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履带式玉米收获机车架的多目标轻量化设计
1
作者 袁森林 张黎骅 +1 位作者 邱清宇 罗惠中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1-376,共6页
针对4YZLP–2型履带式玉米联合收获机质量大、在丘陵山地田间通过难的问题,对玉米收获机车架进行轻量化设计:采用Solid works对车架进行参数化建模,基于车架参数化模型建立车架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并利用车架模态试... 针对4YZLP–2型履带式玉米联合收获机质量大、在丘陵山地田间通过难的问题,对玉米收获机车架进行轻量化设计:采用Solid works对车架进行参数化建模,基于车架参数化模型建立车架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并利用车架模态试验验证车架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对车架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得到了车架的应力与变形结果。基于相对灵敏度分析,筛选出车架的17个零部件的厚度作为设计变量,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以及克里格法建立代理模型,通过MOGA算法,以田间越障工况、满载弯曲工况下最大等效应力和满载弯曲工况下最大总变形量作为约束条件,车架质量和田间越障工况下总变形量最小为优化目标,进行多目标轻量化设计。车架轻量化后,车架质量较优化前减轻31.56 kg,越障工况下最大变形量也降低了0.3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式玉米收获机 车架 灵敏度 多目标轻量化设计
下载PDF
履带式联合收获机水田作业小半径转向阻力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彦勇 郑喜贵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3-216,共4页
减小转向阻力矩,减少油耗,是设计履带收获机的一个指标,针对履带收获机小半径转向情况,提出了3种牵引力和1种侧面转向阻力矩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实车试验证明了小半径转向时侧面剪切土壤引起的阻力矩占总转向阻力矩中的比重很大,进而得出... 减小转向阻力矩,减少油耗,是设计履带收获机的一个指标,针对履带收获机小半径转向情况,提出了3种牵引力和1种侧面转向阻力矩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实车试验证明了小半径转向时侧面剪切土壤引起的阻力矩占总转向阻力矩中的比重很大,进而得出减少侧面剪切土壤引起的阻力矩就可以减少收获机转向阻力矩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为今后履带车辆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转向阻力矩 剪切土壤 联合收获机 履带式收获机
下载PDF
履带式再生稻收获机设计与性能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祖岳 涂清柳 +1 位作者 曾力 曾山 《现代农业装备》 2022年第5期35-40,共6页
为减小再生稻收获机作业时的碾压面积,根据再生稻头季收获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履带式再生稻收获机,履带宽度为250 mm,采用全液压底盘,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使用Recurdyn进行虚拟样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履带式再生稻收获机转弯灵活,履带最... 为减小再生稻收获机作业时的碾压面积,根据再生稻头季收获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履带式再生稻收获机,履带宽度为250 mm,采用全液压底盘,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使用Recurdyn进行虚拟样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履带式再生稻收获机转弯灵活,履带最高沉陷量120 mm,履带张紧力变化符合预期。田间试验表明,履带式再生稻收获机田间转弯灵活,综合碾压率为16%,相比普通履带式收获机碾压率降低40%,该研究可为后期再生稻收获机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式再生稻收获机 液压底盘 虚拟样机 碾压率 田间试验
下载PDF
自走履带式青贮饲料收获机割台故障分析及改进
4
作者 胡庆生 李伟 +3 位作者 李霞 李顺顺 马学孝 李建明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8年第4期131-133,136,共4页
自走履带式青贮饲料收获机是一种青贮饲料收获设备,国内研究起步较晚,该技术尚未成熟,故障率较高。主要针对自走履带式青贮饲料收获机割台部件出现的故障,通过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办法,为降低自走履带式青贮饲料收获机作业故障... 自走履带式青贮饲料收获机是一种青贮饲料收获设备,国内研究起步较晚,该技术尚未成熟,故障率较高。主要针对自走履带式青贮饲料收获机割台部件出现的故障,通过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办法,为降低自走履带式青贮饲料收获机作业故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走履带式青贮饲料收获机 割台 故障分析 排除方法
下载PDF
履带联合收获机式动力平台油菜直播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5
作者 廖庆喜 何坤 +3 位作者 万星宇 袁佳诚 王昌 魏国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4-64,共11页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油菜播种作业常因前茬稻收后秸秆量大,机具一次进地难以完成播种作业所有工序,且土壤含水率较高时易打滑沉陷,而联合收获机专用收获利用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联合收获机为动力平台配置油菜播种机组合式方...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油菜播种作业常因前茬稻收后秸秆量大,机具一次进地难以完成播种作业所有工序,且土壤含水率较高时易打滑沉陷,而联合收获机专用收获利用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联合收获机为动力平台配置油菜播种机组合式方案,设计了一种履带式联合收获机为动力平台的油菜直播机,该机通过前置收获平台收集浮草残茬,后置耕播系统实现旋耕播种,能用于稻收后未处理地表直接进行油菜播种作业,一次进地能完成秸秆还田、种床旋耕、作畦开沟与播种覆土等工序。设计了导轨式悬挂升降系统,基于ANSYS Workbench、Matlab优化工具箱开展了静力学分析,校核了悬挂升降系统强度并优化了链传动参数,确定了整机各部分结构与参数。通过对整机纵向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其纵向稳定性储备利用系数为0.198,符合履带式机组质量配置要求。以耕深稳定性系数、碎土率、旋耕层深度合格率以及机具通过性与工作稳定性为指标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工作参数设置为作业速度0.6 m/s、发动机转速2000 r/min、导草装置风机转速3500 r/min时,在留茬与土壤含水率较高工况下作业机具通过性和工作稳定性较好,耕深稳定性系数和旋耕层深度合格率均达90%以上,碎土率达83.7%,可满足稻油轮作区水稻收获后地表直接开展油菜播种作业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直播机 履带式联合收获机 工艺方案 悬挂升降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