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鲁山混合岩表面发现第四纪冰川剥蚀的直接证据——颤痕 被引量:16
1
作者 吕洪波 徐兴永 +1 位作者 易亮 李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4-521,共8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山东鲁山南坡山谷发现混合岩表面的颤痕。颤痕是冰川底部携带的岩石碎块在下伏基岩表面刮凿而形成的一系列弧形裂隙,颤痕的弧形突出方向与冰川运动方向一致,而裂隙也是向下游方向深入基岩内部,其中突出的中间部位裂隙最...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山东鲁山南坡山谷发现混合岩表面的颤痕。颤痕是冰川底部携带的岩石碎块在下伏基岩表面刮凿而形成的一系列弧形裂隙,颤痕的弧形突出方向与冰川运动方向一致,而裂隙也是向下游方向深入基岩内部,其中突出的中间部位裂隙最深,向两端逐渐变浅直至消失。作者探讨了颤痕的形成机理,认为:颤痕相当于主剪切面上的伴生构造——R剪切面,在剖面上看就是一系列雁列式排列的R面,它不仅是冰川在基岩上运动留下的重要证据,而且还能指示冰体的运动方向。除了颤痕之外,在鲁山山麓还分布着大量的冰碛地貌:巨漂砾、冰碛堤等,在鲁山山脊上还见有典型的壶穴、冲刷槽等冰川融水侵蚀标志。这些标志与颤痕一起构成了强大的证据群,揭示了中国东部曾经发育过第四纪冰川的历史。中国东部是否发育过第四纪冰川?地学界已经争论了80多年,而颤痕的发现为进一步肯定中国东部存在第四纪冰川活动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鲁山 混合岩 第四纪 冰川剥蚀 颤痕
下载PDF
山东鲁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森林 王家福 +3 位作者 马爱民 邓兆华 宋光新 杨传强 《山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1期40-41,34,共3页
山东鲁山自然保护区,地处鲁中南部淄博市境内,山势高峻挺拔,地形复杂,植物区系具有种类丰富、优势现象明显、特有种较多、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古老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属华北植物区系,具有典型温带区系特点,兼有一定的热带亲缘。
关键词 山东鲁山 自然保护区 植物区系
下载PDF
山东省鲁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京东 肖素荣 王锡华 《山东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22-28,64,共8页
鲁山位于鲁中丘陵中北部,有野生种子植物107科,415属、729种、54变种、3亚种、3变型。研究表明,鲁山种子植物区系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优势现象明显、具典型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性质。与相邻种子植物区系的比较表明,鲁山种子植物区... 鲁山位于鲁中丘陵中北部,有野生种子植物107科,415属、729种、54变种、3亚种、3变型。研究表明,鲁山种子植物区系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优势现象明显、具典型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性质。与相邻种子植物区系的比较表明,鲁山种子植物区系与泰山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与崂山、云台山、千山依次递减,与芦芽山和大青山则具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鲁山 种子植物区系
下载PDF
螳螂河流域洞穴发育特征及其地学意义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罗书文 李伟 +1 位作者 李成展 黄保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7-302,共6页
在对山东沂源螳螂河流域岩溶洞穴进行调查探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流域内洞穴发育特征探讨其内在的地学涵义.认为:1)流域内洞穴发育在纵向上分为三层,并与区内经历的地质时期与之对应;2)区内在华北唐山期(N1)的隆起比临城期(N2~Q1... 在对山东沂源螳螂河流域岩溶洞穴进行调查探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流域内洞穴发育特征探讨其内在的地学涵义.认为:1)流域内洞穴发育在纵向上分为三层,并与区内经历的地质时期与之对应;2)区内在华北唐山期(N1)的隆起比临城期(N2~Q1)隆起幅度较大;3)鲁山隆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地壳抬升的间歇期持续缓慢地进行,并由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弱.根据水平洞穴成因机理和区内洞穴展布特征,提取相关参数试探性建立流域地下水位演变的二维数学关系,这对流域喀斯特地下、地表水在空间上的演化研究、从定性到定量研究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螳螂河流域 洞穴 地学意义 山东鲁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