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物馆艺术传世品展览评量——以南京博物院“青花瓷万寿尊”为例
1
作者 田甜 《大舞台》 2011年第10期247-249,共3页
本文以南京博物院为案例,通过对瓷器馆的一个展示单元进行展览评量,得出博物馆设计师在定位、设计、制作艺术传世品的展览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以供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遇到类似展览时参考。
关键词 艺术传世品 展览评量
下载PDF
如何达到预期目标——展览评量的基本概念与过程 被引量:1
2
作者 Duncan Grewcock 彭遥遥(译) 金杏宝(审定) 《上海科技馆》 2010年第2期40-45,共6页
博物馆展览最终的影响力取决于用户,即观众。如果没有认识到观众在与展览交流过程中的作用,展览便面临着失败的风险。关于观众是如何在博物馆中获取知识的著作已有很多,而展览评量则是博物馆自身可以从评量中学习的一个过程。
关键词 博物馆展览 观众 展览评量 展览
下载PDF
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与加拿大科技博物馆的达芬奇展
3
作者 徐纯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9年第5期385-393,共9页
当博物馆要展出藏品的文化属性与观众的知识背景之间产生偏差,甚至发生矛盾时,策展团队常常会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讨论,以不同理解方式与阐释取向来解决这种文化差异的展览设计问题,尤其像本文中所举出的两项展览案例:一个是大都会艺... 当博物馆要展出藏品的文化属性与观众的知识背景之间产生偏差,甚至发生矛盾时,策展团队常常会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讨论,以不同理解方式与阐释取向来解决这种文化差异的展览设计问题,尤其像本文中所举出的两项展览案例:一个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达芬奇的圣杰何梅展”(Leonardo da Vinci's St.&Jerome),艺术馆讨论达芬奇未完成作品的理论与技术;另一个加拿大科技博物馆的“达芬奇——五百年天才”(Leonardo da Vinci:500-Years-Genius),却是科学馆以现代科技来充实博物馆展览的教育性。虽然这两个博物馆都是为了达芬奇逝世500周年举办的纪念展,前例的展览只有一张画,后面的案例却完全是复制品,这种不同理解与阐释问题的讨论就变得十分必要,成为策展团队十分必要的设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 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 赞助者 展览评量
下载PDF
把观众意见整合到展览设计与诠释中的具体目标 被引量:5
4
作者 徐纯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2-104,共3页
博物馆的公共性要求博物馆要持续地通过各种评量、检视来确保运营效率和社会效益。博物馆展览设计要对焦在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上,要把观众研究放在展览规划中做过程的检视点,做观众可以接受的教育性展览。展览评量要与展览的发展过... 博物馆的公共性要求博物馆要持续地通过各种评量、检视来确保运营效率和社会效益。博物馆展览设计要对焦在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上,要把观众研究放在展览规划中做过程的检视点,做观众可以接受的教育性展览。展览评量要与展览的发展过程同步进行,要通过观众的反应和同侪的批判来准确地评量博物馆展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展览 展览评量 观众研究 公共性
原文传递
博物馆实践与博物馆理论的关系——以博物馆展览为视角 被引量:5
5
作者 徐纯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2-96,共5页
博物馆学是一门后设学科,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是用藏品来呈现人类与其环境所发生事物的真实场所,所以它是在产生功能之后才建立起模式与理论。中国博物馆机构的建立虽然是输入的"舶来品",但是也有着相同的对收藏对象的运作、... 博物馆学是一门后设学科,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是用藏品来呈现人类与其环境所发生事物的真实场所,所以它是在产生功能之后才建立起模式与理论。中国博物馆机构的建立虽然是输入的"舶来品",但是也有着相同的对收藏对象的运作、管理与使用之目的,所以在呈现给公众观赏的展览上,如何达成文化遗产讯息的传承,用观众对展览主题的认知、态度与需求之调研所搜集的资料,分析为展览所需要的概念、逐步地完成展览设计与制作,这种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展览评量"方法论,应该是最能符合我们自己建立"中国博物馆学"的范式。这是我们应全力以赴的"专业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设学科 展览评量 博物馆运作术 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