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豆科蔓黄耆属Phyllolobium及其属下组的分类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明理 康云 DIETRICHPodlech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5-78,共4页
蔓黄耆属Phyllolobium,是基于黄耆属Astragalus簇毛黄耆亚属subgen.Pogonophace的一个提升属,虽然沿用了Fisher1818年的Phyllolobium属名称,但完全不是早先其仅一种的分类涵义和范畴.对这个类群的来龙去脉做了必要的说明.基于ITS分子系... 蔓黄耆属Phyllolobium,是基于黄耆属Astragalus簇毛黄耆亚属subgen.Pogonophace的一个提升属,虽然沿用了Fisher1818年的Phyllolobium属名称,但完全不是早先其仅一种的分类涵义和范畴.对这个类群的来龙去脉做了必要的说明.基于ITS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形态分类,对属下组的分类等级做了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黄耆属 豆科 属下分类
下载PDF
丝膜菌属的分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方媛 冯云利 +3 位作者 余金凤 李丹丹 马明 郭相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7期1-7,共7页
丝膜菌属[Cortinarius(Pers.)Gray]是在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的外生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主要从丝膜菌属的生态和经济价值,资源和分类学,分子系统学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丝膜菌... 丝膜菌属[Cortinarius(Pers.)Gray]是在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的外生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主要从丝膜菌属的生态和经济价值,资源和分类学,分子系统学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丝膜菌属的分类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以划分种类的形态学标准不一致,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只涉及少数的基因片段,属以下的分类单元界限不清、分类混乱,现有数据库无法帮助人们准确识别物种,解决以上问题是今后丝膜菌属分类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膜菌属 经典分类 属下分类 系统发育
下载PDF
中国马尾杉属(石松科)的分类修订
3
作者 蒋日红 向睿晨 张宪春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59-1783,共25页
马尾杉属植物因含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特效药成分石杉碱甲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保护价值,全属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该文基于形态学、生态学和地理学等证据,对中国分布的马尾杉属植物进行了分类修订,承认我国有马尾杉属植物21种,将该属... 马尾杉属植物因含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特效药成分石杉碱甲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保护价值,全属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该文基于形态学、生态学和地理学等证据,对中国分布的马尾杉属植物进行了分类修订,承认我国有马尾杉属植物21种,将该属植物划分为4个单系的组,即金丝条马尾杉组(Sect.Fargesiani X. C. Zhang&R. H. Jiang, sect. nov.)、喜马拉雅马尾杉组(Sect.Hamiltoniani C. Y. Yang, emend. X. C. Zhang&R. H. Jiang)、马尾杉组(Sect.Phlegmariurus)和粗糙马尾杉组[Sect.Squarrosurus(Herter) X. C. Zhang&R. H. Jiang, comb.&stat. nov.],并将Huperzia medogensis、Phlegmariurus austrosinicus、P.changii、P.nylamensis、P.cancellatus var.minor、P.qiongzhongensis和P.shangsiensis的名称作为异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杉属 分类修订 属下分类系统 新异名 石松科 中国
下载PDF
獐牙菜属植物叶表皮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薛春迎 刘建全 +1 位作者 廖志新 何廷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49-554,共6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獐牙菜属 35种植物的叶表皮 ,发现该属植物成熟叶上下表皮细胞形状 (表面观 )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型 ,垂周壁式样为平直、弓形和波纹 ;多数种类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分布 ;气孔器类型主要有 3种 :无规则型 ,不等型和...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獐牙菜属 35种植物的叶表皮 ,发现该属植物成熟叶上下表皮细胞形状 (表面观 )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型 ,垂周壁式样为平直、弓形和波纹 ;多数种类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分布 ;气孔器类型主要有 3种 :无规则型 ,不等型和平列型。这些特征对獐牙菜属下分类有一定的意义。结合其它方面的研究成果 ,初步确定叶表皮特征可能具以下演化趋势 :垂周壁式样深波纹←浅波纹→平直 ,弓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獐牙菜 叶表皮 气孔器 细胞形态 属下分类
下载PDF
《广西植物志》秋海棠属(Begonia L.)增订 被引量:8
5
作者 董莉娜 刘演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39,共24页
秋海棠属(Begonia L.)隶属于葫芦目(Cucurbitales)秋海棠科(Begoniaceae),有1 800余种,是世界第六大属,主要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亦可作为药用、食用、饮料和饲料等。我国有秋海棠属植物近300... 秋海棠属(Begonia L.)隶属于葫芦目(Cucurbitales)秋海棠科(Begoniaceae),有1 800余种,是世界第六大属,主要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亦可作为药用、食用、饮料和饲料等。我国有秋海棠属植物近300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和广西等长江以南地区,其中云南有秋海棠属植物100余种。近年来,随着广西地区秋海棠属植物野外调查的不断深入,陆续发现并发表了大量秋海棠属新类群,使得广西产秋海棠属植物数目已超出1991年《广西植物志》(第一卷)收录的19种,因此亟需对发表于不同期刊中的类群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汇总。鉴于此,该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考证标本信息,整理并汇总了广西产秋海棠属植物共84种,包括2个变种、11个亚种和46个特有种,新增的65种为《广西植物志》(第一卷)中未收录的类群,并补充了这些类群的特征集要、凭证标本信息和属下分组概况,为今后开展秋海棠属植物的分类修订以及系统学、进化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等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海棠属 广西植物志 增订 特征集要 属下分类
下载PDF
赛氏多汁乳菇组——1个与异囊体多汁乳菇组近缘的新组 被引量:1
6
作者 曹书琴 王向华 李方 《菌物研究》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94-303,共10页
赛氏多汁乳菇(红菇目、红菇科)是最近描述自印度的缺乏乳汁的物种。在最新的多汁乳菇多基因系统发育树上,该物种形成了1个独立分支。采用2份采自中国的赛氏多汁乳菇样品的多基因数据,结合亚洲的多汁乳菇的多基因数据,证实了该种是异囊... 赛氏多汁乳菇(红菇目、红菇科)是最近描述自印度的缺乏乳汁的物种。在最新的多汁乳菇多基因系统发育树上,该物种形成了1个独立分支。采用2份采自中国的赛氏多汁乳菇样品的多基因数据,结合亚洲的多汁乳菇的多基因数据,证实了该种是异囊体多汁乳菇组的姊妹分支。与异囊体多汁乳菇相似,赛氏多汁乳菇缺乏乳汁管系统和假囊体。其大囊体很少,子实层上没有厚壁囊状体,盖表皮和柄表皮上的菌丝轻微厚壁,这些与异囊体多汁乳菇明显不同。基于此,我们将赛氏多汁乳菇置于独立的新组。文中提供了该种详细的特征描述及其ITS、LSU、rpb1和rpb2序列。结合该种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多汁乳菇属在亚属水平分类系统中的形态特征与分子数据间的不吻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壳斗科 属下分类 亚热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