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白内障术后山羊葡萄球菌性眼内炎的诊治
1
作者 舒晗 钟凌霄 +3 位作者 乔沛瑶 杨海鹏 饶朗毓 孙文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5期44-46,共3页
感染性眼内炎是白内障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山羊葡萄球菌是一种少见的过氧化氢酶阳性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人体全身性感染有关。该文介绍1例白内障术后山羊葡萄球菌性眼内炎患者的诊疗过程,分析其临床表现,探讨防治措施,以期为临... 感染性眼内炎是白内障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山羊葡萄球菌是一种少见的过氧化氢酶阳性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人体全身性感染有关。该文介绍1例白内障术后山羊葡萄球菌性眼内炎患者的诊疗过程,分析其临床表现,探讨防治措施,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葡萄球菌 白内障 眼内炎
下载PDF
2株山羊葡萄球菌药敏及诱导性耐药的检测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斐 明德松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6期112-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患者山羊葡萄球菌药敏及诱导性耐药。方法用美国BD公司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及其NMIC/ID-55鉴定/药敏板对患者血分离的2株山羊葡萄球菌(菌株92738、菌株100710)进行鉴定和21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应用NMIC/ID-55鉴... 目的探讨患者山羊葡萄球菌药敏及诱导性耐药。方法用美国BD公司PhoenixTM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及其NMIC/ID-55鉴定/药敏板对患者血分离的2株山羊葡萄球菌(菌株92738、菌株100710)进行鉴定和21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应用NMIC/ID-55鉴定/药敏板头孢硝噻吩试验检测其β-内酰胺酶,苯唑西林-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诱导性β-内酰胺酶,D试验检测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诱导性耐药,苯唑西林纸片抑菌环周菌落乳胶凝集法检测诱导性青霉素结合蛋白2a。结果 PhoenixTM100细菌鉴定仪鉴定该二菌均为山羊葡萄球菌,可信度分别为95%、99%;1株全敏感,NT试验阴性。1株仅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NT试验阳性;该二菌D试验、纸片抑菌环周菌落青霉素结合蛋白2a乳胶凝集法均诱导阴性。结论这2株山羊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较低,其机制为产β-内酰胺酶,未检出诱导性β-内酰胺酶、诱导性青霉素结合蛋白2a、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葡萄球菌 药敏 诱导性耐药 Β-内酰胺酶
下载PDF
1例山羊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情况分析
3
作者 陈乾 王丽辉 《抗感染药学》 2022年第10期1474-1476,共3页
目的:分析1例山羊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成功救治情况,为类似病例的救治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该例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和感染症状,考虑近期有反复肺部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经历,遂采集痰液和血液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以明确... 目的:分析1例山羊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成功救治情况,为类似病例的救治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该例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和感染症状,考虑近期有反复肺部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经历,遂采集痰液和血液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以明确感染部位和致病菌,同时给予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后续回报显示血标本中检出山羊葡萄球菌,由于其正好被万古霉素的抗菌谱覆盖,且药敏结果显示对万古霉素敏感,故患者很快康复出院。结论:山羊葡萄球菌作为皮肤黏膜的常见定植菌鲜有感染人类的情况发生,但在免疫力低下或频繁使用抗菌药物的人群中感染相对较易发生,临床在对待不明原因感染时应多注意识别、鉴别,以提高治疗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葡萄球菌 血流感染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诺氟沙星降解菌NOR-36的分离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付泊明 陈立伟 +2 位作者 蔡天明 杨倩 丁大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6-584,共9页
利用微生物分离筛选技术从医药厂废水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可以以哌嗪为一级基质共代谢降解诺氟沙星的菌株.经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将此菌株初步鉴定为山羊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aprae),命名为NOR-36.当菌... 利用微生物分离筛选技术从医药厂废水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可以以哌嗪为一级基质共代谢降解诺氟沙星的菌株.经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将此菌株初步鉴定为山羊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aprae),命名为NOR-36.当菌株NOR-36在温度为30℃、pH 7.0、诺氟沙星起始浓度为5 mg·L^(-1),哌嗪与诺氟沙星浓度比为5∶1时培养10 d降解率可达92.6%.而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不加一级基质的空白实验中诺氟沙星的降解率最高仅为8.5%.可知菌株NOR-36以哌嗪为一级基质对诺氟沙星进行共代谢生物降解,其对诺氟沙星的降解率显著提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确定菌株降解诺氟沙星的过程中产生3种主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分子式分别为:C_(16)H_(18)FN_3O_4(产物1)、C_(14)H_(16)FN_3O_3(产物2)、C_(12)H_(11)FN_2O_3(产物3).分析中间产物结构可知:NOR-36首先在共代谢关键酶作用下使诺氟沙星哌嗪环上碳氮键断裂,并且中间位置碳原子被氧原子氧化,加氧形成羰基,得到产物1;之后产物1继续被氧化,碳氮键继续断裂,—COCH_3基团被去除生成产物2,最后产物2经氧化后,—CH_2CH_2NH_2基团被去除,最终得到产物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葡萄球菌NOR-36 诺氟沙星 共代谢 一级基质 代谢产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