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言外转喻“属性强加联想”模式
1
作者 邹春玲 代建伟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年第11期98-99,共2页
言外转喻推理是"属性强加联想"模式,以心理距离、省力原则、模糊推理、整体优先认知、感受质、类—属思维惯势等理论为准绳,认定属性操作为含意获取的最简方案,确立言外转喻模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只有把握住这一本质才能真... 言外转喻推理是"属性强加联想"模式,以心理距离、省力原则、模糊推理、整体优先认知、感受质、类—属思维惯势等理论为准绳,认定属性操作为含意获取的最简方案,确立言外转喻模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只有把握住这一本质才能真正洞见言外转喻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强加联想 类—属惯势 模糊推理 场境
下载PDF
言外转喻“属性强加联想”模式的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莉 邹春玲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9-31,共3页
针对场境理论解释的不足,本文重申言外转喻推理是"属性强加联想"模式,以心理距离、省力原则、模糊推理、整体优先认知等理论为基础,认定属性操作为含意获取的最简方案,确定言外转喻模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属性强加联想 模糊推理 场境
原文传递
言外转喻属性强加联想模式构建的感受质解读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振偎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39,共5页
Panther提出言外转喻是自然的推理模式之一,其假设为间接言语行为指向其属性。邹春玲在此基础上,修正、完善原属性模式解释力和微观操作不明等不足,提出"属性加强联想"模式。本文旨在为该模式的确立添砖加瓦,从感受质角度论证... Panther提出言外转喻是自然的推理模式之一,其假设为间接言语行为指向其属性。邹春玲在此基础上,修正、完善原属性模式解释力和微观操作不明等不足,提出"属性加强联想"模式。本文旨在为该模式的确立添砖加瓦,从感受质角度论证"属性强加联想"模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强加联想模式 言外转喻 感受质
原文传递
转喻与指类
4
作者 邹春玲 张建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年第25期228-228,共1页
指类思维起源于指类句,它是我们人类思考方式中最普遍的句子,是人们对世界认知结果的一种知识储备形式,对人们认知和反映世界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转喻作为认知和反映世界的重要手段,其生成依赖于指类思想,即指类思维对于转喻生成具有基... 指类思维起源于指类句,它是我们人类思考方式中最普遍的句子,是人们对世界认知结果的一种知识储备形式,对人们认知和反映世界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转喻作为认知和反映世界的重要手段,其生成依赖于指类思想,即指类思维对于转喻生成具有基础性作用。本文从认知语用角度对转喻的"属性强加联想"模式(邹春玲,2010)和指类思维的"类—属联结"模式(邹春玲,2010)进行分析,试图找到二者在思想上的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 指类 转喻属性强加联想 类—属联结
下载PDF
转喻与指类分析下的翻译研究
5
作者 张建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基于"属性强加联想"模式和"类-属"联结,研究转喻的指类分析并探讨转喻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作用。翻译是具有转喻性的认知活动,翻译过程中目标语文本的理解和表达,皆体现了转喻的"属性强加联想"的思维,同... 基于"属性强加联想"模式和"类-属"联结,研究转喻的指类分析并探讨转喻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作用。翻译是具有转喻性的认知活动,翻译过程中目标语文本的理解和表达,皆体现了转喻的"属性强加联想"的思维,同时指出转喻的指类分析也是一种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强加联想”模式 “类—属”联结 转喻 指类 翻译策略
下载PDF
“XISY”言外转喻构式论证 被引量:9
6
作者 邹春玲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92,共4页
针对ICM框架下隐喻和转喻存在区分不明的情况以及原言外转喻属性模式解释的不足,本文旨在论证XISY并非皆为隐喻的形式化表征,而更多可以归为非常规性的言外转喻构式,且重申该XISY言外转喻推理是"属性强加联想"模式。以相关构... 针对ICM框架下隐喻和转喻存在区分不明的情况以及原言外转喻属性模式解释的不足,本文旨在论证XISY并非皆为隐喻的形式化表征,而更多可以归为非常规性的言外转喻构式,且重申该XISY言外转喻推理是"属性强加联想"模式。以相关构式的认知理论为准绳,确立XISY构式言外转喻论证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 IS Y言外转喻构式 属性强加联想 隐喻转喻连续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