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核桃青果皮对几种人类致病细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广仁 姚大地 由士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2-93,共2页
采用山核桃(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青果皮作为实验材料,应用室内模拟实验、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山核桃青果皮对空气中5种人类致病细菌的抑制效果,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测定山核桃青果皮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山核桃青果皮对5... 采用山核桃(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青果皮作为实验材料,应用室内模拟实验、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山核桃青果皮对空气中5种人类致病细菌的抑制效果,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测定山核桃青果皮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山核桃青果皮对5种人类致病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不同。抑制表皮葡萄球菌效果最好,抑菌率为83.3%;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肺炎球菌,抑菌率分别为75.4%、70.2%、62.6%;对痢疾志贺氏菌抑菌效果较差,为41.1%。通过对山核桃青果皮挥发物质的分析,共鉴定出24种挥发性成分。经查阅文献,初步确定胡椒烯、金合欢醇、氧化石竹烯、α-杜松醇为抑菌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青果皮 人类致病细菌 GC/MS 抑菌 有效成分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山核桃青果皮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元慧 周惠琪 袁珂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67-1669,共3页
目的分析山核桃青果皮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从山核桃青果皮中提取挥发油化学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得到65个组分,鉴定出其中55个成分,... 目的分析山核桃青果皮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从山核桃青果皮中提取挥发油化学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得到65个组分,鉴定出其中55个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5.5%。结论山核桃青果皮中主要成分为(反式)-1-(2,6-二羟基-4-甲氧苯基)-3-苯基-2-丙烯-1-酮(36.69%)、β-谷甾醇(11.83%)、十六酸(10.762%)、(Z,Z)-9,12-十八烷二烯酸(6.644%)、2,3-二羟丙-反-油酸丙酯(6.538%)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青果皮 挥发油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山核桃青果皮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吴峰华 杨虎清 何志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4,共5页
以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山核桃青果皮提取物为试样,采用福林酚方法测定各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通过分析还原力、DPPH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评估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与参照抗氧化剂(VE)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还原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水... 以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山核桃青果皮提取物为试样,采用福林酚方法测定各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通过分析还原力、DPPH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评估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与参照抗氧化剂(VE)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还原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水提取物>VE>80%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依次为VE>80%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油脂抗氧化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VE>水提取物>80%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山核桃青果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不仅与总酚含量有关,还与酚类物质组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青果皮 提取物 总酚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