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构造岩浆侵位的接触构造体系与成矿 被引量:10
1
作者 裴荣富 李进文 +1 位作者 王永磊 王浩琳 《地质与资源》 CAS 2011年第6期401-412,共12页
本文是在中国南部古大陆边缘构造带扬子边缘构造区探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构造岩浆侵位的不同接触构造体系与成矿.构造岩浆侵位有三步曲,一是地球深部构造岩浆的形成;二是构造岩浆侵位的动力作用;三是在表壳与围岩形成不同侵位接触构造样... 本文是在中国南部古大陆边缘构造带扬子边缘构造区探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构造岩浆侵位的不同接触构造体系与成矿.构造岩浆侵位有三步曲,一是地球深部构造岩浆的形成;二是构造岩浆侵位的动力作用;三是在表壳与围岩形成不同侵位接触构造样式的成矿场地.最后,作者例举大冶铁矿和铜陵铜矿两成矿区的构造岩浆主动侵位形成顶沉构造(roof-foundering)和超复侵位于围岩顶垂体(roof-pendent)之上,并形成不同深度的转折接触构造控矿体系.该侵入接触控矿体系应是在区内向不同深度"逐级开拓"找矿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 接触构造体系 大冶铁矿 铜陵铜矿
下载PDF
南岭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构造岩浆侵位接触构造动力成矿专属 被引量:29
2
作者 裴荣富 王永磊 王浩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3-489,共7页
南岭构造岩浆带属南华大花岗岩省的主体。它是受地球纬向和经向构造在陆内交切形成的陆壳根入地幔及滨西古太平洋洋壳消减的异曲同工效应构建的多源大规模构造岩浆岩带。多源构造岩浆的形成、岩浆侵入表壳的岩浆构造动力及其侵位于围岩... 南岭构造岩浆带属南华大花岗岩省的主体。它是受地球纬向和经向构造在陆内交切形成的陆壳根入地幔及滨西古太平洋洋壳消减的异曲同工效应构建的多源大规模构造岩浆岩带。多源构造岩浆的形成、岩浆侵入表壳的岩浆构造动力及其侵位于围岩形成的侵入接触构造体系与一定构造岩浆、一定成矿系列的成岩成矿属性密切相关。笔者为从构造岩浆成岩及岩浆侵位构造动力形成的侵位接触构造体系普适性模式,提出强动力形成的正-近接触带构造样式可形成香花岭矿床式-柿竹园矿床式-芙蓉矿床式-黄沙坪矿床式的湘南成矿亚系列;弱主动力形成的正-近接触带构造样式可形成大吉山矿床式-西华山矿床式的赣南成矿亚系列;中强主动力形成的近-远接触构造带倒卧背斜构造样式可形成拉么矿床式-大厂矿床式的桂西北成矿亚系列。最后还提出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形成的不同构造样式仅是有利控矿场地的准备,尚需进一步研究侵位岩体的热效应与金属元素淀积的化学动力作用方能更深化认识成矿的强度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构造岩浆 岩浆侵位接触构造体系 成矿系列构造岩浆动力专属
下载PDF
花岗质岩浆侵位的构造物理模拟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盈莹 王博 曹婷婷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3-558,共16页
构造作用产生的变形空间是花岗质岩浆上升和侵位的重要通道,岩体就位后的最终几何形态也会受到构造变形的控制。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是研究岩浆侵位过程的重要方法,文章梳理了前人在岩浆侵位物理模拟实验中常用的实验装置、实验材料和实验... 构造作用产生的变形空间是花岗质岩浆上升和侵位的重要通道,岩体就位后的最终几何形态也会受到构造变形的控制。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是研究岩浆侵位过程的重要方法,文章梳理了前人在岩浆侵位物理模拟实验中常用的实验装置、实验材料和实验相似性原则,总结了不同构造环境下各构造要素对岩体几何形态的影响并指出:(1)构造平静期(前构造静态条件下)岩体形态主要受控于围岩的性质;(2)在构造活动期(同构造动态条件下),围岩厚度与流变学分层、变形速率与总变形量、岩浆注射速率与总注射量、岩浆注射通道的位置、岩体侵位与构造活动的相对先后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岩体的最终形态和浅部围岩的构造变形样式,同时浅部构造变形又会反过来影响岩体的几何特征;(3)在不同构造环境下,变形速率与注射速率、围岩流变学分层等因素对岩体形态的影响总体一致。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岩浆侵位物理模拟研究的若干局限性,并提出工业CT扫描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可以作为岩浆侵位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岩浆 岩浆 岩体形态 构造控制作用 物理模拟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国东北完达山地区早白垩世同构造岩浆侵位——对晚中生代左行走滑作用的响应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丽云 王瑜 王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0-418,共19页
分布于中国东北完达山地区的饶河花岗岩岩体中暗色矿物和斑晶钾长石定向排列,呈北北东走向,其中透镜状闪长质捕掳体近水平排列,局部具有左行剪切的特点。岩体中发育石香肠状石英脉,表明岩体在侵位过程中受到左行剪切作用的影响或制约。... 分布于中国东北完达山地区的饶河花岗岩岩体中暗色矿物和斑晶钾长石定向排列,呈北北东走向,其中透镜状闪长质捕掳体近水平排列,局部具有左行剪切的特点。岩体中发育石香肠状石英脉,表明岩体在侵位过程中受到左行剪切作用的影响或制约。对出露的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年龄121±1Ma和119±1Ma,表明该岩浆流动形成于早白垩世。同时对围岩辉长岩、侵入岩体中的正长岩脉和辉绿岩脉进行锆石U-Pb年龄分析,分别获得160±1Ma、109±2Ma、124±1Ma的年龄结果。根据各样品中继承锆石的特征,围岩辉长岩的年龄数据很集中,不存在古老锆石的年龄信息。岩浆流动岩体及岩脉中都有太古宙、元古宙等各时代的锆石年龄数据,可能表明完达山地区在约120Ma之前已完成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拼贴,饶河岩体形成于走滑环境下的陆内变形,为同构造侵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 走滑环境 完达山 花岗质岩体 LA-ICP-MS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西天山那拉提构造—岩浆岩带石炭纪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侵位机制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洁明 赵文平 董苏庆 《陕西地质》 2010年第2期47-52,共6页
中天山那拉提构造—岩浆岩带石炭纪岩浆活动非常发育,中性岩、酸性岩均有不同程度的出露。通过地质调查研究,划分出2个序列,6个期次。岩石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细粒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中粒花岗闪长岩组合为混源序列,其岩... 中天山那拉提构造—岩浆岩带石炭纪岩浆活动非常发育,中性岩、酸性岩均有不同程度的出露。通过地质调查研究,划分出2个序列,6个期次。岩石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细粒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中粒花岗闪长岩组合为混源序列,其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壳和地幔,属"I"型花岗岩;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中粒斑状二长花岗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组合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壳,属"S"型花岗岩。它们显示碰撞环境特征,是俯冲阶段岛弧环境产物,总体呈中性—酸性的演化规律,反映出以强力就位为主的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拉提构造岩浆岩带 石炭纪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机制
下载PDF
辽宁庄河鞍子山超单元岩浆侵位变形构造
6
作者 王启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8-123,共6页
鞍子山超单元由4个单元组成,各单元不同程度地发育岩浆侵位变形构造。侵位变形构造主要由叶理构造组成,闪长质包体、钾长石斑晶总体按优选方位定向,三者产状一致,平行接触带分布。从早期单元至晚期单元,随着岩浆侵位叶理构造变形强度减... 鞍子山超单元由4个单元组成,各单元不同程度地发育岩浆侵位变形构造。侵位变形构造主要由叶理构造组成,闪长质包体、钾长石斑晶总体按优选方位定向,三者产状一致,平行接触带分布。从早期单元至晚期单元,随着岩浆侵位叶理构造变形强度减弱,闪长质包体数量减少,压扁变形程度降低,钾长石斑晶从明显按优选方位定向到杂乱分布。根据上述特征,将该超单元岩浆侵位变形构造划分为强侵位变形、中等侵位变形、弱侵位变形及基本无侵位变形4个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庄河 鞍子山超单元 叶理构造 闪长质包体 岩浆变形构造 晚侏罗世
下载PDF
铜陵凤凰山岩体构造研究及岩浆侵位的动力学分析
7
作者 高林 《地质研究》 1990年第1期154-156,共3页
关键词 岩体 构造 岩浆 入岩
下载PDF
拉张背景下花岗岩的侵位——意大利厄尔巴岛卡潘内山岩浆构造磁化率的各向异性研究
8
作者 Jean-Pierre Bouillin Jean-Luc Bouchez +3 位作者 P.Lespinasse A.Pêcher 战明国 张树淮 《国外花岗岩类地质与矿产》 1994年第3期1-11,共11页
厄尔巴岛卡潘内山(M.Capanne)由一个于6Ma前在公认的第勒尼安海式拉张环境里便位的花岗岩侵入体(42km^2)组成。对74个有规律分布的采样点上的样品进行了磁化率值及其各向异性的测量,以研究该侵入体的内部组构。磁化率值测量表明,该侵入... 厄尔巴岛卡潘内山(M.Capanne)由一个于6Ma前在公认的第勒尼安海式拉张环境里便位的花岗岩侵入体(42km^2)组成。对74个有规律分布的采样点上的样品进行了磁化率值及其各向异性的测量,以研究该侵入体的内部组构。磁化率值测量表明,该侵入体内存在着一种不对称的垂向岩相分带。磁线理分布有明显的规律性,其走向大部分为NW-SE向,并略有倾伏,一般与晚期细晶岩脉相垂直,并与紧邻侵入体围岩中的拉伸线理平行。在侵入体的西半部和可能的最深部位,也有NE-SW向磁线理和岩浆线理存在。 第勒尼安海拉张期间,卡潘内山地区的岩浆侵位机制如下:一条呈近E-W向的左旋转换断层形成了一条控制岩浆上侵的拉张裂隙。深部岩浆构造的方向平行于该拉张裂隙补给带的长轴(NE-SE向)。侵入体的最顶部已遭受平行于花岗岩-围岩界面方向(NW-SE向)的剪切作用,当岩浆侵位时,该剪切方向与第勒尼安海的局部拉伸方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岩浆构造 磁化率
下载PDF
藏南拆离系活动与淡色花岗岩就位——以希夏邦马峰地区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褚杨 郭宜琳 +4 位作者 刘谭杰 刘小驰 胡方泱 雷宜阳 林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1-1474,共14页
藏南拆离系是世界上最大的拆离断层系统,也是喜马拉雅造山带的重要构造边界,对喜马拉雅造山过程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拆离断层内部和断层下盘的高喜马拉雅单元,出露了大量的同构造淡色花岗岩;近期研究工作发现,这些淡色花岗岩具有良... 藏南拆离系是世界上最大的拆离断层系统,也是喜马拉雅造山带的重要构造边界,对喜马拉雅造山过程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拆离断层内部和断层下盘的高喜马拉雅单元,出露了大量的同构造淡色花岗岩;近期研究工作发现,这些淡色花岗岩具有良好的稀有金属成矿潜力,因此,研究藏南拆离系的活动历史和淡色花岗岩的就位过程,对理解拆离断层变形和演化过程、熔体-断层相互作用和成矿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针对该问题,本文选择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希夏邦马峰附近的两条经典剖面——吉隆和聂拉木,开展系统的构造地质学研究,就藏南拆离系的演化过程和淡色花岗岩的同构造迁移-就位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吉隆地区的拆离断层厚度数十米到上百米,影响范围小,下盘吉隆岩体和高喜马拉雅的向北拆离变形较弱;聂拉木拆离断层为藏南拆离系深部构造层次,拆离断层厚度达数千米,强烈的构造变形导致肉切村群和高喜马拉雅顶部发生强烈的糜棱岩化,韧性剪切后的淡色花岗岩以平行拆离断层的岩席或岩脉产出;由此,我们认为吉隆和聂拉木的拆离断层分别代表了藏南拆离系的不同构造层次,受控于后期不均一的构造隆升剥露过程,进而可以解释两个地区不同的构造特征。综合前人的研究工作,我们提出藏南拆离系内部拆离断层活动存在逐渐向上迁移现象,而淡色花岗岩的侵位对该过程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早期藏南拆离系的主拆离断层层次较深,控制了淡色花岗岩的顺层迁移和就位;而晚期熔体向更浅层次的运移,也促使藏南拆离系的主拆离断层也向上部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拆离系 淡色花岗岩 喜马拉雅 构造变形 岩浆 断层迁移
下载PDF
广西圆石山花岗岩体构造与侵位机制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继新 刘瑞珣 +2 位作者 史謌 梁金城 冯佐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0-267,共8页
在对圆石山岩体围岩热变质带及岩体内部构造研究的基础上 ,认识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对围岩的作用及岩体各单元间在先后定位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从而确定岩体的侵位机制。同时运用岩浆动力学原理从另一个角度探讨其侵位驱动力。综上指... 在对圆石山岩体围岩热变质带及岩体内部构造研究的基础上 ,认识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对围岩的作用及岩体各单元间在先后定位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从而确定岩体的侵位机制。同时运用岩浆动力学原理从另一个角度探讨其侵位驱动力。综上指出 :经分凝后的活动性岩浆在深部侧向挤压和浮力的联合驱动下 ,沿深大断裂以最小临界宽度为 2 2 1~ 3.88m的裂隙脉动上侵 ,整体以岩墙扩展的方式被动定位于银殿山穹窿的核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 应变分析 岩浆动力学 圆石山 广西 花岗岩 岩体构造
下载PDF
花岗质岩浆侵位对围岩裂隙发育和热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靖雯 王勤 刘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619-3638,共20页
岩浆侵位会引起围岩的接触变质作用和变形,虽然围岩中的破裂提供了流体活动和元素迁移的重要通道,但是大多数岩浆侵位模型忽略了围岩中热对流的影响。本文总结了岩浆侵位的数值模拟原理和常用模拟方法,然后使用离散元软件MatDEM建立了... 岩浆侵位会引起围岩的接触变质作用和变形,虽然围岩中的破裂提供了流体活动和元素迁移的重要通道,但是大多数岩浆侵位模型忽略了围岩中热对流的影响。本文总结了岩浆侵位的数值模拟原理和常用模拟方法,然后使用离散元软件MatDEM建立了二维的双层围岩模型和均质围岩模型,用孔隙密度流法模拟花岗质岩浆侵位和冷却过程中岩浆与围岩之间的流-固-热-力耦合过程。结果表明岩浆侵位过程中围岩的裂隙发育和热对流对接触变质晕具有重要影响,围岩的裂隙发育和热传输模式可分为三个阶段:(1)岩浆侵位初期的挤压力使围岩中产生广泛分布的、呈径向展布的剪裂隙,围岩以热传导和孔隙渗流为主导;(2)在持续的孔隙流体压下,径向裂隙连通形成主干张性断裂并向上扩展,成为熔/流体迁移的重要通道以及伟晶岩型和热液型矿床的成矿空间,通道流和局部热对流控制了围岩的热传输;(3)在岩浆侵位后期,岩浆房附近围岩中的孔隙流体压增大,在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形成大量张裂,加强了变质晕内的热对流,有助于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与只有热传导的模型对比,热对流使围岩中变质晕的宽度减小。接触变质晕的几何形态受侵入体的形态控制,但是变质晕宽度在空间上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为重建岩浆侵位过程中的变质-变形-成矿作用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 接触变质晕 裂隙发育 热传导 热对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铜陵凤凰山岩体接触带构造变形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达 吴淦国 李东旭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23-229,共7页
通过对凤凰山岩体接触带的变质与变形特征、显微构造及变形缩短量的计算 ,分析了凤凰山岩体侵位与接触带变形及区域变形的关系。通过接触带变质矿物变形特征的研究 ,揭示了热变质作用与侵位变形的同时性 ;接触带构造变形研究表明 ,岩体... 通过对凤凰山岩体接触带的变质与变形特征、显微构造及变形缩短量的计算 ,分析了凤凰山岩体侵位与接触带变形及区域变形的关系。通过接触带变质矿物变形特征的研究 ,揭示了热变质作用与侵位变形的同时性 ;接触带构造变形研究表明 ,岩体周围发育的流变褶皱、韧性剪切带、压溶缝合线等与岩体左旋上升与汽球膨胀侵位有关 ;围岩缩短量的计算结果表明 ,岩体侵位过程造成强烈的围岩缩短是一种强力侵位机制。研究表明 ,凤凰山岩体侵位是在区域NNE向水平左旋剪切应力场作用下完成的。岩体接触带变形是NNE向水平左旋剪切应力与横向推挤的侵位应力联合作用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山岩体 接触构造 构造变形 机制 花岗岩体 显微构造
下载PDF
攀西古裂谷构造-岩浆作用模式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玉孝 张成江 +1 位作者 纪相田 倪师军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4,共4页
根据 1∶ 5× 10 4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从攀枝花地区华力西期岩浆岩的侵位方式、侵位深度、分带性及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 ,论述攀枝花地区该期构造岩浆作用的规律性 ,并根据岩石、地层的分布情况和剥蚀深度 ,提出攀西... 根据 1∶ 5× 10 4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从攀枝花地区华力西期岩浆岩的侵位方式、侵位深度、分带性及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 ,论述攀枝花地区该期构造岩浆作用的规律性 ,并根据岩石、地层的分布情况和剥蚀深度 ,提出攀西古裂谷具“双裂谷模式”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作用 双裂谷模式 方式 深度 岩石化学 分带性
下载PDF
西秦岭糜署岭岩浆混合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注苍 李永军 +3 位作者 曾俊杰 冯备战 毕明波 杨俊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2-16,共5页
西秦岭糜署岭岩体是壳幔岩浆混合的产物。从寄主岩石和基性端元暗色微细粒镁铁质包体的主要元素、稀土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入手,深入探讨了糜署岭岩体是壳源和幔源两类岩浆混合形成的混浆花岗岩,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介于壳源和幔源两个... 西秦岭糜署岭岩体是壳幔岩浆混合的产物。从寄主岩石和基性端元暗色微细粒镁铁质包体的主要元素、稀土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入手,深入探讨了糜署岭岩体是壳源和幔源两类岩浆混合形成的混浆花岗岩,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介于壳源和幔源两个端元之间并有显著的过渡特征,表明二者在岩浆侵位过程中发生过不同程度地物质成分交换。这对研究西秦岭中生代壳幔混合作用和地壳增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混合花岗岩 西秦岭 构造意义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研究 镁铁质包体 稀土元素 过渡特征 物质成分 岩浆 地壳增生 混合作用 微细粒 中生代 壳幔 岩体 幔源 壳源 基性
下载PDF
陕西商南松树沟橄榄岩体的成因及侵位机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宋述光 苏犁 +1 位作者 杨合群 王懿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陕西商南县松树沟橄榄岩体是秦岭造山带中具重要意义和争议较大的岩体。本文通过岩体的结构、构造变形及相应的变质作用研究,提出了该橄榄岩体是由超基性岩浆在壳幔过渡带结晶而成,并经历了与围岩一致的麻粒岩相(≥800℃)条件下... 陕西商南县松树沟橄榄岩体是秦岭造山带中具重要意义和争议较大的岩体。本文通过岩体的结构、构造变形及相应的变质作用研究,提出了该橄榄岩体是由超基性岩浆在壳幔过渡带结晶而成,并经历了与围岩一致的麻粒岩相(≥800℃)条件下的早期塑性变形以及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退化变质条件下与逆冲上升有关的韧性剪切变形。从而证明了松树沟橄榄岩体并不是上地幔岩石的残片,而是由岩浆在深部地壳环境下结晶而成并以固态构造侵位于地壳的上部。岩体的上升过程与晋宁期华北克拉通向南仰冲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沟 橄榄岩 岩浆成因 构造 陕西
下载PDF
东秦岭松树沟超基性岩体“热”侵位时代新知 被引量:30
16
作者 刘军锋 孙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9-192,共4页
松树沟超镁铁质岩体位于秦岭商 -丹断裂以北 ,是该地区出露最大的超基性岩体 ,并以侵入方式与秦岭杂岩接触。该岩体主要由细粒纯橄榄岩、中粗粒纯橄榄岩和斜辉橄榄岩组成。利用 L A- ICPMS锆石 U- Pb法对采自该岩体北侧接触变质带的榴... 松树沟超镁铁质岩体位于秦岭商 -丹断裂以北 ,是该地区出露最大的超基性岩体 ,并以侵入方式与秦岭杂岩接触。该岩体主要由细粒纯橄榄岩、中粗粒纯橄榄岩和斜辉橄榄岩组成。利用 L A- ICPMS锆石 U- Pb法对采自该岩体北侧接触变质带的榴闪岩进行锆石定年 ,获得 2 0 6 Pb/ 2 38U变质年龄为 5 1 8± 1 9Ma。以上工作初步证实该岩体大致在 0 .5 2 Ga左右的构造热事件中侵位于秦岭杂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基性岩体 松树沟 时代 东秦岭 秦岭杂岩 纯橄榄岩 接触变质带 ICPMS 构造热事件 超镁铁质 入方式 锆石定年 变质年龄 榴闪岩
下载PDF
北京云蒙山岩浆杂岩体的岩石学和构造变形特征 被引量:24
17
作者 姬广义 汪洋 孙永华 《北京地质》 2004年第3期1-11,共11页
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的云蒙山岩浆杂岩体由十余个侵入体组成 ,它们普遍遭受了强烈韧性变形改造 ,与太古宇杂岩和变形变质的中 上元古代沉积岩共同卷入了云蒙山背形的构造系统中。野外调查和对岩石薄片的观察表明 ,岩浆杂岩体中各侵入体均... 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的云蒙山岩浆杂岩体由十余个侵入体组成 ,它们普遍遭受了强烈韧性变形改造 ,与太古宇杂岩和变形变质的中 上元古代沉积岩共同卷入了云蒙山背形的构造系统中。野外调查和对岩石薄片的观察表明 ,岩浆杂岩体中各侵入体均具有变形变质特征 ,主要造岩矿物间具有明显的交代关系。虽然各侵入体在形成时代上存在明显的先后关系 ,但它们具有的片麻状构造是共同的 ,并且与围岩的变形是统一而协调的。这表明云蒙山岩浆杂岩体的片麻理不是岩体侵位时形成的 ,而是在岩体冷凝固结后受到构造变形作用改造的结果。即杂岩体侵位与其发育的片麻理构造所反映的变形事件在时间上存在明显差距。根据同位素年代学资料 ,岩浆侵位发生在燕山中期 ;但其与围岩一起卷入云蒙山背形构造系统的变形事件发生得较晚 ,可能形成于燕山晚期。云蒙山杂岩体中长英质侵入体的矿物学特征表明其在侵位后曾经历麻粒岩相区域变质作用 ,而在燕山晚期随变质核杂岩下盘的抬升又经历了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区域变质作用 燕山晚期 岩浆杂岩体
下载PDF
花岗质岩石中岩浆面理和构造面理鉴别标准的评述 被引量:4
18
作者 ScottR.Paterson 王涛 《世界地质》 CAS CSCD 1990年第4期188-194,共7页
0 引言用什么标准来区别花岗质岩石中岩浆流动形成的面理和构造作用形成的面理,这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这种区分是了解深成侵入体侵位时间和侵位机制的关键,这也影响到对周围岩石、构造和变质作用时代和意义的解释。... 0 引言用什么标准来区别花岗质岩石中岩浆流动形成的面理和构造作用形成的面理,这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这种区分是了解深成侵入体侵位时间和侵位机制的关键,这也影响到对周围岩石、构造和变质作用时代和意义的解释。我们把“岩浆流动定义为:熔体运移产生的变形,其伴随有晶体刚性体的旋转,但晶体间的相互影响不足以引起塑性变形(即似悬浮状态)。在花岗质岩石面理发育过程中,岩浆作用和固态作用之间很可能是连续过渡的。我们将其连续过程分为四种类型:岩浆流动(似悬浮状态)、“次岩浆”流动(流动部分少于似悬浮状熔融体的临界数量)、高温固态流动(半固相塑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理 岩浆作用 花岗质 构造 机制 变质作用 入体 构造作用 构造 包体
下载PDF
辽北龙岗地区太古宙变质深成岩中岩浆岩构造的识别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声喜 《辽宁地质》 1999年第4期266-277,共12页
辽北地区是我国太古宙变质岩发育区,近些年来,对该区各类深成岩浆岩的识别是太古宙地质研究的重要突破。由于受到下地壳环境强塑性变形和变质的改造,深成岩浆岩的构造识别,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地质研究才能完成。在分期分阶段形成的太... 辽北地区是我国太古宙变质岩发育区,近些年来,对该区各类深成岩浆岩的识别是太古宙地质研究的重要突破。由于受到下地壳环境强塑性变形和变质的改造,深成岩浆岩的构造识别,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地质研究才能完成。在分期分阶段形成的太古宙变质深成侵入体中,可以识别出大量的岩浆构造,包括不同类型片麻岩之间所形成的穿切构造和赋存于片麻岩中的岩浆流面构造、结晶面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深成岩 岩浆构造 变形构造 太古宙
下载PDF
柯树北岩体岩石谱系单位的建立及构造环境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永革 《江西地质》 2001年第1期22-28,共7页
柯树北岩体为陆壳改造型(S型)花岗岩,具有结构和成分演化序列。运用岩石结构序列法,将其划分为6个单元,归并为1个超单元。按侵入体空间展布形式、岩体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球化学等资料,提出了岩浆侵位是受区域拉张应力控制的... 柯树北岩体为陆壳改造型(S型)花岗岩,具有结构和成分演化序列。运用岩石结构序列法,将其划分为6个单元,归并为1个超单元。按侵入体空间展布形式、岩体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球化学等资料,提出了岩浆侵位是受区域拉张应力控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树北岩体 地质特征 构造环境 岩石结构 序列法 岩浆 陆壳改造型花岗岩 岩石谱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