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稼轩词中的山水形象书写
1
作者
姜晓娟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54-58,共5页
稼轩词中的山水形象呈现多种形态,主要表现为至大至刚的阳刚之态和色笑如花的妩媚之态。稼轩词中的山水形象具有以拟人化山水情态表现深致美感、以精神化山水形象传神写意、以空灵化山水风貌彰显磊落本色的审美特征。辛弃疾在丰富宋词...
稼轩词中的山水形象呈现多种形态,主要表现为至大至刚的阳刚之态和色笑如花的妩媚之态。稼轩词中的山水形象具有以拟人化山水情态表现深致美感、以精神化山水形象传神写意、以空灵化山水风貌彰显磊落本色的审美特征。辛弃疾在丰富宋词山水形象书写的同时,更彰显了词人雄豪壮阔的审美理想与人格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稼轩词
山水形象
特点
艺术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古琴与山水的三重审美境界
2
作者
刘弋枫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古琴与山水的审美境界可分为三个层面——山水形象、山水意象和山水意境。琴之山水形象,是古人抚琴听琴喜好山水环境,及用琴曲呈现自然山水的形式美,可曰表层山水。琴之山水意象,是以琴中“山水”比德、兴情,是人之“情”与山水之“景...
古琴与山水的审美境界可分为三个层面——山水形象、山水意象和山水意境。琴之山水形象,是古人抚琴听琴喜好山水环境,及用琴曲呈现自然山水的形式美,可曰表层山水。琴之山水意象,是以琴中“山水”比德、兴情,是人之“情”与山水之“景”的交融,亦即胸中山水。琴之山水意境可体现在“古”“远”“逸”三方面,都是形上性的超越之境,体现了琴人对永恒、无限、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山水形象侧重形式美,山水意象和山水意境侧重内涵美。古琴与自然山水的关系与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儒释道三家的人生态度、古琴自身的艺术特性及审美内涵(情、德、道)都有关系。以山水为题,可引领和贯通古琴艺术诸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
审美境界
山水形象
山水
意象
山水
意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居夷诗”中贵州山水形象变迁与王阳明心学发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郑凯歌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126,共6页
王阳明在贵州龙场度过三个年头的贬谪生活,所创作“居夷诗”有大量篇幅写到贵州山水,从中可以看出贵州山水形象在王阳明眼中的变迁。贵州山水形象的变迁与王阳明心学的发展基本一致。王阳明在龙场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在贵阳文明...
王阳明在贵州龙场度过三个年头的贬谪生活,所创作“居夷诗”有大量篇幅写到贵州山水,从中可以看出贵州山水形象在王阳明眼中的变迁。贵州山水形象的变迁与王阳明心学的发展基本一致。王阳明在龙场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在贵阳文明书院提出“知行合一”,积极践行“致良知”,贵州山水形象在“居夷诗”中也由荒蛮、险怪变为幽奇、绝美。王阳明心学发展与贵州山水形象变迁相互影响,共同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
“居夷诗”
贵州
山水形象
原文传递
旅游新闻与山水景观目的地形象构建
4
作者
周爱梅
《新闻前哨》
2018年第4期61-62,共2页
旅游新闻是通过传统传播媒介和新兴传播媒介将旅游及相关领域信息展开报道的方式,旅游新闻借助其传播性、文化性、关联性等优势,对于山水景观目的地形象构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
旅游新闻
山水
景观目的地
形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析《画山水序》的意义及美学价值
被引量:
2
5
作者
范廷义
《肇庆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5-46,共2页
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作为山水画创作的指导思想,画家只有“身所盘桓,目所绸缪”才能应目会心,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做到真实地反映出山水的形象特征,以达到“卧游”与“畅神”的目的。
关键词
《画
山水
序》
美学
山水
画
书评
“道”
人格化
山水形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水审美的历史转折——以《永州八记》为中心
被引量:
7
6
作者
邵宁宁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2-28,共7页
本文以《永州八记》为中心 ,论述了发生在古代山水审美领域里的一次历史性转变。《八记》山水形象的变小 ,以及由之体现出的那一种“笼而有之”的心理 ,暗示出了《庄子》以来中国文化中“游”之涵义的微妙变化。它对山水形态的“精微”...
本文以《永州八记》为中心 ,论述了发生在古代山水审美领域里的一次历史性转变。《八记》山水形象的变小 ,以及由之体现出的那一种“笼而有之”的心理 ,暗示出了《庄子》以来中国文化中“游”之涵义的微妙变化。它对山水形态的“精微”描绘 ,从文化精神到美感形式 ,都对后来的山水艺术 ,如诗文、绘画、园林、盆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州八记》
柳宗元
散文
山水形象
文化精神
美感形式
文化心理
审美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论稼轩词中的山水形象书写
1
作者
姜晓娟
机构
陕西理工大学
出处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54-58,共5页
文摘
稼轩词中的山水形象呈现多种形态,主要表现为至大至刚的阳刚之态和色笑如花的妩媚之态。稼轩词中的山水形象具有以拟人化山水情态表现深致美感、以精神化山水形象传神写意、以空灵化山水风貌彰显磊落本色的审美特征。辛弃疾在丰富宋词山水形象书写的同时,更彰显了词人雄豪壮阔的审美理想与人格魅力。
关键词
辛弃疾
稼轩词
山水形象
特点
艺术价值
分类号
I222.8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古琴与山水的三重审美境界
2
作者
刘弋枫
机构
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与管理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文摘
古琴与山水的审美境界可分为三个层面——山水形象、山水意象和山水意境。琴之山水形象,是古人抚琴听琴喜好山水环境,及用琴曲呈现自然山水的形式美,可曰表层山水。琴之山水意象,是以琴中“山水”比德、兴情,是人之“情”与山水之“景”的交融,亦即胸中山水。琴之山水意境可体现在“古”“远”“逸”三方面,都是形上性的超越之境,体现了琴人对永恒、无限、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山水形象侧重形式美,山水意象和山水意境侧重内涵美。古琴与自然山水的关系与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儒释道三家的人生态度、古琴自身的艺术特性及审美内涵(情、德、道)都有关系。以山水为题,可引领和贯通古琴艺术诸境界。
关键词
古琴
审美境界
山水形象
山水
意象
山水
意境
分类号
J632.31 [艺术—音乐]
J601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居夷诗”中贵州山水形象变迁与王阳明心学发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郑凯歌
机构
贵州财经大学文法学院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绿色发展战略高端智库
出处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126,共6页
基金
贵州省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9GZYB16)。
文摘
王阳明在贵州龙场度过三个年头的贬谪生活,所创作“居夷诗”有大量篇幅写到贵州山水,从中可以看出贵州山水形象在王阳明眼中的变迁。贵州山水形象的变迁与王阳明心学的发展基本一致。王阳明在龙场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在贵阳文明书院提出“知行合一”,积极践行“致良知”,贵州山水形象在“居夷诗”中也由荒蛮、险怪变为幽奇、绝美。王阳明心学发展与贵州山水形象变迁相互影响,共同促进。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
“居夷诗”
贵州
山水形象
Keywords
Wang Yangming
the mind development
Juyi Poetry
Guizhou landscape image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旅游新闻与山水景观目的地形象构建
4
作者
周爱梅
机构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新闻前哨》
2018年第4期61-62,共2页
文摘
旅游新闻是通过传统传播媒介和新兴传播媒介将旅游及相关领域信息展开报道的方式,旅游新闻借助其传播性、文化性、关联性等优势,对于山水景观目的地形象构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
旅游新闻
山水
景观目的地
形象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析《画山水序》的意义及美学价值
被引量:
2
5
作者
范廷义
机构
肇庆学院公共艺术教研部
出处
《肇庆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5-46,共2页
文摘
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作为山水画创作的指导思想,画家只有“身所盘桓,目所绸缪”才能应目会心,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做到真实地反映出山水的形象特征,以达到“卧游”与“畅神”的目的。
关键词
《画
山水
序》
美学
山水
画
书评
“道”
人格化
山水形象
分类号
J211.26 [艺术—美术]
J20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水审美的历史转折——以《永州八记》为中心
被引量:
7
6
作者
邵宁宁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2-28,共7页
文摘
本文以《永州八记》为中心 ,论述了发生在古代山水审美领域里的一次历史性转变。《八记》山水形象的变小 ,以及由之体现出的那一种“笼而有之”的心理 ,暗示出了《庄子》以来中国文化中“游”之涵义的微妙变化。它对山水形态的“精微”描绘 ,从文化精神到美感形式 ,都对后来的山水艺术 ,如诗文、绘画、园林、盆景 。
关键词
《永州八记》
柳宗元
散文
山水形象
文化精神
美感形式
文化心理
审美艺术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稼轩词中的山水形象书写
姜晓娟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古琴与山水的三重审美境界
刘弋枫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居夷诗”中贵州山水形象变迁与王阳明心学发展
郑凯歌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原文传递
4
旅游新闻与山水景观目的地形象构建
周爱梅
《新闻前哨》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简析《画山水序》的意义及美学价值
范廷义
《肇庆学院学报》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山水审美的历史转折——以《永州八记》为中心
邵宁宁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