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尼西亚布敦岩改性沥青(BRA)在宣大高速公路表面层的应用
1
作者 蔡兰海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2-14,共3页
本文介绍了印尼布敦岩天然沥青改性沥青的性能、作用,根据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改性沥青在沥青混凝土表面层的施工工艺,得出了添加该沥青改性剂能有效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能力、提高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延长沥... 本文介绍了印尼布敦岩天然沥青改性沥青的性能、作用,根据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改性沥青在沥青混凝土表面层的施工工艺,得出了添加该沥青改性剂能有效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能力、提高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敦天然沥青改性沥青 配合比 施工工艺
下载PDF
基于微观和流变分析的岩沥青改性沥青性能评价 被引量:30
2
作者 黄刚 何兆益 +1 位作者 胡诚 黄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7-372,共6页
采用埃索70#沥青,以不同掺量的青川天然岩沥青为改性剂制备岩沥青改性沥青.通过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热量法(DSC)对天然岩沥青及岩沥青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其改性机理.采用SHRP试验对岩沥青改性沥青的高温、低温和抗疲劳性能... 采用埃索70#沥青,以不同掺量的青川天然岩沥青为改性剂制备岩沥青改性沥青.通过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热量法(DSC)对天然岩沥青及岩沥青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其改性机理.采用SHRP试验对岩沥青改性沥青的高温、低温和抗疲劳性能进行研究,并对不同掺量的岩沥青改性沥青进行了SHRP-PG分级.微观研究证明,天然岩沥青沥青质的杂原子基团含量高,芳香性和极性强.经过改性,基质沥青的微观结构发生了变化,岩沥青改性沥青的感温性降低,温度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得到增强.流变特性分析表明岩沥青改性沥青的黏度明显提高,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得到显著改善,可用于非极端低温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改性沥青 微观结构分析 改性机理 SHRP试验 性能
下载PDF
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对比 被引量:5
3
作者 樊喜雁 吕松涛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6年第4期22-28,共7页
为揭示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所具有的优越路用性能,通过3种沥青混合料(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基质沥青混合料等)的残留稳定度试验、冻融劈裂强度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及疲劳试验,对比分析了三者的... 为揭示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所具有的优越路用性能,通过3种沥青混合料(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基质沥青混合料等)的残留稳定度试验、冻融劈裂强度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及疲劳试验,对比分析了三者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抗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及抗疲劳性均优于SBS改性沥青的,更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的。三者的低温抗裂性均能满足技术规范要求,该研究成果为布敦岩沥青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敦岩改性沥青 SBS改性沥青 热稳定性 水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 抗疲劳性
下载PDF
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老化性能和疲劳性能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罗东 刘黎萍 +1 位作者 孙立军 王明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6年第4期29-35,共7页
将布敦岩沥青中纯净岩沥青抽提出后用作基质沥青的改性剂,研究其对沥青老化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影响。通过针入度和测力延度试验,采用针入度比和拉伸柔量评价不同岩沥青掺量的改性沥青老化性能;在应力控制模式下,以3种应力水平(0.35,0.40和... 将布敦岩沥青中纯净岩沥青抽提出后用作基质沥青的改性剂,研究其对沥青老化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影响。通过针入度和测力延度试验,采用针入度比和拉伸柔量评价不同岩沥青掺量的改性沥青老化性能;在应力控制模式下,以3种应力水平(0.35,0.40和0.45MPa)进行时间扫描实验,采用N_(50)和N_(p20)评价不同岩沥青掺量的基质沥青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应力控制模式下,推荐采用N_(p20)评价沥青疲劳性能。随着纯净岩沥青掺量的增加,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提高,沥青的疲劳性能显著改善,改性沥青老化后韧性急剧降低。因此,为保证老化后沥青材料的低温性能,建议纯净岩沥青的掺量不超过15%,工程实际应用布敦岩沥青的掺量不超过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改性沥青 测力延度 时间扫描 老化性能 疲劳性能
下载PDF
短期老化对岩沥青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赵群 于江 +1 位作者 程龙 李林萍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0-126,共7页
为探究不同老化温度下,短期老化作用对不同岩沥青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对老化前后不同岩沥青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和流变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老化前添加不同岩沥青的改性沥青其高温性能及抗变形能力增强;在5~25℃... 为探究不同老化温度下,短期老化作用对不同岩沥青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对老化前后不同岩沥青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和流变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老化前添加不同岩沥青的改性沥青其高温性能及抗变形能力增强;在5~25℃时(低温区),163℃短期老化作用使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在45~65℃时(高温区),178℃和193℃短期老化作用使新疆岩沥青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在高温区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新疆岩沥青改性沥青抗车辙性能比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的抗车辙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改性沥青 短期老化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流变性能
下载PDF
基于简化能量耗散率的岩沥青改性沥青疲劳性能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明 林发金 刘黎萍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4-1027,1032,共5页
将纯岩沥青组分从布敦岩沥青(BRA)中抽提出来,作为基质沥青的天然改性剂,研究了岩沥青改性沥青的疲劳性能.首先分析了表征沥青疲劳性能的评价指标G*50(复数剪切模量衰减至初始值50%时所对应的荷载作用次数)和RDR(简化能量耗散率),然后... 将纯岩沥青组分从布敦岩沥青(BRA)中抽提出来,作为基质沥青的天然改性剂,研究了岩沥青改性沥青的疲劳性能.首先分析了表征沥青疲劳性能的评价指标G*50(复数剪切模量衰减至初始值50%时所对应的荷载作用次数)和RDR(简化能量耗散率),然后基于时间-扫描试验,分别在应力0.35,0.40,0.45,0.50MPa和应变2.0%,2.5%,3.0%,3.5%的控制模式下,对不同掺量的岩沥青改性沥青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DR由于反弯点的存在,可以很方便确定沥青的疲劳寿命;岩沥青改性沥青的疲劳性能依赖于加载模式,在应变控制模式下,纯岩沥青掺量小于15%(质量分数)时,有助于改善其疲劳寿命,但是,当纯岩沥青掺量继续增加,由于其本身沥青质含量较高、属于硬质沥青的特点,会缩短改性沥青的疲劳寿命;在应力控制模式下,随着纯岩沥青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疲劳寿命大幅延长,但是,纯岩沥青掺量过大会提高改性沥青对应力水平的敏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改性沥青 疲劳性能 加载模式 简化能量耗散率
下载PDF
KSHD温拌剂对新疆岩沥青改性沥青老化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于江 程龙 +2 位作者 李林萍 叶奋 宋卿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418-2424,共7页
为探究KSHD温拌剂对新疆岩沥青改性沥青(XRA)老化动力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短期老化试验及布氏黏度试验,研究了XRA与温拌岩改性沥青表观黏度在不同老化时间和老化温度下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以表观黏度为参数的老化动力学模型,求得老化... 为探究KSHD温拌剂对新疆岩沥青改性沥青(XRA)老化动力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短期老化试验及布氏黏度试验,研究了XRA与温拌岩改性沥青表观黏度在不同老化时间和老化温度下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以表观黏度为参数的老化动力学模型,求得老化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等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温拌岩沥青改性沥青(WRA)的表观黏度受老化时间和温度的影响小于XRA;老化温度超过163℃或老化时间超过10h,两种沥青表观黏度由常数增长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对常、快速反应阶段进行独立分析可优化所建立的老化动力学方程,优化后两种沥青表观黏度的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平均误差在5%以内,且建立的老化动力学方程能够准确地预测老化过程中两种沥青表观黏度值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型温拌剂 新疆沥青改性沥青 表观黏度 老化动力学模型 老化反应活化能
下载PDF
BRA岩沥青与SBS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尚晓峰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83,101,共7页
为了改善高速公路重车道和城市道路交叉口路段沥青路面病害突出的问题,通过对BRA与SBS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BRA与SBS适宜的掺配比例,系统评价了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将其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 为了改善高速公路重车道和城市道路交叉口路段沥青路面病害突出的问题,通过对BRA与SBS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BRA与SBS适宜的掺配比例,系统评价了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将其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增大SBS掺量后复合改性沥青黏度显著增大,高温PG分级明显提高,但同时又会对低温性能有所弱化,工程实践中只要严格控制BRA掺量才不会对复合改性沥青低温性能造成大的影响,推荐BRA与SBS复合改性沥青中,适宜的SBS添加量为2.5%~3.0%,BRA合理掺量为6%~8%。BRA与SBS复合改性沥青可大幅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其抗疲劳耐久性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实体工程和试验段检测结果表明,BRA与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BRA与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对于解决重载交通的车辙和水损坏问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布顿沥青 沥青与SBS复合改性沥青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下载PDF
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二阶段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蒋国杰 郅宏飞 王胜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年第9期242-244,332,共3页
该文阐述一种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它通过两个阶段的设计步骤,在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加布敦岩沥青(Buton Rock Asphalt,以下简称BRA),提高了普通基质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第一阶段不添加BRA,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获得... 该文阐述一种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它通过两个阶段的设计步骤,在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加布敦岩沥青(Buton Rock Asphalt,以下简称BRA),提高了普通基质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第一阶段不添加BRA,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获得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获得的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基础上采用限定沥青与布敦岩沥青比例的方式添加BRA,且必须保持初试总沥青用量与第一阶段最佳沥青用量基本持平。最后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获得BR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敦沥青 布敦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 二阶段设计
下载PDF
铁辉长岩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10
作者 张爱兵 王庆海 +1 位作者 罗振华 王昊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9-72,共4页
为评价岩沥青改性沥青稳定铁辉长岩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分别采用青川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制备AC-13C混合料,通过车辙试验、高温汉堡轮辙试验、低温劈裂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等室内试验,测试和评价铁辉长岩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 为评价岩沥青改性沥青稳定铁辉长岩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分别采用青川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制备AC-13C混合料,通过车辙试验、高温汉堡轮辙试验、低温劈裂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等室内试验,测试和评价铁辉长岩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并分析岩改性沥青对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岩沥青改性沥青稳定铁辉长岩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力学性能和抗水损害能力较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显著提高,但低温抗裂性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辉长 路用性能 岩改性沥青 汉堡车辙试验
下载PDF
考虑老化影响的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流变特性及微观机制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淋 郭乃胜 +2 位作者 温彦凯 谭忆秋 尤占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8065-18073,共9页
为研究考虑老化影响的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特性及微观机制,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的频率扫描试验和时间扫描试验,对不同老化状态的岩沥青/SBS复合改性沥青(R/SMA)、岩沥青/胶粉复合改性沥青(R/CMA)、岩沥青改性沥青(RAMA)和SBS... 为研究考虑老化影响的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特性及微观机制,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的频率扫描试验和时间扫描试验,对不同老化状态的岩沥青/SBS复合改性沥青(R/SMA)、岩沥青/胶粉复合改性沥青(R/CMA)、岩沥青改性沥青(RAMA)和SBS改性沥青(SBSMA)进行了粘弹特征和疲劳性能分析;采用荧光显微镜(F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改性沥青的微观相态结构、改性共混机理以及老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R/CMA具有较好的高温抗剪切变形能力;在热氧和压力老化作用下,添加5%岩沥青和2%SBS的R/SMA具有更低的频率敏感性和更好的体系兼容性,高岩沥青掺量的R/CMA具有更差的结构稳定性和体系兼容性。短期老化后,本研究的复合改性沥青普遍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性能;长期老化显著提高了SBSMA和RAMA的抗疲劳性能;不同老化状态下,添加5%岩沥青和18%胶粉的R/CMA均具有较优的疲劳性能。基于荧光显微试验可知,添加5%岩沥青和2%SBS的R/SMA表面平坦且光滑,在保证SBS三维连续网状结构的前提下,5%岩沥青颗粒的加入提高了空间网状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SBS的抗剪切变形能力;R/CMA表面存在凹槽和凸起,离散状态的球状岩沥青颗粒和不规则线状/网状结构的胶粉颗粒以相互独立的形态存在于沥青中,其中添加5%岩沥青和18%胶粉的R/CMA局部网络结构最显著。基于FTIR试验可知,R/SMA是一种以物理改性为主的共混体系,是物理结合并继承SBSMA与RAMA的性能特点;R/CMA是一种以物理改性为主、化学改性为辅的物-化改性共混体系;综合功能指标和老化指标分析可知,胶粉改性剂较SBS改性剂具有更强的羰基类和亚砜类化合物形成的抑制作用,即添加5%岩沥青和18%胶粉的R/CMA较添加5%岩沥青和2%SBS的R/SMA具有更好的抗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剪切流变仪 沥青复合改性沥青 疲劳特性 微观机理 功能指标
下载PDF
基于表观黏度的新疆岩沥青改性沥青的老化动力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龙 于江 +1 位作者 李林萍 胡帮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295-301,共7页
通过室内模拟老化试验,探究了不同老化条件下基质沥青和新疆岩沥青改性沥青表观黏度的变化规律。以黏度为参数建立了老化动力学模型,求得老化反应活化能和老化反应总速率等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短期老化过程中两种沥青的表观黏度呈指... 通过室内模拟老化试验,探究了不同老化条件下基质沥青和新疆岩沥青改性沥青表观黏度的变化规律。以黏度为参数建立了老化动力学模型,求得老化反应活化能和老化反应总速率等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短期老化过程中两种沥青的表观黏度呈指数增长;改性沥青具有更低的反应速率和更高的活化能;所建立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较高;能够准确地表征新疆岩沥青改性沥青和基质沥青老化过程中表观黏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沥青改性沥青 表观黏度 老化动力性能 反应速率
下载PDF
天然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性能评价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余四新 韦金城 +1 位作者 蔡长松 吴立强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435-440,共6页
提高沥青胶结料的高温粘度是增强路面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重要措施,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沥青胶结料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其高低温性能。文章对所研发的天然岩沥青一SBS复合改性沥青进行了高低温性能评价,针对该复合改性沥青进行AC-16和SMA... 提高沥青胶结料的高温粘度是增强路面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重要措施,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沥青胶结料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其高低温性能。文章对所研发的天然岩沥青一SBS复合改性沥青进行了高低温性能评价,针对该复合改性沥青进行AC-16和SMA-13配合比设计,并应用到高速公路车辙维修工程。结果表明:该复合改性沥青性能分级为PG82-22,混合料TSR大于80%,低温破坏应变大于3000με,现场芯样浸水汉堡轮辙试验深度小于6mm,该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在满足低温性能的同时提高了抗高温车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养护工程 天然沥青复合改性沥青 车辙
下载PDF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活化”工艺对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亚非 方晓坤 桂启涛 《中外公路》 2022年第3期215-218,共4页
在利用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布敦岩沥青的利用率,提升改性沥青性能,该文提出对布敦岩沥青进行“活化”处理,即将岩沥青研磨、加热,使天然沥青析出的工艺。室内试验发现:“活化”后的岩沥青改性沥青,与未采用“活化”工... 在利用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布敦岩沥青的利用率,提升改性沥青性能,该文提出对布敦岩沥青进行“活化”处理,即将岩沥青研磨、加热,使天然沥青析出的工艺。室内试验发现:“活化”后的岩沥青改性沥青,与未采用“活化”工艺的改性沥青相比,针入度下降、软化点上升,5℃延度与135℃运动黏度均有提升,且随掺量的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当“活化”后布敦岩沥青掺量为30%以上时,改性沥青的性能可达到聚合物改性沥青水平。为了从微观层面进一步明确“活化”工艺对岩沥青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微观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活化”后岩沥青改性沥青DMT模量约为基质沥青的2.5倍,说明“活化”后岩沥青改性沥青黏度大幅提升,改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活化”加工工艺 原子力显微镜 布敦沥青改性沥青
下载PDF
青川岩沥青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丽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4-129,共6页
为了提高青川岩沥青和橡胶粉单一改性沥青的综合路用性能,并改善重载、湿热地区沥青路面病害突出的问题,通过对青川岩沥青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系统研究,基于不同青川岩沥青和橡胶粉掺量下复合改性沥青177℃黏度、软化点和P... 为了提高青川岩沥青和橡胶粉单一改性沥青的综合路用性能,并改善重载、湿热地区沥青路面病害突出的问题,通过对青川岩沥青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系统研究,基于不同青川岩沥青和橡胶粉掺量下复合改性沥青177℃黏度、软化点和PG分级试验结果,确定了适宜的橡胶粉和青川岩沥青掺量,采用车辙、低温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和四分点加载疲劳试验系统评价了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抗疲劳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青川岩沥青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中,橡胶粉的推荐掺量为15%~20%,青川岩沥青的推荐掺量为6%~10%;相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青川岩沥青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耐久性,推荐最佳的掺配比例为10%青川岩沥青+18%橡胶粉。经试验路验证,青川岩沥青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青川沥青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下载PDF
岩沥青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少成 杨毅 程昌勤 《交通世界》 2022年第13期103-105,共3页
为研究在道路工程中岩沥青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先对天然岩沥青的特点及改性机理进行分析,再通过试验的方法分别对不同剂量的岩沥青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的路用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基质沥青中添加天然岩沥青形成的岩沥青改... 为研究在道路工程中岩沥青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先对天然岩沥青的特点及改性机理进行分析,再通过试验的方法分别对不同剂量的岩沥青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的路用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基质沥青中添加天然岩沥青形成的岩沥青改性沥青,能够有效改善基质沥青的路用性能,且经研究表明,岩沥青的最佳掺量为10%,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工程 沥青改性沥青 路用性能 稳定性
下载PDF
岩沥青改性沥青在高速公路路面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昶播 《建筑技术开发》 2023年第12期112-114,共3页
项目以西北地区某高速公路建设为例,通过分析该项目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结合该项目路面结构特性,确定采用两阶段混融法制备岩沥青改性沥青,同时对原材料进行了性能检验,结合马歇尔试验确定了最佳配合比。对制备出的岩沥青改性沥青设计... 项目以西北地区某高速公路建设为例,通过分析该项目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结合该项目路面结构特性,确定采用两阶段混融法制备岩沥青改性沥青,同时对原材料进行了性能检验,结合马歇尔试验确定了最佳配合比。对制备出的岩沥青改性沥青设计了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测试试验,选择目前广泛应用的SBS改性沥青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岩沥青改性沥青受到雨水侵蚀及温度的影响均较小,相比于SBS改性沥青具有更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改性沥青 水稳定性 温度稳定性
下载PDF
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家波 崔世萍 韦金城 《石油沥青》 2009年第4期27-29,共3页
通过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汉堡轮辙试验对两种不同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与70号普通道路石油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汉堡轮辙试验对比。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使用岩沥青改性沥青后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沥青改性沥青 路用性能 汉堡轮辙试验
下载PDF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金明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8年第8期51-54,共4页
为了研究岩沥青在长期路面负载的作用下的老化现象,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不同岩沥青掺量的岩沥青改性沥青,并进行AC-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对沥青混合料进行短期热氧老化和紫外老化试验,对老化前后沥青混合料的单轴压缩弹性模量进... 为了研究岩沥青在长期路面负载的作用下的老化现象,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不同岩沥青掺量的岩沥青改性沥青,并进行AC-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对沥青混合料进行短期热氧老化和紫外老化试验,对老化前后沥青混合料的单轴压缩弹性模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热氧老化和紫外老化后,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和单轴压缩弹性模量的增长幅度均小于基质沥青混合料;岩沥青能够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热氧老化和抗紫外老化性能,且随着岩沥青掺量的增大,提高效果进一步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改性沥青 单轴压缩弹性模量 热氧老化 紫外老化
下载PDF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技术探究
20
作者 徐纪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9期107-107,共1页
本文从个人的实践经验出发,对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在路面施工方面进行技术层面的分析,重点关注其实践中的制作、拌和、压实及路面接缝等方面,希望能为类似的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沥青改性沥青 混合料路面施工 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