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民国时期山东移民迁徙关中有关问题探略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树友 吴玉玲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9-112,共4页
清末民国时期,基于迁出地、迁入地的实情及组织者的有力推动,出现了山东移民大规模迁徙关中的现象。移民迁出地以山东长山县为中心,波及周边数十县,迁入地主要集中在关中东部的临潼、三原、富平等九县区。移民大致分南北两线入陕,迁徙... 清末民国时期,基于迁出地、迁入地的实情及组织者的有力推动,出现了山东移民大规模迁徙关中的现象。移民迁出地以山东长山县为中心,波及周边数十县,迁入地主要集中在关中东部的临潼、三原、富平等九县区。移民大致分南北两线入陕,迁徙过程充满艰难和辛酸。移民在关中多以同一原籍地聚集成村,形成为数众多的山东庄。在时局动荡、战乱不休、天灾频发的清末民国时期,移民生活大都只能维持温饱。山东移民迁徙关中,是关中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对近代关中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国时期 山东移民 迁徙关中
下载PDF
山东移民垦殖与东北农业发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大可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28,共5页
清代至民国三百余年的时间内,东北地区人口增长迅速,农业经济开发持续发展,土地开垦数量、农作物产量增速在全国位居首位。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关内移民迁徙存在直接关联,山东移民构成迁徙主流,在不同时期占总数的70—80%左右。清代前中期... 清代至民国三百余年的时间内,东北地区人口增长迅速,农业经济开发持续发展,土地开垦数量、农作物产量增速在全国位居首位。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关内移民迁徙存在直接关联,山东移民构成迁徙主流,在不同时期占总数的70—80%左右。清代前中期移民缓慢但持续增加,清后期和民国时期曾出现数次移民高潮。人口压力下人地矛盾不可逆转的趋势、自然灾害、时局动荡及官方政策、生存压力等构成人口迁移关外的基本动因,山东民众长时期、不间断迁移东北则与历史传统、地域环境、泛海"闯关"条件密切相关。山东迁徙东北的移民,谋生方式多种多样,然而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占据首位。通过领荒或是承租、承典、私垦等方式,成为自耕农或永佃农。部分有财力者则购买土地,逐步由自耕农上升为地主。山东移民以极强的适应能力与闯荡拼搏,通过耕作方式、生产工具、作物品种和生产技术的引入与传播,推动着东北种植业的不断扩大、畜牧渔猎采集经济的转变和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型,使其成为农业渐趋发达地区和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由于移民多为贫苦农民,加之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发展方式进展缓慢,使之主要是习惯性地运用传统农业生产经验进行粗放式耕作,不具备产业改进的条件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移民 农业 垦殖
下载PDF
延边地区山东移民居住文化现状分析——以安图县长平村为例
3
作者 金日学 洪瑶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4期204-206,共3页
近代山东移民是中国移民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运动之一,移民带来社会、文化、环境等元素的变化,影响着传统建筑的形式和风格。文章以安图县地区汉族民居为研究对象,以长平村为例,对移民前后民居的空间形态以及居住行为进行对比,总结... 近代山东移民是中国移民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运动之一,移民带来社会、文化、环境等元素的变化,影响着传统建筑的形式和风格。文章以安图县地区汉族民居为研究对象,以长平村为例,对移民前后民居的空间形态以及居住行为进行对比,总结延边地区山东移民居住现状,进而探讨移民文化影响下延边地区传统居住文化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地区 山东移民 传统民居 居住文化
下载PDF
明末赴朝山东移民郑先甲及其后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冉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8-233,共6页
明朝末年,山东琅琊人郑先甲跟随在清朝为人质的朝鲜世子东归,其后世遂在朝鲜繁衍生息。郑氏出身于仕宦之家,避居朝鲜前,主要生活在山东这一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特殊的家世背景对他的为人为学产生重要影响,儒家传统观念亦在这一移民家族的... 明朝末年,山东琅琊人郑先甲跟随在清朝为人质的朝鲜世子东归,其后世遂在朝鲜繁衍生息。郑氏出身于仕宦之家,避居朝鲜前,主要生活在山东这一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特殊的家世背景对他的为人为学产生重要影响,儒家传统观念亦在这一移民家族的众位成员身上留下深刻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末年 山东移民 朝鲜 儒家思想
下载PDF
从近代人地矛盾的角度考察山东移民东北的原因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合秀 杜晶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7-60,共4页
近代山东人移民东北是各种因素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人地关系紧张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近代山东地区人口迅猛增长,而可耕地面积却日益减少,人多地少,使人地矛盾激化,农民生活贫困,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求生存,迫于各种压力之... 近代山东人移民东北是各种因素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人地关系紧张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近代山东地区人口迅猛增长,而可耕地面积却日益减少,人多地少,使人地矛盾激化,农民生活贫困,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求生存,迫于各种压力之下的山东人不得不外出寻求生存空间,地广人稀的东北地区成为他们的首选之地。惯于安土重迁的山东人不得不为生计而继续移民东北的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矛盾 山东移民 安土重迁 关东
下载PDF
西安市阎良区三合村山东移民习俗三题
6
作者 李飞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70-72,共3页
西安市阎良区三合村是一个以山东昌邑、高密移民为主体的村庄,长期以来保持着其老家的许多民俗事项。本文从禁忌习俗、新麦子坟、丧葬习俗中的发盘缠三个方面记录三合村富有特色的民俗事项。
关键词 西安市阎良区三合村 山东移民 禁忌习俗
下载PDF
“闯关东”:近代山东移民与武术的传播——文化传播学的视角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振东 张晓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6-39,44,共5页
对"闯关东"的近代山东移民与武术的传播问题进行了史学考证,从文化传播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对山东武术传到东北的方式以及"闯关东"对武术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闯关东"的近代山东移民是武术由山东... 对"闯关东"的近代山东移民与武术的传播问题进行了史学考证,从文化传播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对山东武术传到东北的方式以及"闯关东"对武术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闯关东"的近代山东移民是武术由山东传到东北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包括个人传播和群体传播两种形式,群体传播的方式有武馆(所、场)传播、镖局传播、义和团运动传播。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山东移民"闯关东"推动了武术在东北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加快了武术在东北地区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闯关东” 山东移民 武术 文化传播
原文传递
移民文化传播与民歌传承变异——山东民歌与东北民歌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桂芹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26-32,共7页
山东和东北三省之间历史渊源久远,两个地区之间人口的流动是民歌传播与交流的纽带和载体。当山东民歌通过"闯关东"的移民传播到东北三省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与当地原住民的民歌交融成新的民歌再生态变体。而在东北民歌... 山东和东北三省之间历史渊源久远,两个地区之间人口的流动是民歌传播与交流的纽带和载体。当山东民歌通过"闯关东"的移民传播到东北三省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与当地原住民的民歌交融成新的民歌再生态变体。而在东北民歌形成的过程中,只有山东等关内民歌的传播还不能派生出具有东北风格的新的民歌来,必须由山东等地民歌与东北原住民的民歌及语言、民风民俗水乳交融般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既与关内民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富有独特的东北风味。东北民歌变的是各种演唱的技巧和表现的手法,不变的是骠悍、粗犷的特质;山东民歌变的是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不变的是它的质朴和爽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移民 闯关东 山东民歌 东北民歌 比较
下载PDF
晚清民国山东移民迁徙关中的背景
9
作者 吴玉玲 《兰台世界》 2017年第15期112-114,共3页
晚清至民国时期曾出现了一个旷日持久、规模较大而又鲜为人知的山东移民迁徙陕西关中的现象。此次山东移民迁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就是迁出地、迁入地的实情及组织者的有力推动三方互动的结果。
关键词 晚清民国 山东移民 迁徙关中
下载PDF
明末赴朝山东移民王以文及其后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冉冉 《暨南史学》 CSSCI 2012年第1期178-188,共11页
明朝末年,山东济南人王以文跟随在清朝为人质的朝鲜世子东归,其后世遂在朝鲜繁衍生息。王以文父祖皆为明朝显臣,到朝鲜后,他拒绝了朝鲜孝宗大王出仕的请求,却积极帮助孝宗谋划北伐大计,其五世孙王德一、王德九兄弟在朝宗岩创建大统行庙... 明朝末年,山东济南人王以文跟随在清朝为人质的朝鲜世子东归,其后世遂在朝鲜繁衍生息。王以文父祖皆为明朝显臣,到朝鲜后,他拒绝了朝鲜孝宗大王出仕的请求,却积极帮助孝宗谋划北伐大计,其五世孙王德一、王德九兄弟在朝宗岩创建大统行庙和九义行祠,与朝鲜王朝祭祀明朝皇帝的活动相结合,王氏后裔世守大统行庙,且至今仍以'皇朝遗民'自居,他们对明帝和祖先的崇祀,在朝鲜社会产生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末年 山东移民 朝鲜 大统行庙
原文传递
明初山东移民新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兴国 《春秋》 2018年第3期46-48,共3页
元代末年,冀鲁大地烽火四起,经久不息。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战火燃遍大河南北,元统治者疯狂镇压和屠杀。红巾军摧毁了元朝统治基础,朱元璋借机建立朱明王朝。开国伊始,即命令中书省右丞相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兵2... 元代末年,冀鲁大地烽火四起,经久不息。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战火燃遍大河南北,元统治者疯狂镇压和屠杀。红巾军摧毁了元朝统治基础,朱元璋借机建立朱明王朝。开国伊始,即命令中书省右丞相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兵25万出师北伐,平定山东河北,战乱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无人烟"的凄惨景象。民间谱牒对此多有记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移民 明初 统治基础 统治者 明王朝 朱元璋 中书省 将军
原文传递
黄河三角洲枣强移民考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靖莉 孙远方 宋平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0-53,共4页
为解决因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的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明初实行移民垦荒政策。山东与河北是重点移民垦荒区。史书无载的迁入黄河三角洲的枣强人 ,一部分是由政府组织的山西移民经枣强中转后分发而来的 ,其籍属为山西人。另一部分是移入... 为解决因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的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明初实行移民垦荒政策。山东与河北是重点移民垦荒区。史书无载的迁入黄河三角洲的枣强人 ,一部分是由政府组织的山西移民经枣强中转后分发而来的 ,其籍属为山西人。另一部分是移入河北的外来移民因各种原因自发由枣强转迁而来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枣强县 山东移民 考证 河北移民
下载PDF
从神灵“移民”看民间信仰的传承动力与演化逻辑 被引量:3
13
作者 江帆 《中原文化研究》 2016年第6期80-85,共6页
辽西地区的"李龙王赶香烟"信仰活动源于山东的"秃尾巴老李"信仰,山东移民将其载携"出关"后,在沿袭原有文化记忆的基础上,依循文化固有逻辑,对这一民间信仰予以重新建构,并最终在辽西生根扩布。在融入当... 辽西地区的"李龙王赶香烟"信仰活动源于山东的"秃尾巴老李"信仰,山东移民将其载携"出关"后,在沿袭原有文化记忆的基础上,依循文化固有逻辑,对这一民间信仰予以重新建构,并最终在辽西生根扩布。在融入当地的文化调适中,这一信仰仪式由"静"到"动"发生着演化,生动地体现了民间信仰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文化资源,在闯关东移民群体的文化建构中的认同功能,凸显出民间信仰所具有的文化策略本质。以民间信仰的建构与演化机制来看,在生成与传承演化的进程中,信仰的持有主体一般都能根据外部生境的变化,自觉运用原有的文化经验和民间智慧,将原生文化所建构的信仰象征符号以及权力话语予以巧妙地调适,使其成为新的生存环境中民众能够接受和认同的地方性知识,并且会根据本群体以往的集体记忆和对原来的信仰事实的理解,重新建构起一种具有地方性和本族群文化属性的民间信仰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尾巴老李 山东移民 李龙王赶香烟 演化逻辑 文化策略
下载PDF
信仰、移民与秩序:长白山地区“老把头”信仰考察
14
作者 高月宝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9期78-83,共6页
“老把头”是东北长白山地区特有的地方信仰。对“老把头”信仰的形成和发展进行考察,可以体察到自清代以来外来移民在长白山地区开发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老把头”与山神合二为一的过程,展现出关东文化与齐鲁文化的交融;同时“老把头... “老把头”是东北长白山地区特有的地方信仰。对“老把头”信仰的形成和发展进行考察,可以体察到自清代以来外来移民在长白山地区开发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老把头”与山神合二为一的过程,展现出关东文化与齐鲁文化的交融;同时“老把头”信仰也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的盛衰。充分认识“老把头”这一民间信仰,有助于肯定民间信仰在中国基层社会发挥的价值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把头” 山神 山东移民 长白山地区 信仰 秩序
下载PDF
东北元宵节“送灯”习俗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大伟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13-116,共4页
东北元宵节有为死者坟墓"送灯"的习俗,山东及其他省份也有类似的民俗。文章仅对东北这一习俗进行考察,目的在于揭示东北元宵节"送灯"风俗的来源,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化融合的大概规律。
关键词 东北 元宵节 送灯 火崇拜 山东移民
下载PDF
兴十四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云志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第5期16-21,共6页
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是由山东移民组建的移民村。建村58年来,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带领全村村民.坚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土地始终归集体所有,没有分田到农户.走共同富裕之路。目前,兴十四村已发展为幅员面积4.2万亩,人口1万多... 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是由山东移民组建的移民村。建村58年来,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带领全村村民.坚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土地始终归集体所有,没有分田到农户.走共同富裕之路。目前,兴十四村已发展为幅员面积4.2万亩,人口1万多人,总资产超20多亿元的新型农村,曾被称作“东北地区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国农村改革第二次飞跃的成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经验 中国农村改革 党总支书记 第二次飞跃 山东移民 黑龙江省 集体所有
下载PDF
拔茄子的故事
17
作者 芦庐(编剧) 如意(编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53-169,共17页
1.爱河(原名靉河)岸边 日1971的春天,播种的季节。清澈透明的河水,缓缓地向东南方的鸭绿江流去。山上,映山红花开满了山岗,桃花、杏花、梨花也开了,五颜六色的,涂抹在辽东的春天里。布谷鸟声声地叫着。爱河岸边林家堡子生产队社员正忙... 1.爱河(原名靉河)岸边 日1971的春天,播种的季节。清澈透明的河水,缓缓地向东南方的鸭绿江流去。山上,映山红花开满了山岗,桃花、杏花、梨花也开了,五颜六色的,涂抹在辽东的春天里。布谷鸟声声地叫着。爱河岸边林家堡子生产队社员正忙着播种。林双有(生于1948年)一家四口人,全在地里忙着。双有和双福兄弟俩和一些男社员在前面捋粪,父亲在扶犁踩格子,母亲跟着犁杖后面捋种。2.林家堡子 日林家堡子生产队的住户是从东到西排开的。村里东头有一棵老榆树,老榆树下挂着一个“点”(一米多长的铁道轨,铁道轨的眼里插着一个一尺多长的铁棒)。每天,生产队长按时用铁棒敲着铁轨,“点”便发出嘹亮悠长的声音来,几里外都能听见。这声音指挥着社员上工,晚饭后听到“点”的声音,今晚就是要开社员大会了。村庄的东头是生产队的队部,六间大瓦房加院套。向西排开二十多米是社员们的院套,从东往西排十来个院套是东街,接着五六十米是社员们的菜园子。菜园子边上有一口井,水是甜的,每家的吃水都在这里挑,还有浇菜的便利。再往西排,又有七八个四合院排开。和东街一样,每个四合院有南北向的正房、东厢房、西厢房,一般都是三间。林家堡子将近四十户社员,都居住在这条街上。从解放前就确定了村落的面貌和走向。从房子的质量上看,瓦房占一半,还有半瓦半草房,剩下是草房,反映了解放以后社员们的经济状况。这个村子大部分是林姓居住,一百年前从山东移民过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 茄子 1948年 生产队 经济状况 山东移民 四合院 社员
下载PDF
过春节
18
作者 响沙 《民心》 2022年第2期55-55,共1页
东北农村居住的多是闯关东过来的山东移民,三百多年间,虽受满族和朝鲜族的影响,但仍保留了胶东的遗风。虽然齐鲁文化在东北已如残断的简牍,但随处仍可见山东原乡的影子。整个春节期间,除夕最被东北人看重,而为迎接这一天,传统的老派人家... 东北农村居住的多是闯关东过来的山东移民,三百多年间,虽受满族和朝鲜族的影响,但仍保留了胶东的遗风。虽然齐鲁文化在东北已如残断的简牍,但随处仍可见山东原乡的影子。整个春节期间,除夕最被东北人看重,而为迎接这一天,传统的老派人家,尤其是长子更兼具着祭祀祖宗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闯关东 原乡 齐鲁文化 山东移民 朝鲜族 春节期间
下载PDF
黑龙江垦区发展简史——第二阶段:探索成长期(1958~1967年)之一
19
作者 王阳 《农场经济管理》 2011年第4期60-61,共2页
根据中央军委指示,1958年3月至5月,近十万人民解放军转业复员官兵从全国各地向北大荒进发。次年,3万山东支边青年,6万山东移民相继来到北大荒,在当时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北大荒人凭着思想政治工作、铁的纪律和每个拓荒者自... 根据中央军委指示,1958年3月至5月,近十万人民解放军转业复员官兵从全国各地向北大荒进发。次年,3万山东支边青年,6万山东移民相继来到北大荒,在当时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北大荒人凭着思想政治工作、铁的纪律和每个拓荒者自觉的献身精神,凝聚在一起,最终征服了荒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垦区 发展简史 成长期 思想政治工作 山东移民 人民解放军 北大荒 中央军委
下载PDF
放蜂记(2)——融入五道沟
20
作者 程永春 《蜜蜂杂志》 2020年第4期I0004-I0005,共2页
五道沟有近100户人家,绝大多数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从山东移民过来的,保留了山东人质朴、憨厚、勤劳、崇尚礼仪的孔孟遗风。在村子里,左邻右舍、前堂后屋居住的村民都能扯上亲戚关系。一些年龄稍大的人依旧操着山东方言,如果你不是走... 五道沟有近100户人家,绝大多数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从山东移民过来的,保留了山东人质朴、憨厚、勤劳、崇尚礼仪的孔孟遗风。在村子里,左邻右舍、前堂后屋居住的村民都能扯上亲戚关系。一些年龄稍大的人依旧操着山东方言,如果你不是走南闯北的人咋一听还真有些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戚关系 山东 山东移民 山东方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