明:该模型适合模拟金属材料循环试验中常见的应变硬化现象和Bauschinger效应;通过非对称循环数值模拟表明该模型具有对棘轮效应的描述能力,计算中发现背应力的演化对滑移切应变率有很大的影响,滑移切应变率的数值很大程度取决于背应力演化主导的非线性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塑性 晶体滑移 各向异性屈服硬化 Bauschinger效应 本构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