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荷载作用下地下岩体洞室应力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马行东 李海波 +2 位作者 肖克强 冯海鹏 戴会超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164-169,228,共7页
用FLAC3D初步分析了动荷载作用下埋深、洞室形状、地应力特征对地下岩体洞室应力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动荷载下,随着埋深的增加,各种洞型应力量值有明显的减小趋势;地应力状态对地形洞室的应力响应有较明显的影响,在自重地应力为... 用FLAC3D初步分析了动荷载作用下埋深、洞室形状、地应力特征对地下岩体洞室应力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动荷载下,随着埋深的增加,各种洞型应力量值有明显的减小趋势;地应力状态对地形洞室的应力响应有较明显的影响,在自重地应力为主的情况下,洞室拱顶、拱底地最小主应力处于拉应力状态,而构造地应力为主的情况下,洞室拱顶、拱底最小主应力处于压应力状态,且随着侧压系数的增加,洞室的应力由较明显的减小趋势;动荷载作用下,不同断面形状的洞型应力响应有一定区别,圆形洞室应力响应最小,矩形洞室应力响应最大,随埋深、地应力的增加,洞形对洞室应力响应影响减小,当埋深超过300 m后,洞型对应力的影响变化程度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特征 动荷载 地下岩体洞室 侧压系数 动力参数
下载PDF
不同地震动输入方向下的大型地下岩体洞室群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赵宝友 马震岳 丁秀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3395-3402,共8页
以某水电站为工程背景,建立该水电站地下厂房大型岩体洞室群有限元-无限元耦合动力计算模型。在洞室群开挖稳定后所形成的二次应力场和地震动荷载联合作用下,进行不同地震动输入方向下的大型岩体洞室群地震反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震... 以某水电站为工程背景,建立该水电站地下厂房大型岩体洞室群有限元-无限元耦合动力计算模型。在洞室群开挖稳定后所形成的二次应力场和地震动荷载联合作用下,进行不同地震动输入方向下的大型岩体洞室群地震反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动斜入射对地下岩体洞室群的动力反应和稳定性有不利的影响,在进行类似的大型地下岩体洞室群地震动安全评价时应考虑地震动输入方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力学 岩体洞室 地震动输入方向 地震反应
下载PDF
地下岩体洞室群地震响应的加、卸载响应比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杨继华 盛谦 +1 位作者 朱泽奇 冷先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27-2132,共6页
将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引入地下岩体洞室群地震响应分析中。以输入的地震加速度作为加、卸载,以洞室围岩的加速度作为响应,合理地确定了加、卸载响应区段。通过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建立了白鹤滩水电站13号机组剖面数值分析模型,选用汶川... 将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引入地下岩体洞室群地震响应分析中。以输入的地震加速度作为加、卸载,以洞室围岩的加速度作为响应,合理地确定了加、卸载响应区段。通过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建立了白鹤滩水电站13号机组剖面数值分析模型,选用汶川地震波进行动力时程计算,探讨地下岩体洞室群的地震动力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100年超越概率2%的地震作用下,白鹤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响应比峰值范围在4.05~11.52之间;结合应力及位移分析,主厂房拱顶及层间错动带C4在尾调室上游边墙出露部位的围岩均进入了非线性变形状态,但响应比在整个时程中并没有趋于无穷大,围岩没有发生失稳破坏;错动带两侧的围岩产生了一定的相对位移,会对尾调室的边墙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该研究方法可应用于一般地下岩体结构的地震稳定性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岩体洞室 加、卸载响应比 地震响应 时程分析
下载PDF
水电站地下厂房大型岩体洞室的抗爆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宝友 马震岳 +2 位作者 梁冰 徐伟 许新勇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3-190,共8页
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试验,以洞室岩体和混凝土衬砌结构的损伤为指标,研究了水电站地下厂房这类大型岩体洞室在强地表爆破荷载作用下,洞室埋深、围岩岩体强度和地应力对洞室抗爆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中,洞室岩体和混凝土衬砌均采用弹塑性... 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试验,以洞室岩体和混凝土衬砌结构的损伤为指标,研究了水电站地下厂房这类大型岩体洞室在强地表爆破荷载作用下,洞室埋深、围岩岩体强度和地应力对洞室抗爆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中,洞室岩体和混凝土衬砌均采用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同时考虑了几何非线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水电站地下厂房这类高边墙洞室,浅埋深洞室的抗爆性能较差,深埋深洞室的抗爆性能较强;岩体强度越高,洞室的抗爆性能越强;当地应力侧压因数λ<1时,地应力侧压因数对洞室的抗爆性能的影响不大;当地应力侧压因数λ>1时,随地应力侧压因数的增大,洞室的抗爆性能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抗爆性能 爆炸荷载 岩体洞室 损伤
下载PDF
大型岩体洞室采用柔性垫层减震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宝友 马震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8-144,共7页
采用无限元作为岩体地下洞室静动力分析的边界条件,建立了岩体地下洞室的静动力有限元-无限元(FE-IE)计算模型,分析了柔性垫层对水电站厂房这类大型岩体洞室结构的减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柔性垫层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岩体洞室结构的地... 采用无限元作为岩体地下洞室静动力分析的边界条件,建立了岩体地下洞室的静动力有限元-无限元(FE-IE)计算模型,分析了柔性垫层对水电站厂房这类大型岩体洞室结构的减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柔性垫层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岩体洞室结构的地震响应,但是设置一定厚度的柔性垫层后不仅能充分发挥岩体洞室围岩的自承能力,而且还能明显地减小混凝土衬砌的地震反应;用于水电站厂房这类大型岩体洞室减震的柔性垫层应该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弹性模量;在工程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选取密度较低的材料作为柔性垫层,可根据岩体洞室实际服务期限内所能经历的最大应力环境来确定柔性垫层的强度。研究成果对类似的地下工程的减震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减震垫层 大型岩体洞室 静动力FE-IE模型 减震效果
下载PDF
节理岩体地下洞室稳定性的静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贾超 王振 徐坤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1-1018,共8页
节理岩体地下洞室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响应是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该问题采用三维离散元法研究节理地下洞室的稳定性,建立了一个含节理组的地下洞室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分别对洞室开挖后在常规荷载作用下的响应、洞室开挖... 节理岩体地下洞室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响应是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该问题采用三维离散元法研究节理地下洞室的稳定性,建立了一个含节理组的地下洞室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分别对洞室开挖后在常规荷载作用下的响应、洞室开挖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以及开挖支护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等三种工况进行模拟,得出了洞室在三种工况下的应力和位移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地震对洞室的破坏非常大且时间短暂,支护后的洞室围岩能够使破坏时间延迟,在一定时间内增强了洞室围岩的抗震能力。本文的工作不仅对含节理的地下洞室开挖后的围岩变形和支护提供借鉴,而且对地下洞室和隧道的抗震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岩体洞室 3DEC 离散元法 地震 稳定性
下载PDF
考虑地震动行波效应的大型岩体地下洞室动力非线性反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宝友 马震岳 +2 位作者 梁冰 宋志强 张存慧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3370-3377,共8页
水电站地下厂房岩体洞室具有高边墙、大跨度和长轴线的特点。通过进行大量的数值模拟工作,研究这类长轴线(线长度为300~400m)大型岩体地下洞室在不同地震动幅值的一致激励和行波激励作用下的动力非线性响应。数值计算中,洞室岩体采用... 水电站地下厂房岩体洞室具有高边墙、大跨度和长轴线的特点。通过进行大量的数值模拟工作,研究这类长轴线(线长度为300~400m)大型岩体地下洞室在不同地震动幅值的一致激励和行波激励作用下的动力非线性响应。数值计算中,洞室岩体采用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同时考虑几何大变形非线性效应。对比分析一致与非一致2种地震动输入情况下该岩体洞室的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具有同一频谱特性的地震动而言,地震动幅值对于地下洞室地震响应起决定性作用;当地震动幅值较小时(地震动幅值<0.1g),地震动行波效应对地下洞室的地震反应影响不大;当地震动幅值较大时(地震动幅值>0.2g),地震动行波效应会显著增加地下洞室的损伤破坏。因此,在进行类似的地下岩体洞室设计和地震动安全评价时,对于建在烈度较低区域的岩体地下洞室,可以不考虑地震动行波效应的影响,而对于建在烈度较高区域的岩体地下洞室,则应考虑地震动行波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力学 岩体洞室 行波效应 地震动 动力非线性 损伤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罗随机节理的岩体洞室初喷加固效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乐飞 杨青松 《公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32-238,共7页
岩体中的节理一般是满足一定统计规律的随机网络。利用UDEC实现了蒙特卡罗随机节理网络,在此基础上考虑了隧道的开挖和初喷加固。设计了未采取初喷加固方案,采取初喷加固时初喷混凝土黏聚力为0.1、0.2、0.4、0.6、0.8MPa计算方案和初喷... 岩体中的节理一般是满足一定统计规律的随机网络。利用UDEC实现了蒙特卡罗随机节理网络,在此基础上考虑了隧道的开挖和初喷加固。设计了未采取初喷加固方案,采取初喷加固时初喷混凝土黏聚力为0.1、0.2、0.4、0.6、0.8MPa计算方案和初喷混凝土厚度为10、15、20、25、30cm计算方案,计算对比不同工况的塑性区、应力和监测点位移值,发现:不采取初期衬砌,隧道的破坏形式主要是洞顶掉块;初喷厚度一定时,初喷接触面材料黏聚力越低块体越易脱落,超过0.4MPa时则围岩稳定;初喷接触面材料强度一定时,初喷厚度对围岩稳定性有影响,存在临界厚度,过大过小均不利于隧道围岩稳定。这些特征值可以作为同类围岩条件下隧道设计的极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随机节理 岩体洞室 初喷加固机理 UDEC
原文传递
一种简单的岩体地下洞室地震安全评价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海波 刘博 +4 位作者 吕涛 许文锋 杨建宏 夏祥 周青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73-1882,共10页
提出了动应力集中因子代表值的概念,以合理反映地震荷载作用下地下洞室围岩的动应力集中程度,并将动应力集中因子代表值,作为洞室地震响应的关键特征来衡量洞室地震响应的大小。应用显示有限差分法,讨论了地震动加速度幅值、洞室埋深、... 提出了动应力集中因子代表值的概念,以合理反映地震荷载作用下地下洞室围岩的动应力集中程度,并将动应力集中因子代表值,作为洞室地震响应的关键特征来衡量洞室地震响应的大小。应用显示有限差分法,讨论了地震动加速度幅值、洞室埋深、围岩岩体级别、衬砌混凝土厚度、衬砌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动应力集中因子代表值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动应力集中因子代表值与这5个因素均近似呈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有(无)衬砌支护结构两种情况的地震安全评价公式,提出了岩体地下洞室的地震安全评价方法。应用提出的评价方法,分别对唐山余震地震作用下溪洛渡水电站超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地震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所得结果与Dowding-Rozen及Sharma-Judd的评价方法结果一致。分析还表明,文中提出的岩体地下工程的地震安全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是偏于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安全评价方法 溪洛渡水电站:地下:地震反应
下载PDF
用交叉锚索加固表层岩体洞室的抗爆能力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金才 徐干成 +1 位作者 张向阳 孔福利 《防护工程》 2013年第4期5-10,共6页
采用交叉锚索加固洞室表层岩体的目的是提高已建洞室的抗爆能力。试验采用3种不同类型的岩体模拟材料,对同一洞室在同样的爆炸条件下进行抗爆试验。由试验给出了各类洞室围岩塌落程度和介质内围岩破裂状态,以此来对比交叉锚索对各类... 采用交叉锚索加固洞室表层岩体的目的是提高已建洞室的抗爆能力。试验采用3种不同类型的岩体模拟材料,对同一洞室在同样的爆炸条件下进行抗爆试验。由试验给出了各类洞室围岩塌落程度和介质内围岩破裂状态,以此来对比交叉锚索对各类围岩洞室产生的不同加固效果。试验表明,交叉锚索对不同类型的围岩洞室产生的加固效果各不相同:对于密度较大的均匀介质和块状岩体,加固效果最为明显,表现为洞壁脱落的材料或介质内开裂的范围大量减少;对于密度较小、黏结力相对较高的岩体,拱部围岩基本上不发生脱落,但在拱脚附近沿轴线有大块材料脱落,未加固的模型脱落的材料较多,加固的模型脱落的材料较少。此外,未加固的模型洞室拱部围岩发生开裂,加固的模型未见开裂。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交叉锚索加固洞室表层岩体,可有效提高各类岩体中洞室的抗爆能力,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索加固 模型试验 抗爆性能
原文传递
双轴压缩下饱和水对洞室岩体声发射的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乃兵 单晓云 《矿山测量》 2000年第2期19-22,共4页
通过含洞室岩体在双轴压缩状态下的声发射实验 ,搞清饱和水对洞室岩体声发射特性的影响 ,以便利用声发射规律预测岩爆和岩体失稳。
关键词 饱和水 声发射 实验 双轴压缩
下载PDF
基于力传递的关键块体理论在地下洞室围岩支护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张兰新 贾超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1-7,共7页
地下洞室的稳定性与洞室围岩中的关键块体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未揭露前,关键块体具有随机分布的特点。搜索并计算随机块体的安全系数对洞室围岩整体稳定性评价及围岩支护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为准确计算关键块体的安全系数,本文将关键块... 地下洞室的稳定性与洞室围岩中的关键块体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未揭露前,关键块体具有随机分布的特点。搜索并计算随机块体的安全系数对洞室围岩整体稳定性评价及围岩支护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为准确计算关键块体的安全系数,本文将关键块体理论与力传递算法相结合,拓展了传统关键块体理论,考虑内部块体间的力传递作用,应用基于力传递算法的改进的关键块体理论分析方法对块体稳定向进行分析评价。包括典型块体的空间状态分类、不同类别块体的识别、块体间力传递过程等。以泰山抽水蓄能电站岩体地下洞室为例,对比分析了力传递前后临空面处关键块体安全性能的变化,分析评价了洞室锚杆支护系统的支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的关键块理论 岩体洞室 力传递算法 安全系数 支护
下载PDF
岩体洞室地基洞室两帮失稳的宏观判据
13
作者 杨志刚 《土工基础》 2019年第2期198-200,224,共4页
岩体洞室地基是由岩体、地下洞室、地面建筑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是由地下工程与地表工程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岩体洞室地基系统的稳定应保证基底岩体和洞室围岩均处于稳定状态,其稳定性判据包括"地基稳定性判据"和"洞室... 岩体洞室地基是由岩体、地下洞室、地面建筑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是由地下工程与地表工程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岩体洞室地基系统的稳定应保证基底岩体和洞室围岩均处于稳定状态,其稳定性判据包括"地基稳定性判据"和"洞室围岩稳定性判据"两个方面。其中,"地基稳定性判据"又包括岩体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不考虑地下洞室的影响)和地基沉降计算(考虑地下洞室的影响)两部分,前者侧重于对岩体地基强度失效破坏模式的判别,以基底荷载是否超过极限承载力为判别依据,后者侧重于对岩体地基变形失效破坏模式的判别,以建筑物的变形是否超过允许变形值为判别依据;而洞室围岩稳定性判据则主要以洞室围岩的应力、应变是否超过允许值为判别依据,可采用解析分析法、赤平投影图解分析法、数值模拟法和考虑地应力影响的宏观判据进行判别。其中,洞室两帮可考虑岩体结构特征及所处的地应力环境,根据洞室围岩的岩性及节理分布特征,分为均质洞室、力学性质相近的岩层组中洞室、被节理切割成块体的洞室、具有软弱夹层时洞室等4种情况,来建立围岩失稳破坏的宏观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洞室地基 两帮 失稳破坏 宏观判据
原文传递
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地下洞室渗流场动态响应分析
14
作者 李广凯 王洪博 +1 位作者 贾超 王轮祥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2-35,105,共5页
在岩体地下洞室工程中,地震作用对洞室稳定的影响一直是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但却忽略了地震作用对地下洞室渗流场的影响。以泰山抽水蓄能电站典型洞段地下厂房为研究背景,在洞室开挖稳定后,进一步考虑地震荷载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 在岩体地下洞室工程中,地震作用对洞室稳定的影响一直是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但却忽略了地震作用对地下洞室渗流场的影响。以泰山抽水蓄能电站典型洞段地下厂房为研究背景,在洞室开挖稳定后,进一步考虑地震荷载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探究渗流场在非线性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演变规律,为洞室的正常运行和实际工程维护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洞室 地震荷载 稳定性分析 渗流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小浪底水利枢纽地下厂房岩体支护效果数值分析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朱维申 刘建华 杨法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87-1091,共5页
介绍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地下厂房岩体力学行为数值分析的过程和方法,包括采用的屈服准则、三维几何模型、岩体力学参数、地应力场、开挖过程模拟和支护结构模拟方法。给出了1.0和0.8两种侧压力系数下,无支护结构、无预应力锚索有锚杆有衬... 介绍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地下厂房岩体力学行为数值分析的过程和方法,包括采用的屈服准则、三维几何模型、岩体力学参数、地应力场、开挖过程模拟和支护结构模拟方法。给出了1.0和0.8两种侧压力系数下,无支护结构、无预应力锚索有锚杆有衬砌、有预应力锚索有锚杆有衬砌3种情况的计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支护结构对限制围岩位移和塑性区开展作用不大,但对于固定松动破碎岩块、防止洞周局部崩塌脱落有不可缺少的作用;(2)开挖过程对预应力锚索拉力影响不大;(3)开挖过程引起混凝土衬砌较大拉应力,围岩表面的钢筋网,对于限制衬砌开裂和防止其脱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 支护结构 应力位移 塑性区 FLAC3D
下载PDF
自由式锚索和全长粘结式锚索加固效果比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安敏 沈俊 顾欣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2689-2696,共8页
通过进行洞室模型试验和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模型试验,研究了工程中广泛采用的2种典型锚索——自由式锚索和全长粘结式锚索的不同加固效果。从洞室的开洞位移、破坏荷载、荷载位移曲线特征、洞周应变分布特征及洞室的宏观破坏过程等方面... 通过进行洞室模型试验和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模型试验,研究了工程中广泛采用的2种典型锚索——自由式锚索和全长粘结式锚索的不同加固效果。从洞室的开洞位移、破坏荷载、荷载位移曲线特征、洞周应变分布特征及洞室的宏观破坏过程等方面,比较和分析了2种锚索对洞室所产生的不同加固效应特征。通过对含有结构面和不含结构面锚固体试件进行抗剪强度试验,比较了2种锚索对岩体结构面的不同加固效果。给出了锚固体试件峰值抗剪强度比较结果和剪切过程中2种锚索的张力变化特征,即全长粘结式锚索的张力基本不变化,自由式锚索的张力随剪切位移的增加而增大。在综合比较2种锚索加固效果的基础上,对锚固工程设计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力学 自由式锚索 全长粘结式锚索 加固效果 模型试验:结构面抗剪试验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assification of Rock Surrounding Underground Chambers and the Initial Damage Variations in Rock Masses
17
作者 Mingjie Zhao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4年第10期109-113,共5页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classification index for underground chambers and the elastic wave velocity of rock mass, a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assification of rock surrounding under...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classification index for underground chambers and the elastic wave velocity of rock mass, a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assification of rock surrounding underground chambers and the initial damage variable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wave velocity definition of the initial damage variable of rock masses.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relevant data from a hydropower dam located in Southwest China show that the initial damage variable obtained by means of surrounding rock classification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at calculated by wave velocity, which verifi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wo classification indices. This study establishes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damage mechanics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surrounding rock class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chamber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the initial damage variation elastic wave velocity
下载PDF
某抽水蓄能电站高压渗透试验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燕锋 宋汉周 《勘察科学技术》 2006年第3期18-21,共4页
岩体的渗透稳定性关系到地下洞室围岩体的稳定性。以一抽水蓄能电站设计阶段进行的高压渗透试验为例,重点探讨了试验过程中流量Q与压力P之间的关系,岩体的渗流性态以及岩体的允许水力坡降等重要方面。根据不同的P^Q关系曲线,得到呈相对... 岩体的渗透稳定性关系到地下洞室围岩体的稳定性。以一抽水蓄能电站设计阶段进行的高压渗透试验为例,重点探讨了试验过程中流量Q与压力P之间的关系,岩体的渗流性态以及岩体的允许水力坡降等重要方面。根据不同的P^Q关系曲线,得到呈相对闭合的裂隙明显存在临界水头压力,而具有一定开度的裂隙则不然;随着水头压力的增大,岩体的渗流性态渐趋敏感;而在较高水头压力的持续作用下,岩体的允许水力坡降值则有减小之势。因而认为,进行高压渗透试验,可以更为真实地反映深埋地下洞室围岩体的渗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地下 高压渗透试验 渗透稳定性
原文传递
Study on implicit composite element method for seepage analysis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被引量:3
19
作者 LI LingZi XIAO Mi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617-1626,共10页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implicit composite element method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eepage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is proposed. In the simulation, the faults and drainage h...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implicit composite element method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eepage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is proposed. In the simulation, the faults and drainage holes are set implicitly in the model elements without adding additional elements. Elements containing fault or drainage-hole data are termed composite elements. Then, their information data in model could be obtained. By determining the osmotic transmission matrix of the composite elements,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matrix is then obtained.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seepage field around the underground powerhouse of the Ganhe Pumping Station in Yunnan, China, using a compiled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calculation program. The rock mass around the site includes two faults. The seepage field in the rock mass was analyzed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before the excavation of the underground caverns, the rock mass seepage is affected by the faults and the groundwater permeated down along the tangential fault plane. After the excavation of the caverns during the operation period, the groundwater is basically drained away and the underground caverns are mostly above the groundwater level. Thus,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verify the implicit composite method for the simulation of faults and drainage holes. This method can well meet the calculation demands of practical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licit composite element method numerical calculation SEEPAGE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FAULTS drainage holes finite element method osmotic transmission matrix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