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体动力破坏的最小能量原理 被引量:144
1
作者 赵阳升 冯增朝 万志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781-1783,共3页
根据岩体动力破坏实际释放的能量远大于诱发能量这一事实,在较详细论证岩体非均质、各向异性、应力状态不同,其破坏方式和消耗能量也有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岩体动力破坏的最小能量原理:即岩体动力破坏真正需要消耗的总是单向应力状态的... 根据岩体动力破坏实际释放的能量远大于诱发能量这一事实,在较详细论证岩体非均质、各向异性、应力状态不同,其破坏方式和消耗能量也有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岩体动力破坏的最小能量原理:即岩体动力破坏真正需要消耗的总是单向应力状态的破坏能量。还介绍了此类事件的几个事例,及其对防护工程与地下工程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力学 岩体动力破坏 防护工程 地下工程
下载PDF
强震极震区地震动特征与岩体动力破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庆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3602-3602,共1页
关键词 强震 极震区 岩体动力破坏 强地震动 竖向地震作用 大柳树 松动 松动
下载PDF
极震区岩体地震动力破坏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梁庆国 韩文峰 李雪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7-40,共4页
汶川地震时极震区产生了严重的地震地质灾害,其中强烈地震动造成的岩体动力破坏是造成灾害的根本原因。从极震区含义、地震动特征、岩体地震动力破坏概念、地震松动岩体和方法论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极震区岩体地震动力破坏问题。极震区是... 汶川地震时极震区产生了严重的地震地质灾害,其中强烈地震动造成的岩体动力破坏是造成灾害的根本原因。从极震区含义、地震动特征、岩体地震动力破坏概念、地震松动岩体和方法论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极震区岩体地震动力破坏问题。极震区是未来地震的潜在震源区,区内的地震属于直下型。极震区地震动具有不同于非极震区的地震动特征,岩体地震动力破坏的复合性特点就是地震动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对极震区岩体动力破坏概念的理解应考虑地震动的特点。地震松动岩体是极震区地震动造成的一种特殊破坏类型,是形成震害次生灾害的重要原因。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等学科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手段为研究极震区岩体地震动力破坏这一命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预测和评价极震区因岩体动力破坏造成的工程震害和地质灾害,减轻和预防未来地震时的灾害损失,是极震区岩体地震动力破坏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极震区 岩体动力破坏
下载PDF
极震区岩体地震动力破坏研究体系框架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梁庆国 韩文峰 +1 位作者 李雪峰 李德武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54,共12页
极震区岩体地震动力破坏是造成极震区严重的地震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的根本原因。汶川地震中因此而导致的交通工程结构损坏、中断和次生崩滑流、堰塞湖等地质灾害,不仅加剧了灾害损失,并给震后的灾区恢复重建和对外交通遗留了较多的安全... 极震区岩体地震动力破坏是造成极震区严重的地震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的根本原因。汶川地震中因此而导致的交通工程结构损坏、中断和次生崩滑流、堰塞湖等地质灾害,不仅加剧了灾害损失,并给震后的灾区恢复重建和对外交通遗留了较多的安全隐患。从岩体稳定、山体稳定和区域稳定的层次,分别对有关极震区岩体地震动力破坏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对研究思路和方法论的讨论,构建了极震区岩体地震动力破坏研究的体系框架,提出了极震区岩体地震动力破坏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以期明晰概念,理清思路,为有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震区 地震动力破坏 潜在震源区 研究系框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