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阳明山山顶苔藓矮林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艳华 龙岳林 彭重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6690-6700,共11页
山顶苔藓矮林是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区在极端气候与环境条件下发育的一种群落变型,通过研究优势植物的分布格局与规模,可以有效地指导植被保护与管理活动。在湖南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顶苔藓矮林区设置 3 个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 山顶苔藓矮林是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区在极端气候与环境条件下发育的一种群落变型,通过研究优势植物的分布格局与规模,可以有效地指导植被保护与管理活动。在湖南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顶苔藓矮林区设置 3 个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对优势种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进行每木调查,在不同取样尺度(面积)上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v/m)、负二项参数(k)、丛生指数(I)、平均拥挤度(m^*)、聚块性指数(m^*/m)、聚集指数(Ca)和格林指数(GI)等聚集强度指数对云锦杜鹃种a群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阳明山山顶苔藓矮林优势种云锦杜鹃种群在北、南、东三个方位上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为聚集分布,随着取样尺度的增大,聚集格局强度和规模依次减弱;而山顶苔藓矮林优势种群不同年龄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大,其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强向聚集弱、以至于向随机分布发展;阳明山山顶苔藓矮林优势种群及其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云锦杜鹃种群本身的种子繁殖及传播方式和类营养繁殖等生物学特性及方位、坡向等环境因子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顶苔藓矮林 云锦杜鹃 分布格局 聚集强度 格局规模 阳明山
下载PDF
无量山山顶苔藓矮林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彭华 杨世雄 孔冬瑞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5-10,共6页
无量山山顶苔藓矮林是其垂直带上重要的植被类型 ,受到的干扰较少 .从这类森林及相应地段中 85种优势和常见植物的种类结构分析看 ,仍然只有热带亚洲成分 ,东亚中国 -喜马拉雅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贯穿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和层外植物... 无量山山顶苔藓矮林是其垂直带上重要的植被类型 ,受到的干扰较少 .从这类森林及相应地段中 85种优势和常见植物的种类结构分析看 ,仍然只有热带亚洲成分 ,东亚中国 -喜马拉雅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贯穿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和层外植物几大类中 ,但热带亚洲成分比例上大为下降 ,其他热带成分则完全消失 ;而这些中国特有种的进一步分析仍表明了它的区系成分的亚热带性质 ,温带性质也不是很显著 .对这类森林中11个特有种所隶属的属的分析表明这类植被的温带性质远较该地整体水平为强 ,也比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为强 ;它们的近缘种分布区域对无量山此类森林与这些区域相应类型植被的区系联系和分化有一定指示意义 .因之有这么多的特点 ,加之其又为各级特有类群和一些保护种类聚集的场所 ,该类植被也明显具有不同层次的保护生物学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量山 山顶苔藓矮林 区系特征 保护生物学意义
原文传递
湖南省阳明山山顶苔藓矮林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的十年动态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艳华 龙岳林 彭重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111-2120,共10页
于2005年在湖南省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阳明山山顶苔藓矮林聚集区建立了3块样地,从物种数量特征、物种重要值、径级结构、高度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分析了2005—2016年苔藓矮林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从2005年到2016年... 于2005年在湖南省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阳明山山顶苔藓矮林聚集区建立了3块样地,从物种数量特征、物种重要值、径级结构、高度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分析了2005—2016年苔藓矮林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从2005年到2016年,样地内乔木层植物基径(DGH)≥1.0 cm的个体数量减少了30.9%,其中减少率最大的物种为荚蒾,达到98.6%,减少率最小的物种是云锦杜鹃,为1.8%.样地内的物种数有所上升,但均匀度下降.除云锦杜鹃重要值增加外,其余各物种的重要值在10年后均大幅下降,云锦杜鹃为山顶苔藓矮林的优势种.矮林内物种的径级分布以1 cm等级排列,整个矮林的物种表现为小径木(1 cm≤DGH<6 cm)个体数量多,而中径木(6 cm≤DGH<15 cm)和大径木(15 cm≤DGH)个体数量少的特点.云锦杜鹃的径级结构呈倒"J"型,群落高度增高,表现出稳定和发展良好的趋势;而其他物种更新不良,径级结构不规律.整体上,样地Patrick和Menhinick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上升,Shannon指数和Pielou指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顶苔藓矮林 云锦杜鹃 物种组成 径级结构 物种多样性
原文传递
梵净山山顶苔藓矮林AM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6
4
作者 何荣健 明燕 +2 位作者 姚莉梅 朱青青 江龙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843-2853,共11页
为探析和比较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矮林生态系统中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群落特征,对6种山顶苔藓矮林群落(山樱-山矾Prunus-Symplocos、杜鹃-槭树Rhododendron-Acer、花楸-杜鹃Sorbus-Rhododendron、槭树Acer、黔稠Cy... 为探析和比较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矮林生态系统中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群落特征,对6种山顶苔藓矮林群落(山樱-山矾Prunus-Symplocos、杜鹃-槭树Rhododendron-Acer、花楸-杜鹃Sorbus-Rhododendron、槭树Acer、黔稠Cyclobalanopsis stewardiana、杜鹃Rhododendron)土壤进行AM真菌分离、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山顶苔藓矮林群落共有13属32种AM真菌,包括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 13种、球囊霉属Glomus 5种、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 2种、多样孢囊霉属Diversispora 2种、隔球囊霉属Septoglomus 2种、原囊霉属Archaeospora 1种、双型囊霉属Ambispora1种、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 1种、和平囊霉属Pacispora 1种、硬囊霉属Sclerocystis 1种、西维丁囊霉属Sieverdingia 1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 1种和巨孢囊霉属Gigaspora 1种,其中无梗囊霉属的分离频率、相对多度和重要值最高,分别是100%、65.90%和82.95%,为矮林区域的优势属,柯氏无梗囊霉为该区域的优势种;不同矮林间AM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显著,槭树矮林的孢子密度、菌根侵染率和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其他5种植物群落,黔稠矮林的孢子密度和物种丰富度最低,杜鹃矮林的AM真菌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为所有植物群落中最低,表明不同矮林类型对AM真菌群落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群落结构 山顶苔藓矮林 多样性指数
原文传递
中越边境西隆山(中国部分)的山地苔藓林 被引量:2
5
作者 税玉民 张广杰 +2 位作者 陈文红 莫明忠 周浙昆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7-414,共18页
报道了西隆山中国部分的植被 ,详细地记述了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和山顶苔藓矮林的群落组成。该两种植被类型的优势类群分别以金缕梅科红花荷属和石楠科杜鹃属的多种植物为特征。比较研究显示该地区的两种苔藓林与云南西北部的有一定的相... 报道了西隆山中国部分的植被 ,详细地记述了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和山顶苔藓矮林的群落组成。该两种植被类型的优势类群分别以金缕梅科红花荷属和石楠科杜鹃属的多种植物为特征。比较研究显示该地区的两种苔藓林与云南西北部的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隆山 植被 云南 中国 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 山顶苔藓矮林 群落
下载PDF
苔藓 雨林中的“小森林”
6
作者 张莉娜 李天平(摄影) 《森林与人类》 2021年第10期60-61,共2页
海南分布着现今世界上总面积不足热带森林面积2.5%的热带山地云雾林。热带山地云雾林以热带山顶苔藓矮林和热带山地常绿林为主要植被类型,常年的云雾为苔藓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在这里几乎每一块岩石、腐木、树干和树枝表面都有一... 海南分布着现今世界上总面积不足热带森林面积2.5%的热带山地云雾林。热带山地云雾林以热带山顶苔藓矮林和热带山地常绿林为主要植被类型,常年的云雾为苔藓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在这里几乎每一块岩石、腐木、树干和树枝表面都有一片"苔藓森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热带山地 热带森林 腐木 山顶苔藓矮林 常绿林 云雾
原文传递
哀牢山两类山地森林林冠及林下腐殖质微生物群落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永杰 刘文耀 +2 位作者 陈林 张汉波 王高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57-2266,共10页
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山顶苔藓矮林是云南哀牢山高海拔山地主要的原生森林植被类型.本文对哀牢山徐家坝地区两类森林林冠及各自林下地表腐殖质的理化特性、微生物组成、数量、生化活性、代谢活性及其季节动态,以及两类森林不同优势树种... 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山顶苔藓矮林是云南哀牢山高海拔山地主要的原生森林植被类型.本文对哀牢山徐家坝地区两类森林林冠及各自林下地表腐殖质的理化特性、微生物组成、数量、生化活性、代谢活性及其季节动态,以及两类森林不同优势树种林冠腐殖质微生物数量及代谢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森林林冠腐殖质的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微生物生物量C、N、固氮作用和纤维素分解作用的强度均显著高于林下地表腐殖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林冠腐殖质的纤维素分解菌、纤维素分解强度、微生物生物量C、N、有机碳、土壤呼吸强度等指标均显著高于苔藓矮林.在季节变化方面,湿季林冠腐殖质中真菌、细菌及好氧性固氮菌的数量以及呼吸强度均高于干季,放线菌则相反,纤维素分解菌干湿季间差异不显著.两类森林林冠腐殖质微生物数量及生化活性的季节变化幅度均大于林下地表腐殖质.不同树种之间冠层腐殖质的微生物数量差异显著,其中湿季的差异比干季更为明显.林冠层腐殖质的微生物在维系林冠附生植物多样性以及为林冠繁茂的附生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的养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 山顶苔藓矮林 林冠腐殖质 林下腐殖质 微生物群落 生化活性 代谢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