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叶轻舟寄此身——品读吴镇《真逸岩居图》 被引量:1
1
作者 应一平 王君霞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27,共4页
西安美术学院珍藏元代吴镇巨幅《真逸岩居图》,散发盎然古意,构图雄浑阔远,极具道家境象。从技法看,此画具有元画典型特征。吴镇深受庄子思想影响,技法容纳南宋骨体,但又趋于温和。
关键词 元代 吴镇 《真逸岩居图》
下载PDF
董其昌《岩居图卷》研读
2
作者 王照宇 《中国美术》 2013年第3期104-105,共2页
无锡博物院收藏的董其昌水墨山水画《岩居图卷》,根据画面上的陈继儒题跋,可知该卷是董氏专为其友人汪履康而作。该画作材质、笔墨、章法等方面都无可挑剔,曾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属于董其昌中年时期的一件佳作。
关键词 董其昌 岩居图卷 一河两岸 汪履康
下载PDF
中国西部岩居人
3
作者 雷文彬 《人与自然》 2003年第9期64-69,共6页
一个在原始森林中以岩为家、繁衍生息了近四个世纪的神奇部落;中国迄今发现的一处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岩居聚集地……
关键词 中国 四川 福宝国家森林公园 人文景观 群居部落 大堂坝乡 生活方式 三元岩居 居住环境
下载PDF
“古崖居”随想
4
作者 程孟辉 《出版广角》 2003年第1期65-66,共2页
古崖居先民—这是一个被历史遗忘的民族,这是一个淹没了生活足迹的民族,这是一个魂系四方的民族……京城西北郊的延庆古崖居,一个巨大而又深邃的中华民族人文之谜,待您去光顾,待您去品评,待您去诠释,待您去破译。
关键词 北京西北郊 古崖居 岩居洞穴 遗址
下载PDF
荒山那轮冷月的窗
5
作者 余茂智 《西南航空》 2006年第10期78-80,82,共4页
岩居即山民依天然岩穴搭房而居,这是人类古已有之的一种生存方式。不过.到今天.这种原始的居所方式已是非常罕见了。
关键词 岩居 天然岩穴 生存方式 居所方式
下载PDF
大地构造的发展
6
作者 B.B.别洛乌索夫 石延汉 《地质学报》 EI CAS 1953年第4期289-300,共12页
在关于地壳构造和发展的另一篇论文里(参看“自然”()1951年9月号21—32页),我们引用了关于地壳各种运动的程序以及关于这些运动的配合的最重要的资料。在同一篇文章里,我们又说明了地壳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本文里我们想论及地壳运动的... 在关于地壳构造和发展的另一篇论文里(参看“自然”()1951年9月号21—32页),我们引用了关于地壳各种运动的程序以及关于这些运动的配合的最重要的资料。在同一篇文章里,我们又说明了地壳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本文里我们想论及地壳运动的可能原因,以及那些发生于深及数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元素 大陵 岩居 放射元素 地槽带 褶皱带 地球表面 地表 玄武岩 基性岩
下载PDF
無定河
7
作者 王晉聰 《人民黄河》 CAS 1956年第10期64-66,共3页
无定河是黄河中游主要支流之一,以含沙量巨大著名。它发源于定边东南长春梁东麓,流经陕西省的北部和内蒙乌審旗的南部,在包头——童关间的右岸流入黄河,全长489公里,流域面积约23,500平方公里。于流河道从河源到河口,朝向三变,先东北、... 无定河是黄河中游主要支流之一,以含沙量巨大著名。它发源于定边东南长春梁东麓,流经陕西省的北部和内蒙乌審旗的南部,在包头——童关间的右岸流入黄河,全长489公里,流域面积约23,500平方公里。于流河道从河源到河口,朝向三变,先东北、后转东、再转东南,呈无底梯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侏罗 砂岩 碎屑岩 流域 黄土丘陵 榆林 陕西 岩居 含沙量 含沙浓度
下载PDF
學習蘇聯有色金屬找鑛工作方法的心得
8
作者 彭觥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1954年第1期32-33,共2页
為了滿足祖國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地質工作者和全國人民一樣正以無此的熱情和力量在祖國廣大的土地上,進行着繁重而光榮的找鍍和勘探工作。在工作中,由於黨的正確領導和蘇聯專家無私的帮助,使我們隨着工作的前進,提高了自己的工... 為了滿足祖國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地質工作者和全國人民一樣正以無此的熱情和力量在祖國廣大的土地上,進行着繁重而光榮的找鍍和勘探工作。在工作中,由於黨的正確領導和蘇聯專家無私的帮助,使我們隨着工作的前進,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水平。因而经常總結工作經驗和學習蘇聯先進經驗的體會,並加以介紹推廣就成為非常必要。這裹僅就我們在蘇聯地質專家,尼·米·克爾巴克夫()指導下進行找鑛工作的一些體會作一簡要介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砂法 地形 火成岩 岩浆岩 岩石 探取 岩居 岩相 沉积相 剖面法 比例尺 缩尺 量具 槽探 坑探 地貌
下载PDF
Earliest parietal art:hominin hand and foot traces from the middle Pleistocene of Tibet 被引量:9
9
作者 David D.Zhang Matthew R.Bennett +15 位作者 Hai Cheng Leibin Wang Haiwei Zhang Sally C.Reynolds Shengda Zhang Xiaoqing Wang Teng Li Tommy Urban Qing Pei Zhifeng Wu Pu Zhang Chunru Liu Yafeng Wang Cong Wang Dongju Zhang R.Lawrence Edwards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1年第24期2506-2515,M0004,共11页
At Quesang on the Tibetan Plateau we report a series of hand and foot impressions that appear to have been intentionally placed on the surface of a unit of soft travertine.The travertine was deposited by water from a ... At Quesang on the Tibetan Plateau we report a series of hand and foot impressions that appear to have been intentionally placed on the surface of a unit of soft travertine.The travertine was deposited by water from a hot spring which is now inactive and as the travertine lithified it preserved the traces.On the basis of the sizes of the hand and foot traces,we suggest that two track-makers were involved and were likely children.We interpret this event as a deliberate artistic act that created a work of parietal art.The travertine unit on which the traces were imprinted dates to between~169 and 226 ka BP.This would make the site the earliest currently known example of parietal art in the world and would also provide the earliest evidence discovered to date for hominins on the High Tibetan Plateau(above 4000 m a.s.l.).This remarkable discovery adds to the body of research that identifies children as some of the earliest artists within the genus Hom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 Parietal art ICHNOLOGY HOMINI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