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大学科技期刊出版史略(1866—2024)
1
作者 张冰 詹拔群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共27页
本文力图较为完整地展现中山大学100多年的科技期刊出版历史全貌,在明晰中山大学办学源流的基础上将其前身各校的科技期刊出版情况纳入梳理,整理统计出中山大学及其前身各校在正式建校前(1866—1923年)出版科技期刊25种、建校后的民国时... 本文力图较为完整地展现中山大学100多年的科技期刊出版历史全貌,在明晰中山大学办学源流的基础上将其前身各校的科技期刊出版情况纳入梳理,整理统计出中山大学及其前身各校在正式建校前(1866—1923年)出版科技期刊25种、建校后的民国时期(1924—1948年)出版科技期刊87种,共和国时期(1949—2024年)出版科技期刊60种,共计172种,并对代表性刊物进行简要介绍。中山大学的科技期刊出版以医学类期刊的贡献最为突出,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这些科技期刊从科研学术角度记录了中山大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同时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大 科技期刊 出版史 校史
下载PDF
守正创新 勇担时代使命——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70周年(1955—2024)
2
作者 詹拔群 张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9,共12页
本文介绍《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的创刊与源流,分为创刊初期(1955—1966)、首批复刊(1973—1978)、改革开放后(1979—2012)和迈进新时代(2013—2023)四个时间段回顾该刊70年的办刊历程,着重介绍了在各个时期为该刊的发展壮... 本文介绍《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的创刊与源流,分为创刊初期(1955—1966)、首批复刊(1973—1978)、改革开放后(1979—2012)和迈进新时代(2013—2023)四个时间段回顾该刊70年的办刊历程,着重介绍了在各个时期为该刊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中山大学学者及其发表的成果,展现中山大学与该刊在推动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新时代以来,自然科学版致力于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成效。该刊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采取了策划组织大型专题专辑、变更期刊文种为中英文、实施稿件质量提升计划、不断完善数字化出版等重要办刊举措,大力推进国际化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重要作者 数字化出版
下载PDF
1例Ⅰ型亚历山大病患儿的CT/MRI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3
作者 黄卫保 梁莎 +3 位作者 王映飞 苏永焕 许鹏程 林剑军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Ⅰ型亚历山大病的影像特点特点和遗传情况。方法对1例Ⅰ型亚历山大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基因检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因全面性发育落后于2岁7个月时行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结果可见双侧大脑半球皮层下脑白质... 目的探讨Ⅰ型亚历山大病的影像特点特点和遗传情况。方法对1例Ⅰ型亚历山大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基因检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因全面性发育落后于2岁7个月时行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结果可见双侧大脑半球皮层下脑白质、基底节区及侧脑室前角旁斑点状、短线状钙化灶,双侧额顶叶及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灶;3岁4个月时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见患儿双侧大脑半球脑白质弥漫对称性异常信号,T2WI及T2-FLAIR均呈高信号,T1WI病灶整体似呈花环状,双侧侧脑室扩大;4岁5个月时颅脑MRI检查可见患儿原右侧侧脑室前角旁脑白质短线状T1WI高信号消失;5岁5个月时颅脑MRI检查可见患儿原左侧侧脑室体部旁短线状T1WI高信号基本消失,未见明显脑萎缩。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结果发现,患儿存在GFAP基因1号外显子c.235C>T/p.Arg79Cys错义突变。结合影像学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本例患儿明确诊断为Ⅰ型亚历山大病。结论Ⅰ型亚历山大病患儿颅脑CT检查可见皮层下脑白质、基底节区及侧脑室前角旁钙化,颅脑MRI检查可见双侧大脑半球脑白质弥漫对称性异常信号。GFAP基因1号外显子c.235C>T/p.Arg79Cys错义突变可能是Ⅰ型亚历山大病的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白质脑病 亚历山大 Ⅰ型亚历山大 颅脑磁共振成像技术 GFAP基因 错义突变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以知情意行视角下燕山大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银思 李安冬 冯益为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5-167,共3页
大学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者。高校是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阵地,也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文章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知而不清,虽然情感上高度认同... 大学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者。高校是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阵地,也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文章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知而不清,虽然情感上高度认同,意念上十分坚定,但易受外部影响且行为中掺杂了一定的随意性与功利性。高校需要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专业性与系统性,积极抢占网络教育阵地,在“用、识、防、供”四个方面下功夫,推动大学生在广泛实践中内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学习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认同 知情意行 山大
下载PDF
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百年发展历程
5
作者 阮映东 魏鹏娟 胡建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数学系是中山大学创校时最早系之一,也是国内高校较早开办的几个数学系之一。筹办初就延揽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数学家担任教职并主导数学学科的建设及发展,高起点发展并形成了先进的数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像李国平、李华宗、周绍... 数学系是中山大学创校时最早系之一,也是国内高校较早开办的几个数学系之一。筹办初就延揽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数学家担任教职并主导数学学科的建设及发展,高起点发展并形成了先进的数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像李国平、李华宗、周绍棠等杰出数学家。著名数学家姜立夫长期引领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的建设,形成了完整的现代数学人才培养体系,先后培养出了陆启铿、叶叔华、黄华华等杰出校友。中山大学数学学科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众多前沿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之后,中山大学数学学科在国家教学名师邓东皋的带领下通过引进和培养大力充实师资队伍,为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代,基础数学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目前形成了包括数学基地班、拔尖人才计划2.0、强基计划、博士生和硕士生在内的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山大学数学学科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喜人成绩,有7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在四大国际顶尖基础数学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学科建设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山大
下载PDF
古典风格影像下的当代构造与去时间诠释:亚历山大·索库罗夫创作述评
6
作者 王文庆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46,共5页
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索库罗夫(Alexander Sokurov)电影创作深受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影响,展现出诗意电影的真实性与精神层面的深度,这些剧情片与纪录片以虚构与真实交织的手法,通过长镜头、灰调色彩和静默... 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索库罗夫(Alexander Sokurov)电影创作深受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影响,展现出诗意电影的真实性与精神层面的深度,这些剧情片与纪录片以虚构与真实交织的手法,通过长镜头、灰调色彩和静默时间营造出古典而深沉的氛围,引导观众进行深度思考。索库罗夫的作品不仅关注历史的宏大叙事,更深入挖掘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为观众提供独特的审美体验与感悟空间。他的作品在俄罗斯电影序列中独树一帜,以古典主义影像和深刻的哲思性,构造了当代事件与心态的深刻诠释。文章从俄罗斯电影序列中独特的古典主义影像、当代事件与心态的构造、从时间结构中脱离或“去时间”的影像诠释等三个维度,对亚历山大·索库罗夫的创作进行评述,探讨他如何在独树一帜的古典风格影像中表达历史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历山大·索库罗夫 古典电影 俄罗斯电影 历史表述 时间性
下载PDF
一株溶藻菌 Zobellella sp. B307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的溶藻特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7
作者 马双慧 白洁 +4 位作者 孙鹏飞 王登宇 相壮壮 李辉 晨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0,共8页
为研究溶藻菌对赤潮甲藻的作用机制,本文从胶州湾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耐盐菌株Zobellella sp.B307,并研究了该菌株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pacificum)的抑制效果,从细胞结构、生理水平和分子水平探究了该菌株的抑藻途径及作... 为研究溶藻菌对赤潮甲藻的作用机制,本文从胶州湾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耐盐菌株Zobellella sp.B307,并研究了该菌株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pacificum)的抑制效果,从细胞结构、生理水平和分子水平探究了该菌株的抑藻途径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抑藻途径为分泌胞外活性物质的间接溶藻,72 h的溶藻率高达91%。溶藻过程中藻细胞壁破损,叶绿素a和总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藻细胞的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溶藻物质对藻细胞造成的强烈氧化损伤是导致其死亡的直接原因。热休克蛋白基因(HSP)表达量显著上调,说明溶藻物质激发藻细胞产生的ROS在激活抗氧化系统的同时诱导产生HSP70,二者联合清除ROS以减缓藻细胞受应激损伤的程度;A.pacificum的网格蛋白基因(Clathrin)表达量显著上调,表示由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明显增强,进而说明为减轻光合营养功能受损造成的影响,藻细胞的异养功能增强。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诠释菌藻关系,更为探究赤潮治理的生物方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亚历山大 溶藻细菌 溶藻机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重金属铜的生理响应
8
作者 王昕慧 陈田田 +3 位作者 卜克辛 孙惠琛 白洁 晨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2-79,共8页
针对铜离子(Cu^(2+))污染海洋环境中塔玛亚历山大藻作为优势种广泛分布的现状,本研究以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了不同铜离子(Cu^(2+))浓度(0、20、40、80和160 nmol/L)培养下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叶... 针对铜离子(Cu^(2+))污染海洋环境中塔玛亚历山大藻作为优势种广泛分布的现状,本研究以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了不同铜离子(Cu^(2+))浓度(0、20、40、80和160 nmol/L)培养下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叶绿素、光合作用以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揭示了塔玛亚历山大藻对Cu^(2+)的生理响应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最适Cu^(2+)浓度为40 nmol/L。低于此浓度,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受到轻微抑制。而高浓度Cu^(2+)(80和160 nmol/L)处理下,在培养前5 d内会导致藻的生理机能严重受损,生长受到抑制,光合能力下降,活性氧含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增加;培养5 d后,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速度和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光合能力逐渐增强。这表明高浓度Cu^(2+)胁迫在初期(短期内)会诱导藻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升高,从而增强其对Cu^(2+)的耐受性,随着Cu^(2+)的消耗和玛亚历山大藻对环境的逐渐适应,该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恢复正常生长。综上所述,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高浓度Cu^(2+)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这增加了该藻在Cu^(2+)污染的环境中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 铜离子 光合能力 抗氧化酶 赤潮
下载PDF
不同氮浓度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及其氮代谢生理的影响
9
作者 卜克辛 陈田田 +3 位作者 王昕慧 徐溢波 白洁 晨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8-64,共7页
针对近二十年中国高氮磷比海域中亚历山大藻等甲藻引起的赤潮现象频发、规模和范围显著扩大的问题,本研究以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为实验材料,在不同氮浓度下对A.tamarense进行一次性培养,系统分析了氮浓度对A.tamarens... 针对近二十年中国高氮磷比海域中亚历山大藻等甲藻引起的赤潮现象频发、规模和范围显著扩大的问题,本研究以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为实验材料,在不同氮浓度下对A.tamarense进行一次性培养,系统分析了氮浓度对A.tamarense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缺乏氮源的情况下,A.tamarense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然而随着氮浓度的逐渐增加,其生长速率加快且叶绿素含量增高,从而其光合作用能力也显著增强;在对数生长期,与高氮培养相比,低氮培养条件下A.tamarense的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 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活性升高,而平台期NR和GS活性则是随氮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脲酶(Urea enzymes,UE)活性在各时期均随氮浓度的升高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上结果表明:不同氮浓度对A.tamarense生长生理存在显著影响,相较于低氮培养,A.tamarense更适应于高氮环境下生长;A.tamarense通过调节氮代谢酶活性以应对氮限制不利环境的影响,这种适应能力使其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无机氮条件下更具竞争优势。这些研究结果可为解释氮源影响近岸水域生态系统中甲藻赤潮动态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 氮浓度 氮代谢酶 赤潮 富营养化 生长 光合作用
下载PDF
中山大学探索一站一窗式服务新模式
10
作者 吴丹 何海涛 《中国教育网络》 2024年第2期80-82,共3页
近年来,为更好满足师生的服务需求,国内各高校纷纷利用信息手段建设师生服务大厅或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据了解,大多高校普遍采取的都是各职能部门进驻的“一站多窗式”建设模式。中山大学在“十三五”期间根据学校“三校区五校园”的办... 近年来,为更好满足师生的服务需求,国内各高校纷纷利用信息手段建设师生服务大厅或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据了解,大多高校普遍采取的都是各职能部门进驻的“一站多窗式”建设模式。中山大学在“十三五”期间根据学校“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模式,采用线上服务平台和五校园线下办事大厅相结合的运行模式,成立大学服务中心(University ServiceCenter,简称USC),挂靠校长办公室管理,旨在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五校园师生获得无差异、同质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办公室 一站式服务中心 山大 信息化手段 办学模式 运行模式 办事大厅
下载PDF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为低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专访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张锦绣教授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慧 《广东科技》 2024年第3期19-22,共4页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以下简称“中大航空航天学院”或“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是华南地区唯一的航空航天学院,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中大航空航天学院围绕国家“航天强国、航空强国”发展战略,...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以下简称“中大航空航天学院”或“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是华南地区唯一的航空航天学院,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中大航空航天学院围绕国家“航天强国、航空强国”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开展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为探究中大航空航天学院在支撑广东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方面所作贡献,本刊记者专访了该院副院长张锦绣教授——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型号任务“天绘二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全球首个独立完成地月转移和环月飞行的“龙江二号”微卫星总设计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 副总设计师 经济产业发展 研发计划 中大 山大 航天强国 经济健康发展
下载PDF
中山大学生物学学科百年发展史(1924—2024)
12
作者 冯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85,共18页
中山大学生物学学科从1924年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历史悠久,成绩斐然,涌现出陈焕镛、罗宗洛、朱洗、蒲蛰龙、陈心陶、张宏达、林浩然等杰出科学家、教育家。经历了创业初期的不易、高校内迁的艰辛、院系调整岭大生物学科并入的受益,也经... 中山大学生物学学科从1924年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历史悠久,成绩斐然,涌现出陈焕镛、罗宗洛、朱洗、蒲蛰龙、陈心陶、张宏达、林浩然等杰出科学家、教育家。经历了创业初期的不易、高校内迁的艰辛、院系调整岭大生物学科并入的受益,也经历了陈焕镛和植物研究所调出的削弱、蒲蛰龙调入的补强。改革开放后,屈良鹄、徐安龙等一批学人归国创业,学科梯队建设成效明显。生物学科研究人员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科研需求和国际科学发展前沿,紧密围绕关键问题,在寄生虫研究与实践、生物防治、植物区系与分类、水产养殖、作物育种、RNA组学、生物多样性等多个学科领域开展了创新性研究与实践,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与进步作出了贡献。动物学、昆虫学、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先后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开始,中大生物学和生态学均成为“双一流”建设学科,进入学科建设国家梯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学科 生物学 生态学 学科建设 山大
下载PDF
国内高校科考船党建工作创新模式研究——以“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为例
13
作者 叶玮茵 朱晓丹 杨清华 《海洋世界》 2024年第5期82-93,共12页
高等院校在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中扮演着多重重要角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海洋科研和教育领域开始积极投入,打造自己的科考船,科考船在科研支撑、人才培养、科学普及、国家安全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性,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 高等院校在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中扮演着多重重要角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海洋科研和教育领域开始积极投入,打造自己的科考船,科考船在科研支撑、人才培养、科学普及、国家安全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性,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和推动海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普及 海洋强国战略 海洋科研 科考船 高等院校 人才培养 党建工作创新 山大
下载PDF
中山大学物理学学科百年发展史(1924—2024)
14
作者 王军 赵福利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2,共21页
中山大学物理学学科与中山大学同龄,至今已历一个世纪,期间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教育家、科学家,以及周誉侃、高兆兰、李华钟、郭硕鸿、莫党、张纯祥、张进修、余振新、罗蔚茵等一批物理学家及教学名师。经历了民国初期的以科学化人为核... 中山大学物理学学科与中山大学同龄,至今已历一个世纪,期间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教育家、科学家,以及周誉侃、高兆兰、李华钟、郭硕鸿、莫党、张纯祥、张进修、余振新、罗蔚茵等一批物理学家及教学名师。经历了民国初期的以科学化人为核心的创系阶段、高校内迁的艰辛跋涉阶段、院系调整后面向国家专业人才培养分立学科发展阶段,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物理学学科布局。拥有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首批物理学博士点等。21世纪以来,物理学发展壮大,孵化出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2015年后,逐步形成物理学科三校区同质办学错位发展布局。中山大学物理学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均为国家一流专业,成为国家重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中山大学天琴中心、广东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机构和高能直接几何非弹性中子散射飞行时间谱仪等大型设备共同支撑中山大学物理学科在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等离子体物理、天文学等学科方向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学 学科建设 山大
下载PDF
从资源检索向思维赋能转变:中山大学图书馆资源服务一体化发展的探索
15
作者 何文平 张文曦 彭赟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8,共6页
现代信息技术极大丰富了大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也为资源整合、资源服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中山大学图书馆基于丰富的馆藏资源,不断探索适合时代需要的资源服务模式。通过智慧发现、纸电资源一体化、跨学科知识服务等平台建... 现代信息技术极大丰富了大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也为资源整合、资源服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中山大学图书馆基于丰富的馆藏资源,不断探索适合时代需要的资源服务模式。通过智慧发现、纸电资源一体化、跨学科知识服务等平台建设以及数字人文实验室建设,逐步探索从资源检索向思维赋能转变的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服务体系,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未来学习中心”建设提供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服务 思维赋能 数字人文 山大学图书馆
下载PDF
中山大学地质学的百年学科发展
16
作者 郑卓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7,共17页
孙中山先生1924年创办国立广东大学时,理科学系就有地质学科。地质学系成立初期就以高水平建设为起点和聚焦岭南地区为特色,引进了诸多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任教。1927年成立两广地质调查所,极大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起点的学科... 孙中山先生1924年创办国立广东大学时,理科学系就有地质学科。地质学系成立初期就以高水平建设为起点和聚焦岭南地区为特色,引进了诸多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任教。1927年成立两广地质调查所,极大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起点的学科设置和一流师资,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的地质学理论在中国南方的早期应用形成了融入欧洲学派和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学科特点。中山大学地质学高等教育在近代史民主革命时期具有领先地位,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解放后,中山大学地质学科经历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以及多次艰难的专业复办和调整过程。尽管如此,地质学科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先后创办了地质工程、宝玉石与矿物材料、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等新兴学科培养方向。自2002年再次成为独立建制的地球科学系之后,在国家改革开放良好的区位条件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下,地质学科重新走强,目前已建设成地质学、地球物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现在位于珠海校区的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崭新的面貌和高水平的科研教学平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学科优秀学子和国内外科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大 地质学科 百年校庆 两广地质调查所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下载PDF
中山大学化学学科百年发展史(1924—2024)
17
作者 冯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50,共18页
中山大学化学学科由原中山大学化学学科和岭南大学化学学科合并而成,已走过百年征程。在陈宗南、富伦、龙康侯、林尚安、曾汉民、计亮年、陈小明等院系负责人和科学家的努力下,克服艰难险阻,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 中山大学化学学科由原中山大学化学学科和岭南大学化学学科合并而成,已走过百年征程。在陈宗南、富伦、龙康侯、林尚安、曾汉民、计亮年、陈小明等院系负责人和科学家的努力下,克服艰难险阻,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化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化学成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出梁栋材、黄维垣、江元生、苏锵、姜中宏、黄翠芬院士等一批学界翘楚。化学学科在建设与发展上,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搭平台,聚人才,重交叉,促进学产研用结合,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大批科研成果走向应用,为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化学成为“双一流”建设学科,进入学科建设国家梯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无机化学 学科建设 山大
下载PDF
中山大学医学院
18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山大学医科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以国家“新医科”改革为背景,继承中大医科优良传统,坚持临床导向,加强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培养医德高尚、符合新时代需求、岗位胜任力强、具备交叉学科知识、能解决医学前沿问题的... 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山大学医科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以国家“新医科”改革为背景,继承中大医科优良传统,坚持临床导向,加强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培养医德高尚、符合新时代需求、岗位胜任力强、具备交叉学科知识、能解决医学前沿问题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大 深度融合 医学院 岗位胜任力 医学创新人才 医学前沿 医科 基础与临床
下载PDF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简介
19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下面简称“中心”)成立于1964年3月,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基地之一,承...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下面简称“中心”)成立于1964年3月,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基地之一,承担国家肿瘤防治重任,在全国尤其是华南地区及港澳台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学科地位、综合实力居全国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防治 肿瘤研究所 全国领先水平 肿瘤学 肿瘤医院 学术力量 山大 学科地位
下载PDF
亚历山大·彼德洛夫的动画艺术与隐喻建构——以《荒唐人的梦》和《春之觉醒》为例
20
作者 刘婷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3-97,共5页
亚历山大·彼德洛夫是俄罗斯知名动画电影艺术家,“玻璃绘画”风格是他鲜明的艺术标签。彼德洛夫常从文学中汲取动画创作的灵感,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通过创新形象、色彩等视觉元素建构隐喻,延伸文学主题与精神内核。彼德洛夫的创作... 亚历山大·彼德洛夫是俄罗斯知名动画电影艺术家,“玻璃绘画”风格是他鲜明的艺术标签。彼德洛夫常从文学中汲取动画创作的灵感,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通过创新形象、色彩等视觉元素建构隐喻,延伸文学主题与精神内核。彼德洛夫的创作展现了动画作为一种艺术体裁的独特表现力,揭示了其在表达人性、情感和道德等方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历山大·彼德洛夫 动画电影 文学改编 视觉隐喻 俄罗斯电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