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义单位线在山洪模拟中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许营营 王金星 +2 位作者 侯东儒 余其鹰 胡彩虹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广义单位线把流域对净雨的调蓄作用概化为M个等效线性水库并联,为汇流计算提供了新方法。为检验其在山洪模拟中的适用性,在淮河、长江选取4个小支流共56场典型洪水作为研究对象,与Nash单位线法对比分析暴雨洪水过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 广义单位线把流域对净雨的调蓄作用概化为M个等效线性水库并联,为汇流计算提供了新方法。为检验其在山洪模拟中的适用性,在淮河、长江选取4个小支流共56场典型洪水作为研究对象,与Nash单位线法对比分析暴雨洪水过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模拟精度均达到了乙级精度要求标准,但从评价指标来看,广义单位线法的平均纳什效率系数、峰现时间及其合格率(0.79、0.90h、98.30%)优于Nash单位线法(0.75、1.09h、94.34%)。广义单位线综合了流域地形地貌特征,可以更好地表征流域汇流特性,适用性较强,为国内山洪灾害预警预报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单位线 山洪模拟 参数优化 地面汇流
下载PDF
基于测雨雷达与地面雨量站的山洪模拟及灾害预警时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孔坚 许泽星 +1 位作者 舒毅 王协康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5期27-31,44,共6页
传统暴雨山洪预警主要依靠地面雨量站降雨数据,易出现虚警漏警或难以满足预警时效的情况。流域面雨量实时监测和前移山洪预警响应时间是满足山洪灾害防御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测雨雷达技术的应用也为山洪灾害防治提供了新的预警思路。以... 传统暴雨山洪预警主要依靠地面雨量站降雨数据,易出现虚警漏警或难以满足预警时效的情况。流域面雨量实时监测和前移山洪预警响应时间是满足山洪灾害防御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测雨雷达技术的应用也为山洪灾害防治提供了新的预警思路。以湖北柳林镇2021年8月12日暴雨山洪事件为例,采用模块化分布式水文模型(MDHM)模拟山洪过程并进行预警分析,对比基于测雨雷达、地面雨量站降雨输入条件下的灾害预警时效,评估两种降雨数据源下山洪预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测雨雷达预报降雨结合水位陡涨率预警法能显著提高预警效果,可为暴雨山洪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测雨雷达 山洪模拟 雨量站 预警时效 湖北随州柳林镇
下载PDF
基于HEC-HMS模型的太行山小流域山洪模拟研究——以邢台路罗川流域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宋世凯 王海龙 +3 位作者 郎子龙 商彦蕊 刘强 王磊斌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4,共8页
太行山南段东坡路罗川流域山洪灾害频发,然而相关的模拟研究较少。采用HEC-HMS模型,以罗川流域1982—2016年间8场山洪进行参数率定,2场洪水进行验证,并对比两套参数组合方案((1)初损常损法+Sndyer单位线法+指数衰退法+马斯京根法;(2)SC... 太行山南段东坡路罗川流域山洪灾害频发,然而相关的模拟研究较少。采用HEC-HMS模型,以罗川流域1982—2016年间8场山洪进行参数率定,2场洪水进行验证,并对比两套参数组合方案((1)初损常损法+Sndyer单位线法+指数衰退法+马斯京根法;(2)SCS曲线数法+SCS单位线法+指数衰退法+马斯京根法)。结果表明:两套方案合格率均为90%,平均Nash效率系数分别为0.83和0.79,预报精度均到达乙级水平,方案一优于方案二。产流初损和CN值均与起涨流量密切相关,分别为对数和指数关系。在验证期,基于经验关系的动态推求法模拟的洪峰流量平均相对误差为12.35%,洪量平均相对误差为12.35%,平均Nash系数为0.82,均优于固定参数法(17.26%、13.35%和0.77),可有效提高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C-HMS模型 太行山中小流域 山洪模拟 产流参数动态推求
下载PDF
基于GIS和FDC的钱排河流域山洪模拟
4
作者 魏俊彪 唐造造 黄健东 《广东水利水电》 2013年第12期9-13,共5页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提取钱排水电站以上流域的分水线、河网和流域平均坡度等基本参数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东江流域区域化流量历时曲线(FDC)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钱排河流域的区域化FDC,以此来率定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在钱排河流域日...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提取钱排水电站以上流域的分水线、河网和流域平均坡度等基本参数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东江流域区域化流量历时曲线(FDC)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钱排河流域的区域化FDC,以此来率定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在钱排河流域日径流模拟中的参数,并使用该套参数进行钱排水电站以上流域场次山洪的模拟,结果表明基于GIS和FDC方法来进行钱排河流域场次山洪的模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排河 GIS FDC 新安江模型 山洪模拟
下载PDF
雷达定量降水估算在官山河流域山洪模拟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匡威 毛北平 +2 位作者 郑力 张艳军 宋星原 《水利水电快报》 2020年第7期1-4,13,共5页
为了应对水文科技创新、智慧水文提出的新要求,采用科技前沿技术,结合国内外水文科学先进理念,通过雷达遥感资料进行雨量监测,利用遥感影像资料进行土壤含水量和蒸发量反演,在无资料地区开展水文模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科学使用雷达降... 为了应对水文科技创新、智慧水文提出的新要求,采用科技前沿技术,结合国内外水文科学先进理念,通过雷达遥感资料进行雨量监测,利用遥感影像资料进行土壤含水量和蒸发量反演,在无资料地区开展水文模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科学使用雷达降水(QPE)可改善山洪模拟的精度,雷达能够反映降雨的空间异质性,雷达定量估测降水可提高降雨测量的准确度,也能较为明显提高洪水模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模拟 雷达定量降水估算 雷达遥感 新安江模型 TOPMODEL模型 LSTM模型 SCS模型 官山河流域
下载PDF
水文模型在白沙河流域山洪模拟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金津 张艳军 +3 位作者 陈秀篁 陈宁玥 赵建华 陈斯达 《水资源研究》 2020年第2期131-139,共9页
为提高白沙河流域山洪预警预报精度,减少山洪灾害在该区域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将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新安江模型、TOPMODEL模型应用于山洪模拟中,选取该流域2009~2013年的实测洪水资料进行模型的率定和验证,比较分析场次洪水在率定期... 为提高白沙河流域山洪预警预报精度,减少山洪灾害在该区域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将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新安江模型、TOPMODEL模型应用于山洪模拟中,选取该流域2009~2013年的实测洪水资料进行模型的率定和验证,比较分析场次洪水在率定期和验证期的模拟结果,探究三种模型在白沙河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新安江模型以及TOPMODEL模型模拟结果的平均洪峰误差分别为16.93%、54.00%、23.20%,径流深误差分别为21.28%、36.69%、12.68%。新安江模型模拟效果不佳,适用性最差;TOPMODEL模型模拟结果比新安江模型模拟结果要好,但洪峰误差依然相对偏大;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的模拟效果最好,适用性最强,能够满足洪水预报的基本要求,可用于在该区域进行山洪预警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模拟 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 新安江模型 TOPMODEL模型 白沙河流域
下载PDF
国家级降水融合产品在山洪模拟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旷兰 田茂举 +3 位作者 康俊 李奇临 刘祥 李深智 《气象科技进展》 2023年第1期50-55,共6页
利用SRTM数字高程DEM模型、土地利用数据,以ArcGIS为平台,以綦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自动气象站降水数据、多源降水融合产品等5种不同降水数据,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其逐小时流域面雨量,驱动FloodArea水动力模型,对2021年8月8日16时—9... 利用SRTM数字高程DEM模型、土地利用数据,以ArcGIS为平台,以綦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自动气象站降水数据、多源降水融合产品等5种不同降水数据,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其逐小时流域面雨量,驱动FloodArea水动力模型,对2021年8月8日16时—9日10时綦江流域出现的一次山洪过程进行山洪淹没模拟,对得到的模拟水深与实测水位进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1)5种降水数据模拟的淹没水深在5个水文站的相关系数均较高,96%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3,其中AWS、RT和NRT降水数据模拟的淹没深度效果都较好,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9857;2)整体上模拟水位与实测水位的过程变化基本一致,但在峰值上,模拟水位具有1~2 h的滞后性,模拟的洪峰水位略微偏低;3)5种降水数据模拟的山洪过程拟合度较高,确定性系数均达到了0.8715以上,96%的比例达到了0.9215,其中最高为0.9831;4)5种降水数据模拟的山洪可信度较高,纳什效率系数均达到了0.8687以上,96%的比例达到了0.9202,其中最高为0.98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PAS FloodArea 山洪模拟 泰森多边形
下载PDF
双超模型在吕梁市圪洞流域山洪模拟中的应用
8
作者 武强 郑秀清 陈彦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1-43,5,共4页
为分析双超模型在圪洞流域洪水模拟中的适用性,利用流域内1966~2012年14场代表性降雨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利用洪峰流量相对误差、径流深相对误差、确定性系数及峰现时差四个指标评价了双超模型的模拟精度,之后探讨了不同土地利... 为分析双超模型在圪洞流域洪水模拟中的适用性,利用流域内1966~2012年14场代表性降雨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利用洪峰流量相对误差、径流深相对误差、确定性系数及峰现时差四个指标评价了双超模型的模拟精度,之后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下模型主要敏感参数的取值。结果表明,双超模型在圪洞流域的适用性良好,山洪预报结果基本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水分最大吸力、土壤饱和时的渗透力等模型主要参数排序由小到大均为建设用地、草地、林地、耕地。研究结果为双超模型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超模型 圪洞流域 模型参数 山洪模拟
下载PDF
降雨时空不确定性对小流域洪峰模拟的影响评估
9
作者 王雪梅 郭良 翟晓燕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4,共6页
山丘区小流域洪峰模拟结果与降雨时空分布密切相关。以河南省荥阳市王宗店流域“7·20”山洪灾害为例,构建了15种时空分布的10 min尺度降雨情景,综合采用中国山洪水文模型和方差分析理论评估降雨时空情景变化对洪峰模拟的影响。结... 山丘区小流域洪峰模拟结果与降雨时空分布密切相关。以河南省荥阳市王宗店流域“7·20”山洪灾害为例,构建了15种时空分布的10 min尺度降雨情景,综合采用中国山洪水文模型和方差分析理论评估降雨时空情景变化对洪峰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山洪水文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7·20”暴雨洪水过程。不同时间情景下10 min降雨量均匀分布模拟得到的洪峰流量较小、峰现时间较晚;非均匀分布时最大10 min降雨量发生时间越晚,模拟得到的洪峰流量越大、峰现时间越晚。空间情景变化主要影响洪峰流量模拟,采用泰森多边形法模拟得到的洪峰流量最大。时间情景变化是洪峰流量和峰现时间模拟结果不确定性的最主要来源,空间情景变化和时空情景耦合变化仅影响洪峰流量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山洪模拟 降雨时空不确定性 中国山洪水文模型 方差分析 王宗店流域
下载PDF
小流域暴雨山洪水文模型与水动力学方法计算比较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刘昌军 文磊 +3 位作者 周剑 赵悬涛 郭良 魏永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2-270,278,共10页
针对小流域暴雨山洪精细模拟问题,提出了小流域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以小流域为单元构建了暴雨山洪分布式模拟模型,开发了可视化时空变源分布式水文模型软件FFMS和水动力学计算软件FHMS。以宝盖寺小流域场次暴雨洪水计算为例,分别采用... 针对小流域暴雨山洪精细模拟问题,提出了小流域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以小流域为单元构建了暴雨山洪分布式模拟模型,开发了可视化时空变源分布式水文模型软件FFMS和水动力学计算软件FHMS。以宝盖寺小流域场次暴雨洪水计算为例,分别采用水文学和水动力学方法计算了小流域暴雨山洪过程,并分析了两种方法的计算精度、效率、实用性等。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水文与水动力学方法均可实现小流域暴雨山洪的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基本一致;(2)对于无资料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水文学建模速度快,计算效率更高,水动力学方法建模和计算效率更低;(3)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暴雨洪水形成机理、演进过程模拟方面,水动力学计算结果更加精细和准确;在山区中小流域洪水预报预警方面,水文学方法更加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山洪 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 模块化分布式水文模型 水动力方法 山洪模拟
下载PDF
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及其在小流域洪水模拟中的应用——以四川省、甘肃省的4个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相芝 周剑 文磊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0-90,共11页
近年来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断增加,基于GIS和遥感数据的水文模型为山洪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DEM和遥感数据提取小流域基础属性并划分地貌水文响应单元,利用垂向混合产流计算产流量,采用包气带非饱和土壤计算下渗,建... 近年来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断增加,基于GIS和遥感数据的水文模型为山洪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DEM和遥感数据提取小流域基础属性并划分地貌水文响应单元,利用垂向混合产流计算产流量,采用包气带非饱和土壤计算下渗,建立垂向上的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利用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模拟四川省和甘肃省4个流域多场次洪水过程,通过SCE算法进行参数率定和产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模拟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纳什效率系数均超过0.8;四川和甘肃两省小流域受到下垫面信息影响,主导产流成分不同。模型能够提供较为精确的山丘区流域洪水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模拟 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 主导产流成份 敏感性参数 下垫面信息
下载PDF
山洪沟道防冲建筑物壅水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立兵 田福昌 +1 位作者 曹鲁赣 苑希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0-43,共4页
为合理评价山洪沟道防冲建筑物壅水风险,基于Saint-Venant方程组和Villemonte堰流公式,构建了防冲建筑物壅水风险评估水动力模型。根据防冲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将防冲建筑物概化为薄壁堰。将该模型应用于防冲建筑物分布密集的... 为合理评价山洪沟道防冲建筑物壅水风险,基于Saint-Venant方程组和Villemonte堰流公式,构建了防冲建筑物壅水风险评估水动力模型。根据防冲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将防冲建筑物概化为薄壁堰。将该模型应用于防冲建筑物分布密集的宁夏北武当沟,分析评估梯级防冲坎壅水风险,并提出优化措施建议。计算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较精确地模拟山洪演进过程和防冲建筑物壅水风险,充分体现了防冲建筑物的阻水效果。研究成果对沟道山洪的精细仿真模拟与风险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模拟 防冲建筑物 壅水风险评估 Villemonte堰流公式 北武当沟
下载PDF
电杆基础冲刷及防护措施效果的数值分析
13
作者 钟念龙 万怡国 +4 位作者 陈东 陈永清 李嵩 黄河 蒋水华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4年第1期11-20,共10页
目前考虑一定坡度下基础局部冲刷的研究很少,并且缺乏探讨山洪灾害下电杆防护措施的效果研究。基于FLOW-3D软件对电杆基础冲刷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别对水头(4~6 m)、坡度(10°~20°)、电杆距坡脚距离(6~9 m)和初始流速(1~3 m... 目前考虑一定坡度下基础局部冲刷的研究很少,并且缺乏探讨山洪灾害下电杆防护措施的效果研究。基于FLOW-3D软件对电杆基础冲刷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别对水头(4~6 m)、坡度(10°~20°)、电杆距坡脚距离(6~9 m)和初始流速(1~3 m·s^(-1))4个变量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对照工况的水头、坡度、电杆距坡脚距离和初始流速分别设置为4 m、20°、6 m和2 m·s^(-1),通过控制变量法进行试验。随后在对照工况基础上分别设置牺牲桩群和杆前分流板,计算电杆基础的最大冲刷深度和水流冲击电杆的压力,并对比分析2种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水头、坡度和初始流速的增大及电杆距坡脚距离的减小,电杆基础的最大冲刷深度和水流冲击电杆的压力均随之增大。在水头、坡度、电杆距坡脚距离和初始流速分别取6 m、20°、6 m和3 m·s^(-1)的工况下,电杆基础的最大冲刷深度和水流冲击电杆的压力最大;设置牺牲桩和分流板均可降低水流冲击电杆的压力,其中设置牺牲桩降低冲击压力的幅度更大;设置牺牲桩可有效降低电杆基础的最大冲刷深度,相比之下,设置分流板只能降低电杆前侧基础的冲刷深度,但对电杆后侧基础的防护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杆基础 山洪模拟 局部冲刷 防护措施 防护效果
下载PDF
Full 2D Hydrodynamic Modelling of Rainfall-induced Flash Floods 被引量:6
14
作者 HUANG Wei CAO Zhi-xian +2 位作者 QI Wen-jun Gareth PENDER ZHAO Ka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5期1203-1218,共16页
Mountain catchments are prone to flash flooding due to heavy rainfall. Enh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processes of flash floods is essential for effective flood risk management. However, tradit... Mountain catchments are prone to flash flooding due to heavy rainfall. Enh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processes of flash floods is essential for effective flood risk management. However, traditional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s based on kinematic and diffusion wave approximations ignore certain physical mechanisms of flash floods and thus bear excessive uncertainty. Here a hydrodynamic model is presented for flash floods based on the full two-dimensional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incorporating rainfall and infiltratio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of overland flows were modelled to illustrate the capability of the model. Then the model was applied to resolve two observed flash floods of distinct magnitudes in the Lengkou catchment in Shanxi Province, China. The present model is shown to be able to reproduce the flood flows fairly well compared to the observed data.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ainfall is shown to be crucial for the modelling of flash floods. Sensitivity analyses of the model parameters reveal that the stage and discharge hydrographs a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Manning roughness and initial water content in the catchment than to the Green-Ampt head. Most notably, as the flash flood augments due to heavier rainfall, the modelling results agree with observed data better, which clearly characterizes the paramount role of rainfall in dictating the floods. From practical perspectives, the proposed model is more appropriate for modelling large flash flo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sh flood Full hydrodynamic model Spatial distribution RAINFALL
下载PDF
Hydrological Evaluation with SWAT Model and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for Flash Flood Warning System in Thailand
15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3年第6期349-357,共9页
Flash floods are a natural disaster that occurs annually, especially in the mountainous terrain and steep slopes of northern Thailand. The current flood forecasting systems and tools are available but have low accurac... Flash floods are a natural disaster that occurs annually, especially in the mountainous terrain and steep slopes of northern Thailand. The current flood forecasting systems and tools are available but have low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The numbers of rainfall and runoff stations are less, because the access to the station area is difficult. Additionally,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are high. Hydrological modeling of a SWAT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was used in this study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 days weather forecast from the NWP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which provided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rainfall, sunshine and wind speed. The data from NWP and SWAT were used to simulate the runoff from the Nan River in the last 10 years (2000-2010). It was found that the simulated flow rate for the main streams using data from NWP were 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s. At the N64 and Nl stations, the ratios of the maximum simulated flow rate to the observations were equal to 108% and 118%, respectively. However, for the tributari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simulated flow rate using NWP data was lower than the observations, but, it was still within the acceptable range of not greater than 20%,6. At N65, D090201 and D090203 stations, the ratio of the maximum simulated flow rate were 90.0%, 83.0% and 86.0%, respectively. This was due to the rainfall from the NWP model being greater than the measured rainfall. The NWP rainfall was distributed all over the area while the rainfall data from the measurements were obtained from specific points. Therefore, the rain from the NWP model is very useful especially for the watershed areas without rain gauge stations. In summary, the data from the NWP can be used with the SWAT model and provides relatively sound results despite the value for the main river being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observed data. Consequently, the output can be used to create a flood map for flash flood warning in th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sh flood SWAT model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Nan Basin Thailand.
下载PDF
多源降雨数据在官山河山洪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金津 董文逊 +3 位作者 张艳军 谌芸 徐辉 陈秀篁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81,共10页
为提高山区小流域山洪预报精度,以官山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究多源降雨数据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前景。将雷达降雨数据、热带降雨观测计划(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卫星降雨数据、地面雨量站数据分别作为TOPMODEL(topogr... 为提高山区小流域山洪预报精度,以官山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究多源降雨数据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前景。将雷达降雨数据、热带降雨观测计划(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卫星降雨数据、地面雨量站数据分别作为TOPMODEL(topography-based hydrological model)模型的数据输入进行洪水模拟,对比分析不同来源降雨数据下的模型模拟结果。结果表明:雷达降雨数据作为模型驱动时,洪峰流量误差最小,平均误差仅为5.4%,径流深误差模拟效果也较好,平均误差为10.84%;TRMM卫星降雨数据作为模型驱动时虽然径流深误差较小,平均误差为7.44%,但是洪峰模拟误差较大,平均误差为80.34%;地面雨量站数据作为模型驱动时模拟效果不佳,洪峰误差的平均值为39.71%,径流深误差的平均值为18.58%。综合分析,雷达测雨作为模型驱动时在官山河流域的山洪模拟过程中效果最好,其在山洪预警预报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测雨 TRMM卫星 TOPMODEL模型 山洪模拟
原文传递
前期土壤湿度和降雨对小流域山洪预警指标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21
17
作者 翟晓燕 郭良 +2 位作者 刘荣华 张永勇 王雅莉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57-2965,共9页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预警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前期土壤湿度状况和降雨变化。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和情景分析法确定安徽省岳西流域的山洪灾害临界雨量集合,评估前期土壤湿度状况、雨型和预警时段对临界雨量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①中...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预警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前期土壤湿度状况和降雨变化。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和情景分析法确定安徽省岳西流域的山洪灾害临界雨量集合,评估前期土壤湿度状况、雨型和预警时段对临界雨量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①中国山洪水文模拟系统在研究区内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率定期和验证期的平均径流深和洪峰流量相对误差均在15%以内,平均峰现时间误差在1h以内,平均Nash-Sutcliffe系数为0.79和0.77;②60种情景模式下,池墩组村的临界雨量集合为141~528 mm;③前期土湿状况和雨型均显著影响临界雨量变化,随着土壤饱和率从0.20分别增加到0.50和0.80,临界雨量分别减少13.7%~16.2%和26.8%~31.8%;短历时预警时,临界雨量由大到小的相应雨型分别为减弱雨型、中间雨型和增强雨型。研究可为山洪灾害预报和早期预警提供理论支持,也为中国山洪灾害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中国山洪水文模拟系统 临界雨量 岳西流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