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形水势图说 被引量:6
1
作者 刘义杰 《国家航海》 2015年第1期88-111,共24页
我国古代自北宋未徐兢航海后,始有海道图,然后经南宋发展到元朝,有了海道指南图,这是已知最早并存世的海图,是航海图雏形期的最高成就。明初的《郑和航海图》和明中叶吴朴的《渡海方程》及萧崇业的《琉球过海图》等是航海图从海道图发... 我国古代自北宋未徐兢航海后,始有海道图,然后经南宋发展到元朝,有了海道指南图,这是已知最早并存世的海图,是航海图雏形期的最高成就。明初的《郑和航海图》和明中叶吴朴的《渡海方程》及萧崇业的《琉球过海图》等是航海图从海道图发展成山形水势图的过渡阶段。约到明中叶,山形水势图开始成型并替代海道图而成为"舟子秘本"。章巽出版《古航海图考释》时,已经猜测到山形水势图才是真正的海图。随着耶鲁藏《中国山形水势图》的出现,终于使我们认识到:我国古代航海家是综合应用海道针经和山形水势图进行航海的。本文裨益于"耶鲁图"的发现,得以对山形水势图展开讨论,力图梳理我国古代海图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并通过对山形水势图研究,认识我国古代航海史中曾经辉煌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道图 山形水势 章巽图 耶鲁图
原文传递
从“主位”到“他者”的理解——对阳烂侗族栖居文化的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3
2
作者 舒丽丽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09年第2期64-69,共6页
从"主位"与"他者"两个不同的视角,对湖南省西南部一个侗族村落栖居文化进行人类学解读,通过访谈与对传说故事的追溯,将村落"风水"建构在民族历史与文化基础之上,认为栖居文化既是一种信仰和审美哲学,更... 从"主位"与"他者"两个不同的视角,对湖南省西南部一个侗族村落栖居文化进行人类学解读,通过访谈与对传说故事的追溯,将村落"风水"建构在民族历史与文化基础之上,认为栖居文化既是一种信仰和审美哲学,更是期冀通过对其进行解释以达到反思文化研究、加深人与人之间理解包容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烂 山形水势 主位 他者 栖居文化
下载PDF
基于地域文化的智慧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元素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娅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49-52,75,124,共6页
城市公共空间是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在智慧城市中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元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此,本文以我国中部地区的华中城市群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空间设计元素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城市建设过程... 城市公共空间是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在智慧城市中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元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此,本文以我国中部地区的华中城市群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空间设计元素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既要关注技术进步,也要注重自然资源的塑造和保护。智慧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策略包括:促进技术进步,为智慧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奠定基础;借助山形水势,提升公共空间活力;丰富公共空间的历史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智慧城市 公共空间设计元素 技术进步 山形水势
下载PDF
“过洋牵星术”用于印度洋考释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璐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82,共10页
过洋牵星作为一种海上导航技术,在《郑和航海图》、《顺风相送》等明清有关航海的书籍中只见用于苏门答腊以西的印度洋海域,对此许多前辈学者都曾提出疑问或推测,一直是学界难以解答的问题。随着近年来海洋史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此疑问的... 过洋牵星作为一种海上导航技术,在《郑和航海图》、《顺风相送》等明清有关航海的书籍中只见用于苏门答腊以西的印度洋海域,对此许多前辈学者都曾提出疑问或推测,一直是学界难以解答的问题。随着近年来海洋史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此疑问的解答更显必要。本文试图从汉唐以来中国海上导航法的自身发展出发,通过比较过洋牵星术与更路导航的不同应用特点和局限性来解答这一问题。过洋牵星术只见用于印度洋,山形水势于这两种导航技术的抉择中是重要因素。同时,更路导航却能够不断完善脱颖而出,在中国帆船的海洋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洋牵星术 印度洋 更路导航 山形水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