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O-(β-D-吡喃葡萄糖-1-基)-6-(4-卤代苯基)哒嗪的合成与表征(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辛炳炜 孙昌俊 +1 位作者 曹晓冉 曲立强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6-358,362,共4页
利用 6- ( 4 -卤代苯基 ) - 3( 2 H) -哒嗪酮的银盐 ( 2 )与 2 ,3,4,6-四 - O-乙酰基 - 1 -溴 - 1 -脱氧 - α-D-吡喃葡萄糖 ( 3)发生 Koenig s- knorr反应 ,合成了 3- O- ( 2 ,3,4,6-四 - O-乙酰基 - β- D-吡喃葡萄糖 - 1 -基 ) - 6- ... 利用 6- ( 4 -卤代苯基 ) - 3( 2 H) -哒嗪酮的银盐 ( 2 )与 2 ,3,4,6-四 - O-乙酰基 - 1 -溴 - 1 -脱氧 - α-D-吡喃葡萄糖 ( 3)发生 Koenig s- knorr反应 ,合成了 3- O- ( 2 ,3,4,6-四 - O-乙酰基 - β- D-吡喃葡萄糖 - 1 -基 ) - 6- ( 4 -卤代苯基 )哒嗪 ( 4 ) ,4用干燥的氨气在 0℃~ - 5℃下处理脱乙酰基保护基得相应的 3- O- ( β- D-吡喃葡萄糖 - 1 -基 ) - 6- ( 4 -卤代苯基 )哒嗪 ( 5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 ,IR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β-d-吡喃葡萄糖-1-)-6-(4-卤代苯)哒嗪 合成 表征 葡萄糖 Koenig’s-knorr反应 抗癌化合物
下载PDF
用核磁共振二维谱确定芫花素-6-C-β-D-吡喃葡萄糖基(2→1)-O-α-L-吡喃鼠李糖苷的双糖结构
2
作者 韦松 陈艳 +1 位作者 思秀玲 许学健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5-66,共2页
[目的]确定一种黄酮双糖苷中双糖的结构。[方法]用1H-1HCOSY-45、HSQC和HMBC谱确定双糖的联接位置。[结果]鼠李糖联连在葡萄糖的2位上(1→2)。[结论]采用核磁共振二维谱能明确该双糖的1H,13C核的化学位移归属。
关键词 芫花-6-C-β-d-吡喃葡萄糖(2→1)-o-α-L-吡喃鼠李糖 核磁共振二维谱
下载PDF
1-(4-氯苯甲酰基)-4-[1′-N′-(2′,3′,4′,6′-四-o-乙酰基)-D-吡喃葡萄糖基]氨基硫脲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及电化学研究
3
作者 石昕 牛淑妍 张书圣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4年第4期738-741,共4页
紫外 -可见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 1- (4 -氯苯甲酰基 ) - 4- [1′- N′- (2′,3′,4′,6′-四 - o-乙酰基 ) - D-吡喃葡萄糖基 ]氨基硫脲与 DNA的相互作用。该试剂与 DNA作用后 ,引起 DNA的紫外特征吸收峰呈明显的减色效应和红移现... 紫外 -可见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 1- (4 -氯苯甲酰基 ) - 4- [1′- N′- (2′,3′,4′,6′-四 - o-乙酰基 ) - D-吡喃葡萄糖基 ]氨基硫脲与 DNA的相互作用。该试剂与 DNA作用后 ,引起 DNA的紫外特征吸收峰呈明显的减色效应和红移现象 ,通过该试剂对溴化乙锭 - DNA紫外 -可见光谱和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 ,证明它与DNA发生了嵌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精DNA 1-(4-氯苯甲酰)-4-[1′-N′-(2′ 3′ 4 6--o-乙酰)-d-吡喃葡萄糖]氨硫脲 紫外-可见光谱法 循环伏安法
下载PDF
2-氯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
4
作者 陈朗秋 刘灯峰 旷娜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24-27,共4页
2-氯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是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以D-葡萄糖为原料,一锅法合成2,3,4,6-四-O-乙酰基-α-D-1-溴代吡喃葡萄糖供体.该供体在促进剂碳酸银的作用下与2-氯乙醇偶联,立体专一性地得到了1,2-反式结构... 2-氯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是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以D-葡萄糖为原料,一锅法合成2,3,4,6-四-O-乙酰基-α-D-1-溴代吡喃葡萄糖供体.该供体在促进剂碳酸银的作用下与2-氯乙醇偶联,立体专一性地得到了1,2-反式结构的2-氯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氢谱分析得到了确证,方法简便,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氯乙-2 3 4 6--o-乙酰-β-d-吡喃葡萄糖 D-葡萄糖 2-氯乙醇 合成
下载PDF
采用大鼠单向肠灌流研究(-)-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吸收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海英 郭艳丽 +4 位作者 何元松 吴玟萱 李健 于定荣 石晋丽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考察(-)-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简称丁香树脂酚糖苷)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方法,考察p H值、药物浓度、不同肠段、P-糖蛋白... 目的:考察(-)-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简称丁香树脂酚糖苷)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方法,考察p H值、药物浓度、不同肠段、P-糖蛋白(P-gp)等因素对丁香树脂酚糖苷的影响。结果:丁香树脂酚糖苷在空白肠灌流和不同p H(5.0~8.0)溶液中性质稳定。丁香树脂酚糖苷单用时在肠道中的吸收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顺序依次下降,其中在回肠中的吸收显著低于其他肠段(P〈0.05);随着浓度的增加,各肠道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肠道有效渗透率(Peff)有逐渐饱和的趋势;在与P-gp抑制剂维拉帕米联用后,其吸收显著增加(P〈0.05)。结论:该药在各肠段均有吸收,但在十二指肠中吸收较好;且其吸收与体内的转运蛋白P-gp有关系,与P-gp抑制剂联用后,吸收能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1→2)-β-d-吡喃葡萄糖 在体单向肠灌流法 吸收因
原文传递
RP-HPLC法测定中药合欢皮中木脂素苷的含量 被引量:5
6
作者 佟文勇 梁鸿 +2 位作者 吴刚 王邠 赵玉英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建立中药合欢皮中(-)-丁香树脂酚-4-O-β-B-D-呋喃芹糖基-(1→2)-B-D-吡喃葡萄糖苷的 RP-HPLC 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了10个地区的商品药材中木脂素苷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Phenomenex PRODI-GY ODS(3)(100,250mm×... 目的:建立中药合欢皮中(-)-丁香树脂酚-4-O-β-B-D-呋喃芹糖基-(1→2)-B-D-吡喃葡萄糖苷的 RP-HPLC 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了10个地区的商品药材中木脂素苷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Phenomenex PRODI-GY ODS(3)(100,250mm×4.6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4%磷酸水溶液(18:82),流速为1.0 mL·min^(-1),分析时间30 min。检测波长204 nm,进样体积:20μL。结果:(-)-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6~1.06μg,r=0.9998(n=5);回收率为96.1%~100%(n=9)。结论:本方法首次测定了全国10个地区的商品药材中(-)-丁香树脂酚-4-O-B-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皮 (-)-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1→2)-o-β-d-吡喃葡萄糖 木脂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方法 RP-HPLC HPLC法 β-d-吡喃葡萄糖 中药 丁香树脂酚
下载PDF
HPLC-DAD及HPLC-MS研究干燥工艺对中药粗榧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伟 禹玉洪 +3 位作者 戴荣继 李良 孟薇薇 邓玉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发现常压及减压干燥能使粗榧提取物中两个主要的化合物(1号峰和2号峰)发生降解。减压干燥后两个化合物分别减少了20.2%和45.6%,常压干燥后,两个化合物均检测不到。与干... 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发现常压及减压干燥能使粗榧提取物中两个主要的化合物(1号峰和2号峰)发生降解。减压干燥后两个化合物分别减少了20.2%和45.6%,常压干燥后,两个化合物均检测不到。与干燥前相比,减压干燥和常压干燥使3号峰面积分别增加了1.90倍和5.74倍。1-3号峰均具有特征性的黄酮化合物的两个紫外吸收带(240-280 nm和300-400 nm),被推测为黄酮化合物,质谱研究推测1-2号峰发生了苷键断裂生成3号峰。用AB-8大孔吸附树脂,葡聚糖凝胶LH-20,反相硅胶(ODS)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1-3号峰的3个化合物,对其进行了红外和核磁测定,鉴定出芹菜素-5-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和芹菜素-5-O-α-L-吡喃鼠李糖基(1→4)-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两个黄酮苷,干燥过程使它们苷键断裂生成了苷元芹菜素(3号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粗榧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芹菜 芹菜-5-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 芹菜-5-o-α-L-吡喃鼠李糖(1→4)-6″-o-乙酰-β-d-吡喃葡萄糖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山栀茶中的3种苷类成分 被引量:3
8
作者 乔里 汪石丽 +3 位作者 关焕玉 廖尚高 刘丽娜 李勇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48-2451,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山栀茶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l.中3,4,5-三甲氧基苯-1-O-β-D-呋喃芹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丁香脂素-4,4'-O-双-β-D-葡萄糖苷、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葡萄糖苷的含有量。方法山栀茶提取液...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山栀茶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l.中3,4,5-三甲氧基苯-1-O-β-D-呋喃芹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丁香脂素-4,4'-O-双-β-D-葡萄糖苷、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葡萄糖苷的含有量。方法山栀茶提取液分析采用Diamo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这3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加样回收率在98.5%~100.5%之间,RSD均小于3%。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稳定,可用于山栀茶药材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茶 3 4 5-三甲氧-1-o-β-d-呋喃芹糖-(1→6)-β-d-吡喃葡萄糖 丁香脂-4 4'-o--β-d-葡萄糖 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葡萄糖 HPLC
下载PDF
穿山龙中原薯蓣皂苷杂质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杰 胡天宇 +2 位作者 沈国亮 杨阳 顾正兵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682-2686,共5页
目的对穿山龙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中原薯蓣皂苷所含杂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从穿山龙提取物中得到原薯蓣皂苷粗品,再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制备HPLC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 目的对穿山龙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中原薯蓣皂苷所含杂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从穿山龙提取物中得到原薯蓣皂苷粗品,再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制备HPLC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得3个杂质,经鉴定分别为黄山药皂苷H(dioscoreside H,1)、原纤细薯蓣皂苷(protogracillin,2)和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5R)-呋甾烷-5-烯-3β,22ξ,26-三醇-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26-O-β-D-glucopyranosyl-[25R]-furost-5-en-3β,22ξ,26-triol-3-O-[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3)。结论化合物1和3为首次从穿山龙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 原薯蓣皂 药皂H 原纤细薯蓣皂 26-o-β-d-吡喃葡萄糖-(25R)-呋甾烷-5-- 22ξ 26-三醇-3-o--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
下载PDF
RP-HPLC测定多叶棘豆全草中2个黄酮苷含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刁玉林 王思 +2 位作者 折改梅 刘慧 刘斌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6-1028,1040,共4页
目的:建立多叶棘豆全草中2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异鼠李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WS-3)和异鼠李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WS-16)的含量测定方法... 目的:建立多叶棘豆全草中2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异鼠李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WS-3)和异鼠李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WS-16)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方法,使用SunFire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17∶8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柱温30℃。结果:WS-3和WS-16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5~0.226μg(r=0.9998,n=5)和0.042~0.21μg(r=0.9997,n=5);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1.1%(RSD=1.6%)和100.5%(RSD=2.2%)。结论:适用于多叶棘豆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棘豆全草 黄酮 异鼠李-3-o-α-L-吡喃鼠李糖-(1→2)[O-α-L-吡喃阿拉伯糖-(1→6)]-o-β-d-吡喃葡萄糖 异鼠李-3-o-α-L-吡喃阿拉伯糖-(1→6)-o-β-d-吡喃葡萄糖 含量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
原文传递
大叶紫珠中得到的一个新苯丙素类衍生物(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令杰 刘百联 +1 位作者 张英 周光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97-1699,1764,共4页
采用硅胶、ODS和葡聚糖凝胶LH-20柱层析方法,从大叶紫珠(马鞭草科)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得到一个新的苯丙素类衍生物。采用包括电喷雾离子化高分辨质谱和一维、二维核磁共振等多种光谱学手段鉴定该化合物结构为2-甲氧基对苯... 采用硅胶、ODS和葡聚糖凝胶LH-20柱层析方法,从大叶紫珠(马鞭草科)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得到一个新的苯丙素类衍生物。采用包括电喷雾离子化高分辨质谱和一维、二维核磁共振等多种光谱学手段鉴定该化合物结构为2-甲氧基对苯二酚-4-O-[(5-O-反式-咖啡酰)-β-D-呋喃芹菜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鞭草科 大叶紫珠 苯丙类衍生物 2-甲氧对苯二酚-4-o-[(5-o-反式-咖啡酰)-β-d-呋喃芹菜糖]-(1→2)-β-d-吡喃葡萄糖
下载PDF
南葶苈子中的一个新黄酮苷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凯 李铣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33-233,248,共2页
采用硅胶吸附柱色谱的手段 ,从南葶苈子中分离得到一个化合物 ,利用理化和谱学 (NMR ,ESI MS)分析的方法 ,确定其结构为槲皮素 7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1→ 6) β D 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 7 O β D glucopyranosyl(1→ 6) β D gluc... 采用硅胶吸附柱色谱的手段 ,从南葶苈子中分离得到一个化合物 ,利用理化和谱学 (NMR ,ESI MS)分析的方法 ,确定其结构为槲皮素 7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1→ 6) β D 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 7 O β D glucopyranosyl(1→ 6) β D glucopyranoside) ,该化合物的结构未见文献报道 ,为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结构鉴定 核磁共振波谱 电喷雾质谱 槲皮-7-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 播娘蒿 种子
下载PDF
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夜宁合剂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3
13
作者 乔春凤 朱新科 《中南药学》 CAS 2014年第8期793-796,共4页
目的建立多波长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夜宁合剂中(-)-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女贞苷、特女贞苷和槲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速:1.2 mL·min-1;流动相A为... 目的建立多波长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夜宁合剂中(-)-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女贞苷、特女贞苷和槲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速:1.2 mL·min-1;流动相A为乙腈-甲醇(1:2),B为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为204 nm,女贞苷和特女贞苷为224 nm,槲皮苷为360 nm,柱温为30℃。结果 (-)-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女贞苷、特女贞苷和槲皮苷质量浓度分别在5.75~115.00μg·mL-1(r=0.999 7)、6.45-129.00μg·mL-1(r=0.9995)、5.30-106.00μg·mL-1(r=0.999 9)、8.45-169.00μg·mL-1(r=0.999 8)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女贞苷、特女贞苷和槲皮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96.8%、98.8%、98.2%,RSD(n=6)分别为1.5%、0.60%、1.1%、1.1%。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作为夜宁合剂的含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宁合剂 (-)-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1→2)-β-d-吡喃葡萄糖 女贞 特女贞 槲皮
下载PDF
豨莶草及其酒炙品UPLC-Q-TOF/MS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任伟光 武拉斌 +1 位作者 降雪 黄林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目的从化学角度阐释豨莶草酒炙后增效和药性转寒为温的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豨莶草炮制(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运用MarkerLynx 4.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酒炙前后豨莶草化学成分... 目的从化学角度阐释豨莶草酒炙后增效和药性转寒为温的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豨莶草炮制(酒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运用MarkerLynx 4.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酒炙前后豨莶草化学成分差异显著;正离子模式下,酒炙品中3′,4′-去二磺酸基苍术苷、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等成分的量明显升高,对映-18-乙酰氧基-17-羟基-16βH-贝壳杉烷-19-酸、木犀草素等成分的量明显下降;负离子模式下,酒炙品中豨莶苷、3′,4′-去二磺酸基苍术苷等成分的量明显升高,矢车菊黄素、豆甾醇等成分的量明显下降。酒炙后其主要活性成分奇壬醇、豨莶酸、豨莶酮、槲皮素的量均明显升高。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酒炙前后指纹图谱的差异,得到潜在的化学标记物3′,4′-去二磺酸基苍术苷。结论各成分量的变化可能是豨莶草酒炙后增效和药性转变的物质基础;建议将3′,4′-去二磺酸基苍术苷作为区分豨莶草生品与炮制品(酒炙)的指标成分,并在商品酒炙豨莶草上得到了成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豨莶草 酒炙豨莶草 UPLC-Q-TOF MS 化学计量学 3′ 4-去二磺酸苍术 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 对映-18-乙酰氧-17--16βH-贝壳杉烷-19- 木犀草 豨莶 矢车菊黄 豆甾醇 奇壬醇 豨莶酸 豨莶酮 槲皮
原文传递
白薇饮片及女金丸的掺伪鉴别 被引量:1
15
作者 穆向荣 汪冰 +5 位作者 林林 郭东晓 于凤蕊 唐真真 孟德新 林永强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6期1319-1325,共7页
目的:解决白薇饮片及含白薇的制剂女金丸中白薇掺伪的问题。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白薇饮片及女金丸中白薇掺伪的问题。结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年版白薇项下的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难以区分白薇及... 目的:解决白薇饮片及含白薇的制剂女金丸中白薇掺伪的问题。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白薇饮片及女金丸中白薇掺伪的问题。结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年版白薇项下的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难以区分白薇及其伪品老瓜头,但两者的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确认特征色谱峰为β-D-呋喃果糖基-(2→1)-α-D-[6-O-芥子酰基]-吡喃葡萄糖苷。结论:建立的检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为白薇饮片及含白薇制剂的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薇 女金丸 老瓜头 β-d-呋喃果糖-(2→1)-α-d-[6-o-芥子酰]-吡喃葡萄糖
下载PDF
东紫苏根中的5种酚性成分 被引量:10
16
作者 胡浩斌 郑旭东 +1 位作者 刘富顺 刘建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研究东紫苏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方法及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其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种酚性成分,其结构分别为3-羟基-4′,5-二甲氧基二苄基-4-O-β-D-吡喃木糖基-(1→6)... 目的研究东紫苏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方法及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其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种酚性成分,其结构分别为3-羟基-4′,5-二甲氧基二苄基-4-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Ⅰ)、没食子酸(Ⅱ)、(+)-儿茶素(Ⅲ)、香草醛(Ⅳ)、山柰酚(Ⅴ)。结论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东紫苏苷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紫苏 酚性成分 3--4 5-二甲氧二苄-4—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
下载PDF
竹节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浩斌 郑旭东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5-179,共5页
以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从竹节草地上部分分离鉴定出5个化合物: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二烯(Ⅰ)、槲皮素(Ⅱ)、3-O-β-D-吡喃葡萄糖(6→1)-α-L-鼠李糖槲皮素(Ⅲ)、胡萝卜苷(Ⅳ)、po insettifo lin ... 以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从竹节草地上部分分离鉴定出5个化合物: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二烯(Ⅰ)、槲皮素(Ⅱ)、3-O-β-D-吡喃葡萄糖(6→1)-α-L-鼠李糖槲皮素(Ⅲ)、胡萝卜苷(Ⅳ)、po insettifo lin A 3-O-[3′″″-乙酰基-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Ⅴ).其中化合物Ⅴ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Ⅰ和Ⅲ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草 化学成分 黄酮醇 polnsettifolin A 3-o-[3′″″-乙酰-α-L-吡喃阿拉伯糖-(1′″″~6″″)]-β-d-吡喃葡萄糖
下载PDF
酸枣仁中1个新的黄酮碳苷成分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敏 王宇 +2 位作者 李畅 戴毅 姚新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588-2592,共5页
目的研究酸枣仁Ziziphi Spinosae Semen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Toyopearl HW-40等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酸枣仁70%乙醇提取... 目的研究酸枣仁Ziziphi Spinosae Semen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Toyopearl HW-40等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酸枣仁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6′′′-二阿魏酰异斯皮诺素(1)、山柰酚-3-O-β-D-吡喃木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2)、斯皮诺素(3)、异斯皮诺素(4)、6′′′-阿魏酰斯皮诺素(5)。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的黄酮碳苷类化合物,命名为6″,6′′′-二阿魏酰异斯皮诺素。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酸枣仁 黄酮碳 6 6′′′-二阿魏酰异斯皮诺 柰酚-3-o-β-d-吡喃木糖-(1→2)--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 斯皮诺
原文传递
窝儿七中1个新的木脂素成分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玮 李真 +4 位作者 张丽 杨新杰 岳正刚 宋小妹 王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04-1507,共4页
目的研究窝儿七(中华山荷叶Diphylleia sinensis的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窝儿七根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 目的研究窝儿七(中华山荷叶Diphylleia sinensis的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窝儿七根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荷叶素-4-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爵床脂素A(2)、(+)-tanegool-7′-methylether(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爵床苷G;化合2和3为首次从山荷叶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儿七 荷叶-4-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 爵床脂A 爵床G 木脂
原文传递
绞股蓝中1个新的葫芦烷型皂苷类化合物 被引量:6
20
作者 娄云云 牟龙 +3 位作者 黄亚萍 张健 殷志琦 潘珂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72-1876,共5页
目的对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的总皂苷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综合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各种现代谱学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绞股蓝的总皂苷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葫芦烷型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 目的对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的总皂苷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综合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各种现代谱学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绞股蓝的总皂苷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葫芦烷型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葫芦素L-2-O-{[a-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25-O-β-D-吡喃木糖苷(1)、葫芦素L-2-O-[α-L-吡喃鼠李糖基-(1→2)][a-L-吡喃阿拉伯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苷(2)。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绞股蓝葫芦皂苷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绞股蓝属 葫芦烷型 三萜皂 绞股蓝葫芦皂A 葫芦L-2-o--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1→3)]-β-d-吡喃葡萄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