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泌阳凹陷大型构造-岩性复合油藏的成藏要素 被引量:11
1
作者 秦伟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3-436,共4页
泌阳凹陷双河油田是中国东部大型构造-岩性复合油藏之一。该油田自1977年全面投入勘探、开发至2001年底,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 176×104 t。油田生烃源岩丰富、储集砂体发育、运移通道良好、圈闭的形成与砂体的配置有利、油气... 泌阳凹陷双河油田是中国东部大型构造-岩性复合油藏之一。该油田自1977年全面投入勘探、开发至2001年底,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 176×104 t。油田生烃源岩丰富、储集砂体发育、运移通道良好、圈闭的形成与砂体的配置有利、油气保存条件优越,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伴随双河鼻状构造的形成、演化,泌阳凹陷南部核桃园组三段砂体逐渐由沉积时期的下倾尖灭变为上翘尖灭,形成有足够大的储集空间和足够长的充注时间的小而肥的双河油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复合油藏 成藏要素 地质储量 泌阳凹陷
下载PDF
南美洲Oriente盆地斜坡带W区块构造-岩性复合油藏成藏模式及有利区预测
2
作者 马文杰 王景春 +5 位作者 田作基 马中振 万学鹏 林金逞 许翔麟 周玉冰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36,共8页
通过岩心观察、地震解释、储层反演、原油地化分析、油源对比、油气运移示踪分析等对南美洲Oriente盆地斜坡带W区块典型构造-岩性复合油藏的成藏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下一步的有利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Oriente盆地斜坡带W区块构... 通过岩心观察、地震解释、储层反演、原油地化分析、油源对比、油气运移示踪分析等对南美洲Oriente盆地斜坡带W区块典型构造-岩性复合油藏的成藏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下一步的有利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Oriente盆地斜坡带W区块构造-岩性复合油藏整体为西倾和西南倾单斜构造,局部发育鼻隆,油藏目的层为白垩系Napo组M1ss段,砂体呈北西—南东向,储层厚度大、物性好。②研究区河口湾砂坝控制有利储层分布,W区块平稳的西倾和西南倾单斜鼻隆构造背景与NW—SE走向的泥岩条带配合控制圈闭形成,有效油气运移通道的空间展布控制成藏。③构造-岩性油藏为三阶段成藏模式,早期常规原油充注,中期原油遭受降解,晚期常规原油混合降稠。④W区块南部地区2个泥岩条带的西南部位是W区块构造-岩性复合圈闭的有利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复合油藏 成藏模式 斜坡带 白垩系 前陆盆地 Oriente盆地 南美洲
下载PDF
构造-岩性油藏剩余油分布数值模拟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卢家亭 刘道杰 +2 位作者 高贺存 温玉焕 修德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4,156,共4页
构造-岩性油藏地质条件差、油水关系分布复杂,经过长时间注水开发,使得该类型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更加难以描述,同时也对油藏下步挖潜的方向及调整方案的编制带来更大困难。在精细地质建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构造-岩性油藏地层沉积旋回、... 构造-岩性油藏地质条件差、油水关系分布复杂,经过长时间注水开发,使得该类型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更加难以描述,同时也对油藏下步挖潜的方向及调整方案的编制带来更大困难。在精细地质建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构造-岩性油藏地层沉积旋回、垂向非均质性及储量分布特征,对层内泥岩和干层进行特殊处理,建立描述该类型油藏剩余油分布的数值模拟模型。实例分析表明,建立的模型模拟小层含油饱和度分布及储量丰度分布与动态分析结果一致,可用于描述构造-岩性油藏剩余油的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油藏 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 历史拟合 高3106断块
下载PDF
低幅度构造-岩性边底水油藏特征及其成藏机制——以塞152油藏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兰朝利 张君峰 +1 位作者 杨明慧 王金秀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83,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内陕北斜坡构造上延长组长2段油藏分布分散,成藏机制特殊。为指导长2段油藏的下一步勘探,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和试油资料,研究了塞152油藏的构造、沉积和油藏特征,探讨了油藏成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塞152油藏为一个发育在... 鄂尔多斯盆地内陕北斜坡构造上延长组长2段油藏分布分散,成藏机制特殊。为指导长2段油藏的下一步勘探,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和试油资料,研究了塞152油藏的构造、沉积和油藏特征,探讨了油藏成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塞152油藏为一个发育在低幅度构造上的构造—岩性边底水油藏。砂体展布受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控制,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属于中-低孔、低-特低渗储层。油层分布受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由于构造幅度低且夹层发育,导致油水分异不彻底,不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但发育了边底水。油藏的形成与油气沿延长组顶面不整合面和基底断裂的垂向输导以及目的层内的水平运移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长2段 边底水 低幅度构造 构造-油藏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注采耦合技术提高构造-岩性油藏开发效果 被引量:9
5
作者 徐莎 乐平 +2 位作者 柳敏 黄艳梅 林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0-112,156,共3页
针对h159断块隔夹层薄、分注难度大的问题及低油价下注水井不宜过多的形势,建议分上下2套层系开展耦合注水试验,以提高油藏采收率和控制成本。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注采耦合技术政策界限,从注水方式、注水时机、注水周期及注采比等指标... 针对h159断块隔夹层薄、分注难度大的问题及低油价下注水井不宜过多的形势,建议分上下2套层系开展耦合注水试验,以提高油藏采收率和控制成本。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注采耦合技术政策界限,从注水方式、注水时机、注水周期及注采比等指标逐一甄选,得到最优化的注采耦合方案。结果表明:注水周期为上注30 d,下采45 d(注水井注上套层系的同时对应油井采下套层系)后转为下注30 d,上采45 d,注采比为1.0的方式最佳。考虑措施时间对效益的影响,采取720 d的注采耦合之后恢复常规注采方式得到的利润和经济可采储量最大。注采耦合技术的成功运用表明该技术可在同类型油藏中得到更好推广,从而提高水驱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油藏 注采耦合 周期注采比 数值模拟 h159断块
下载PDF
构造应力-流体压力耦合作用下的裂缝发育特征——以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柳屯洼陷裂缝性泥页岩“油藏”为例 被引量:21
6
作者 骆杨 赵彦超 +1 位作者 陈红汉 苏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7-185,共9页
利用岩心观察、流体包裹体分析和盆地模拟等方法,考虑构造应力与流体压力耦合关系,对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柳屯洼陷沙三上亚段盐间强超压裂缝性泥页岩"油藏"中的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油藏的裂缝以构造裂缝和水... 利用岩心观察、流体包裹体分析和盆地模拟等方法,考虑构造应力与流体压力耦合关系,对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柳屯洼陷沙三上亚段盐间强超压裂缝性泥页岩"油藏"中的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油藏的裂缝以构造裂缝和水力破裂缝为主,强超压区域内裂缝产状散乱,甚至发育水力破裂水平缝;2超压通过改变岩石的孔隙弹性响应和渗透力作用来改变地层的差异应力和主应力方向,从而影响裂缝的类型和产状;3构造裂缝和水力破裂缝可细分为7种应力状态类型、3期发育,其中纵张和横张裂缝主要在第1期发育,水力破裂缝主要在第2期内构造抬升前发育,构造剪裂缝主要在第2和第3期发育,构造应力和超压均强烈发育时裂缝类型和产状呈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压力-构造应力耦合 裂缝泥页油藏 超压 裂缝类型 裂缝产状 柳屯洼陷
下载PDF
松辽盆地新站构造-岩性油藏油水界面的确定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星军 吴海波 席秉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13,19,共3页
根据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以西的新站构造岩性油藏油水分布特征,分析了影响油水分布特征的构造、岩性、压力、断层等4种因素,综合测试压力、钻井深度等资料,应用压—深交会法、静压测试法预测了新站构造岩性油藏的油水界面,与由钻... 根据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以西的新站构造岩性油藏油水分布特征,分析了影响油水分布特征的构造、岩性、压力、断层等4种因素,综合测试压力、钻井深度等资料,应用压—深交会法、静压测试法预测了新站构造岩性油藏的油水界面,与由钻井资料确定的油水界面基本吻合,表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为对油藏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油藏 油水界面 油藏 成藏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构造-岩性油藏油水微观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创 孙卫 +4 位作者 杨建鹏 解伟 杨姣 杨希濮 陈芳萍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8-523,共6页
在对油水接触面形态和油水过渡带厚度的分布规律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以苏北盆地花17断块为例,结合油井生产动态特征分析了构造-岩性油藏中油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实际油藏中油水接触面是一个呈波状起伏的面,其... 在对油水接触面形态和油水过渡带厚度的分布规律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以苏北盆地花17断块为例,结合油井生产动态特征分析了构造-岩性油藏中油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实际油藏中油水接触面是一个呈波状起伏的面,其在自由水面以上的高度随残余油饱和度下的毛管压力增大而抬高;油水过渡带厚度仅与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下的毛管压力有关,二者相差越大,过渡带厚度越大;构造-岩性油藏产纯油带、油水过渡带的分布并非平行于构造等高线,油水分布除受构造位置控制外,还受由沉积作用所引起的岩性、物性和孔隙结构差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接触面 油水过渡带 孔隙结构 构造-油藏 苏北盆地
下载PDF
松南地区十屋断陷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样式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金才 兰素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2-64,共3页
根据构造 -岩性复合圈闭所涉及到的构造、岩性两个重要因素的相互关系将复合圈闭样式划分为 4种样式 ,即单斜 -岩性复合式、背斜 -岩性复合式、断块 -岩性复合式和鼻状 -岩性复合式。松南十屋断陷中央构造带实际资料研究 ,发现了几个构... 根据构造 -岩性复合圈闭所涉及到的构造、岩性两个重要因素的相互关系将复合圈闭样式划分为 4种样式 ,即单斜 -岩性复合式、背斜 -岩性复合式、断块 -岩性复合式和鼻状 -岩性复合式。松南十屋断陷中央构造带实际资料研究 ,发现了几个构造 -岩性复合圈闭 ,即SN85井西构造、SN87井北构造、孤家子北构造。这些构造 -岩性复合圈闭是下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南地区 十屋断陷 构造-复合圈闭 样式 油气地质
下载PDF
松辽盆地乾安—长岭凹陷大中型岩性—构造复合型油气田形成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荔青 张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45-451,共7页
松辽盆地南部乾安 长岭凹陷下白垩统发育了多套优质烃源岩和三角洲前缘相砂岩储集层,形成了上、中、下3套成藏组合。在凹陷东部的华字井阶地,具备形成大中型构造—岩性复合型圈闭的各种有利条件:多期三角洲前缘相区纵横交错、相互叠加,... 松辽盆地南部乾安 长岭凹陷下白垩统发育了多套优质烃源岩和三角洲前缘相砂岩储集层,形成了上、中、下3套成藏组合。在凹陷东部的华字井阶地,具备形成大中型构造—岩性复合型圈闭的各种有利条件:多期三角洲前缘相区纵横交错、相互叠加,经常出现岩性横向相变和上倾尖灭;以乾南潜伏古隆起带古地形为背景形成的继承性南北沉积微相分异;后期构造运动造成盆地东部抬升,使得东部砂体整体上倾尖灭;后期构造运动形成一系列小断裂,对砂体上倾方向产生遮挡;大型斜向水流与区域构造格局的有机配置;成岩作用造成储层致密化。岩性—构造复合圈闭形成于嫩江期及明水期,与大规模油气运移期配置良好,为形成华字井阶地一批大中型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田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复合型油气田 乾安—长岭凹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基于顺势开发理念的构造-岩性油藏全生命周期开发实践——以陇东油田A区延8(1+2)油藏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建霆 《中外能源》 CAS 2020年第12期27-31,共5页
为了加强陇东油田侏罗系构造-岩性油藏的开发工作,本文基于文献调研和地质、岩心、测井、油水井生产资料收集,从陇东A区侏罗系延8(1+2)油藏开发实践出发,形成针对性的开发技术理念,提出针对性开发技术措施以服务于类似油藏的后续开发及... 为了加强陇东油田侏罗系构造-岩性油藏的开发工作,本文基于文献调研和地质、岩心、测井、油水井生产资料收集,从陇东A区侏罗系延8(1+2)油藏开发实践出发,形成针对性的开发技术理念,提出针对性开发技术措施以服务于类似油藏的后续开发及治理。主要开展了油藏地质特征研究、顺势开发理念提出、研究区油藏全生命周期中的顺势开发实践研究。研究表明,陇东A区延81+2构造-岩性油藏呈现为西北-东南方向独立构造圈闭特征,物性较好、边底水不活跃、天然驱动能量不足;基于油藏地质特征的顺势开发注重对油藏构造特征、储层岩性物性特征、油水运动规律的运用,针对性制定开发技术政策参数,确保了油藏全生命周期开发的良好效果;合理的注采井网调整和注采技术参数选择、成功的套损修复或必要的侧钻新油井措施,将有助于延缓产量下降和继续稳步提高油藏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油藏 顺势开发 延8(1+2)油藏 陇东A区
下载PDF
南苏丹境内裂谷盆地源上构造-岩性油藏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12
作者 马峰 庞文珠 +5 位作者 赵文光 张斌 赵艳军 薛罗 郑茜 陈彬滔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105,共14页
以钻井、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等为基础,通过岩心分析、连井对比、油气运聚模拟、地震反演及多信息叠合等方法,从油源条件、储-盖组合和输导体系3个方面对南苏丹境内Melut和Muglad 2个裂谷盆地源上构造-岩性油藏成藏的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 以钻井、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等为基础,通过岩心分析、连井对比、油气运聚模拟、地震反演及多信息叠合等方法,从油源条件、储-盖组合和输导体系3个方面对南苏丹境内Melut和Muglad 2个裂谷盆地源上构造-岩性油藏成藏的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Melut和Muglad盆地均发育早白垩世第Ⅰ裂陷期优质烃源岩,厚度大、面积广、有机质类型好、成熟度适中,具有良好的油源条件;Melut盆地古近系Yabus组、新近系Jimidi组和Muglad盆地白垩系Aradeiba组发育三角洲相和河流相沉积,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的含砂率、砂岩厚度均适中,且不同层序内河道的河型存在垂向演化,发育泛滥平原和水下分流间湾微相局部封隔带,形成多套源上砂泥互层储-盖组合,为形成规模构造-岩性圈闭提供了条件;边界控盆断裂与盆缘斜坡区控凹断裂是沟通主力烃源岩与源上目的层的主要油气垂向运移通道,源上层段发育的多期不整合面和富砂地层形成了多个侧向优势运移路径(输导脊),油源断裂与输导脊耦合控制Melut和Muglad盆地源上构造-岩性油藏的有利区带。②Melut盆地Yabus组、Jimidi组以及Muglad盆地Aradeiba组具备形成源上规模构造-岩性油藏的石油地质条件,成藏模式可分为“断裂垂向运移型”、“断裂垂向运移-不整合面侧向输导型”和“断裂垂向运移-连通砂体侧向输导型”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盆地 控盆断裂 控凹断裂 输导脊 构造-油藏 成藏模式 Melut盆地 Muglad盆地 南苏丹
下载PDF
鄂西渝东区石炭系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发育特征及勘探建议
13
作者 刘新民 邹军成 李慧 《江汉石油科技》 2009年第2期1-4,共4页
鄂西渝东区石炭系黄龙组主要是一套局限海台地潮坪相沉积,岩性以白云岩和灰岩为主,储集层发育于黄龙组二段,溶孔白云岩是主要的储集岩类。由于东部紧邻利川古陆,黄龙组存在地层的缺失和相变,加之后期的构造运动影响,因此该区是石... 鄂西渝东区石炭系黄龙组主要是一套局限海台地潮坪相沉积,岩性以白云岩和灰岩为主,储集层发育于黄龙组二段,溶孔白云岩是主要的储集岩类。由于东部紧邻利川古陆,黄龙组存在地层的缺失和相变,加之后期的构造运动影响,因此该区是石炭系构造一岩性复合圈闭发育的有利地区。结合最新的钻探成果,分析了建南北、龙驹坝、三星伴月、茶园坪北等复合圈闭的发育特征及勘探潜力.提出了勘探部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复合圈闭 勘探建议 黄龙组 石炭系 鄂西渝东区
下载PDF
黄河口凹陷新近系岩性-构造油藏断层封闭性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曹龙 王少鹏 +2 位作者 高鹏宇 张岚 岳红林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2-507,共6页
为明确黄河口凹陷新近系岩性-构造油藏的断层封闭性与油水分布特征,运用三维地震资料、钻井及生产测试资料,利用砂体描述技术刻画出断层附近砂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建立了可靠的断层Allan图,识别出断层两盘砂岩对接区并计算断层泥岩比率参... 为明确黄河口凹陷新近系岩性-构造油藏的断层封闭性与油水分布特征,运用三维地震资料、钻井及生产测试资料,利用砂体描述技术刻画出断层附近砂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建立了可靠的断层Allan图,识别出断层两盘砂岩对接区并计算断层泥岩比率参数(I_(SGR)),通过确定I_(SGR)参数的封闭下限,判断断层的侧向封闭性。结果表明:研究区断层侧向存在3种岩性对接模式;砂泥岩对接的封闭性最强;同期砂岩对接与非同期砂岩对接的封闭性取决于对接区I_(SGR)值的大小。利用该方法,确立了研究区滚动勘探优势区,并通过实施2口评价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油藏 断层侧向封闭 断层泥比率 砂体描述 黄河口凹陷
下载PDF
渤中凹陷石南陡坡带构造-岩性复合圈闭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29
15
作者 徐长贵 周心怀 +1 位作者 杨波 王昕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7-893,共7页
陡坡带是箕状凹陷油气勘探的重要构造带,构造-岩性圈闭发育,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但是陡坡带构造、沉积相带迁移变化和构造-岩性圈闭分布的控制因素复杂。以渤海海域渤中凹陷石南陡坡带为例,分析陡坡带构造-岩性圈闭的成因与分布规律... 陡坡带是箕状凹陷油气勘探的重要构造带,构造-岩性圈闭发育,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但是陡坡带构造、沉积相带迁移变化和构造-岩性圈闭分布的控制因素复杂。以渤海海域渤中凹陷石南陡坡带为例,分析陡坡带构造-岩性圈闭的成因与分布规律。石南陡坡带发育上倾尖灭型、下倾尖灭型、侧向尖灭型和物性封闭型等4种类型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其分布主要受控于坡折带类型与分布、水系方向与古地貌的配置关系以及基准面的旋回性变化。墙角式陡坡折带处是寻找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最有利的位置。发育在不同层系、分布广泛的构造-岩性圈闭有利于弥补石南陡坡带纯构造圈闭的不足,降低陡坡带的勘探风险,石南陡坡带从勘探的早期就应建立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勘探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复合圈闭 断裂坡折 陡坡带 古近系 渤中凹陷
下载PDF
古近系陡坡扇构造-岩性复合圈闭识别与储层刻画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东升 赵志刚 +2 位作者 徐建永 刘志峰 李楠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44,共7页
生油凹陷发育的陡坡扇,由于缺乏亮点型地震反射特征,目标评价过程中的圈闭识别和储层刻画难度较大。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陡坡扇陆丰1-X目标为例,运用古地貌分析、三维可视化、叠前弹性反演储层预测等多种地球物理解释技术,形成... 生油凹陷发育的陡坡扇,由于缺乏亮点型地震反射特征,目标评价过程中的圈闭识别和储层刻画难度较大。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陡坡扇陆丰1-X目标为例,运用古地貌分析、三维可视化、叠前弹性反演储层预测等多种地球物理解释技术,形成了生油凹陷古近系陡坡扇构造-岩性圈闭识别与储层刻画技术,有效识别和刻画了该沉积类型的圈闭和储层展布。研究成果表明,陆丰1-X文昌组文五段发育扇三角洲储层,文五段储层西侧朵叶扇体富集程度高于东侧朵叶扇体,且扇三角洲前缘是优质储层的有利发育部位。研究成果对生油凹陷陡坡扇型构造-岩性目标的综合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丰凹陷 古近系 陡坡扇 构造-圈闭 圈闭落实 储层刻画
下载PDF
正理庄地区沙二段构造-岩性油藏滚动勘探技术与实践
17
作者 陈炳申 厉波 +2 位作者 白万奎 孙莉莉 王营营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0年第7期90-92,共3页
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新生界下第三系沙河街地层沙二段油藏具有规模小、埋藏浅、单井产能高、难以发现等特点,属于典型小而肥的油藏。通过对博兴洼陷沙二段沉积体系研究和储层精细刻画,发现沙二段发育大量三角洲前缘砂体,在正理庄地区逐层... 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新生界下第三系沙河街地层沙二段油藏具有规模小、埋藏浅、单井产能高、难以发现等特点,属于典型小而肥的油藏。通过对博兴洼陷沙二段沉积体系研究和储层精细刻画,发现沙二段发育大量三角洲前缘砂体,在正理庄地区逐层上倾尖灭形成多套岩性油藏。运用多种物探技术描述出多个"朵叶体",在这些"朵叶体"高部位部署的多口滚动勘探井均获得了高产油流,实现了沙二段构造--岩性油藏的滚动勘探新突破,探索出一套沙二段构造—岩性油藏的勘探技术和认识,为在其它地区开展类似油藏勘探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理庄地区 河街地层沙二段 构造--油藏 朵叶体
下载PDF
缓坡带构造—岩性复合油藏解释技术及效果——以饶阳凹陷蠡县斜坡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永莉 周赏 +3 位作者 李楠 高晓理 张万福 张颖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25-130,共6页
以冀中拗陷饶阳凹陷蠡县斜坡为例,对缓坡带构造—岩性复合油藏解释技术及效果进行了分析。结合缓坡带(地层)岩性油藏成藏特征和蠡县斜坡的地质特点,采用了四大技术系列:首先应用虚拟现实构造分析技术对蠡县斜坡构造背景进行精细解释,落... 以冀中拗陷饶阳凹陷蠡县斜坡为例,对缓坡带构造—岩性复合油藏解释技术及效果进行了分析。结合缓坡带(地层)岩性油藏成藏特征和蠡县斜坡的地质特点,采用了四大技术系列:首先应用虚拟现实构造分析技术对蠡县斜坡构造背景进行精细解释,落实了3个大型东西向鼻状背景;二是从层序地层分析技术入手,精确刻画目的层段控制岩性地层圈闭发育的"三面一线",即初次湖泛面、最大湖泛面、不整合面、地层尖灭线以及湖盆变化线,并在层序格架内寻找岩性油藏有利相带;三是利用相干、曲率、棱边检测、多信息属性体图形增强与嵌入等技术对微小断裂和低幅度圈闭进行精细刻画;四是利用伽马曲线重构的测井约束反演、地震属性分析等储层预测技术精细刻画岩性油藏砂体边界。研究结果实现了蠡县斜坡带构造—岩性圈闭勘探的突破,新增三级储量达到亿吨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县斜坡 构造圈闭 油藏 断层 解释技术 层序地层 反演
下载PDF
乌尔逊—贝尔凹陷岩性-地层油藏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吴海波 李军辉 刘赫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78-2187,共10页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的主区域,其剩余资源潜力较大。根据岩性-地层油藏成藏特征及分布规律,对有利勘探区带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乌尔逊—贝尔凹陷发育3套主力烃源岩、6种沉积体系,发育4类储层及多个高孔隙带,经历5...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的主区域,其剩余资源潜力较大。根据岩性-地层油藏成藏特征及分布规律,对有利勘探区带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乌尔逊—贝尔凹陷发育3套主力烃源岩、6种沉积体系,发育4类储层及多个高孔隙带,经历5期构造运动,形成6次沉积间断,在垂向上形成3套生储盖组合,为岩性-地层油藏的形成提供有利的地质条件。按照圈闭成因及其几何形态,将其发育的岩性-地层油藏划分为岩性油藏、地层油藏和复合油藏3种类型油藏。油气主要沿不整合面及不同级次湖泛面上下分布,平面上围绕生油洼槽分布,不同的构造带上岩性-地层油藏类型特征不同。经钻探新发现3个整装规模储量的岩性-地层油藏,勘探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逊—贝尔凹陷 沉积体系 -地层油藏 形成条件 分布规律
下载PDF
濮卫洼陷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思路与实践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平 房倩 +1 位作者 王兴武 罗周亮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2期177-181,共5页
濮卫洼陷既是油气富集的负向构造,也是生烃洼陷,发育多种类型油气藏。为打开盐间、盐下深层系的勘探局面,重点分析了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的特殊地质条件,以砂体展布规律研究为切入点,精细刻画目标层系沉积微相及局部断裂结构,建立砂体... 濮卫洼陷既是油气富集的负向构造,也是生烃洼陷,发育多种类型油气藏。为打开盐间、盐下深层系的勘探局面,重点分析了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的特殊地质条件,以砂体展布规律研究为切入点,精细刻画目标层系沉积微相及局部断裂结构,建立砂体与古地形的对应模式,分析砂体疏导途径,优选储集相带与构造有利匹配区域钻探,效果明显。通过濮卫洼陷构造-岩性油气藏的不断研究与实践,形成的勘探思路、方法对下洼油气探索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油气藏 沉积微相 砂体展布 濮卫洼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