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析江西山地丘陵地带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1
作者
梁轶奎
《科技资讯》
2018年第33期242-243,共2页
历史所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文物古迹、城市格局与民俗风情,都属于祖先所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在新时期背景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世界各国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实现历史文脉延续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拯救濒危文物的需要,是发展旅...
历史所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文物古迹、城市格局与民俗风情,都属于祖先所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在新时期背景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世界各国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实现历史文脉延续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拯救濒危文物的需要,是发展旅游的需要。那么,江西山地丘陵地带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人文荟萃,由于江西省境内山地丘陵相对较多、交通不便等原因,当中未被拆毁的古村落相对较多,这些历史文化名村大多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等原因,大大改变了原本村落的传统风貌,甚至还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机。因此,本文就以塘边村为例,对江西山地丘陵地带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山地丘陵地带
历史文化名村
保护规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地丘陵地带生猪产业特点及发展趋势
2
作者
赵翀
高智军
《中国猪业》
2014年第3期22-24,共3页
山西省忻州市地域以山地丘陵为主,当地畜牧业生产在人民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忻州为例分析了山地丘陵地带生猪产业发展的现状,发现山地丘陵地带生猪产业呈现规模小、猪肉产品主要用于本地消费、生猪产业的产业化程度较低、养殖科...
山西省忻州市地域以山地丘陵为主,当地畜牧业生产在人民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忻州为例分析了山地丘陵地带生猪产业发展的现状,发现山地丘陵地带生猪产业呈现规模小、猪肉产品主要用于本地消费、生猪产业的产业化程度较低、养殖科技含量低等特点。未来发展应采用能合理利用资源的差异化布局,进行立体化养殖,发展精深加工,并合理利用粪污以减少养殖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丘陵地带
生猪产业
特点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东山地丘陵地带狮雄山遗址秦汉时期植物遗存分析
被引量:
10
3
作者
李昭
赵婧
+5 位作者
李泉
马志坤
刘长
尚杰
刘长江
杨晓燕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53-1262,共10页
由于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的不足,对于广东山地丘陵地带秦汉时期的农业状况了解甚少。在广东五华县西北部狮雄山遗址的第五次发掘过程中发现的秦汉城址被认为是定楬县县治所在,7个AMS 14C测年数据显示该城址的年代为秦汉时期,与发掘者...
由于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的不足,对于广东山地丘陵地带秦汉时期的农业状况了解甚少。在广东五华县西北部狮雄山遗址的第五次发掘过程中发现的秦汉城址被认为是定楬县县治所在,7个AMS 14C测年数据显示该城址的年代为秦汉时期,与发掘者的判断年代一致。本文通过研究遗址灰坑中浮选出的植物大遗存以及石器表面残留的淀粉粒微体遗存,分析了狮雄山遗址的植物利用状况,为研究秦汉时期广东山地丘陵地带农业状况提供了新的材料。从灰坑H22中,鉴定出包含粟(Setaria italica)、粳稻(Oryza sativa subsp.japonica)、籼稻(Oryza sativa subsp.indica)、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大豆(Glycine max)、赤豆(Vigna angularis),以及一些水果、蔬菜、调料或者药材的植物炭化种子;在淀粉粒残留物中,除少量粟类和麦类的淀粉粒外,还提取出大量块根块茎类淀粉粒。这些植物遗存反映了秦汉时期当地植物利用的多样性,其中浮选出的籼稻也为其在中国境内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材料。综合分析植物大遗存以及淀粉粒微体遗存,我们认为秦汉时期狮雄山遗址存在包括了稻作农业、旱作农业和园圃农业的多种经济形态,这种多种经济结构并存的混合生计模式既反映了先民对已有文化传统的传承,也反映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雄山遗址
植物遗存
秦汉时期农业
广东
山地丘陵地带
原文传递
南方山地、丘陵地带考古调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西抚河流域为例
4
作者
豆海锋
王上海
严振洪
《西部考古》
2020年第1期294-304,共11页
江西抚河流域考古调查工作历时三年,取得了重要收获,在总结考古调查工作理念与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中国南方地区特有的山地、丘陵地形,对开展系统性考古调查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在充分了解区域文化发展序列和地形特征之外,还应...
江西抚河流域考古调查工作历时三年,取得了重要收获,在总结考古调查工作理念与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中国南方地区特有的山地、丘陵地形,对开展系统性考古调查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在充分了解区域文化发展序列和地形特征之外,还应选择适宜的范围进行目标明确的调查方案,对植被茂密、水系繁杂的区域需要设计灵活的调查方法,采取抽样试掘或勘探的方法来弥补采集遗物可见度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调查
抚河流域
山地丘陵地带
聚落研究
原文传递
题名
试析江西山地丘陵地带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1
作者
梁轶奎
机构
南昌师范学院
出处
《科技资讯》
2018年第33期242-243,共2页
基金
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江西县乡级历史文物城区的保护和开发中的景观研究(项目编号:YG2015030)
文摘
历史所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文物古迹、城市格局与民俗风情,都属于祖先所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在新时期背景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世界各国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实现历史文脉延续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拯救濒危文物的需要,是发展旅游的需要。那么,江西山地丘陵地带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人文荟萃,由于江西省境内山地丘陵相对较多、交通不便等原因,当中未被拆毁的古村落相对较多,这些历史文化名村大多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等原因,大大改变了原本村落的传统风貌,甚至还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机。因此,本文就以塘边村为例,对江西山地丘陵地带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江西
山地丘陵地带
历史文化名村
保护规划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地丘陵地带生猪产业特点及发展趋势
2
作者
赵翀
高智军
机构
山西省忻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出处
《中国猪业》
2014年第3期22-24,共3页
文摘
山西省忻州市地域以山地丘陵为主,当地畜牧业生产在人民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忻州为例分析了山地丘陵地带生猪产业发展的现状,发现山地丘陵地带生猪产业呈现规模小、猪肉产品主要用于本地消费、生猪产业的产业化程度较低、养殖科技含量低等特点。未来发展应采用能合理利用资源的差异化布局,进行立体化养殖,发展精深加工,并合理利用粪污以减少养殖污染。
关键词
山地丘陵地带
生猪产业
特点
发展趋势
分类号
F326.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山地丘陵地带狮雄山遗址秦汉时期植物遗存分析
被引量:
10
3
作者
李昭
赵婧
李泉
马志坤
刘长
尚杰
刘长江
杨晓燕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出处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53-126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71217)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A05130603)共同资助
文摘
由于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的不足,对于广东山地丘陵地带秦汉时期的农业状况了解甚少。在广东五华县西北部狮雄山遗址的第五次发掘过程中发现的秦汉城址被认为是定楬县县治所在,7个AMS 14C测年数据显示该城址的年代为秦汉时期,与发掘者的判断年代一致。本文通过研究遗址灰坑中浮选出的植物大遗存以及石器表面残留的淀粉粒微体遗存,分析了狮雄山遗址的植物利用状况,为研究秦汉时期广东山地丘陵地带农业状况提供了新的材料。从灰坑H22中,鉴定出包含粟(Setaria italica)、粳稻(Oryza sativa subsp.japonica)、籼稻(Oryza sativa subsp.indica)、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大豆(Glycine max)、赤豆(Vigna angularis),以及一些水果、蔬菜、调料或者药材的植物炭化种子;在淀粉粒残留物中,除少量粟类和麦类的淀粉粒外,还提取出大量块根块茎类淀粉粒。这些植物遗存反映了秦汉时期当地植物利用的多样性,其中浮选出的籼稻也为其在中国境内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材料。综合分析植物大遗存以及淀粉粒微体遗存,我们认为秦汉时期狮雄山遗址存在包括了稻作农业、旱作农业和园圃农业的多种经济形态,这种多种经济结构并存的混合生计模式既反映了先民对已有文化传统的传承,也反映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
关键词
狮雄山遗址
植物遗存
秦汉时期农业
广东
山地丘陵地带
Keywords
Shixiongshan site, plant remains, agriculture during Qin and Han Dynasties, hilly reg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分类号
Q913.8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K85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南方山地、丘陵地带考古调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西抚河流域为例
4
作者
豆海锋
王上海
严振洪
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处
《西部考古》
2020年第1期294-304,共11页
基金
国家文物局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江西抚河流域先秦遗址的调查与发掘”的阶段研究成果
西北大学“仲英青年学者”计划的经费支持
文摘
江西抚河流域考古调查工作历时三年,取得了重要收获,在总结考古调查工作理念与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中国南方地区特有的山地、丘陵地形,对开展系统性考古调查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在充分了解区域文化发展序列和地形特征之外,还应选择适宜的范围进行目标明确的调查方案,对植被茂密、水系繁杂的区域需要设计灵活的调查方法,采取抽样试掘或勘探的方法来弥补采集遗物可见度的缺陷。
关键词
考古调查
抚河流域
山地丘陵地带
聚落研究
Keywords
Archaeological Survey
the Fuhe River Basin
Mountainous Hilly Area
Settlement Research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析江西山地丘陵地带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梁轶奎
《科技资讯》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山地丘陵地带生猪产业特点及发展趋势
赵翀
高智军
《中国猪业》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广东山地丘陵地带狮雄山遗址秦汉时期植物遗存分析
李昭
赵婧
李泉
马志坤
刘长
尚杰
刘长江
杨晓燕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0
原文传递
4
南方山地、丘陵地带考古调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西抚河流域为例
豆海锋
王上海
严振洪
《西部考古》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