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卫宁北山金场子闪长玢岩岩脉地质特征及SHRIMP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勇 李廷栋 +3 位作者 王彦斌 肖庆辉 耿树方 王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75-1583,共9页
卫宁北山地区的金场子闪长玢岩岩脉分布较广,在空间上与矿化带密切共生,很可能与区域隐伏的中酸性岩体是同源、同期形成的,而隐伏的中酸性岩体可能就是研究区多金属成矿的矿源和中心。因而研究其形成时代对研究区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用SH... 卫宁北山地区的金场子闪长玢岩岩脉分布较广,在空间上与矿化带密切共生,很可能与区域隐伏的中酸性岩体是同源、同期形成的,而隐伏的中酸性岩体可能就是研究区多金属成矿的矿源和中心。因而研究其形成时代对研究区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用SHRIMP锆石U-Pb法获得的闪长玢岩年龄为(147.2±2.3)Ma(MSWD=1.6),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属燕山期。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的确认为深入理解中国西部中生代岩石圈的演化、构造背景及其对卫宁北山花岗岩活动与成矿作用的制约效应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场子 闪长玢岩岩 SHRIMP锆石U-PB定年 卫宁北山
下载PDF
云南丽江地区断裂构造岩岩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俞维贤 安晓文 +1 位作者 胡耀雄 孟雁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61,共4页
丽江地区构造岩岩组动力学研究表明 ,研究区内中更新世末构造主压应力保持在北西至北西西方向变化 ;晚更新世中期之后构造主压应力方向则以北北东至北东方向为主变化 ,并有逐渐向近南北向转化的特点。因此玉龙雪山东麓断裂在中更新世末... 丽江地区构造岩岩组动力学研究表明 ,研究区内中更新世末构造主压应力保持在北西至北西西方向变化 ;晚更新世中期之后构造主压应力方向则以北北东至北东方向为主变化 ,并有逐渐向近南北向转化的特点。因此玉龙雪山东麓断裂在中更新世末曾有过左旋压扭活动为主的历史 ,兼有左旋、右旋的活动过程 ,1996年2月 3日丽江M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丽江 构造岩岩 动力学 断裂活动
下载PDF
覆岩岩土比对开采沉陷的影响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6
3
作者 宋世杰 赵晓光 +1 位作者 王双明 张勇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67,共5页
以榆神矿区小保当井田2-2煤层覆岩为地质原型,基于区域地质条件和3个代表性钻孔构建了30个不同岩土比类型的数值模型,运用数值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在地质条件和开采工艺相同的情况下,覆岩岩土比对开采沉陷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250... 以榆神矿区小保当井田2-2煤层覆岩为地质原型,基于区域地质条件和3个代表性钻孔构建了30个不同岩土比类型的数值模型,运用数值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在地质条件和开采工艺相同的情况下,覆岩岩土比对开采沉陷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250m和300m埋深水平下,下沉系数都会随着岩土比的增大而减小;在350m埋深水平下,下沉系数整体上呈现随岩土比增大而变小的趋势(岩土比为2∶1的点除外)。针对3种不同埋深水平建立了岩土比与下沉系数的量化关系;在不同的埋深水平下,岩土比对下沉系数的影响程度不同,随着埋深的增加,下沉系数的减小幅度基本表现为先变大后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开采沉陷 岩岩土比 数值模拟 榆神矿区
下载PDF
灰岩岩体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威 许宝田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17,35,共4页
通过对灰岩边坡中的软弱结构面进行室内抗剪试验,发现灰岩中的软弱结构面剪切变形呈较理想的"弹塑性"破坏型,剪切变形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根据剪应力—变形关系曲线上的比例极限、屈服点和峰值点计算得出软弱结构面不同阶段的... 通过对灰岩边坡中的软弱结构面进行室内抗剪试验,发现灰岩中的软弱结构面剪切变形呈较理想的"弹塑性"破坏型,剪切变形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根据剪应力—变形关系曲线上的比例极限、屈服点和峰值点计算得出软弱结构面不同阶段的强度参数值,由c和tgφ试验结果计算得到的边坡稳定性系数与实际情况吻合,说明试验结果是准确的。室内试验方法克服了现场大型剪切试验周期长、耗资多的缺点,对于边坡工程是经济而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岩 软弱结构面 抗剪强度
下载PDF
岩体声波测试技术及其在巷道围岩岩体波速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荣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7-40,共4页
岩体声波测试技术是工程地质勘察和岩石力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在对某大型矿山地下巷道的维护过程中,利用声波测试技术对地下巷道围岩进行了室内岩样波速测试,并采用干式单孔一发双收岩体声波测试法对地下巷道... 岩体声波测试技术是工程地质勘察和岩石力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在对某大型矿山地下巷道的维护过程中,利用声波测试技术对地下巷道围岩进行了室内岩样波速测试,并采用干式单孔一发双收岩体声波测试法对地下巷道6大类围岩34个断面岩体进行了现场波速测试,通过数理统计和最大似然理论对采集的岩体波速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围岩岩体波速Vp的数字特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测试 巷道 岩岩 波速
下载PDF
覆岩岩性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侯长祥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20-24,共5页
通过覆 岩岩性 与开采影 响传 播方 向 关系 的 研究, 得 出了 倾斜 煤 层在 三下 开 采时 ,覆 岩越软,对地 表最大 下沉值影 响越大; 煤层倾角 越大,地 表最大下 沉值 的变 化越 大的 重要 结论 这 在开采时预 计地表 最大下沉... 通过覆 岩岩性 与开采影 响传 播方 向 关系 的 研究, 得 出了 倾斜 煤 层在 三下 开 采时 ,覆 岩越软,对地 表最大 下沉值影 响越大; 煤层倾角 越大,地 表最大下 沉值 的变 化越 大的 重要 结论 这 在开采时预 计地表 最大下沉 的位置和 量值,正 确选择 最大下沉 角,以 及预 示开 采后 顶板 的运 移方 向,预防顶板 冒落和 安全生产 作用较大 图2 ,表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影响 传播系数 岩岩 地表移动 岩层变形
下载PDF
引滦入津隧洞围岩岩体质量分级转换
7
作者 骆学军 付国群 +2 位作者 赵明志 官福海 汤雷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4-47,共4页
建立了将围岩质量由原普氏坚固性系数f值分级转化到现行规范下的BQ分级的方法,并获得了引滦入津隧洞围岩质量的BQ分级。该分级对于隧洞除险加固及管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引滦入津隧洞 岩岩体质量分级 BQ分级 分级转换 上覆堆载
下载PDF
隧道围岩岩体变形破坏数值力学试验
8
作者 金仲秋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8-51,共4页
该文通过对围岩岩体开展数值力学试验,在确定连续微元尺寸δc,并获取该围岩岩体各项基本力学参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该围岩岩体的破裂过程,重点讨论了该围岩含单条横向节理和单条竖向节理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
关键词 变形破坏 岩岩 数值力学试验
下载PDF
围岩岩体声发射规律数值力学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马立周 金仲秋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12-15,共4页
通过对诸永高速公路磐安段西华岭隧道围岩中凝灰岩岩体,开展了数值力学试验,在确定连续微元尺寸δc及各项基本力学参数的基础上,试验获得的序列不同尺寸岩体变形破坏过程声发射频率、声发射能量图,进一步描述了该围岩岩体的声发射特征。
关键词 岩岩 声发射 数值力学试验
下载PDF
探地雷达在灰岩岩体破碎区探测中的应用
10
作者 吴青 龚智敏 李晓晓 《科技资讯》 2014年第28期24-25,共2页
文章介绍了探地雷达法探测技术的原理,并依工程实例为背景,重点针对灰岩岩体中破碎区域在雷达图像上的特征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岩石破碎区在雷达图像上特征明显,具有较明显的反应,探地雷达法对灰岩岩石破碎区探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关键词 岩岩 探测 探地雷达 岩石破碎区
下载PDF
减少露头区覆岩岩、土体破坏的开采技术
11
作者 王海波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24期33-33,共1页
长期的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表明,减少采动影响,促使采动影响成为"三带"型特征,最根本的是要采用有针对性的和有效的开采技术措施。根据作者的试验研究,这类开采技术措施主要有分层、分段、间歇、均厚、限厚、窄面及疏放开采等。
关键词 减少 露头区 岩岩 土体破坏 开采技术
下载PDF
“岩岩”并非“积石貌”
12
作者 张明平 《语文知识》 2000年第4期46-46,共1页
李健吾先生的著名散文《雨中登泰山》(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写道:“古诗人形容泰山,说‘泰山岩岩’,注解人告诉你:‘岩岩,积石貌。’”笔者认为“岩岩”并非“积石貌”而应为“高峻貌”。“泰山岩岩”出自《诗经》中的《鲁颂·(... 李健吾先生的著名散文《雨中登泰山》(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写道:“古诗人形容泰山,说‘泰山岩岩’,注解人告诉你:‘岩岩,积石貌。’”笔者认为“岩岩”并非“积石貌”而应为“高峻貌”。“泰山岩岩”出自《诗经》中的《鲁颂·(门心)宫》,原诗是赞美鲁僖公功绩的,文多溢美,以泰山之高大来喻鲁僖公的所谓伟业。金启华先生在其所著的《诗经全译》中,将“岩岩”译为“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 语文 课文研讨 《雨中登泰山》 教学参考 岩岩 “积石貌”
下载PDF
减少露头区覆岩岩、土体破坏的开采技术
13
作者 王宣青 冯锐 郑福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9期281-281,283,共2页
长时间的科学研究均表明,行之有效地减小开采带来的影响,保证周边环境受到的危害尽可能降低的核心方法是采用科学合理、符合需求的开采技术方案。本文将会在此前提支撑下,针对性地分析减少露头区覆岩岩、土体破坏的开采技术方案,以求能... 长时间的科学研究均表明,行之有效地减小开采带来的影响,保证周边环境受到的危害尽可能降低的核心方法是采用科学合理、符合需求的开采技术方案。本文将会在此前提支撑下,针对性地分析减少露头区覆岩岩、土体破坏的开采技术方案,以求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头区覆岩岩 土体破坏 开采技术 减少方法
下载PDF
隧道工程软岩岩土工程分类方法
14
作者 Grasso,P 张玉珍 《隧道译丛》 1992年第12期1-5,共5页
关键词 隧道 岩岩土工程 分类
下载PDF
平泉地区灰岩岩球构造特征及其成因
15
作者 任凤翘 《沈阳黄金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15-19,共5页
关键词 岩岩球构造 差异 作用
下载PDF
回弹仪、单道地震在西藏YH水电站隧洞围岩岩体分类中的应用
16
作者 唐建昌 王琮琼 《低碳世界》 2015年第28期72-73,共2页
为了适应YH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地质的要求,使隧洞围岩岩体分类由定性到定量的转变,我们开展回弹仪、单道地震仪测试工作,取得了所需隧洞围岩岩体分类数据,完成了YH水电站引水隧洞围岩类别的划分。
关键词 回弹仪 单道地震仪 岩岩体分类 YH水电站
下载PDF
广西凌云下甲二叠纪沉积灰岩墙和角砾灰岩体的成因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17
作者 彭阳 陆刚 +3 位作者 胡贵昂 周敏 乔秀夫 章雨旭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48,共6页
20世纪70年代,广西地质八队在凌云下甲水晶矿区识别出中二叠世茅口期的沉积灰岩脉呈近直立状穿插在中泥盆统东岗岭阶或上泥盆统融县组灰岩中,同时在同层位识别出中二叠世茅口期生物碎屑灰岩胶结石炭纪—早二叠世生物碎屑角砾形成的角砾... 20世纪70年代,广西地质八队在凌云下甲水晶矿区识别出中二叠世茅口期的沉积灰岩脉呈近直立状穿插在中泥盆统东岗岭阶或上泥盆统融县组灰岩中,同时在同层位识别出中二叠世茅口期生物碎屑灰岩胶结石炭纪—早二叠世生物碎屑角砾形成的角砾灰岩体。但对其成因解释与地质事实矛盾。笔者识别出沉积灰岩脉内有地震软沉积物流充填物和正常海底沉积物,同时识别出灰岩脉是台地边缘同沉积断层的伴生张裂隙,角砾灰岩体是同沉积断层产生的陡崖崩塌物及断层角砾岩。从而认为中二叠世时,由于频繁的同沉积正断层活动,使中、上泥盆统成为凌云地区碳酸盐岩台地的陡崖。一次新的断裂活动,在陡崖上形成张性裂隙,或者使已有裂隙张开,并诱发地震。最初,地震引发的碎屑流灌入裂隙,首先落入裂隙中的是中二叠世以前形成的固体岩石,可来自石炭系等,接着是台地上形成的内碎屑流,最后在安定期,台地形成的内碎屑也可缓慢落入裂隙中。与此同时,台地的断层陡崖崩塌,形成角砾灰岩体,其成分大部分是地震诱发的角砾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灰岩岩 角砾灰岩体 同沉积断层 二叠纪 广西
下载PDF
Temperature effects on the failure of deep circular tunnel under true-triaxial compression
18
作者 HUANG Lin-qi LIU Mao-lin +4 位作者 WANG Zhao-wei GUO Yi-de SI Xue-feng LI Xi-bing LI Ch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3119-3141,共23页
The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rmal treated surrounding rocks should be studied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deep ground engineering under high-ground-temperature and high-ground-stress conditions.The fa... The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rmal treated surrounding rocks should be studied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deep ground engineering under high-ground-temperature and high-ground-stress conditions.The failure process of the inner walls of fine-grained granite specimen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25–600℃)was analyzed using a true-triaxial test system.The failure process,peak intensity,overall morphology(characteristics after failure),rock fragment characteristics,and acoustic emission(AE)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r the aforementioned type of granite specimens,the trend of the failure stress conditions changed with respect to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200℃).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less than 200℃,the initial failure stress increased,final failure stress increased,and failure severity decreased.When the temperature exceeded 200℃,the initial failure stress decreased,final failure stress decreased,and failure severity increased.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600℃,the initial and final failure stresses of the specimens decreased by 60.93%and 19.77%compared with those at 200℃,respectively.The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 software RFPA3D-Thermal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specimen and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the failure process in the deep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ground rock failure GRANITE thermal treatment true-triaxial test circular tunnel RFPA3D-Thermal
下载PDF
前寒武系对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成钼作用的贡献 被引量:13
19
作者 付治国 赵云雷 +1 位作者 王靖东 吴飞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7年第4期27-34,共8页
对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25个钼矿床成矿母岩外接触带的地层及围岩观察统计,可清楚表明,所有钼矿床的赋矿层位均为前寒武纪老地层。成矿母岩侵入寒武系及以后地层中均形不成工业矿床。前寒武系不同的围岩岩性对钼矿床成矿作用的影响也... 对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25个钼矿床成矿母岩外接触带的地层及围岩观察统计,可清楚表明,所有钼矿床的赋矿层位均为前寒武纪老地层。成矿母岩侵入寒武系及以后地层中均形不成工业矿床。前寒武系不同的围岩岩性对钼矿床成矿作用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主要反映在:1.地幔分异熔浆上侵时易于捕获前寒武系有用组分钼,而成其主要矿源层;2.成矿母岩的围岩岩性对矿床主要矿种组合有重要制约作用;3.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尤其是围岩的抗压抗剪强度(即岩石的破裂程度)对钼矿富集起关键作用。围岩容矿裂隙的发育程度决定了矿石的品位,从而控制着矿床的规模。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进一步寻找钼矿资源应以前寒武系(尤其是元古代老地层)作为找矿首选区域,特别是元古界岩石组合中的火山岩系列、大理岩及片岩系列构成的成矿有利围岩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 前寒武系 岩岩 岩石物性 成矿作用
下载PDF
黑龙江杂岩构造折返的岩石学与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34
20
作者 赵亮亮 张兴洲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27-1234,共8页
黑龙江杂岩主要出露在佳木斯地块西缘,沿牡丹江断裂分布,为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拼合过程中形成的构造混杂岩。杂岩以强烈变形的糜棱岩为主体,其中含有大量规模不等、变形程度不同的变橄榄岩、变辉长岩、蓝闪石片岩(变玄武岩)及变硅质... 黑龙江杂岩主要出露在佳木斯地块西缘,沿牡丹江断裂分布,为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拼合过程中形成的构造混杂岩。杂岩以强烈变形的糜棱岩为主体,其中含有大量规模不等、变形程度不同的变橄榄岩、变辉长岩、蓝闪石片岩(变玄武岩)及变硅质岩和大理岩等岩块或岩片。蓝闪石片岩岩块多经强烈的构造置换呈宽度和延伸有限的条带或岩片与长英质糜棱岩相间分布,发育以青铝闪石、冻蓝闪石、黑硬绿泥石、多硅白云母和钠长石等为代表的新生变质矿物组合,变形叶理呈北东向展布。但在局部地区仍保存有规模较大,且未受变形作用改造的蓝闪石片岩岩块,以不定向生长的蓝闪石、钠长石和绿帘石变质矿物组合为特征。块状蓝闪石片岩边部变形特征明显,变形叶理与周围糜棱岩叶理产状一致。岩块与变形岩石的组构关系表明,黑龙江杂岩至少经历了两期重要的变质事件,即以蓝闪石片岩岩块为代表的早期高压变质事件和以糜棱岩为代表的晚期变质-变形事件。在桦南地区长英质糜棱岩中获得的白云母40Ar/39Ar年龄分别为176.5±1.9Ma和184.5±2.1Ma,该年龄在黑龙江杂岩的变形岩石中普遍存在。鉴于蓝闪石片岩岩块被这一变质-变形事件所改造,以及变质矿物组合由高压向低压的转变关系,表明黑龙江杂岩在早-中侏罗世经历了一次快速的构造抬升事件。这一事件不但使佳木斯地块西缘以蓝片岩为代表的俯冲杂岩发生构造折返,而且对该区晚中生代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杂岩 长英质糜棱岩 蓝闪石片岩岩 40Ar/39Ar同位素测年 构造折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