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新世/始新世全球增温在西藏岗巴地区的表现 被引量:4
1
作者 万晓樵 王曦 +1 位作者 于涛 李国彪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8-226,共9页
随着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大洋钻探计划(ODP)的开展,在古海洋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古近纪古新世与始新世(P/E)界线间的地质事件的发现便是其重要成果之一。西藏南部岗巴地区发育有良好的海相界线地层。对生物群、碳、氧、锶稳定... 随着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大洋钻探计划(ODP)的开展,在古海洋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古近纪古新世与始新世(P/E)界线间的地质事件的发现便是其重要成果之一。西藏南部岗巴地区发育有良好的海相界线地层。对生物群、碳、氧、锶稳定同位素以及磁化率的研究显示,全球界线事件在西藏南部岗巴地区具有明显的影响。古新统宗浦组顶部底栖有孔虫动物群阶段性绝灭,总灭绝率为69%。始新统遮普惹组底部有孔虫逐渐复苏,除12种为古新世的残存类型外,始新世生物组合全为新的属种,并呈现三个复苏阶段。碳稳定同位素表现为三期负向偏移,在界线处出现-4‰的异常。这一异常与全球碳稳定同位素事件表现一致。锶同位素在界线位置没有明显的变化,而明显的峰值出现在界线之上,并与全球53Ma出现的锶同位素变化相对应。磁化率在界线之上2m处出现一个很明显的波动,与第3期碳同位素异常吻合。所有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南部(特提斯-喜马拉雅低纬度浅海环境)在古新世与始新世界线时期出现明显的气候变化,说明全球深海温度增高在浅海环境具有相同表现,只是影响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南部 岗巴地区 P/E界线 全球增温
下载PDF
西藏岗巴地区始新世介形虫化石组合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国彪 万晓樵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0-406,共7页
对西藏岗巴盆地层位最高的海相地层———遮普惹组所含介形虫化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共鉴定出 2 2属、33种 ,建立两个介形虫组合 :Paracyprismayaensissp .nov . Bairdiazongpuxiensissp .nov .组合 (下部 )和Phlyctenophorazongpuensis... 对西藏岗巴盆地层位最高的海相地层———遮普惹组所含介形虫化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共鉴定出 2 2属、33种 ,建立两个介形虫组合 :Paracyprismayaensissp .nov . Bairdiazongpuxiensissp .nov .组合 (下部 )和Phlyctenophorazongpuensis Semicytherurasubsymmetros组合 (上部 ) ;讨论介形虫组合的特征及其地质时代 ,并与世界上其它地区有关地层进行对比 ,结合与之共生的有孔虫组合的时代特征 ,认为含该介形虫组合的海相地层———遮普惹组的时代应为始新世Ypresian—Priabonian早期。描述 6种 ,其中有 2新种 :Paracyprismayaensissp .nov .和Bairdiazongpuxiensissp .nov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岗巴地区 始新世 介形虫 化石 遮普惹组
下载PDF
西藏南部聂拉木-岗巴地区奥陶纪—老第三纪沉积地层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振华 陈南生 +1 位作者 董振生 钱志鑫 《地球化学》 CAS 1985年第2期123-133,共11页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岩带,从奥陶纪到老第三纪,发育了一套层序连续完整的海相沉积地层,很少有缺失,沉积总厚度达万米以上,是研究古生代以来地壳化学演化的理想剖面。剖面岩石主要由灰岩、砂岩,粉砂岩和页岩组成。按剖面厚度计...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岩带,从奥陶纪到老第三纪,发育了一套层序连续完整的海相沉积地层,很少有缺失,沉积总厚度达万米以上,是研究古生代以来地壳化学演化的理想剖面。剖面岩石主要由灰岩、砂岩,粉砂岩和页岩组成。按剖面厚度计算,灰岩、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地层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沉积岩 奥陶纪 老第三纪 海相沉积地层 聂拉木-岗巴地区
下载PDF
西藏岗巴地区古新世-始新世界线地层及底栖大有孔虫的演替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曦 万晓樵 李国彪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9-117,共9页
古新世与始新世界线(P/E)事件中底栖大有孔虫的绝灭(BEE)以及演替(LFT)在古近纪底栖大有孔虫演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藏南部岗巴地区发育有良好的海相界线地层,在宗浦Ⅱ剖面中,对底栖大有孔虫动物群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的研究... 古新世与始新世界线(P/E)事件中底栖大有孔虫的绝灭(BEE)以及演替(LFT)在古近纪底栖大有孔虫演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藏南部岗巴地区发育有良好的海相界线地层,在宗浦Ⅱ剖面中,对底栖大有孔虫动物群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的研究显示全球界线事件对该地区造成明显影响。在界线附近,底栖大有孔虫出现大量灭绝,总灭绝率达71%,界线之上开始出现复苏,底栖大有孔虫的新生率为72%。事件过后,底栖大有孔虫SBZ4动物群被SBZ5-SBZ13动物群代替,以古新统宗浦组的Miscellanea miscella,Lockhartia hai mei,Glomalveolinapri maeva的灭绝和Operculina属的消失及始新统遮普惹组Nummulites willcox,Alveolina ellipsoidalis和Orbi-tolites complanatus出现为特征。在古新世界线顶部,碳稳定同位素值出现明显负偏,峰值为-7.9‰,与全球同一时期碳稳定同位素事件表现一致;氧稳定同位素表现则与全球事件不太相同,这可能是由于成岩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大有孔虫 P/E界线 灭绝 岗巴地区 西藏
原文传递
西藏南部岗巴地区早白垩世有孔虫化石组合
5
作者 陈蒲礼 黄诚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5-309,共5页
前人已经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南亚带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生物地层序列。其中晚白垩世生物地层序列较为完整,而早白垩世生物地层序列还很不完整。本文研究的强东剖面是在岗巴地区所测的一个新剖面,笔者对该剖面中的有孔虫化石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前人已经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南亚带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生物地层序列。其中晚白垩世生物地层序列较为完整,而早白垩世生物地层序列还很不完整。本文研究的强东剖面是在岗巴地区所测的一个新剖面,笔者对该剖面中的有孔虫化石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特提斯喜马拉雅南亚带早白垩世的两个化石组合,分别是Ticinella roberti-Hedbergella trocoidea组合和Globigerinelloides algeriana-Hedbergella gorbachikae组合,进一步完善了特提斯喜马拉雅南亚带早白垩世生物地层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孔虫化石组合 早白垩世 特提斯喜马拉雅南亚带 岗巴地区 西藏南部
原文传递
藏南岗巴-定日地区花岗岩单元特征及构造环境 被引量:5
6
作者 邹光富 朱同兴 +3 位作者 冯心涛 李建忠 贾保江 周铭魁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6-26,共11页
岗巴 定日地区花岗岩属藏南拉轨岗日构造岩浆带的组成部分,岩石类型主要为似斑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片麻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通过1∶25万区域地质填图,按照同源岩浆演化序列的观点,根据岩石学、岩石化... 岗巴 定日地区花岗岩属藏南拉轨岗日构造岩浆带的组成部分,岩石类型主要为似斑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片麻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通过1∶25万区域地质填图,按照同源岩浆演化序列的观点,根据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接触关系等特征,将该区花岗岩划分为5个单元,归并为1个超单元———佩古错超单元。研究表明,该超单元为S型花岗岩,在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组成上具有明显的同源岩浆演化特征,为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同碰撞构造环境的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巴—定日地区 花岗岩 构造岩浆带 地质填图 地球化学 岩石化学
下载PDF
西藏岗巴古新世地层及构造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万晓樵 梁定益 李国彪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5-162,共8页
西藏岗巴地区出露有完整的晚白垩世至古近纪地层,地层中化石丰富,根据化石研究准确地进行了地层时代的划分。本文认为该区白垩系—古近系界线位于宗山组和基堵拉组之间,以底栖大有孔虫Orbitoides-Omphalocyclus动物群的消亡和Rotalia-Sm... 西藏岗巴地区出露有完整的晚白垩世至古近纪地层,地层中化石丰富,根据化石研究准确地进行了地层时代的划分。本文认为该区白垩系—古近系界线位于宗山组和基堵拉组之间,以底栖大有孔虫Orbitoides-Omphalocyclus动物群的消亡和Rotalia-Smoutina-Lockhartia动物群的始现为标志。界线上下岩层为假整合接触,期间有一短暂的暴露面。古新世的砂砾岩直接覆于晚白垩世的陆棚碳酸盐岩沉积之上,沉积的重大转变代表一次构造运动。印度大陆北缘与冈底斯南缘直至白垩纪末均具有明显的浅海生物地理分区现象,期间被深海盆地所阻隔。古新世开始浅海相动物群在该地显示同一生物地理区系特征,说明两大陆间深水盆地的阻隔已消失,南北生物地理区同归于一残留海盆。沉积类型转变和地层古生物特征为印度—亚洲板块的起始碰撞时间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据此推测大陆早期碰撞发生在白垩系—古近系的界线时期(约 65 Ma)。古新世中—晚期碳酸盐台地遭受不断的挤压与变形,进一步说明大陆的碰撞在古新世之初就已发生。沉积地层的破碎变形和滑塌堆积是持续碰撞与挤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新世地层 构造作用 西藏 岗巴地区 大陆碰撞 白垩纪
下载PDF
藏南岗巴—定日地区始新世微体化石与特提斯的消亡 被引量:35
8
作者 李国彪 万晓樵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9-108,共10页
印度与亚洲板块之间的碰撞也许是自中生代末期以来所发生的意义最为深远的构造事件 ,但目前对于碰撞的起始时间尤其是陆间海相沉积最终消亡的时间的把握仍十分不确定。西藏特提斯晚期演化史的研究及其封闭时间的确定 ,可为印度与亚洲碰... 印度与亚洲板块之间的碰撞也许是自中生代末期以来所发生的意义最为深远的构造事件 ,但目前对于碰撞的起始时间尤其是陆间海相沉积最终消亡的时间的把握仍十分不确定。西藏特提斯晚期演化史的研究及其封闭时间的确定 ,可为印度与亚洲碰撞发生过程的研究提供极为重要的直接性的依据。藏南地区发育着西藏地区最晚期的海相沉积 ,岗巴—定日地区曾是西藏特提斯演化晚期——残留海盆的居留地 ,可提供关于西藏特提斯演化晚期及其最终封闭时间的良好信息。对岗巴—定日地区内始新世地层剖面作了极为详细的研究工作 ,发现并鉴定了数量较为丰富的微体化石 ,在此基础上对西藏特提斯晚期沉积环境的演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认为岗巴地区遮普惹组砂页岩段的时代与定日遮普惹组砂页岩段的时代相同或略晚于后者 ,两者基本上属同期异相沉积 ,含相同的浮游有孔虫 Morozovella spinulosa- Acarinina bullbrooki组合 ;藏南最高海相层——遮普惹组砂页岩段顶部的时代应为晚始新世 Priabonian早期 ,它代表着西藏—特提斯海在藏南最终消亡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地区 始新世 微体化石 特提斯 亚洲板块 印度板块 陆间海相沉积 岗巴-定日地区 沉积环境 遮普惹组
原文传递
岗巴婚俗拾零 被引量:1
9
作者 班丹 《西藏人文地理》 1995年第2期55-56,共2页
亘古及今,一代代繁衍生息于雪域高原地球之巅的藏族人民,以其勤劳、勇敢的天性和睿智、聪慧的心灵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创造出了鲜艳夺目的藏族文化,令世人为之瞩目,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也令我们引以自豪和骄傲。而有别于异族的婚俗文化... 亘古及今,一代代繁衍生息于雪域高原地球之巅的藏族人民,以其勤劳、勇敢的天性和睿智、聪慧的心灵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创造出了鲜艳夺目的藏族文化,令世人为之瞩目,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也令我们引以自豪和骄傲。而有别于异族的婚俗文化,又不失为其中一支瑰丽多彩的奇葩。 谈及婚俗,不少学者抑或文人骚客,大多只囿于注重它的民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迎亲 岗巴地区 新娘 送亲 酥油茶 婚俗文化 青棵 藏族文化 使者 西藏
原文传递
铮铮岗巴铁脊梁
10
作者 肖龙辉 《西南民兵》 1998年第10期6-7,共2页
走向岗巴,走向生命的禁区,走近用青春热血铸造人生辉煌、用忠诚书写人生答卷的优秀共产党员、西藏岗巴县人武部部长格桑,我们的心被他的光彩人生激荡,被他对事业执着追求的赤诚振奋。
关键词 岗巴 格桑 部长 高海拔地区工作 双拥工作 民兵 反渗透 日喀则地区 西藏岗巴 岗巴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