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外围西部上二叠统林西组岩相古地理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健 朱占平 +2 位作者 孙雷 王辉 李昌晓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I0001,共12页
松辽盆地外围西部上二叠统林西组主要分布于西拉木伦河断裂以北、贺根山—黑河断裂以南,以及稍北的内蒙古地区。根据野外勘察、实测剖面和岩心观察资料,建立研究区上二叠统林西组沉积亚相岩性组合模式,明确晚二叠世林西组岩相古地理特... 松辽盆地外围西部上二叠统林西组主要分布于西拉木伦河断裂以北、贺根山—黑河断裂以南,以及稍北的内蒙古地区。根据野外勘察、实测剖面和岩心观察资料,建立研究区上二叠统林西组沉积亚相岩性组合模式,明确晚二叠世林西组岩相古地理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上二叠统林西组主要发育湖泊、扇三角洲、河流3种沉积相,以及滨浅湖、半深湖、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辫状河、滨浅海6种沉积亚相,以滨浅湖亚相为主,滨浅海亚相分布局限,在林西县官地剖面顶部出现。松辽盆地西部上二叠统林西组,构成以西拉木伦河与贺根山—黑河断裂为主要控制区的、以南北向物源供给为主的滨浅湖—扇三角洲—河流沉积体系。该结果对松辽盆地外围西部晚古生代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理特征 岩性组合模式 林西组 上二叠统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滨浅湖相滩坝砂岩储层测井判识技术——以胜利油区正理庄油田高89块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海燕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91,共5页
滨浅湖相滩坝砂岩具有储层厚度薄、孔隙度低、渗透率低的特点。由于传统的认识和技术的局限性,往往对这类储层勘探潜力认识不足。以胜利油区正理庄油田高89区块为例,结合录井、试油、岩心实验室分析、扫描电镜、核磁共振物理试验等第一... 滨浅湖相滩坝砂岩具有储层厚度薄、孔隙度低、渗透率低的特点。由于传统的认识和技术的局限性,往往对这类储层勘探潜力认识不足。以胜利油区正理庄油田高89区块为例,结合录井、试油、岩心实验室分析、扫描电镜、核磁共振物理试验等第一性资料,研究了不同岩性的储层物性测井响应特征,形成了岩心刻度成像、成像刻度常规测井资料的储层识别方法及滩坝砂岩储层测井判识评价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坝砂 薄互层 成像测井 岩性组合模式 微电极 储层评价
下载PDF
滩坝砂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研究及现场应用
3
作者 王营营 《国外测井技术》 2021年第5期47-51,2,共6页
滩坝砂储层是油田开发中常见的低渗透油藏类型,储层具有垂向和平面非均质性强,物性变化大等特点。早期油田勘探开发技术单一,滩坝砂储层勘探潜力认识不足,许多潜力区没有发现。本文结合开发数据和测录井等试验资料,在XX油田A1区开展综... 滩坝砂储层是油田开发中常见的低渗透油藏类型,储层具有垂向和平面非均质性强,物性变化大等特点。早期油田勘探开发技术单一,滩坝砂储层勘探潜力认识不足,许多潜力区没有发现。本文结合开发数据和测录井等试验资料,在XX油田A1区开展综合研究,通过研究区储层岩石物性资料数据、常规测井资料、成像资料等建立滩坝砂储层测井判别识别评价技术,对老区滩坝砂油藏进行二次解释,进一步识别潜力储层,为老区滩坝砂储层增产稳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坝砂 成像测井 岩性组合模式 压裂高度预测
下载PDF
The relation between modes of lithologic association and interlayer-gliding structures in coal mine 被引量:6
4
作者 LE Qi-lang CHEN Ping YANG Wei-min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10年第1期47-52,共6页
As a case study of the Panji No.1 Coal Mine i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thesite measured and statistical data, summarized the lithologic associations, characteristicsand distribution laws of interlayer-gliding structu... As a case study of the Panji No.1 Coal Mine i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thesite measured and statistical data, summarized the lithologic associations, characteristicsand distribution laws of interlayer-gliding structures and tectonic coal in the No.11-2 coalseams.The results show that 9 modes of lithologic association can form interlayer-glidingstructures.It is more easy for rock slip to occur when the lithologic associations are mainroof + coal seam + immediate floor type, compound roof+immediate roof + coal seam +immediate floor type and immediate roof + coal seam + immediate floor type.Lithologicassociations of roof and floor are the precondi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interlayer-gliding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seam roof and floor modes of lithologic association interlayer-gliding structure Panji No.1 Coal Min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