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秦岭东江口岩体群Pb、Sr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的制约 被引量:19
1
作者 朱茂旭 骆庭川 张宏飞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0-36,共7页
以区域地球化学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Pb、Sr、Nd同位素特征分析,揭示出东江口岩体群的Pb同位素特征与南秦岭东段基底具有耦合关系,而与其它构造单元则存在明显的差异,204Pb-207Pb/206Pb,204Pb-208Pb/206Pb图解研究表明,该岩体群... 以区域地球化学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Pb、Sr、Nd同位素特征分析,揭示出东江口岩体群的Pb同位素特征与南秦岭东段基底具有耦合关系,而与其它构造单元则存在明显的差异,204Pb-207Pb/206Pb,204Pb-208Pb/206Pb图解研究表明,该岩体群为下地壳源花岗岩类,Nd同位素特征(tDN和εNd(t))表明,耀岭河群最适合于作为岩体群的主要物源。该岩体群和耀岭河群的Sr同位素存在一定的差别,这可能是由于南秦岭在280-200Ma间强烈的地质作用使Rb-Sr同位素体系改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江口 岩体群 同位素地球化学 物源
下载PDF
西秦岭二长花岗岩岩体群同源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彭璇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1期63-80,共18页
对西秦岭二长花岗岩岩体群(又称"五朵金花")的岩体地质、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5个岩体均具有较为清晰的侵入顺序:早期为闪长岩浆侵入,中期和晚期为二长花岗岩浆侵入,分别形成黑云二长花岗岩和二云二长花岗岩侵入... 对西秦岭二长花岗岩岩体群(又称"五朵金花")的岩体地质、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5个岩体均具有较为清晰的侵入顺序:早期为闪长岩浆侵入,中期和晚期为二长花岗岩浆侵入,分别形成黑云二长花岗岩和二云二长花岗岩侵入体,其岩性成分表现为从早至晚从偏基性→偏酸性演化特征;从每个岩体来讲,显示出由东向西变细的矿物粒度变化和由北面向南成分逐渐变酸的特点。早期样品为高钾钙碱系列和钾玄岩系列,中期样品主要为钾玄岩系列,而晚期样品主要集中于高钾钙碱系列。早期次样品落入钾质和钠质的过渡区,中期和晚期样品则多数落入钾质区。各岩体组成具有相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上,轻稀土富集,具有中等亏损的负Eu异常。岩体Rb-Sr同位素年龄值介于181~232.9Ma,K-Ar同位素年龄值介于178~248.8Ma,ANKC值大多小于1.1,属过铝质花岗岩。该岩体群具有喜马拉雅岩型花岗岩的特征,具有同源岩浆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二长花岗岩体群 同源性 喜马拉雅型花岗 年代
下载PDF
东秦岭造山带南部宁陕花岗岩体群的地球化学及其构造环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邵世才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17-123,共7页
本文详细研究了东秦岭造山带南部宁陕花岗岩体群的地质特征、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宁陕岩体群为钙碱性-碱性系列的花岗岩基,主要副矿物为钛铁矿、磷灰石、锆石和独居石,其黑云母为铁质黑云母,SiO_2和碱质含量都较高,除V,Sc,Sr... 本文详细研究了东秦岭造山带南部宁陕花岗岩体群的地质特征、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宁陕岩体群为钙碱性-碱性系列的花岗岩基,主要副矿物为钛铁矿、磷灰石、锆石和独居石,其黑云母为铁质黑云母,SiO_2和碱质含量都较高,除V,Sc,Sr和Bi等元素之外的大多数元素出现亏损;稀土元素负Eu异常较为明显,其组成模式为右倾“V”形曲线;δ^(18)O较高,而初始锶比值相对较低.因此,宁陕岩体群花岗岩为S型花岗岩.作者用多元统计分析和图解法将本岩体群花岗岩与世界著名造山带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本岩体群花岗岩为陆-陆碰撞型花岗岩,是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在晚古生代期间发生对接碰撞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 岩体群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下载PDF
华东南巨型环状岩体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建国 冯明月 《北京地质》 1998年第1期30-31,共2页
在华东南湘、赣、粤三省交界地区,发育着一个由燕山早期第一、二阶段花岗岩岩体组成的环状岩体群(简称环群)。环群呈椭圆形,长轴近NEE向,长310km,短轴NNW向,长175km,面积17万多平方公里。环群的边界由一系列... 在华东南湘、赣、粤三省交界地区,发育着一个由燕山早期第一、二阶段花岗岩岩体组成的环状岩体群(简称环群)。环群呈椭圆形,长轴近NEE向,长310km,短轴NNW向,长175km,面积17万多平方公里。环群的边界由一系列长条形的大型岩基及少数岩株组成,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 环状岩体群 地质意义 华南 东南
下载PDF
武夷山隐爆角砾岩体群成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发宁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1-5,13,共6页
武夷山地区,已发现具有隐蔽爆破特征的次火山角砾岩体10多处,呈北北东向串珠状分布,在不同建造类型的角砾岩体中,分别赋存有有色、稀有和贵金属矿产,构成了以隐爆角砾岩体群为特色的金属成矿带.
关键词 角砾 岩体群 成矿 地质特征
下载PDF
不同地震动输入方向下的大型地下岩体洞室群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赵宝友 马震岳 丁秀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3395-3402,共8页
以某水电站为工程背景,建立该水电站地下厂房大型岩体洞室群有限元-无限元耦合动力计算模型。在洞室群开挖稳定后所形成的二次应力场和地震动荷载联合作用下,进行不同地震动输入方向下的大型岩体洞室群地震反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震... 以某水电站为工程背景,建立该水电站地下厂房大型岩体洞室群有限元-无限元耦合动力计算模型。在洞室群开挖稳定后所形成的二次应力场和地震动荷载联合作用下,进行不同地震动输入方向下的大型岩体洞室群地震反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动斜入射对地下岩体洞室群的动力反应和稳定性有不利的影响,在进行类似的大型地下岩体洞室群地震动安全评价时应考虑地震动输入方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力学 洞室 地震动输入方向 地震反应
下载PDF
地下岩体洞室群地震响应的加、卸载响应比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杨继华 盛谦 +1 位作者 朱泽奇 冷先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27-2132,共6页
将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引入地下岩体洞室群地震响应分析中。以输入的地震加速度作为加、卸载,以洞室围岩的加速度作为响应,合理地确定了加、卸载响应区段。通过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建立了白鹤滩水电站13号机组剖面数值分析模型,选用汶川... 将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引入地下岩体洞室群地震响应分析中。以输入的地震加速度作为加、卸载,以洞室围岩的加速度作为响应,合理地确定了加、卸载响应区段。通过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建立了白鹤滩水电站13号机组剖面数值分析模型,选用汶川地震波进行动力时程计算,探讨地下岩体洞室群的地震动力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100年超越概率2%的地震作用下,白鹤滩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响应比峰值范围在4.05~11.52之间;结合应力及位移分析,主厂房拱顶及层间错动带C4在尾调室上游边墙出露部位的围岩均进入了非线性变形状态,但响应比在整个时程中并没有趋于无穷大,围岩没有发生失稳破坏;错动带两侧的围岩产生了一定的相对位移,会对尾调室的边墙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该研究方法可应用于一般地下岩体结构的地震稳定性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 加、卸载响应比 地震响应 时程分析
下载PDF
阿尔金山中段苏吾什杰岩体(群)地质特征 被引量:18
8
作者 校培喜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4-23,共10页
分布于阿中地块中浅变质岩隆起带之上的苏吾什杰岩体(群),为一规模较大的复式岩体,不同岩石类型之间接触关系清楚,由早到晚其侵位顺序为辉长-辉绿岩→闪长岩→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细粒二长花岗岩→似斑状中粗粒二长花岗岩,总体显示成分... 分布于阿中地块中浅变质岩隆起带之上的苏吾什杰岩体(群),为一规模较大的复式岩体,不同岩石类型之间接触关系清楚,由早到晚其侵位顺序为辉长-辉绿岩→闪长岩→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细粒二长花岗岩→似斑状中粗粒二长花岗岩,总体显示成分演化的特点,亦具有结构演化;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研究证明,该岩体(群)花岗岩与同碰撞型花岗岩(S-COLG)相似,显示壳源和壳幔混合源花岗岩特点;依据同位素测年结果,确定其侵位时代为早古生代晚期,岩体形成与板块作用相关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山中段 阿中地块 苏吾什杰() 构造环境
下载PDF
甘肃省岷县—礼县一带柏家庄岩体群成岩成矿特点及成矿机制探讨 被引量:19
9
作者 许亚玲 毛永忠 王刚刚 《甘肃地质》 2006年第2期36-41,共6页
通过对柏家庄岩体群的区域构造、地层、岩浆岩及区域矿产、区域异常等特征的描述,对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1)区域构造上呈东西成行,北西成列的网状隆起和断裂,另有北东、南北向大型构造带。(2)5大岩体为一中心隆起气球膨胀模式... 通过对柏家庄岩体群的区域构造、地层、岩浆岩及区域矿产、区域异常等特征的描述,对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1)区域构造上呈东西成行,北西成列的网状隆起和断裂,另有北东、南北向大型构造带。(2)5大岩体为一中心隆起气球膨胀模式的侵入期次相似岩体,具有相似的成岩过程。(3)区域地层为一套陆棚浅海相沉积的砂岩、板岩、碎屑岩、生物灰岩等,As、V、Sb、Pb、Zn、Au等元素较富集。(4)区域矿产沿构造分布,多分布在岩体周围1~5km之内,且分布密集。(5)区域异常北西、北东向展布,强度高、清晰而套合性好。因此柏家庄岩体群具有相似的成岩成矿环境,可以用已知矿床成矿规律去寻找未知的深部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岷县-礼县-带 柏家庄岩体群 成矿特点 机制
原文传递
商洛地区中部小岩体相关的多金属矿找矿方向及潜力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少迅 赵卫东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B12期82-84,共3页
1小岩体群分布范围 商洛地区中部燕山期小岩体群分布百余处,主要为花岗岩一花岗斑岩类中酸性小岩体(株)。分布在两大区域:第一大分布区,在山阳县一柞水县凉水沟、色河铺、牛耳川、小河口、园子街、下官坊一带,多呈小岩体群露,围... 1小岩体群分布范围 商洛地区中部燕山期小岩体群分布百余处,主要为花岗岩一花岗斑岩类中酸性小岩体(株)。分布在两大区域:第一大分布区,在山阳县一柞水县凉水沟、色河铺、牛耳川、小河口、园子街、下官坊一带,多呈小岩体群露,围岩主要为泥盆系地层;第二大分布区,在商州南台、桃官坪、大河面、蟒岭及蟒岭岩体北部洛南县寺坡、三要、王岭一带,围岩主要为坪群、陶湾群地层以及蟒岭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洛地区 潜力分析 找矿方向 多金属矿 岩体群 分布范围 分布区
下载PDF
清原小北岔基性-超基性岩体特征分析
11
作者 王锡华 《科技成果纵横》 2011年第6期55-58,共4页
基性-超基性岩的区域展布特点 基性-超基性岩体在抚顺地区分布很广,一般是成群出现、成带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有桦树背、苣棘菜、永陵、万宝钵外围、红透山-树基沟、腰寨子-夹河厂、唐屯-黄屯等地区。如果把点与点、群与群之间联系... 基性-超基性岩的区域展布特点 基性-超基性岩体在抚顺地区分布很广,一般是成群出现、成带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有桦树背、苣棘菜、永陵、万宝钵外围、红透山-树基沟、腰寨子-夹河厂、唐屯-黄屯等地区。如果把点与点、群与群之间联系起来,可以看出其成带出现,初步分出三个岩带,即浑北岩带、马圈子-柳河岩带、桦树背-赤柏松岩带,岩体群相当于这些岩带上的“岩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超基性 特征 抚顺地区 红透山 赤柏松 岩体群 桦树
下载PDF
玉石沟式铬铁矿
12
作者 杨合群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6-146,共1页
成矿区带:北祁连成矿带(Ⅲ-21)。建造构造:玉石沟超基性岩体群侵入于晚寒武统—下奥陶统的变安山玄武岩、板岩、变砂岩、硅质岩及辉长岩中。北岩体、中岩体、小岩体和南岩体北部纯橄岩-方辉辉橄岩-方辉橄榄岩相带属蛇绿岩套底部的... 成矿区带:北祁连成矿带(Ⅲ-21)。建造构造:玉石沟超基性岩体群侵入于晚寒武统—下奥陶统的变安山玄武岩、板岩、变砂岩、硅质岩及辉长岩中。北岩体、中岩体、小岩体和南岩体北部纯橄岩-方辉辉橄岩-方辉橄榄岩相带属蛇绿岩套底部的"变质变形地幔橄榄岩",具变余假斑晶-靡棱结构,矿物具波状、带状消光及膝折带,岩石m/f为9.12~9.87(董显扬,1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石 铬铁矿 地幔橄榄 祁连成矿带 岩体群 成矿区带 下奥陶统 变质变形
下载PDF
大道尔吉式铬铁矿
13
作者 杨合群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7-177,共1页
成矿区带:中祁连成矿带(Ⅲ-22)。 建造构造:奥陶纪形成的野人沟、大道尔吉和小道尔吉3个超基性岩体群呈透镜状挤入蓟县系大理岩之断裂带中。大道尔吉岩体分为:变质地幔橄榄岩带,由纯橄岩和方辉橄榄岩(m/f为10.16~11.14)组成;... 成矿区带:中祁连成矿带(Ⅲ-22)。 建造构造:奥陶纪形成的野人沟、大道尔吉和小道尔吉3个超基性岩体群呈透镜状挤入蓟县系大理岩之断裂带中。大道尔吉岩体分为:变质地幔橄榄岩带,由纯橄岩和方辉橄榄岩(m/f为10.16~11.14)组成;堆晶杂岩带由纯橄岩-含辉纯橄岩(m/f为7.34~9.11)、透辉岩-易剥橄榄岩-辉长岩组成(m/f为3.16~4.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铁矿 方辉橄榄 祁连成矿带 纯橄 成矿区带 岩体群 奥陶纪
下载PDF
滇西金沙江带北段的富碱斑岩及其与板内变形的关系 被引量:79
14
作者 邓万明 黄萱 钟大赉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8年第2期111-117,共7页
沿金沙江 墨江缝合带出露了一套年龄为 2 6 5~ 37 6Ma的富碱斑岩 ,大多数斑岩在岩石化学上属碱钙质系列 ,以轻稀土富集和无铕异常为特征 .这些岩石形成在碰撞后的构造环境 ;斑岩、角闪岩捕虏体和玄武岩的 ( 87Sr/86Sr) i 分别是0 70 ... 沿金沙江 墨江缝合带出露了一套年龄为 2 6 5~ 37 6Ma的富碱斑岩 ,大多数斑岩在岩石化学上属碱钙质系列 ,以轻稀土富集和无铕异常为特征 .这些岩石形成在碰撞后的构造环境 ;斑岩、角闪岩捕虏体和玄武岩的 ( 87Sr/86Sr) i 分别是0 70 73,0 70 6 5~ 0 70 71和 0 70 5 8~ 0 70 76 .εNd(T)分别为 - 3 4~ - 6 3,- 2 1~ - 7 4和 - 3 3.这些岩石的Pb同位素也略有差异 .有证据表明 ,斑岩的岩浆源是来自“壳 幔混合层”的部分熔融 .讨论了新生代岩浆活动与板内变形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碱斑 壳-幔混合层 板内变形 岩体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