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微凝胶调剖剂及其岩心渗流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马广彦 《钻采工艺》 CAS 2001年第3期62-66,共5页
研究由高分子量、低水解度聚丙烯酰胺为主剂和RF树脂为交联剂的聚合物微凝胶调剖剂溶液的交联反应速度、热稳定性能、流变学特性及其在岩心中的渗流特征。在模拟樊家川油田地质条件下 ,聚合物微凝胶有较好的岩心注入性能 ,对高渗透岩心... 研究由高分子量、低水解度聚丙烯酰胺为主剂和RF树脂为交联剂的聚合物微凝胶调剖剂溶液的交联反应速度、热稳定性能、流变学特性及其在岩心中的渗流特征。在模拟樊家川油田地质条件下 ,聚合物微凝胶有较好的岩心注入性能 ,对高渗透岩心有较高的封堵效率和优异的耐冲刷特性 ,对低渗透岩心的伤害程试较小 ,调剖后岩心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 15个百分点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面调整 渗流试验 岩心渗流特征 聚合物微凝胶 调剖剂
下载PDF
大港油田驴驹河储气库注采渗流机理研究
2
作者 周春明 施金伶 +2 位作者 叶萍 杨金英 李燕 《录井工程》 2023年第4期27-34,共8页
为深入研究大港油田板桥地区储气库在多周期注采过程中气水两相流体的渗流规律,以该地区驴驹河储气库储层岩心为对象,开展储层流体相渗特征及储层注采模拟岩心渗流特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多次气水交互驱替实验后,出现气水相渗滞后... 为深入研究大港油田板桥地区储气库在多周期注采过程中气水两相流体的渗流规律,以该地区驴驹河储气库储层岩心为对象,开展储层流体相渗特征及储层注采模拟岩心渗流特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多次气水交互驱替实验后,出现气水相渗滞后现象,孔隙系统中部分区域孔喉微小,导致相渗滞后现象更为明显;建库储层在周期性注采过程中,气驱水纯气带受膨胀携液作用影响,储气空间增加;气水过渡带受气水互锁作用影响,气相渗流及动用率降低。该研究可为驴驹河储气库开发动态分析、预测、调整、提高采收率、设计库容参数以及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后期储气库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奠定基础,达到准确评价与预测储气库产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相渗特征 注采模拟 岩心渗流 储层流体 驴驹河 大港油田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对储层伤害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胡淑琼 李雪 +2 位作者 卢祥国 苏延昌 牛丽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5-580,共6页
三元复合驱能够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但它所引起的结垢问题一直困扰着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文以大庆喇嘛甸油田储层岩石和三元复合体系为实验对象,开展了碱驱后岩石结构的可视化研究以及含碱驱油剂流动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三元复合驱能够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但它所引起的结垢问题一直困扰着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本文以大庆喇嘛甸油田储层岩石和三元复合体系为实验对象,开展了碱驱后岩石结构的可视化研究以及含碱驱油剂流动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碱对储层岩心中黏土矿物溶蚀作用比较明显,对石英和长石等骨架成分的溶蚀作用较小;采出液中钙镁离子浓度较低,硅离子浓度却较高,前者成垢作用难以对储层渗透率造成显著影响,后者易在迁移过程中发生沉积,在地层和生产系统中形成大量硅垢。进一步分析表明,随碱浓度增加,三元复合体系对地层伤害程度加剧。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都可以减弱碱的溶蚀作用,但前者比后者减缓溶蚀作用的能力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体系 储层岩石 微观可视化 岩心渗流 溶蚀作用 采出液检测
下载PDF
新疆砾岩油藏三元复合驱色谱分离现象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郭英 刘卫东 +3 位作者 孙灵辉 陈权生 董玲 修建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2-365,共4页
采用充填克拉玛依七中区克下组砾岩油藏去油砂、渗透率0.92~1.26μm^2、直径1.8cm、长120和90crn的6个物理模型,在常温下注入0.4、0.6、0.8Pv三元复合驱替液(12g/L碳酸钠+3.0g/L石油磺酸盐KPS+1.2g/L抗盐聚合物KY2500... 采用充填克拉玛依七中区克下组砾岩油藏去油砂、渗透率0.92~1.26μm^2、直径1.8cm、长120和90crn的6个物理模型,在常温下注入0.4、0.6、0.8Pv三元复合驱替液(12g/L碳酸钠+3.0g/L石油磺酸盐KPS+1.2g/L抗盐聚合物KY2500),再注水5PV,定时测定流出液中碱、石油磺酸盐、聚合物浓度,绘制3种化学剂产出相对浓度C/C0~注入量曲线,列表给出3种化学剂的突破时间和C/Cn=0.1时聚-碱、碱-表、聚-表产出时间差(均以流出液体积PV为单位)。结果表明该三元驱替液在填砂管中渗流时发生了色谱分离,聚合物先突破,碱随后突破,表面活性剂最后突破,产出时间差表明石油磺酸盐与聚合物、碱的色谱分离程度较严重,因此降低石油磺酸盐在地层中的损耗是减缓三元复合驱替液色谱分离的主要途径。在较长的填砂管中,渗流距离较长,色谱分离程度较严重;增大注入段塞尺寸可减小色谱分离程度。图6表2参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替液 色谱分离 石油磺酸盐 碳酸钠 聚合物 岩心渗流 砾岩油藏 克拉玛依油田
下载PDF
大庆萨中二类油层三元体系色谱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柏林 金占鑫 +2 位作者 杨凤艳 王洪卫 代素娟 《化学工程师》 CAS 2014年第8期26-29,共4页
以大庆萨中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强碱体系为研究对象,以二类油层的天然对接岩心和二类油层的天然去油油砂组成4个模型,绘制3种化学剂产出与注入相对浓度和注入孔隙体积倍数(C/C0~PV)曲线,采用突破注入量和等比浓度注入量差两个指标来描... 以大庆萨中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强碱体系为研究对象,以二类油层的天然对接岩心和二类油层的天然去油油砂组成4个模型,绘制3种化学剂产出与注入相对浓度和注入孔隙体积倍数(C/C0~PV)曲线,采用突破注入量和等比浓度注入量差两个指标来描述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的色谱分离程度,通过岩心渗流实验研究了二类油层的三元体系色谱分离特性。实验表明,三元复合体系中3种化学剂在二类油层中存在色谱分离现象;HPAM最先突破,碱和表活剂随后一起突破;各类驱油化学剂间色谱分离程度从强到弱依次是:HPAM与表活剂、碱与表活剂、碱与HPAM;三元复合体系中碱、表活剂与HPAM 3种化学剂的突破时间随渗流距离增加而延迟,同时也增大了色谱分离程度;渗透率较小的二类油层比一类油层色谱分离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色谱分离 二类油层 岩心渗流
下载PDF
以核心渗流方式输送稠油的管道内表面润湿性转变
6
作者 汪先珍 周昭智 马颖洁 《国外油田工程》 2007年第6期31-34,共4页
本文研究改性表面作为以核心渗流方式输送稠油的管道内壁,以减小或完全消除原油黏附。为了得到亲水/憎油表面,对表面进行氧化,改变管壁粗糙度都是可行的方法,同时还要对氧化和粗糙度改变所起的作用进行量化。管壁润湿性变化通过测... 本文研究改性表面作为以核心渗流方式输送稠油的管道内壁,以减小或完全消除原油黏附。为了得到亲水/憎油表面,对表面进行氧化,改变管壁粗糙度都是可行的方法,同时还要对氧化和粗糙度改变所起的作用进行量化。管壁润湿性变化通过测量(水相中)油/水/表面体系接触角进行描述。试验表面包括PVC、不锈钢、搪瓷钢、镀锌钢和工业碳钢,还研究了盐、pH值和温度对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表面氧化和粗糙度增加都使接触角降低,使表面的亲水性增强。没有氧化的PVC和钢表面接触角大约为113~150^。(即呈亲油性),氧化后钢接触角约14~20^。,PVC为65^。。粗糙度为0.24μm的不锈钢接触角为35^。;粗糙度增高至2.28μm时,接触角下降至13^。。搪瓷钢接触角为20^。,可有效防止油的黏附。Na2SiO3对所有表面都可有效地降低接触角,Na:SiO。溶液可使玻璃、PP和不锈钢系的接触角分别下降至约25^。、45^。和20^。。低温和pH值在4~8范围以外的溶液可降低接触角。粗糙度为2.5μm搪瓷钢、不锈钢、氧化聚合物或氧化工业碳钢都可较好地用作以岩心渗流方式输送稠油的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岩心渗流 接触角 润湿性 氧化 粗糙度 温度 PH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