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岁华纪丽谱》《笺纸谱》《蜀锦谱》作者考
被引量:
7
1
作者
谢元鲁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6,共6页
《岁华纪丽谱》、《笺纸谱》和《蜀锦谱》的作者,从明代以来都认为是元代的费著。但根据谱中的内容、文字及官职、政区沿革分析,三本书应是宋代文献,不可能是费著的作品。其直接出处可能来自编纂于南宋时王刚中的《续成都古今集记》和...
《岁华纪丽谱》、《笺纸谱》和《蜀锦谱》的作者,从明代以来都认为是元代的费著。但根据谱中的内容、文字及官职、政区沿革分析,三本书应是宋代文献,不可能是费著的作品。其直接出处可能来自编纂于南宋时王刚中的《续成都古今集记》和袁说友的庆元《成都志》,而其间接文献来源,则可能上承北宋时赵的《成都古今集记》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岁华纪丽
谱
笺纸谱
蜀锦谱
宋代著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鄂与《岁华纪丽》考略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金跃
《传承》
2011年第11期74-75,88,共3页
《岁华纪丽》是唐末韩鄂撰写的记载唐代岁时节日生活的一部文献民俗志,它作为一部民俗节日文化类书,呈现唐代民众多姿多彩的岁时民俗生活,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史的重要历史著作。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该书及其著者韩鄂的认识还很不够。
关键词
韩鄂
《
岁华纪丽
》
唐朝
社会风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蓦然回首江南地 自然节序今似昔——读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
3
作者
张承宇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3-44,共2页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春在京城不做踏青之想。困在屋中,眼望春意渐深,无奈中只得拣一册清代袁景澜所著的风俗书《吴郡岁华纪丽》(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来读,聊以神游。本想读读春季风俗就罢手,岂料古时节令人趣,征引材料之丰富,...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春在京城不做踏青之想。困在屋中,眼望春意渐深,无奈中只得拣一册清代袁景澜所著的风俗书《吴郡岁华纪丽》(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来读,聊以神游。本想读读春季风俗就罢手,岂料古时节令人趣,征引材料之丰富,袁氏文笔之美都使人不能释卷,再加上偶尔发现一句口耳流传至今的谚语,倒得来许多意想之外的愉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郡
岁华纪丽
》
袁景澜
清朝
江南风俗
风俗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幅斑斓的生活图画——《荆楚岁时记译注》简介
被引量:
1
4
作者
谭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52-55,共4页
《荆楚岁时记译注》,即将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想写点简介,以飨读者。《荆楚岁时记》为南北朝人宗懔所撰。《荆楚岁时记》是现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古代记录楚国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散文。荆楚的地域,因历史时期不同有所变易...
《荆楚岁时记译注》,即将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想写点简介,以飨读者。《荆楚岁时记》为南北朝人宗懔所撰。《荆楚岁时记》是现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古代记录楚国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散文。荆楚的地域,因历史时期不同有所变易。《诗经·商颂·殷武》最早提到武丁“奋伐荆楚”的史事,“荆楚”可能由此连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楚
岁
时记
《荆楚
岁
时记》
宗懔
历史时期
湖北人民出版社
岁
时节令
商颂
武丁
熊绎
岁华纪丽
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女性与数字“七”
被引量:
7
5
作者
钟年
《民间文学论坛》
1996年第2期59-61,共3页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七夕”是影响较大的节日之一。七夕节俗形成于汉代,唐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曰;“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据旧题汉刘歆撰、晋葛洪钞录的《西京杂记》
关键词
七夕节
乞巧节
岁华纪丽
《西京杂记》
节俗
风俗通
钞录
文化象征
少女节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除夕夜饮屠苏酒
被引量:
2
6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20期73-73,共1页
除夕夜全家共饮屠苏酒是我国一些地区春节的保健习俗。自古到今,即使不会喝酒的人,在年夜饭的时候也多少喝一点。根据古籍记载,前人的年夜酒主要有"葡萄醅""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在这些酒中间,流传最久、最...
除夕夜全家共饮屠苏酒是我国一些地区春节的保健习俗。自古到今,即使不会喝酒的人,在年夜饭的时候也多少喝一点。根据古籍记载,前人的年夜酒主要有"葡萄醅""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在这些酒中间,流传最久、最普遍的,还是屠苏酒。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屠苏酒从晋朝产生,屠,就是割;苏,就是药草,砍了药草来泡酒,泡成的酒就是“屠苏酒”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酒
宜春酒
古籍记载
岁华纪丽
晋朝
《景岳全书》
议郎
常州城
董勋
年长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两宋时期成都节会看其游乐之盛
7
作者
杨玉华
吴新雅
+1 位作者
杨淼
罗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07-118,共12页
蜀人好游乐,此种风气在秦汉时即已流行,到唐宋时达于极盛,而宋及以后记载尤多。前蜀后主王衍《醉妆词》云:“者边走,那边走,总是寻花柳。那边者,者边走,莫厌金樽酒。”生动描述了五代时期成都五光十色的游赏娱乐盛况。北宋田况、苏轼、...
蜀人好游乐,此种风气在秦汉时即已流行,到唐宋时达于极盛,而宋及以后记载尤多。前蜀后主王衍《醉妆词》云:“者边走,那边走,总是寻花柳。那边者,者边走,莫厌金樽酒。”生动描述了五代时期成都五光十色的游赏娱乐盛况。北宋田况、苏轼、韩琦等都几乎异口同声地指出了蜀人好游乐、蜀地游乐文化发达的特点。蜀人的游乐活动又以民间节会为主要载体,仅以元人费著《岁华纪丽谱》所载,一年即有游乐活动二十四次之多,大致有游江、游山、游寺、郊野游等几大类。这些游乐活动常常由政府主导,参与者众、官民同乐、城乡同乐,这在宋人诗文中留下了很多生动的描绘。唐宋时期的这种群众性的游乐活动,一直延续到现代,其中最典型的是成都的灯会、花会以及乡村旅游。此文以民间节会活动为“窗口”来观察透视此时期成都游乐文化的诸多方面,或可对苏轼所言“蜀人游乐不知还”这一文化现象的丰富内涵有一个较为全面而具体深刻的认识,并且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中汲取对今天利用民间节庆活动强化价值引领、促进淳风化俗及沟通民意、宣导民情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中
游乐文化
节会
《
岁华纪丽
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明时节话踏青
8
作者
陈学礼
《体育师友》
1993年第Z1期80-80,共1页
清明时节,春光融融,草木萌茂,气候宜人,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春光美景之时,人们走向大自然,到野外去春游,这种民间习俗,古已有之,称为“踏青”。踏青,在我国原是一种节日,为踏青节,是南北各地最普遍的民间活动,早在汉代以前形...
清明时节,春光融融,草木萌茂,气候宜人,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春光美景之时,人们走向大自然,到野外去春游,这种民间习俗,古已有之,称为“踏青”。踏青,在我国原是一种节日,为踏青节,是南北各地最普遍的民间活动,早在汉代以前形成,唐代已很盛行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踏青时间有所不同,最早的于农历正月开始。《月令广记》说:“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冶游。”《岁华纪丽谱》上说:“二月二日踏青节。”魏晋以后,上已节在三月二日,恰值清明前后,所以清明时节春游更为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时节
岁华纪丽
谱
春光融融
清明前后
二月二日
民间活动
民间习俗
诗人杜甫
民间体育活动
《清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次相聚,在世界两端的水城
9
作者
樊奔
《西部广播电视》
2010年第6X期88-91,共4页
东与西,两个美。以马可为时代断面,在古成都浣沙锦水,游鱼彩舟的唱中,成尼斯在彼端悠悠低和。
关键词
彩舟
马可
威尼斯人
锦水
解玉溪
摩诃池
《威尼斯商人》
天府广场
岁华纪丽
谱
川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州人吃点心·酒酿
10
作者
老凡
《现代苏州》
2016年第1期104-104,共1页
《吴郡岁华纪丽》中有这一说,酒酿“俗亦称为酒娘,盖制成数日味老,酝为糟粕,即成白酒。《集韵》称酒滓谓之酪母。《说文》谓曲亦作酴,酒母也。酒娘之称,其亦酪母、酒母之意欤?李文塘云:烧酒,未蒸者为酒娘,饮之鲜美,以泉水烧...
《吴郡岁华纪丽》中有这一说,酒酿“俗亦称为酒娘,盖制成数日味老,酝为糟粕,即成白酒。《集韵》称酒滓谓之酪母。《说文》谓曲亦作酴,酒母也。酒娘之称,其亦酪母、酒母之意欤?李文塘云:烧酒,未蒸者为酒娘,饮之鲜美,以泉水烧酒和之,则成烧蜜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吴郡
岁华纪丽
》
点心
苏州
《集韵》
《说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明物候:沾衣欲湿杏花雨
11
作者
孙海文
《区域治理》
2019年第19期90-93,共4页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大约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春分过后的十五日。自唐代后,清明便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日,人们祭祀、扫墓、踏青的风俗传习至今,春风化雨,万物皆显。此时此刻山野皆绿,满目繁花。对于一个成都人,扫墓踏...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大约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春分过后的十五日。自唐代后,清明便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日,人们祭祀、扫墓、踏青的风俗传习至今,春风化雨,万物皆显。此时此刻山野皆绿,满目繁花。对于一个成都人,扫墓踏青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三月三为古之上巳节,《论语》说:“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唐宋后,上巳踏青之风已化为清明之俗。成都人自古就爱游赏玩乐,何况清明踏青还符合先贤的谆谆教诲。元代,华阳人元费在《岁华纪丽谱》中说:“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岁华纪丽
谱
上巳节
三月三
踏青
游赏
春风化雨
《论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百年后的回响--吴彬《岁华纪胜图》再考
12
作者
谢一峰
《美术学报》
2016年第5期48-58,共11页
该文详细考辨了明末吴彬《岁华纪胜图》与唐未五代韩鄂《岁华纪丽》之间在题名、内容、逻辑结构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并从今本《岁华纪丽》的刊刻时间等方面强调了吴彬看到此书的可能性。这一六百年后的回响,体现出图像与文本之间超越时空...
该文详细考辨了明末吴彬《岁华纪胜图》与唐未五代韩鄂《岁华纪丽》之间在题名、内容、逻辑结构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并从今本《岁华纪丽》的刊刻时间等方面强调了吴彬看到此书的可能性。这一六百年后的回响,体现出图像与文本之间超越时空与媒介的互动,也为辽庆东陵四季山水壁画的解读提供了新的维度,从而对目前的四时捺钵说提出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彬
《
岁
华纪胜图》
韩鄂
《
岁华纪丽
》
庆东陵壁画
原文传递
中秋诗的起源与发展
13
作者
于东新
《文史知识》
2017年第10期30-35,共6页
中秋节(仲秋节),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在农历的八月十五。它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几大节日相比,起源较晚。在唐宋以前,古人所称的"秋节"是在"秋分",秋分在八月十五前后,遇闰月则在八月初。据唐人韩鄂《岁华...
中秋节(仲秋节),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在农历的八月十五。它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几大节日相比,起源较晚。在唐宋以前,古人所称的"秋节"是在"秋分",秋分在八月十五前后,遇闰月则在八月初。据唐人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八月"条记载,秋分日,帝王要祀月于西郊,称为"仲商秋节",这一天对庶人中的老人要授几杖,以示养老、敬老之意。秋分祀月即是祭月,也就是拜月,这可能是远古月神崇拜的一种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十五
岁华纪丽
月神崇拜
秋夕
汉魏六朝
拜月
祭月
秋节
中秋夜
仙吕入双调
原文传递
学人风采 谢元鲁
14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X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元鲁
城市科学研究
唐史论丛
岁华纪丽
谱
四川师范大学
中国史研究
政府参事室
学术论文
中国古代政治
师范大学学报
原文传递
葑东第一街
15
作者
朱红
《苏州杂志》
2013年第1期40-43,共4页
先说一副题葑门横街的旧联,联日:"百物兼陈,琳琅郭外无双市;八乡来会,络绎葑东第一街。"撰者朱若愚对横街的定位甚高,却无人有异议。因为那时葑门外街路不多,西街、东街无商市,葑门路尚未开辟,横街当然有称雄一方的资格。不...
先说一副题葑门横街的旧联,联日:"百物兼陈,琳琅郭外无双市;八乡来会,络绎葑东第一街。"撰者朱若愚对横街的定位甚高,却无人有异议。因为那时葑门外街路不多,西街、东街无商市,葑门路尚未开辟,横街当然有称雄一方的资格。不过有人提出,若改"八乡"为"千家",则对仗更工。朱若愚不肯,说八乡即八方,原含千家之意,用了"乡"字,更可显出横街与乡农的关系。这是七十多年前的旧闻,如今这条街还在,出葑门过安利桥经草鞋湾即到,或以徐公桥为标识,从北堍进人也行。只是这条"葑东第一街"并不宽,但确有特色,徜徉其中,自可领略旧时集镇式商业街区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街
岁华纪丽
朱家巷
朱若愚
民国年间
安利
身门
陶庵梦忆
黄天荡
苏州人
原文传递
二月二龙抬头
16
作者
黎嘉
《乡镇论坛》
1992年第3期44-44,共1页
农历二月初二日为龙头节,也称二月节、春龙节、踏青节、青龙节,俗称“龙抬头日”。这是广大农村传统的汉族节日,苗、壮、满、侗、黎、(?)、布依、赫哲、鄂温克等民族也过此节,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传说天上的龙沉睡了一个冬天,此时开始...
农历二月初二日为龙头节,也称二月节、春龙节、踏青节、青龙节,俗称“龙抬头日”。这是广大农村传统的汉族节日,苗、壮、满、侗、黎、(?)、布依、赫哲、鄂温克等民族也过此节,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传说天上的龙沉睡了一个冬天,此时开始苏醒。它把身子一翻,喘一口气,甩一下尾巴,天上便出现“隆隆”雷声。此时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蜇”前后。惊蜇过后,天气转暖,始有春雷,雷声惊醒蜇伏的昆虫,冬眠的动物出土活动,春耕春播开始。农谚有:“过了惊蜇节,春耕不停歇。”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虽然各地多有“二月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抬头
龙头节
农村传统
岁华纪丽
吴娘
二月二日
此日
天刚
游赏
迷信色彩
原文传递
从俗尘到佛境 重走杭州上香古道
17
作者
雲止观
《航空港》
2016年第2期80-87,共8页
这是一段云水之间的旅程,这是一段从俗尘到佛境的绿野仙踪。在杭州城外的西湖东岸坐船,向西横跨西湖,至茅家埠登岸,改走陆路到灵隐和三天竺,是唐宋以来杭州本地及江浙各地的香客,前往西湖以西的佛教胜地礼佛进香的必经之路,这在历史上...
这是一段云水之间的旅程,这是一段从俗尘到佛境的绿野仙踪。在杭州城外的西湖东岸坐船,向西横跨西湖,至茅家埠登岸,改走陆路到灵隐和三天竺,是唐宋以来杭州本地及江浙各地的香客,前往西湖以西的佛教胜地礼佛进香的必经之路,这在历史上是享有盛名的"上香古道",繁华千年。每年西湖"香汛",一个"汛"字可见其盛况,从农历正月底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岸
云水
岁华纪丽
灵隐
独自一人
来峰
法镜寺
三生石
涌金门
溶蚀作用
原文传递
踏青习俗缘何来
18
作者
王化清
《养生月刊》
2020年第4期382-384,共3页
踏青,又叫踏春、探春、春游等。指春天到长满草的郊外游玩。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间说法不一。明朝冯应京的《月令广义》记载:"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游冶。"元朝费著的《岁华纪丽谱》则记载:"二月二日踏青节,初郡人...
踏青,又叫踏春、探春、春游等。指春天到长满草的郊外游玩。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间说法不一。明朝冯应京的《月令广义》记载:"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游冶。"元朝费著的《岁华纪丽谱》则记载:"二月二日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散在四郊。"而唐朝李淖的《秦中岁时记》则记载:"上巳(农历三月初三),赐宴曲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岁华纪丽
谱
二月二日
踏青
冯应京
秦中
岁
时记
原文传递
古代春节饮酒趣话
19
作者
刘继兴
《旅游时代》
2013年第2期26-27,共2页
金制嵌宝象足金瓯永固炉以14K纯金镶以珊瑚,碧玺,松石而造,重:599克,是中国工艺美术之重宝。。由清宫造办处奉旨织造,是清代皇帝举行元且开笔仪式时专用的陈设性酒器,除夕子夜时,皇帝将"屠苏酒"(相传为华佗之方,元旦饮之可去...
金制嵌宝象足金瓯永固炉以14K纯金镶以珊瑚,碧玺,松石而造,重:599克,是中国工艺美术之重宝。。由清宫造办处奉旨织造,是清代皇帝举行元且开笔仪式时专用的陈设性酒器,除夕子夜时,皇帝将"屠苏酒"(相传为华佗之方,元旦饮之可去恶辟邪)注入"金瓯永固"杯,陈于案上,在烛光之下,书写新春的第一笔,其内容皆为"福","寿"等吉祥用语,以祈求平安健康,江山永固。该香炉是中国为了参加1974年美国斯波坎世界博览会,凝国力而造的仿北京故宫旧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椒酒
岁华纪丽
华佗方
分
岁
酒
中国的传统
年长者
小品方
思逸
孙思
《荆楚
岁
时记》
原文传递
苏州的正月
20
作者
王稼句
《书摘》
2015年第3期69-70,共2页
二十四节气,立春为第一,往往赶在春节之前。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一说:“新春市人卖春饼,居人相馈遗。饼薄形圆,裹肉脍及野菜熟之,以佐春盘,邻里珍为上供。”如今流行的春卷,似乎还保留着旧时春饼的遗制。
关键词
《吴郡
岁华纪丽
》
苏州
二十四节气
春节
原文传递
题名
《岁华纪丽谱》《笺纸谱》《蜀锦谱》作者考
被引量:
7
1
作者
谢元鲁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旅游学院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6,共6页
文摘
《岁华纪丽谱》、《笺纸谱》和《蜀锦谱》的作者,从明代以来都认为是元代的费著。但根据谱中的内容、文字及官职、政区沿革分析,三本书应是宋代文献,不可能是费著的作品。其直接出处可能来自编纂于南宋时王刚中的《续成都古今集记》和袁说友的庆元《成都志》,而其间接文献来源,则可能上承北宋时赵的《成都古今集记》一书。
关键词
岁华纪丽
谱
笺纸谱
蜀锦谱
宋代著作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鄂与《岁华纪丽》考略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金跃
机构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出处
《传承》
2011年第11期74-75,88,共3页
文摘
《岁华纪丽》是唐末韩鄂撰写的记载唐代岁时节日生活的一部文献民俗志,它作为一部民俗节日文化类书,呈现唐代民众多姿多彩的岁时民俗生活,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史的重要历史著作。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该书及其著者韩鄂的认识还很不够。
关键词
韩鄂
《
岁华纪丽
》
唐朝
社会风俗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蓦然回首江南地 自然节序今似昔——读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
3
作者
张承宇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3-44,共2页
文摘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春在京城不做踏青之想。困在屋中,眼望春意渐深,无奈中只得拣一册清代袁景澜所著的风俗书《吴郡岁华纪丽》(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来读,聊以神游。本想读读春季风俗就罢手,岂料古时节令人趣,征引材料之丰富,袁氏文笔之美都使人不能释卷,再加上偶尔发现一句口耳流传至今的谚语,倒得来许多意想之外的愉悦。
关键词
《吴郡
岁华纪丽
》
袁景澜
清朝
江南风俗
风俗书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幅斑斓的生活图画——《荆楚岁时记译注》简介
被引量:
1
4
作者
谭麟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52-55,共4页
文摘
《荆楚岁时记译注》,即将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想写点简介,以飨读者。《荆楚岁时记》为南北朝人宗懔所撰。《荆楚岁时记》是现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古代记录楚国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散文。荆楚的地域,因历史时期不同有所变易。《诗经·商颂·殷武》最早提到武丁“奋伐荆楚”的史事,“荆楚”可能由此连称。
关键词
荆楚
岁
时记
《荆楚
岁
时记》
宗懔
历史时期
湖北人民出版社
岁
时节令
商颂
武丁
熊绎
岁华纪丽
谱
分类号
K89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女性与数字“七”
被引量:
7
5
作者
钟年
出处
《民间文学论坛》
1996年第2期59-61,共3页
文摘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七夕”是影响较大的节日之一。七夕节俗形成于汉代,唐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曰;“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据旧题汉刘歆撰、晋葛洪钞录的《西京杂记》
关键词
七夕节
乞巧节
岁华纪丽
《西京杂记》
节俗
风俗通
钞录
文化象征
少女节
中国传统文化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除夕夜饮屠苏酒
被引量:
2
6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20期73-73,共1页
文摘
除夕夜全家共饮屠苏酒是我国一些地区春节的保健习俗。自古到今,即使不会喝酒的人,在年夜饭的时候也多少喝一点。根据古籍记载,前人的年夜酒主要有"葡萄醅""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在这些酒中间,流传最久、最普遍的,还是屠苏酒。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屠苏酒从晋朝产生,屠,就是割;苏,就是药草,砍了药草来泡酒,泡成的酒就是“屠苏酒”了。
关键词
梅花酒
宜春酒
古籍记载
岁华纪丽
晋朝
《景岳全书》
议郎
常州城
董勋
年长者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两宋时期成都节会看其游乐之盛
7
作者
杨玉华
吴新雅
杨淼
罗宇
机构
成都大学
成都大学文新学院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07-118,共12页
基金
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项目“天府文化的内涵与历史嬗变研究”(项目编号:SC19B010)。
文摘
蜀人好游乐,此种风气在秦汉时即已流行,到唐宋时达于极盛,而宋及以后记载尤多。前蜀后主王衍《醉妆词》云:“者边走,那边走,总是寻花柳。那边者,者边走,莫厌金樽酒。”生动描述了五代时期成都五光十色的游赏娱乐盛况。北宋田况、苏轼、韩琦等都几乎异口同声地指出了蜀人好游乐、蜀地游乐文化发达的特点。蜀人的游乐活动又以民间节会为主要载体,仅以元人费著《岁华纪丽谱》所载,一年即有游乐活动二十四次之多,大致有游江、游山、游寺、郊野游等几大类。这些游乐活动常常由政府主导,参与者众、官民同乐、城乡同乐,这在宋人诗文中留下了很多生动的描绘。唐宋时期的这种群众性的游乐活动,一直延续到现代,其中最典型的是成都的灯会、花会以及乡村旅游。此文以民间节会活动为“窗口”来观察透视此时期成都游乐文化的诸多方面,或可对苏轼所言“蜀人游乐不知还”这一文化现象的丰富内涵有一个较为全面而具体深刻的认识,并且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中汲取对今天利用民间节庆活动强化价值引领、促进淳风化俗及沟通民意、宣导民情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蜀中
游乐文化
节会
《
岁华纪丽
谱》
Keywords
Shuz people
Amusement culture
Festivals
The Chronicle of the Year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明时节话踏青
8
作者
陈学礼
机构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职业中学
出处
《体育师友》
1993年第Z1期80-80,共1页
文摘
清明时节,春光融融,草木萌茂,气候宜人,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春光美景之时,人们走向大自然,到野外去春游,这种民间习俗,古已有之,称为“踏青”。踏青,在我国原是一种节日,为踏青节,是南北各地最普遍的民间活动,早在汉代以前形成,唐代已很盛行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踏青时间有所不同,最早的于农历正月开始。《月令广记》说:“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冶游。”《岁华纪丽谱》上说:“二月二日踏青节。”魏晋以后,上已节在三月二日,恰值清明前后,所以清明时节春游更为普遍。
关键词
清明时节
岁华纪丽
谱
春光融融
清明前后
二月二日
民间活动
民间习俗
诗人杜甫
民间体育活动
《清明》
分类号
G807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次相聚,在世界两端的水城
9
作者
樊奔
出处
《西部广播电视》
2010年第6X期88-91,共4页
文摘
东与西,两个美。以马可为时代断面,在古成都浣沙锦水,游鱼彩舟的唱中,成尼斯在彼端悠悠低和。
关键词
彩舟
马可
威尼斯人
锦水
解玉溪
摩诃池
《威尼斯商人》
天府广场
岁华纪丽
谱
川流
分类号
K918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州人吃点心·酒酿
10
作者
老凡
出处
《现代苏州》
2016年第1期104-104,共1页
文摘
《吴郡岁华纪丽》中有这一说,酒酿“俗亦称为酒娘,盖制成数日味老,酝为糟粕,即成白酒。《集韵》称酒滓谓之酪母。《说文》谓曲亦作酴,酒母也。酒娘之称,其亦酪母、酒母之意欤?李文塘云:烧酒,未蒸者为酒娘,饮之鲜美,以泉水烧酒和之,则成烧蜜酒。
关键词
白酒
《吴郡
岁华纪丽
》
点心
苏州
《集韵》
《说文》
分类号
TS262.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明物候:沾衣欲湿杏花雨
11
作者
孙海文
机构
不详
出处
《区域治理》
2019年第19期90-93,共4页
文摘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大约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春分过后的十五日。自唐代后,清明便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日,人们祭祀、扫墓、踏青的风俗传习至今,春风化雨,万物皆显。此时此刻山野皆绿,满目繁花。对于一个成都人,扫墓踏青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三月三为古之上巳节,《论语》说:“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唐宋后,上巳踏青之风已化为清明之俗。成都人自古就爱游赏玩乐,何况清明踏青还符合先贤的谆谆教诲。元代,华阳人元费在《岁华纪丽谱》中说:“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岁华纪丽
谱
上巳节
三月三
踏青
游赏
春风化雨
《论语》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百年后的回响--吴彬《岁华纪胜图》再考
12
作者
谢一峰
机构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出处
《美术学报》
2016年第5期48-58,共11页
文摘
该文详细考辨了明末吴彬《岁华纪胜图》与唐未五代韩鄂《岁华纪丽》之间在题名、内容、逻辑结构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并从今本《岁华纪丽》的刊刻时间等方面强调了吴彬看到此书的可能性。这一六百年后的回响,体现出图像与文本之间超越时空与媒介的互动,也为辽庆东陵四季山水壁画的解读提供了新的维度,从而对目前的四时捺钵说提出挑战。
关键词
吴彬
《
岁
华纪胜图》
韩鄂
《
岁华纪丽
》
庆东陵壁画
分类号
J209.2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中秋诗的起源与发展
13
作者
于东新
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史知识》
2017年第10期30-35,共6页
文摘
中秋节(仲秋节),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在农历的八月十五。它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几大节日相比,起源较晚。在唐宋以前,古人所称的"秋节"是在"秋分",秋分在八月十五前后,遇闰月则在八月初。据唐人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八月"条记载,秋分日,帝王要祀月于西郊,称为"仲商秋节",这一天对庶人中的老人要授几杖,以示养老、敬老之意。秋分祀月即是祭月,也就是拜月,这可能是远古月神崇拜的一种遗风,
关键词
八月十五
岁华纪丽
月神崇拜
秋夕
汉魏六朝
拜月
祭月
秋节
中秋夜
仙吕入双调
分类号
K892.1 [历史地理—民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学人风采 谢元鲁
14
出处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X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元鲁
城市科学研究
唐史论丛
岁华纪丽
谱
四川师范大学
中国史研究
政府参事室
学术论文
中国古代政治
师范大学学报
分类号
K825.8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葑东第一街
15
作者
朱红
出处
《苏州杂志》
2013年第1期40-43,共4页
文摘
先说一副题葑门横街的旧联,联日:"百物兼陈,琳琅郭外无双市;八乡来会,络绎葑东第一街。"撰者朱若愚对横街的定位甚高,却无人有异议。因为那时葑门外街路不多,西街、东街无商市,葑门路尚未开辟,横街当然有称雄一方的资格。不过有人提出,若改"八乡"为"千家",则对仗更工。朱若愚不肯,说八乡即八方,原含千家之意,用了"乡"字,更可显出横街与乡农的关系。这是七十多年前的旧闻,如今这条街还在,出葑门过安利桥经草鞋湾即到,或以徐公桥为标识,从北堍进人也行。只是这条"葑东第一街"并不宽,但确有特色,徜徉其中,自可领略旧时集镇式商业街区的风味。
关键词
第一街
岁华纪丽
朱家巷
朱若愚
民国年间
安利
身门
陶庵梦忆
黄天荡
苏州人
分类号
K928.7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二月二龙抬头
16
作者
黎嘉
出处
《乡镇论坛》
1992年第3期44-44,共1页
文摘
农历二月初二日为龙头节,也称二月节、春龙节、踏青节、青龙节,俗称“龙抬头日”。这是广大农村传统的汉族节日,苗、壮、满、侗、黎、(?)、布依、赫哲、鄂温克等民族也过此节,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传说天上的龙沉睡了一个冬天,此时开始苏醒。它把身子一翻,喘一口气,甩一下尾巴,天上便出现“隆隆”雷声。此时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蜇”前后。惊蜇过后,天气转暖,始有春雷,雷声惊醒蜇伏的昆虫,冬眠的动物出土活动,春耕春播开始。农谚有:“过了惊蜇节,春耕不停歇。”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虽然各地多有“二月二,
关键词
龙抬头
龙头节
农村传统
岁华纪丽
吴娘
二月二日
此日
天刚
游赏
迷信色彩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俗尘到佛境 重走杭州上香古道
17
作者
雲止观
出处
《航空港》
2016年第2期80-87,共8页
文摘
这是一段云水之间的旅程,这是一段从俗尘到佛境的绿野仙踪。在杭州城外的西湖东岸坐船,向西横跨西湖,至茅家埠登岸,改走陆路到灵隐和三天竺,是唐宋以来杭州本地及江浙各地的香客,前往西湖以西的佛教胜地礼佛进香的必经之路,这在历史上是享有盛名的"上香古道",繁华千年。每年西湖"香汛",一个"汛"字可见其盛况,从农历正月底开始,
关键词
东岸
云水
岁华纪丽
灵隐
独自一人
来峰
法镜寺
三生石
涌金门
溶蚀作用
分类号
K928.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踏青习俗缘何来
18
作者
王化清
机构
不详
出处
《养生月刊》
2020年第4期382-384,共3页
文摘
踏青,又叫踏春、探春、春游等。指春天到长满草的郊外游玩。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间说法不一。明朝冯应京的《月令广义》记载:"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游冶。"元朝费著的《岁华纪丽谱》则记载:"二月二日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散在四郊。"而唐朝李淖的《秦中岁时记》则记载:"上巳(农历三月初三),赐宴曲江。
关键词
岁华纪丽
谱
二月二日
踏青
冯应京
秦中
岁
时记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古代春节饮酒趣话
19
作者
刘继兴
出处
《旅游时代》
2013年第2期26-27,共2页
文摘
金制嵌宝象足金瓯永固炉以14K纯金镶以珊瑚,碧玺,松石而造,重:599克,是中国工艺美术之重宝。。由清宫造办处奉旨织造,是清代皇帝举行元且开笔仪式时专用的陈设性酒器,除夕子夜时,皇帝将"屠苏酒"(相传为华佗之方,元旦饮之可去恶辟邪)注入"金瓯永固"杯,陈于案上,在烛光之下,书写新春的第一笔,其内容皆为"福","寿"等吉祥用语,以祈求平安健康,江山永固。该香炉是中国为了参加1974年美国斯波坎世界博览会,凝国力而造的仿北京故宫旧藏。
关键词
椒酒
岁华纪丽
华佗方
分
岁
酒
中国的传统
年长者
小品方
思逸
孙思
《荆楚
岁
时记》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苏州的正月
20
作者
王稼句
出处
《书摘》
2015年第3期69-70,共2页
文摘
二十四节气,立春为第一,往往赶在春节之前。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一说:“新春市人卖春饼,居人相馈遗。饼薄形圆,裹肉脍及野菜熟之,以佐春盘,邻里珍为上供。”如今流行的春卷,似乎还保留着旧时春饼的遗制。
关键词
《吴郡
岁华纪丽
》
苏州
二十四节气
春节
分类号
K892 [历史地理—民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岁华纪丽谱》《笺纸谱》《蜀锦谱》作者考
谢元鲁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5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韩鄂与《岁华纪丽》考略
王金跃
《传承》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蓦然回首江南地 自然节序今似昔——读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
张承宇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一幅斑斓的生活图画——《荆楚岁时记译注》简介
谭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女性与数字“七”
钟年
《民间文学论坛》
1996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除夕夜饮屠苏酒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两宋时期成都节会看其游乐之盛
杨玉华
吴新雅
杨淼
罗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清明时节话踏青
陈学礼
《体育师友》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初次相聚,在世界两端的水城
樊奔
《西部广播电视》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苏州人吃点心·酒酿
老凡
《现代苏州》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清明物候:沾衣欲湿杏花雨
孙海文
《区域治理》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六百年后的回响--吴彬《岁华纪胜图》再考
谢一峰
《美术学报》
2016
0
原文传递
13
中秋诗的起源与发展
于东新
《文史知识》
2017
0
原文传递
14
学人风采 谢元鲁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0
原文传递
15
葑东第一街
朱红
《苏州杂志》
2013
0
原文传递
16
二月二龙抬头
黎嘉
《乡镇论坛》
1992
0
原文传递
17
从俗尘到佛境 重走杭州上香古道
雲止观
《航空港》
2016
0
原文传递
18
踏青习俗缘何来
王化清
《养生月刊》
2020
0
原文传递
19
古代春节饮酒趣话
刘继兴
《旅游时代》
2013
0
原文传递
20
苏州的正月
王稼句
《书摘》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