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50年代《人民美术》杂志关于中国画改造讨论的再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卫 张湫逸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1-236,241,共7页
20世纪50年代初,新创办的《人民美术》杂志发表了关于"中国画改造问题"的一系列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画改造的论争。通过梳理和阐释当时语境下中国画改造的具体要求及方法,可以看出,此次论争是对中国画如何适应不断变化中... 20世纪50年代初,新创办的《人民美术》杂志发表了关于"中国画改造问题"的一系列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国画改造的论争。通过梳理和阐释当时语境下中国画改造的具体要求及方法,可以看出,此次论争是对中国画如何适应不断变化中的时代社会的一番讨论。它在中国画实践和思想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也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画论争的再延续。在这次论争的影响下,中国画表现的内容逐渐生活化,大批画家开始外出写生,从而使美术更进一步地走向了大众。美术大众化一方面加快了中国画转型的现代进程,另一方面确保了中国画各方面发展的协调,是解决当时相关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此次讨论也对当下美术领域过度回避政治或过分强调艺术单向度追求的两种极端造成美术创作偏离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警醒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美术》 中国画改造 美术大众化 美术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画火车第一人”王忠良先生火车钢笔画系列作品——人民型(客运)机车
2
《中国铁路》 2018年第9期10-10,共1页
1957年大连机车厂对胜利型机车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升级换代产品。1958年起由青岛四方机车厂生产, 1966年停产,共生产了258台。人民型(客运)机车轴式2-3-1,机车全长23.3 m,设计速度110 km/h。
关键词 机车厂 客运 钢笔画 中国画 火车 作品 现代化改造 换代产品
下载PDF
中国画有规律而无定法——重读亚明《争分夺秒》
3
作者 茹峰 《中国画画刊》 2014年第1期55-55,共1页
亚明先生是“新金陵画派”的代表画家。他早年投身革命,解放后一直担任江苏文化界的领导,曾为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主席。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与傅抱石先生共同组织江苏山水画家进行了在现代美术史上有着深远影响... 亚明先生是“新金陵画派”的代表画家。他早年投身革命,解放后一直担任江苏文化界的领导,曾为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主席。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与傅抱石先生共同组织江苏山水画家进行了在现代美术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旅行写生,行程2万余里。表现新的时代精神,反映新的生活气息,溯源导流,融合中西,赋予古老的山水画以新的生命力,为丰富和强化山水画的表现力拓展了空间,在山水画的现代化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也使江苏省成为了那个时期山水画创作的重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明 中国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山水画 现代化进程 重读 无定 规律
下载PDF
“城市山水画”的发展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登雄 《福建艺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0-41,43,共3页
钱学森同志提出“城市山水画”这一设想是很精辟的,具有首创性、建设性和启发性。为美术家提出了崭新的研究课题和实践领域。我国以城市建筑为题材的山水画古代已有之,除金碧山水之外,尚有介画,城市园林画楼、观舟桥等,北宋张择端的《... 钱学森同志提出“城市山水画”这一设想是很精辟的,具有首创性、建设性和启发性。为美术家提出了崭新的研究课题和实践领域。我国以城市建筑为题材的山水画古代已有之,除金碧山水之外,尚有介画,城市园林画楼、观舟桥等,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虽是风俗画但在表现城市建筑的宏伟,富有时代感,堪称界世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山水 城市建筑艺术 中国画 中国山水画 艺术个性 笔墨技法 时代精神 《清明上河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多民族国家
下载PDF
再造山河——“国画改造运动”的山水画
5
作者 刘佳 《艺术教育》 2013年第4期140-140,145,共2页
上世纪50年代在中国画创作领域掀起了"国画改造运动",在这场以政党文艺意志为主导的"国画改造运动"中,山水画彻底和传统山水式样拉开了距离,完成了新的山水画体系的建构,它虽然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下着眼于新政权的政... 上世纪50年代在中国画创作领域掀起了"国画改造运动",在这场以政党文艺意志为主导的"国画改造运动"中,山水画彻底和传统山水式样拉开了距离,完成了新的山水画体系的建构,它虽然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下着眼于新政权的政治目的,是完成社会各方面意识形态改造的一部分,但在客观上也产生了新的山水绘画式样,画家们围绕新山水画的思考和实践促使了山水画的现代化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国画改造中国画现代化
原文传递
迥立向苍苍——20世纪中叶融会中西改造中国画笔谈
6
作者 高峰 《黄河》 2012年第5期101-116,共16页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驌骦。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这是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流落秦州后留下的诗句。诗人从良马引起感兴,以"真龙种"、"老辅骝"自喻,抒发自己在颠沛流离、处境十分艰难的时候...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驌骦。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这是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流落秦州后留下的诗句。诗人从良马引起感兴,以"真龙种"、"老辅骝"自喻,抒发自己在颠沛流离、处境十分艰难的时候,仍然渴望为国立功的心情。"九·一八"之后的徐悲鸿,则以"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的诗情立意或直接为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悲鸿 中国画 中国绘画 林风眠 传统文人画 改造中国 康有为 山水画 中国传统绘画 董其昌
原文传递
墨彩浓重的画卷——“安徽当代中国画作品展”观后
7
作者 刘继潮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25,51,共5页
1999年1月8日,“安徽当代中国画作品展”在广州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是安徽美术家们以真诚的情感,紧迫的脚步,向时代和历史献上一部墨色浓重、五彩缤纷的画卷。 “安徽当代中国画作品展”由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主办,安徽省美术家协会... 1999年1月8日,“安徽当代中国画作品展”在广州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是安徽美术家们以真诚的情感,紧迫的脚步,向时代和历史献上一部墨色浓重、五彩缤纷的画卷。 “安徽当代中国画作品展”由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主办,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具体承办的一次专业水平的美术活动。共展出中国画作品109件,其中山水画67件,人物画、花鸟画41件。这是近50年来,安徽美术界中国画创作成果的首次全面展示。省市各级美术家协会驻会画家,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作品 山水画创作 现代山水画 安徽 国画创作 人物画 中国画现代化 表现形式 美术家 新安画派
原文传递
摒弃“笔墨”,何异泯灭“中国画”!——在黄宾虹研究会第七届年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1
8
作者 邵洛羊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74-75,共2页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画坛风云际会,百家蜂起,主要形成了壁垒分明的两大艺术思潮:一种是主张以西画技法和观念(有的还夹杂进工艺性的特技手段)来改造中国画,创制新样式,使之现代化,我称之为“外打进”的一种思潮;另一种则主张以中国画内...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画坛风云际会,百家蜂起,主要形成了壁垒分明的两大艺术思潮:一种是主张以西画技法和观念(有的还夹杂进工艺性的特技手段)来改造中国画,创制新样式,使之现代化,我称之为“外打进”的一种思潮;另一种则主张以中国画内在因素之演变发展,适度借鉴外来艺术,持其特有的民族艺术形式,重视“笔墨”,走向世界,我称之为“内打出”的一种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笔墨” 黄宾虹 研究会 山水画 改造中国 工艺性 书画同源 西方文化 艺术思潮
原文传递
气象苍莽——崔振宽的山水艺术
9
作者 殷双喜 《艺术生活》 2002年第6期44-45,共2页
与汉唐文化的辉煌相比较,自宋代以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使得以长安为代表的西部文化的发展渐趋沉寂。但这并不意味着气势雄强、博大深沉的汉唐文化精神的消失,当代西部中国画仍然保持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并在中国画的现... 与汉唐文化的辉煌相比较,自宋代以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使得以长安为代表的西部文化的发展渐趋沉寂。但这并不意味着气势雄强、博大深沉的汉唐文化精神的消失,当代西部中国画仍然保持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并在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中努力开拓,继赵望云、石鲁之后,崔振宽是陕西中国画家群中的优秀代表之一。他的山水画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实验山水,在艺术语言和精神追求上是指向当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中国山水画 艺术语言 传统文化 水墨艺术 文化精神 现代化转型 西部文化 汉唐文化 中国政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中国画的三个特征
10
作者 卢辅圣 《艺术界》 1996年第Z2期52-56,共5页
对中国画来说,没有哪一段历史比二十世纪更富于挑战性。自从闭锁的古国在西方列强的大炮之下门户洞开。
关键词 中国画 二十世纪 中国画 传统文人画 写实主义 传统中国画 林风眠 中国画现代化 改造中国 黄秋园
原文传递
“通”“变”之间——谈山水画创作体会
11
作者 王兴堂 叶燮语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0-131,共2页
我从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后入四川美术学院任教,再到中国美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攻读硕士,到目前在山东艺术学院任教多年,一直处于中国画教学与创作的第一线。因而,对中国画的当代变革有着更为切肤的认识,并在... 我从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后入四川美术学院任教,再到中国美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攻读硕士,到目前在山东艺术学院任教多年,一直处于中国画教学与创作的第一线。因而,对中国画的当代变革有着更为切肤的认识,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上都做了一定的探索。现代时期以来,中国画现代化变革的最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中西融合”。借鉴西方古典或现代绘画理论与技法改造中国画,是近百年来中国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最重要的因素;借鉴西方教学体系建立起来的学院教育,是中国画最重要的繁衍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美术学院 山水画创作 中国画 现代绘画 中西融合 山东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画现代化
原文传递
“城市山水画创作研讨活动”在深圳展开 被引量:3
12
作者 然纯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83-85,共3页
由深圳市文化局和深圳画院联合开展的“城市山水画创作研讨活动”,于5月29日在深圳举行。宋文治、孔仲起、夏硕琦、张仁芝、李宝林、李行简、童中焘、程大利、杨悦浦、龙瑞、方骏、卓鹤君、王维宝、常进、陈向迅、杨小彦、卢禹舜、姚鸣... 由深圳市文化局和深圳画院联合开展的“城市山水画创作研讨活动”,于5月29日在深圳举行。宋文治、孔仲起、夏硕琦、张仁芝、李宝林、李行简、童中焘、程大利、杨悦浦、龙瑞、方骏、卓鹤君、王维宝、常进、陈向迅、杨小彦、卢禹舜、姚鸣京、郑力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多位著名山水画家和理论家及部分深圳的画家和理论家参加了一这活动,这次活动是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文艺创作工程的组成部分。参加这一活动的还有董小明、郭炳安、周凯、孙振华、鲁虹、严善淳等在深从事城市山水画创作研究的画家和理论家。活动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山水 创作研讨 中国画 深圳 文化内涵 山水画创作 传统山水画 山水画 现代化 审美意识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丰收田是如何画出的——新山水画代表作《常熟田》诞生的情境分析
13
作者 鲁虹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65,共3页
本文结合《常熟田》诞生的情境,如钱松嵒先生的学术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关部门对文艺创作的具体要求、《人民美术》(后为《美术》)组织的关于中国画改造的讨论、全国美协与各地美协围绕中国画改造而组织的写生与创作活动,以及... 本文结合《常熟田》诞生的情境,如钱松嵒先生的学术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关部门对文艺创作的具体要求、《人民美术》(后为《美术》)组织的关于中国画改造的讨论、全国美协与各地美协围绕中国画改造而组织的写生与创作活动,以及钱松嵒先生的具体改革方案等等分析了《常熟田》在当时取得成功,并成为新山水画代表作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改造 现实主义 山水画 写生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丰收田是如何画出的——新山水画代表作《常熟田》诞生的情境分析
14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4-134,共1页
鲁虹在《社会主义丰收田是如何画出的——新山水画代表作(常熟田)诞生的情境分析》一文中结合《常熟田》诞生的情境,如钱松岔先生的学术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关部门对文艺创作的具体要求、《人民美术》(后为《美术》)组织... 鲁虹在《社会主义丰收田是如何画出的——新山水画代表作(常熟田)诞生的情境分析》一文中结合《常熟田》诞生的情境,如钱松岔先生的学术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关部门对文艺创作的具体要求、《人民美术》(后为《美术》)组织的关于中国画改造的讨论、全国美协与各地美协围绕中国画改造而组织的写生与创作活动,以及钱松宙先生的具体改革方案等等分析了《常熟田》在当时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代表作 山水画 常熟 情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画改造 《美术》
原文传递
论张大千晚年山水变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雷文彬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84-286,共3页
张大千晚年创造泼墨泼彩山水画,把工笔和写意进行综合性嫁接,对没骨和破墨予以承继性发挥。同时与重彩系统交集,使水墨和色彩融汇合成,发挥了重彩与水墨的双重魅力,极大地张扬了色彩力量。用笔、墨、色三位一体的整体语言,抒发画家的主... 张大千晚年创造泼墨泼彩山水画,把工笔和写意进行综合性嫁接,对没骨和破墨予以承继性发挥。同时与重彩系统交集,使水墨和色彩融汇合成,发挥了重彩与水墨的双重魅力,极大地张扬了色彩力量。用笔、墨、色三位一体的整体语言,抒发画家的主体精神,并保持东方艺术神韵,宏扬民族文化独立精神,对中国画现代化变革具有重要引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千 泼墨泼彩山水画 中国画现代化变革
原文传递
传统的现代阐释——梅墨生访谈
16
作者 魏运成 《东方艺术》 2003年第1期26-44,共19页
采访时间:2003年元月12日采访地点:北京梅墨生画室采访人:魏运成 魏运成(以下简称魏):梅先生,自“中国画穷途末路”论之后,你是较早打出坚持传统旗号者之一,是怎样的一种原动力使你较早提出坚持传统,而且始终不渝,请谈谈你对“传统”的... 采访时间:2003年元月12日采访地点:北京梅墨生画室采访人:魏运成 魏运成(以下简称魏):梅先生,自“中国画穷途末路”论之后,你是较早打出坚持传统旗号者之一,是怎样的一种原动力使你较早提出坚持传统,而且始终不渝,请谈谈你对“传统”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阐释 中国画 黄宾虹 流行书风 传统山水画 中国文化 现代化 中国山水画 中国古代 山水
原文传递
李可染访德写生的社会语境及艺术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斌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28,共8页
本文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置身于中国画改造浪潮中的李可染的艺术主张和实践分析认为,在同时期山水画家大都寻找时代标签的时候,李可染保持了他的相对独立性。他的访德写生,从技术语言来看,在多层次表达和逆光研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就... 本文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置身于中国画改造浪潮中的李可染的艺术主张和实践分析认为,在同时期山水画家大都寻找时代标签的时候,李可染保持了他的相对独立性。他的访德写生,从技术语言来看,在多层次表达和逆光研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就题材表现而言,则不同于其他以反映异国风土人情或现代化建设为主要母题的出国写生,而几乎全为建筑和自然风光的描绘。结合当时的政治和艺术环境,我们可以看到,李可染淡化了一时的政治任务和要求,而着力于较为长远的东西方文化格局中的中国画本体语言变革目标。这种在特殊时代语境下的艺术家个体选择方式和经历引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可染 艺术影响 社会语境 写生 中国画改造 政治任务 相对独立性 现代化建设
原文传递
水墨视点·阳光
18
作者 刘健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7-137,共1页
中国画的现代进程表明,简单的追求现代化与简单的谋求传统化,对中国画的发展都是不利的。阳光先生的创作在这两极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他的山水画骨势洞达,富有弹性和金石气的雄强笔墨,具有强烈的现代形式构成意识。
关键词 中国画 现代化 传统化 山水画 阳光
原文传递
时间的温度——谈杨士奎的水墨风景画
19
作者 党震 《东方艺术》 2014年第14期90-93,共4页
在杨士奎近两年的水墨风景画系列作品中.我读到了一种坚持——关于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许多细碎的记忆片段与城市的昨天.今天.明天有所关联。这种联系不只是理性的文化思考.那静远又亲近的温度是通过时间慢慢积淀起来的。观察当代中国... 在杨士奎近两年的水墨风景画系列作品中.我读到了一种坚持——关于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许多细碎的记忆片段与城市的昨天.今天.明天有所关联。这种联系不只是理性的文化思考.那静远又亲近的温度是通过时间慢慢积淀起来的。观察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沿革轨迹.我们知道.从20世纪90年代初(85美术新潮之后)开始.对传统"中国画"的现代化改造从未停歇过。从形式到观念.短短三十年.不论坚持"中学为本"."正本清源"的保守改良派还是坚持"中西融合"努力使水墨进入当代语境的激进改革派.无疑都从自身的层面开拓了新中国画的形式语言空间.扩展了文化视角维度。在这个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画 水墨 温度 时间 20世纪90年代初 当代语境 现代化改造 中国画
原文传递
“文武双全”的王春立
20
作者 邵大箴 《荣宝斋》 2003年第3期128-133,共6页
在我国当代画坛,王春立君是一位有成就的美术评论家和画家,最近读了他的美术评论集《人民的艺术》(辽宁美术出版社,二00二年)
关键词 美学特征 山水画创作 中国画现代化 两宋山水画 二00二年 文艺思潮 评论集 延安文艺座谈会 传统文人画 审美理想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