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治疗及全切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尹都 陈阳 +3 位作者 肖国民 周军格 胡飞 岑波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42-145,150,共5页
目的探讨岩斜区脑膜瘤手术全切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12月于长江航运总医院手术治疗的57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岩斜区脑膜瘤全切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对比术前术后卡氏功能状... 目的探讨岩斜区脑膜瘤手术全切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12月于长江航运总医院手术治疗的57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岩斜区脑膜瘤全切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对比术前术后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结果57例患者肿瘤完全切除35例,非完全切除22例,全切率61.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质地、直径、肿瘤血供及侵犯海绵窦是岩斜区脑膜瘤全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术前平均KPS评分为83.51,随访平均KPS评分为87.34,脑干受压重患者KPS改善明显(P<0.05)。结论岩斜区脑膜瘤全切术后多数可减少复发,改善功能预后。肿瘤质地、直径、侵袭海绵窦、压迫脑干以及肿瘤被血管神经包绕血运丰富,和手术入路的选择等是影响肿瘤全切除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 手术 脑膜瘤 肿瘤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经岩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向后延伸的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静 尚坤 王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246-247,251,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经岩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向后延伸的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1月神经内镜辅助经岩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13例向后延伸的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9例,大部分...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经岩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向后延伸的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1月神经内镜辅助经岩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13例向后延伸的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9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2例术后出现短暂性复视,3个月内完全恢复。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听力损害、颅内出血。术后随访1个月~6.5年,平均2.5年;1例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辅助经岩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向后延伸的岩斜区脑膜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区脑膜瘤 前入路 显微手术 神经内镜 疗效
下载PDF
海上裸露基岩斜桩嵌岩稳桩关键技术研究
3
作者 高小荣 徐少东 金崇强 《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 2024年第3期66-70,共5页
斜桩嵌岩是在基岩埋藏深度较浅或者基本无覆盖层的地质条件下采用一定斜率的嵌岩灌注桩技术。钢管桩作为嵌岩灌注桩的钢护筒,受海底地形影响,钢护筒的入土深度不足以形成桩基自身稳定的地质条件。文章通过分析一定斜率的钢护筒在受到自... 斜桩嵌岩是在基岩埋藏深度较浅或者基本无覆盖层的地质条件下采用一定斜率的嵌岩灌注桩技术。钢管桩作为嵌岩灌注桩的钢护筒,受海底地形影响,钢护筒的入土深度不足以形成桩基自身稳定的地质条件。文章通过分析一定斜率的钢护筒在受到自身重力、钢护筒内水的重力、波浪力、水流力、土压力等的作用下,通过最不利工况计算出桩的最小入土深度,形成人造基床,达到桩基自身的稳桩措施,解决了在海上裸露基岩或覆盖层较薄的地基上进行斜桩嵌岩施工技术难题,为斜桩嵌岩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嵌 自身稳定 力矩平衡 人造基床
下载PDF
最小化经岩骨前后路联合入路切除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张伟 赵乐 李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旨在描述最小化前路和后路联合(APC)经岩骨入路切除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PCMs)的手术技术和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4月至2021年1月,对16例接受最小化APC经岩骨入路的良性(WHO分级I级)大型/巨大型PCMs(≥30 m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旨在描述最小化前路和后路联合(APC)经岩骨入路切除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PCMs)的手术技术和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4月至2021年1月,对16例接受最小化APC经岩骨入路的良性(WHO分级I级)大型/巨大型PCMs(≥30 m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技术包括颞枕下开颅术和最小化岩骨磨除术。评估手术和临床结局、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8.2±2.1)h。肿瘤体积由术前(26.3±10.9)cm^(3)减小至(1.3±1.9)cm^(3),15例(93.8%)患者肿瘤切除率≥90%,包括8例肉眼全切除和7例次全切除;1例获得肿瘤部分切除。术后损伤包括面部麻木2例,滑车神经麻痹1例,轻度动眼神经麻痹1例,一过性外展神经麻痹1例。无新发运动障碍。术后karnofsky功能状态改善10例(62.5%),稳定6例(37.5%),无恶化病例。结论最小化APC经岩骨入路能充分广泛显露岩斜区肿瘤,可最大程度地安全切除大型/巨大型P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化骨磨除 前路和后路联合经骨入路 大型/巨大型 岩斜区脑膜瘤
下载PDF
以三叉神经痛起病的小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分析(附18例报道)
5
作者 董博凯 王壮壮 +2 位作者 刘彦廷 孙拯 田春雷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以三叉神经痛起病的小型岩斜区脑膜瘤(PCM)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1年5月手术治疗的18例以三叉神经痛起病的小型PCM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14例采用改良颞下岩前入路。肿瘤切除达到Sim... 目的探讨以三叉神经痛起病的小型岩斜区脑膜瘤(PCM)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1年5月手术治疗的18例以三叉神经痛起病的小型PCM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14例采用改良颞下岩前入路。肿瘤切除达到Simpson分级Ⅰ级15例,Ⅱ级2例,Ⅲ级1例。术后发生面瘫2例。术后随访6~16个月,全切除肿瘤无复发,残余肿瘤无进展;末次随访KPS评分与BN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且改良颞下岩前入路KPS评分、BNI分级明显优于乙状窦后入路(P<0.05)。结论对以三叉神经痛起病的小型PCM,显微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改良颞下岩前入路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区脑膜瘤 三叉神经痛 颞下前入路 乙状窦后入路 显微手术 疗效
下载PDF
岩斜区脑膜瘤切除术后长期昏迷医疗损害鉴定1例
6
作者 张韦屹 周旻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21-423,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刘某,男,54岁,某年6月15日入住甲医院,临床行岩斜区脑膜瘤切除术。术后出现呼吸浅慢、血氧饱和度下降,次日CT示脑室系统扩张,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术后刘某呈持续昏迷状态。同年8月,刘某转入外院继续康复治疗及对症... 1案例。1.1简要案情。刘某,男,54岁,某年6月15日入住甲医院,临床行岩斜区脑膜瘤切除术。术后出现呼吸浅慢、血氧饱和度下降,次日CT示脑室系统扩张,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术后刘某呈持续昏迷状态。同年8月,刘某转入外院继续康复治疗及对症支持处理。患方认为甲医院未充分评估病情、扩大创面切除范围,造成患者术后脑干缺血、植物人状态,应承担相应责任,故诉至法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脑膜瘤 岩斜 肿瘤切除术 昏迷 医疗损害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在岩斜脑膜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7
作者 郭邦海 《医药前沿》 2023年第6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手术在岩斜脑膜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2月镇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岩斜脑膜瘤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颅切除手术,观察组给予显微...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手术在岩斜脑膜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2月镇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岩斜脑膜瘤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颅切除手术,观察组给予显微外科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肿瘤切除情况;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血清微小RNA-720(miR-720)及血清微小RNA-375(miR-375)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术后下床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肿瘤完全切除比例(100.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部分切除比例(0.0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合计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miR-720、miR-37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miR-720水平均较术前降低,miR-375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miR-720水平低于对照组,miR-375水平高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在岩斜脑膜瘤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能够调节患者血清miR-720、miR-375表达,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岩斜脑膜瘤 并发症 微小RNA-720 微小RNA-375
下载PDF
岩斜区临床手术入路的分类及适应症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施炜 徐启武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5年第4期348-351,共4页
岩斜区手术入路名称繁多,且多有重复。根据手术入路方位的不同,岩斜区手术入路可大致分为经岩骨前方、侧方或后方入路。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经岩骨侧方(经岩入路),依据岩骨切除范围的多少可分为: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部分经迷路入路,经迷路... 岩斜区手术入路名称繁多,且多有重复。根据手术入路方位的不同,岩斜区手术入路可大致分为经岩骨前方、侧方或后方入路。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经岩骨侧方(经岩入路),依据岩骨切除范围的多少可分为:乙状窦前迷路后入路,部分经迷路入路,经迷路入路,经耳蜗入路,全岩骨切除。不同的手术入路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没有一种入路在处理岩斜区的病变中是完美无缺并适合于不同的情况。如何结合临床实际、岩斜区肿瘤的生长特点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成为岩斜区手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 手术入路 比较 选择 岩斜区肿瘤 临床 适应症 骨切除范围 迷路入路 迷路后入路
下载PDF
颞骨岩部在岩斜区手术入路中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玉海 卢亦成 +2 位作者 王春莉 袁国樑 廖建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 :为颞骨岩部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15例成人尸头湿标本的颞骨岩部及其周围结构按手术入路分别从前、外、后三个方向进行显微解剖研究。结果 :①磨除颞骨岩部尖 ,可以向下向外移动三叉神经 ;②外展神经是磨除颞骨岩... 目的 :为颞骨岩部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15例成人尸头湿标本的颞骨岩部及其周围结构按手术入路分别从前、外、后三个方向进行显微解剖研究。结果 :①磨除颞骨岩部尖 ,可以向下向外移动三叉神经 ;②外展神经是磨除颞骨岩部的内限 ;③面神经分为 5段 :颅内段 (12 .3 2mm)、内耳道段(9 .18mm)、迷路段 (5 .14mm)、鼓室段 (11.82mm)、乳突段 (17.90mm) ;④颈静脉球高度变异较大 ;⑤颈内动脉岩部膝距耳蜗 2 .65mm ,其水平段平行于岩大神经 ;结论 :①岩大神经是从前方磨除颞骨岩部十分重要的标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 岩斜 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扩大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至岩斜区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玉海 卢亦成 +2 位作者 王春莉 袁国樑 楼美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 :研究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进行岩斜区直接手术的手术方法 ,并提供相应的解剖依据。方法 :用 1 5例成人尸体头部标本模拟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进行岩斜区及其邻近结构的显露和解剖。结果 :①岩大神经是磨除颞骨岩... 目的 :研究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进行岩斜区直接手术的手术方法 ,并提供相应的解剖依据。方法 :用 1 5例成人尸体头部标本模拟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进行岩斜区及其邻近结构的显露和解剖。结果 :①岩大神经是磨除颞骨岩部十分重要的标志 ,通过它可以定位岩部颈内动脉、耳蜗和膝状神经节 ;②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可以充分暴露从鞍背到桥延沟的岩斜区。结论 :①以岩大神经为标志磨除颞骨岩部为安全手术提供了保证 ;②此入路具有暴露好、神经血管损伤小的特点 ,特别适用于骑跨颅中、后窝的岩斜区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 颞骨 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岩斜区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立华 陈凌 +2 位作者 张秋航 李明初 魏宇魁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探讨岩斜区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以提高岩斜区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的92例岩斜区肿瘤,比较手术入路对手术结果的影响。根据肿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将岩斜区肿瘤分为四型。Ⅰ型,... 目的探讨岩斜区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以提高岩斜区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的92例岩斜区肿瘤,比较手术入路对手术结果的影响。根据肿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将岩斜区肿瘤分为四型。Ⅰ型,采用颞下-经天幕入路;Ⅱ型,采用颞下-经岩骨嵴入路,另有3例巨大型蝶岩斜坡型脑膜瘤采用经岩入路(幕上幕下联合或乙状窦前入路);Ⅲa,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Ⅲb,采用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Ⅳ型,经鼻-蝶入路切除。结果肿瘤SimpsonⅠ~Ⅱ级全切除83例。次全切除9例,其中Ⅰ型1例,Ⅱ型5例,Ⅲb型1例,Ⅳ型2例。术后新增脑神经功能障碍16例(17.4%),肢体偏瘫2例;另有2例KPS评分为50分,这2例随访3个月后基本恢复至术前状态。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岩斜区肿瘤,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乙状窦后及其改良入路、颞下-经天幕及其改良入路是岩斜区重要的手术入路。而硬膜外岩斜区肿瘤适合于采用经蝶入路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 肿瘤 显微外科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岩斜脑膜瘤的伽玛刀治疗 被引量:10
12
作者 罗斌 刘阿力 +3 位作者 王忠诚 王美华 孙时斌 刘鹏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260-262,共3页
目的评估伽玛刀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方法1995~2000年,我们对66例岩斜区脑膜瘤病人进行了伽玛刀治疗,肿瘤体积0.32~29.4cm3,平均(5.87±5.10)cm3。周边剂量为7~14.4Gy,平均(12.4±1.6)Gy;中心剂量16~65Gy,平均(27.9... 目的评估伽玛刀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方法1995~2000年,我们对66例岩斜区脑膜瘤病人进行了伽玛刀治疗,肿瘤体积0.32~29.4cm3,平均(5.87±5.10)cm3。周边剂量为7~14.4Gy,平均(12.4±1.6)Gy;中心剂量16~65Gy,平均(27.9±5.9)Gy。结果60例随访25~94个月,平均(57.8±22.3)个月:肿瘤体积缩小23例(38.3%),不变35例(58.3%),增大2例(3.3%);神经系统症状好转37例(61.7%),稳定20例(33.3%),加重3例(5.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伽玛刀治疗能很好地控制肿瘤,副作用轻微,可作为神经外科较大肿瘤的辅助性治疗,也可作为较小肿瘤或不适合手术的病人的主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 脑膜瘤 伽玛刀 放射疗法 影像学检查 并发症
下载PDF
电生理监测下经颞下锁孔入路手术切除岩斜区上段脑膜瘤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骥 魏胜程 +2 位作者 于锐 姜军 曲春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72-74,共3页
目的总结术中电生理监测下应用颞下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岩斜区上段脑膜瘤的治疗经验。方法选择岩斜区上段脑膜瘤7例,采用耳前直切口颞下锁孔入路进行手术治疗,上抬颞叶后循岩骨走行切开小脑幕,对中上斜坡脑膜瘤予以完全切除。术中电生理监... 目的总结术中电生理监测下应用颞下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岩斜区上段脑膜瘤的治疗经验。方法选择岩斜区上段脑膜瘤7例,采用耳前直切口颞下锁孔入路进行手术治疗,上抬颞叶后循岩骨走行切开小脑幕,对中上斜坡脑膜瘤予以完全切除。术中电生理监测面神经、三叉神经及后组颅神经。结果 7例患者中,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6例,1例由于肿瘤广泛侵及海绵窦及后颅窝,行SimpsonⅡ级切除。7例术中均无动眼神经损伤。1例因术中发现滑车神经与小脑幕无法分离而切断滑车神经,术后无明显临床症状。7例术后均无新发的神经功能障碍,无手术感染及皮下积液发生。结论术中电生理监测下经颞下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岩斜区上段脑膜瘤可达到较好的切除效果,并可避免对面神经、三叉神经及后组颅神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锁孔入路 岩斜 脑膜瘤 电生理监测
下载PDF
改良岩斜区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宫剑 于春江 +3 位作者 关树森 江涛 王凤梅 陈菲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改进岩斜区手术入路,使其更简单、微创。方法对20例10%甲醛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和10例漂白颅骨干标本模拟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嵴入路和颞下经岩骨嵴入路行手术操作,对手术涉及的重要结构进行测量、拍照;手术前后对湿标本进行CT... 目的改进岩斜区手术入路,使其更简单、微创。方法对20例10%甲醛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和10例漂白颅骨干标本模拟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嵴入路和颞下经岩骨嵴入路行手术操作,对手术涉及的重要结构进行测量、拍照;手术前后对湿标本进行CT岩骨薄扫,对重要结构进行测量、拍照。结果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嵴入路涉及的重要结构有岩静脉、内听动脉、内听道上嵴等;重要参数包括岩尖骨质最大磨除范围前后径、横径。颞下经岩骨嵴入路涉及的重要解剖结构包括Labbe静脉、岩骨内部结构、脑干腹侧间隙等;重要参数包括岩骨嵴磨除范围。结论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嵴入路通过颅后窝开颅,磨除岩尖骨质,可切除颅中窝部分的肿瘤,适用于主体在颅后窝的岩斜脑膜瘤。颞下经岩骨嵴入路通过对岩骨嵴的磨除,增加了对岩骨背侧肿瘤基底的暴露,适合切除各型岩斜区脑膜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 神经解剖学 手术入路 内听道上嵴 骨嵴
下载PDF
岩斜区应用解剖及手术入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达 吴震 张俊廷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9-141,共3页
岩斜区由蝶骨、颞骨和枕骨组成,部位特殊,毗邻重要结构,相关解剖包括岩骨、脑干、第Ⅲ~Ⅻ脑神经、幕下重要血管等。岩斜区手术难度大,手术入路众多,目前,主要采用岩前入路和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为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岩斜区解剖和手... 岩斜区由蝶骨、颞骨和枕骨组成,部位特殊,毗邻重要结构,相关解剖包括岩骨、脑干、第Ⅲ~Ⅻ脑神经、幕下重要血管等。岩斜区手术难度大,手术入路众多,目前,主要采用岩前入路和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为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岩斜区解剖和手术入路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 解剖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岩斜区脑膜瘤显微手术入路的改良及疗效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勇 费智敏 +6 位作者 钟春龙 周正文 书国伟 王宇 董斌 张珏 罗其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采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岩斜区脑膜瘤 1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 8例 ,次全切除 1例 ,大部切除 2例。本组无... 目的探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采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岩斜区脑膜瘤 1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 8例 ,次全切除 1例 ,大部切除 2例。本组无死亡病例 ,术后昏迷 1例 ,新出现暂时性颅神经障碍 3例 ,无脑脊液漏发生。结论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简便、安全 ,可充分显露岩斜区 ,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术后疗效 ,是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的较佳入路 ,但对术者的手术技巧和经验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区脑膜瘤 切除 乙状窦前入路 疗效 改良 手术技巧 发生 经验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大型及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7
作者 梁春阳 徐如祥 +4 位作者 戴宜武 沈春森 李运军 罗永春 何江弘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48-451,共4页
目的总结大型及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经验。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将41例大型及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分为3组:Ⅰ组(肿瘤位于上斜坡,18例)、Ⅱ组(肿瘤位于中下斜坡,17例)、Ⅲ组(肿瘤累及全斜坡,6例)。Ⅰ组肿瘤采用颞枕下经小... 目的总结大型及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经验。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将41例大型及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分为3组:Ⅰ组(肿瘤位于上斜坡,18例)、Ⅱ组(肿瘤位于中下斜坡,17例)、Ⅲ组(肿瘤累及全斜坡,6例)。Ⅰ组肿瘤采用颞枕下经小脑幕入路,Ⅱ组肿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Ⅲ组肿瘤采用幕上下联合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结果肿瘤切除SimpsonⅠ~Ⅱ级Ⅰ组7例,Ⅱ组7例;Ⅲ级切除Ⅰ组8例,Ⅱ组8例,Ⅲ组2例;Ⅳ级切除Ⅰ组3例,Ⅱ组2例,Ⅲ组2例。Ⅲ组病人死亡2例。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大型及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提高术后疗效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岩斜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岩斜区的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立华 陈凌 +4 位作者 凌锋 Samii A Samii M 吴浩 张智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263-267,共5页
目的观测岩斜区神经、血管的解剖关系。方法分别从乙状窦后和乙状窦前入路对10例头颅标本进行解剖观测。结果Meckel腔容纳三叉神经节和三叉神经池,其开口宽度为(8.3±1.2)mm,高度为(5.0±1.0)mm。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 目的观测岩斜区神经、血管的解剖关系。方法分别从乙状窦后和乙状窦前入路对10例头颅标本进行解剖观测。结果Meckel腔容纳三叉神经节和三叉神经池,其开口宽度为(8.3±1.2)mm,高度为(5.0±1.0)mm。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脑池段长度分别为(18.8±2.8)mm、(35.9±3.1)mm、(12.8±1.7)mm、(17.5±1.9)mm、(13.2±2.2)mm。滑车神经穿入小脑幕游离缘距动眼神经约5.4mm(4.2~6.8mm)。岩下窦位于Ⅸ、Ⅹ脑神经间14侧,Ⅹ与Ⅺ间2侧,在Ⅸ前方汇入颈静脉球或颈内静脉4侧。结论岩斜区神经、血管结构复杂,熟悉此区域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提高岩斜区手术对脑神经与血管的保护,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体解剖 岩斜
下载PDF
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永杰 刘晓谦 赵刚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切除程度、手术人路选择及放射治疗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岩斜区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大小、累及部位及病人的状态等选择手术人路,行颞下经小脑幕入路31例,乙状窦前人路3例,枕下乙状窦后入... 目的探讨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切除程度、手术人路选择及放射治疗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岩斜区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大小、累及部位及病人的状态等选择手术人路,行颞下经小脑幕入路31例,乙状窦前人路3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7例。结果术后肿瘤SimpsonⅠ-Ⅱ级切除40例,SimpsonⅢ级切除9例,SimpsonⅣ级切除2例;SimpsonⅢ-Ⅳ级切除病人术后接受放射治疗。术后出现昏迷8例,面神经麻痹7例,肢体肌力下降11例,动眼神经麻痹15例,展神经麻痹5例.颅内感染3例;死亡1例。50例随访6-18个月,术前症状及术后并发症大部分不同程度改善,随访期内无肿瘤复发及残余肿瘤进展。结论手术全切除是岩斜区脑膜瘤的根治方法,但片面追求肿瘤全切除常产生严重并发症。术前应根据病人的综合情况为其选择个性化的手术人路。选择SimpsonⅢ-Ⅳ级切除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术后辅助放射治疗能有效控制残余肿瘤进展,降低肿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岩斜 显微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下载PDF
直切口颞下岩前入路在切除岩斜区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普贤 毕智勇 +5 位作者 郝淑煜 任晓辉 吴震 张俊廷 张力伟 贾桂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23-1126,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颞下岩前入路——直切口颞下岩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直切口颞下岩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影像学分型和随访结果。结果:全切6...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颞下岩前入路——直切口颞下岩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直切口颞下岩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影像学分型和随访结果。结果:全切65例(73.9%),近全切18例(20.5%),大部切除5例(5.7%)。术前KPS评分为80.2±11.4,随访3~36个月,随访最近的KPS评分为82.2±9.2,术前与随访的KP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107)。结论:直切口颞下岩前入路适用于累及内听道以内的中上斜坡及骑跨中后颅窝的岩斜区肿瘤,为切除岩斜区肿瘤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入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斜区肿瘤 直切口 颞下前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