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中的铯沸石:内部成分不均一性与岩浆-热液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胡欢 王汝成 +1 位作者 张爱铖 徐士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1-421,共11页
通过运用X射线粉晶衍射技术和电子探针定量分析、面分析技术,对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各结构带中共生矿物及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结构带中,铯沸石有着不同的共生矿物和化学成分。在叶钠长石_锂辉石带形成早期,铯沸石常和电气石、富... 通过运用X射线粉晶衍射技术和电子探针定量分析、面分析技术,对阿尔泰3号伟晶岩脉各结构带中共生矿物及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结构带中,铯沸石有着不同的共生矿物和化学成分。在叶钠长石_锂辉石带形成早期,铯沸石常和电气石、富铯的锂云母共生,为成分均一的原生铯沸石,其CRK和Si/Al平均值分别为74.5和2.34。到叶钠长石_锂辉石带形成晚期及石英_锂辉石带形成阶段,原生铯沸石发生再平衡作用,在相对封闭体系中经历出溶作用后,形成团块状的富Na铯沸石和富Cs的铯沸石脉,并与富铯的锂云母共生。到白云母_薄片钠长石带阶段,在热液作用下,原生铯沸石被次生铯沸石所交代。该次生端员铯沸石的CRK和Si/Al平均值分别为93.4和2.05,它的出现表明岩浆演化从岩浆_热液阶段进入热液阶段。总之,铯沸石作为原始伟晶岩熔体最晚期的产物,记录了3号伟晶岩脉原始岩浆中碱金属经过了极度分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铯沸石 伟晶岩 岩浆-作用 阿尔泰 新疆
下载PDF
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原地和异地矽卡岩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杜杨松 曹毅 +2 位作者 张智宇 庞振山 李大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9-711,共13页
在安徽沿江地区,既分布有大量接触交代成因和叠加复合成因的矽卡岩矿床,也分布有岩浆成因的矽卡岩矿床。本文给出了不同类型岩浆矽卡岩及其矿床的定义,论述了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岩浆矽卡岩及其矿床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中生代... 在安徽沿江地区,既分布有大量接触交代成因和叠加复合成因的矽卡岩矿床,也分布有岩浆成因的矽卡岩矿床。本文给出了不同类型岩浆矽卡岩及其矿床的定义,论述了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岩浆矽卡岩及其矿床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中生代矽卡岩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根据矽卡岩岩浆就位位置的不同可将岩浆矽卡岩分成原地矽卡岩和异地矽卡岩两类,相应地将岩浆矽卡岩矿床分成原地矽卡岩矿床和异地矽卡岩矿床两类。两类矽卡岩及其矿床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在地质产状上,原地矽卡岩岩体常与壳幔同熔岩浆侵入体紧密伴生而分布在壳幔同熔岩浆侵入体与碳酸盐围岩的接触带上,在矽卡岩岩体边缘一般没有冷凝边和烘烤边,但常能见到因同化混染作用不彻底而留下的围岩残留体(多已变质成角岩或大理岩)。与此明显不同的是,异地矽卡岩岩体常分布在断裂带或地层虚脱带中,附近一般没有壳幔同熔岩浆侵入体与其紧密伴生,在矽卡岩岩体边缘一般有冷凝边和烘烤边,有时能见到气孔构造以及石榴石或透辉石堆积岩,但见不到围岩残留体。同时,原地矽卡岩和异地矽卡岩均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但两者明显不同。原地矽卡岩的水平分带常表现为从侵入岩体经矽卡岩往碳酸盐围岩方向依次出现侵入岩、同化混染侵入岩、富铁矽卡岩、富钙矽卡岩、同化混染碳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反映同化混染作用逐渐减弱,而异地矽卡岩的水平分带常表现为从矽卡岩体中央往两边依次出现中粗粒矽卡岩和中细粒矽卡岩,反映随降温速度逐渐增加结晶速度逐渐降低。在矿物组成上,原地矽卡岩中的石榴石包含钙铁榴石、钙铁铝榴石和钙铝榴石,辉石主要为透辉石和钙铁辉石,而异地矽卡岩中的石榴石几乎全是钙铁榴石,辉石全是钙铁辉石。在地球化学方面,相对于原地矽卡岩,异地矽卡岩明显富集W、F、Rb、Be、Fe,而亏损Al、Sr、Ba、Cu、Pb、Zn、Cr、Co、Ni等元素。在岩相学上,原地矽卡岩和异地矽卡岩大多具有自形等粒结构,其中大多能见到熔融包裹体,但原地矽卡岩中的石榴石和辉石更为自形且常发育良好环带,熔融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明显高于异地矽卡岩中熔融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矿床类型上,原地矽卡岩可与铜矿床和铁矿床等各种矿床伴生,而异地矽卡岩一般只与铁矿床伴生。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原地矽卡岩和异地矽卡岩是由矽卡岩岩浆分别在原地和异地发生冷却结晶作用形成的,而原地矽卡岩矿床和异地矽卡岩矿床是由原地矽卡岩岩浆和异地矽卡岩岩浆发生熔离作用和结晶分异作用,熔离出的矿浆和分异出的热液经过冷却结晶和交代蚀变作用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岩浆-液成矿作用 中生代 安徽沿江地区
下载PDF
桐柏山老湾金矿带与燕山期岩浆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来自地球化学、年代学证据及控矿构造地质约束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梅珍 陆建培 +2 位作者 付静静 任爱琴 王世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1-666,共16页
老湾金矿带为桐柏山北麓一条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其内的老湾和上上河金矿床的控矿构造,分属脆性右行走滑断裂体系中压扭性P型和张扭性R型断裂。老湾金矿床的矿脉呈右形侧列、向南相对缓倾,以浸染状、条带状、网脉状的蚀变岩型矿化为... 老湾金矿带为桐柏山北麓一条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其内的老湾和上上河金矿床的控矿构造,分属脆性右行走滑断裂体系中压扭性P型和张扭性R型断裂。老湾金矿床的矿脉呈右形侧列、向南相对缓倾,以浸染状、条带状、网脉状的蚀变岩型矿化为特征。上上河金矿床的矿脉平行展布,向北陡倾,除浸染状蚀变岩型矿化外,石英脉型矿化较发育。该矿带的金矿化类型与断裂构造性质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右行断裂控矿体系晚于韧性剪切带形成,更晚于区域峰期变质作用,这排除了热液成矿作用与早期区域变质和韧性剪切变形之间的成因联系。矿带矿化元素显示,以松扒花岗斑岩脉带为中心的Mo→Cu-Pb-Zn-Ag→Au空间分带特征。矿石硫同位素较窄的变化范围和较均一的组成(δ34S值多变化在1.69‰~5.99‰),显示单一深源岩浆硫特征。矿石与燕山期花岗岩的铅同位素的相似性,表明它们可能源自相同的源区。含金石英脉石英流体的氢、氧同位素(δ18O流体值为3.2‰~5.4‰,δD值为-86.3‰~-53.5‰)显示了成矿流体的岩浆来源。花岗斑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38.9±3.3)Ma,与前人测得的矿脉中热液云母(39Ar/40Ar法)的成矿年龄基本一致。综合分析认为,老湾金矿带金多金属成矿作用与燕山期浅成岩浆作用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右行走滑断裂体系 地质年代学 岩浆液成矿作用 老湾成矿带 桐柏山
下载PDF
梅田矿区岩浆热变煤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运泉 莫洁云 任德贻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9-296,共8页
梅田矿区主采煤层———龙谭组12 号煤层主要是受矿区北部骑田岭花岗岩侵入体影响的典型岩浆热液变质无烟煤,煤的变质指标如挥发分(Vdaf)和镜质组反射率Ro(max)等与岩体有密切关系。本次研究按距离岩体由近而远采集了... 梅田矿区主采煤层———龙谭组12 号煤层主要是受矿区北部骑田岭花岗岩侵入体影响的典型岩浆热液变质无烟煤,煤的变质指标如挥发分(Vdaf)和镜质组反射率Ro(max)等与岩体有密切关系。本次研究按距离岩体由近而远采集了一系列煤样,运用中子活化(INAA)和微区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样品中近40 种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As、Cd 、Hg 、Pb、Se 等对人体有毒元素在煤中的质量分数较地壳克拉克值高数倍至数十倍,灰基质量分数则高数十至数百倍;(2) 绝大多数元素的灰基质量分数较植物灰和粘土+ 板岩样中的质量分数高;(3)Ce、Cr、Eu、Hf、K、La、Lu 、Na、Nd 、Ni、Rb 、Sc、Th 、U、W、Yb 等元素的质量分数随离岩体距离的增大而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而Cd、Cu 、Hg、Pb、Sb、Se 等元素则逐渐增高。微量元素的这种分布特征与岩浆热液作用的阶段性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分布特征 岩浆作用 煤矿床
下载PDF
西秦岭温泉斑岩钼矿床岩浆-热液演化 被引量:16
5
作者 邱昆峰 宋开瑞 宋耀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91-3404,共14页
西秦岭北缘广泛出露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和相关的斑岩-矽卡岩矿床。温泉矿床位于该矿带东段,是其内已探明规模最大的斑岩钼矿床。温泉矿床发育多阶段热液脉体,黄铁矿作为其中的贯通性金属硫化物,其化学组成蕴含着岩浆-热液演化及金属沉... 西秦岭北缘广泛出露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和相关的斑岩-矽卡岩矿床。温泉矿床位于该矿带东段,是其内已探明规模最大的斑岩钼矿床。温泉矿床发育多阶段热液脉体,黄铁矿作为其中的贯通性金属硫化物,其化学组成蕴含着岩浆-热液演化及金属沉淀过程等诸多信息,对于斑岩系统模型的厘定具有重要意义。温泉矿床热液脉体时序为:钾长石-黑云母-石英脉(A脉)、石英-黄铜矿脉、石英-辉钼矿脉(B脉)和石英-绢云母-黄铁矿脉(D脉)。A脉是斑岩系统岩浆-热液演化的最早期脉体,主要矿物组合为钾长石+黑云母+石英+黄铁矿±磁铁矿±磷灰石±黄铜矿,代表了引起早期基性岩浆矿物被蚀变为黑云母的流体通道;B脉与钾长石化蚀变关系密切,围岩中斜长石斑晶大量被蚀变为钾长石;石英-辉钼矿脉切割所有早期黑云母化-钾化蚀变阶段的石英-硫化物网脉,并形成于所有斑岩侵位之后,少量黄铁矿和黄铜矿共生于辉钼矿裂隙及边部;D脉是斑岩系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最晚期事件,其主要被黄铁矿和石英及少量黄铜矿填充,发育晚期的绢英岩化和泥化蚀变,长石多发生破坏性蚀变。四个阶段石英网脉中黄铁矿电子探针分析显示,A脉的黄铁矿中Cu、Mo和Au含量均较低,有少量的金属硫化物(黄铁矿+黄铜矿)沉淀,但通常不能形成规模矿体;石英-黄铜矿脉的黄铁矿中Cu含量明显较高,且多与高品位Cu矿体的空间产出位置相一致,可能是斑岩系统伴随钾化蚀变作用主要的铜沉淀阶段;B脉的黄铁矿中Mo含量明显较高,与高品位钼矿体空间产出关系密切,可能代表了斑岩系统钼成矿作用的主要阶段;D脉的黄铁矿中Au含量明显升高,可能代表了金在斑岩系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最晚期事件中的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作用 石英网脉 黄铁矿 微量元素 温泉矿床 西秦岭
下载PDF
新疆萨热克辉长辉绿岩类成岩温度-压力-氧逸度特征与成岩作用演化趋势 被引量:7
6
作者 杜玉龙 方维萱 鲁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4-508,共25页
本文采用构造岩相学、地质温度-压力计估算等方法,来研究萨热克辉长辉绿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和恢复成岩氧逸度、硫逸度、温度、压力条件,探讨岩浆成岩作用热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岩浆来源于交代富集型地幔,岩石系列为碱性变基性-碱... 本文采用构造岩相学、地质温度-压力计估算等方法,来研究萨热克辉长辉绿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和恢复成岩氧逸度、硫逸度、温度、压力条件,探讨岩浆成岩作用热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岩浆来源于交代富集型地幔,岩石系列为碱性变基性-碱性变超基性岩,岩石组合类型为辉长岩、似长石辉长岩和二长辉长岩,具有从辉长岩向似长石辉长岩和二长辉长岩两个方向演化的趋势;(2)岩浆经过三期六个阶段的热演化过程,地幔源区岩浆温度为1081~1211℃→地幔流体交代作用温度为545~796℃、压力为7.94~4.70kbar→壳幔混源岩浆作用温度为651~775℃、压力为2.01~0.58kbar→钾钠硅酸盐化温度为336~421℃→碳酸盐化温度为235℃→绿泥石化蚀变温度为143~80℃;(3)岩浆侵位不同于传统的主动侵位或被动侵位,而是经历了从29.4km→17.4km缓慢上升、17.4km→7.4km快速上升和从7.42km→2.15km缓慢上升的三阶段“气球膨胀”模式联合上升侵位,减压增温熔融为岩浆上侵的地球化学动力学机制,走滑拉分伸展的幔型深大断裂带为幔源岩浆提供了上升侵位通道和大陆动力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地球化学 成岩温度-压力恢复 岩浆成岩作用演化 碱性辉长辉绿岩类 新疆萨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的岩浆热液作用证据
7
作者 何文渊 白雪峰 +2 位作者 王瑞 钟建华 孙宁亮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62-1479,共18页
为解释古龙凹陷青山口组在浅埋深(2000~2600 m)条件下轻质油的形成机理,通过背散射图像、能谱、稀土元素、碳-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分析,以及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发现了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油普遍遭受岩浆热液作用的证据,并对其进行了... 为解释古龙凹陷青山口组在浅埋深(2000~2600 m)条件下轻质油的形成机理,通过背散射图像、能谱、稀土元素、碳-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分析,以及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发现了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油普遍遭受岩浆热液作用的证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岩浆热液作用的证据主要包括:①页岩油储层中发现了与岩浆热液作用相关的黄铜矿、自然铜、闪锌矿及二硫化锌矿、辉银矿及硫化银矿、Fe-Cr-Ni-Ti及Ni-Fe-Mo合金、重晶石、氟磷灰石和氧化钛矿物等;②在样品渗出油中检测到铌、钽、钨和汞等高温岩浆热液元素;③在遭受岩浆热液蚀变作用的岩心中,方解石脉中盐水包裹体高温段的均一温度为130.0~166.8℃,高于非热液蚀变岩心中方解石脉的正常温度(30~58℃);④碳-氧同位素及稀土元素分析均反映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经受了岩浆热液作用;⑤在齐家—古龙凹陷北部的金X井和中部的英页Y井,岩心中均发现大量岩浆热液作用证据,包括“玻璃”、球粒、角岩、气孔和杏仁等构造。从区域上讲,古龙凹陷深部存在一个磁性异常、重力异常和电性异常带,地震剖面也揭示古龙凹陷基底存在大面积连片岩浆热液带,其下正好有一个地垒,其两侧的正断层为岩浆热液上侵到青山口组页岩创造了条件。金X井钻遇岩墙状侵入体,岩心内发育强烈的岩浆热液蚀变现象。岩浆热液作用证据的发现对于研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的储集空间及页岩油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作用 液矿物 页岩油 青山口组 古龙凹陷
原文传递
龙宫勘探区岩浆活动对二_1煤层的影响浅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靳黎明 吴松欣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3年第12期66-67,共2页
龙宫勘探区的岩浆活动 (岩浆热变质作用 )是影响二1煤性质和结构的重要成因因素之一 ,是造成本区二1煤煤种较多、分带明显的主要原因 ,对二1煤煤成气的形成和赋存也有较大的影响。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有利于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 ,有助于... 龙宫勘探区的岩浆活动 (岩浆热变质作用 )是影响二1煤性质和结构的重要成因因素之一 ,是造成本区二1煤煤种较多、分带明显的主要原因 ,对二1煤煤成气的形成和赋存也有较大的影响。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有利于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 ,有助于恢复地热演化史 ,对将来分析矿井瓦斯的成因亦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活动 岩浆变质作用 二1煤层 龙宫勘探区 煤成气 演化史
下载PDF
龙宫勘探区岩浆活动对二_1煤层的影响浅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文炤 《江苏煤炭》 2003年第3期31-33,共3页
龙宫勘探区的岩浆活动(岩浆热变质作用)是影响二1煤性质和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造成本区二1煤煤种较多、分带明显的主要原因,对二1煤煤成气的形成和赋存也有较大的影响。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恢复地热演化... 龙宫勘探区的岩浆活动(岩浆热变质作用)是影响二1煤性质和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造成本区二1煤煤种较多、分带明显的主要原因,对二1煤煤成气的形成和赋存也有较大的影响。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恢复地热演化史,对将来分析矿井瓦斯的成因亦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宫勘探区 岩浆活动 煤层 岩浆变质作用
下载PDF
幕阜山北缘断峰山地区两类伟晶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作用指示意义
10
作者 任旭 朱金 +2 位作者 李江力 刘圣鑫 刘雷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3年第2期135-147,共13页
幕阜山地区是华南重要的稀有金属矿集区,其北缘断峰山地区伟晶岩脉极为发育,伴随良好的Nb、Ta、Be等矿化。通过对断峰山地区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选取钠长石伟晶岩和微斜长石伟晶岩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两类伟晶岩的分类、与围岩关系、母... 幕阜山地区是华南重要的稀有金属矿集区,其北缘断峰山地区伟晶岩脉极为发育,伴随良好的Nb、Ta、Be等矿化。通过对断峰山地区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选取钠长石伟晶岩和微斜长石伟晶岩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两类伟晶岩的分类、与围岩关系、母岩类型、岩浆来源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认为这两类伟晶岩均为LCT族系伟晶岩,原岩来自冷家溪群部分熔融形成的S型花岗岩,岩浆源区主要为地壳物质。断峰山地区钠长石伟晶岩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同一期次岩浆活动产物,对应幕阜山岩体第一阶段晚期岩浆活动;微斜长石伟晶岩与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为同期次岩浆活动产物,对应幕阜山岩体第二阶段岩浆活动,两类伟晶岩之间并无成因演化关系。断峰山地区钠长石伟晶岩相比于微斜长石伟晶岩,其演化程度更高,岩浆—热液作用更显著,晚期富含挥发分和稀有金属元素(Nb、Ta、Be等)的钠质热液的交代作用形成了Nb、Ta和Be等稀有金属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长石伟晶岩 微斜长石伟晶岩 稀有金属矿化 岩浆作用 断峰山
下载PDF
金属稳定同位素示踪关键金属的运移和超常富集
11
作者 胡霞 邓庚辛 +2 位作者 陈栩琦 盛佳儒 黄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0-1572,共23页
关键金属矿产对于国家经济和安全意义重大,然而其富集机制仍然存在争议,即受控于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还是热液流体作用。传统的地球化学手段只能间接制约成矿物质的来源,难以区分分离结晶和岩浆热液作用对成矿的影响,而Rb、Ba、Sr、U等... 关键金属矿产对于国家经济和安全意义重大,然而其富集机制仍然存在争议,即受控于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还是热液流体作用。传统的地球化学手段只能间接制约成矿物质的来源,难以区分分离结晶和岩浆热液作用对成矿的影响,而Rb、Ba、Sr、U等流体活动金属的同位素体系则对这两种机制具有不同的响应。笔者分别对喜马拉雅和华南地区的富关键金属花岗岩进行了Rb和Ba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当矿物结晶时,残留熔体中Ba同位素变重,Rb同位素不变;而当岩浆热液作用时,花岗岩中Ba同位素变轻,Rb同位素变重。此外,深部岩浆出溶的热液流体对亲流体易迁移的关键金属元素的富集具有重要贡献。上述研究表明,金属稳定同位素(尤其是流体活动金属的同位素)对于示踪岩浆-热液作用和成矿流体来源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稳定同位素 关键金属 超常富集 岩浆-作用 同位素示踪
下载PDF
南太行山东麓煤田瓦斯突出主控地质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明杰 侯明辉 付帅 《中国煤炭地质》 2013年第3期20-25,共6页
根据南太行东麓二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特征,应用煤与瓦斯突出综合假说,从煤层瓦斯生成、运移、储存的角度,分析研究了岩浆热液作用、地质构造、煤层埋深等因素对煤层煤质、煤层生烃能力、瓦斯含量和压力等煤层瓦斯参数及瓦斯突出因素的影... 根据南太行东麓二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特征,应用煤与瓦斯突出综合假说,从煤层瓦斯生成、运移、储存的角度,分析研究了岩浆热液作用、地质构造、煤层埋深等因素对煤层煤质、煤层生烃能力、瓦斯含量和压力等煤层瓦斯参数及瓦斯突出因素的影响,确定岩浆热作用对瓦斯突出具有严重影响作用,地质构造、煤层埋深等因素对瓦斯突出具有中等影响作用和一般影响作用,该结论为地质勘探、矿井设计与生产规划、矿井瓦斯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岩浆热作用 地质构造 煤层瓦斯参数 突出控制因素
下载PDF
闽西南地区紫金山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8
13
作者 赵希林 毛建仁 +1 位作者 陈荣 许乃政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90-597,共8页
笔者通过锆石SHRIMP定年,精确厘定了紫金山岩体的成岩成矿时代。紫金山黑云母花岗岩中锆石CL图像显示锆石分为3种形态,定年结果显示这3种锆石有不同的年龄,具有不同的地质意义。第一种锆石晶形发育、具有核-边双层结构,核部的锆石呈磨圆... 笔者通过锆石SHRIMP定年,精确厘定了紫金山岩体的成岩成矿时代。紫金山黑云母花岗岩中锆石CL图像显示锆石分为3种形态,定年结果显示这3种锆石有不同的年龄,具有不同的地质意义。第一种锆石晶形发育、具有核-边双层结构,核部的锆石呈磨圆状,这类锆石为继承性锆石,年龄为1000Ma左右;第二种锆石晶形发育良好,但是呈不完整形态,有不清晰的生长环带或者无生长环带,呈现岩浆锆石的特征,年龄为168±4Ma(n=13,MSWD=0.97),这一年龄应代表了岩石的结晶年龄,属于中侏罗世;第三种锆石晶形发育良好,有清晰的生长环带,这种锆石受后期改造作用,年龄为(119±15)Ma,属于早白垩世。(168±4)Ma时本区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成矿事件,因此紫金山岩体主体并非含矿岩体,仅有轻微的锡矿化。紫金山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的第三组年龄为(119±15)Ma是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记录,可能正是这一期的热液作用开始了本区大规模的长时期的多期次的岩浆热液作用的序幕,从而为本区铜金成矿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岩体 SHRIMP锆石定年 岩浆作用 成岩成矿
下载PDF
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钨矿床成矿系统 被引量:17
14
作者 祝新友 王艳丽 +4 位作者 程细音 田野 傅其斌 李顺庭 于志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4-894,共21页
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钨矿床是南岭成矿带具有代表性的矿床。长期以来,对脉型钨矿床的成矿岩体特征及各种不同类型矿化的空间与演化关系一直存在争论。文章以瑶岗仙石英脉型钨矿床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成矿岩体、含... 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钨矿床是南岭成矿带具有代表性的矿床。长期以来,对脉型钨矿床的成矿岩体特征及各种不同类型矿化的空间与演化关系一直存在争论。文章以瑶岗仙石英脉型钨矿床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成矿岩体、含钨石英脉及与之相关的矿化开展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工作,探讨了岩浆一热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类矿化现象,从而建立了脉型钨矿床成矿系统。在瑶岗仙钨矿床中,成矿地质体即成矿花岗岩为碱长花岗岩,主要矿化类型包括岩浆岩型、云英岩析离体、云英岩脉、石英脉和毒砂黄玉层等,分布于岩体顶部接触带附近。成矿作用可划分为岩浆晚期阶段、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岩浆期后热液阶段,岩浆岩型矿石形成于岩浆晚期,云英岩析离体和云英岩脉等形成于岩浆一热液过渡阶段,石英脉和毒砂黄玉层主要形成于热液阶段,岩浆阶段一热液阶段的演化是连续的。成矿花岗岩侵位深度约为2~3km,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成矿系统相对封闭,外来成矿物质和流体较少,含钨石英脉主要以快速充填的形式形成于岩浆固结之后。瑶岗仙矿床含钨石英脉控制垂深达1300m,“五层楼”垂向分带不明显,顶部未出现细脉带和线脉带,而在石英大脉的顶部出现横向交代形成的毒砂黄玉层。研究表明,瑶岗仙矿区脉型钨矿床成矿系统保存较完整,代表系统顶部的毒砂黄玉层保存完好,剥蚀水平正好达到岩体顶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石英脉型 钨矿 成矿系统 岩浆-作用 矿床成因 瑶岗仙 湖南省
下载PDF
利用XRD法探讨邢台隆东井田煤变质规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路锁 关英斌 +5 位作者 李海梅 张国斌 赵平 李素 郑建 崔胜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共4页
邢台隆东井田煤变质情况复杂,直接影响煤的工业利用。利用X-射线衍射(XRD)法探讨了区内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基本结构单元特征及煤变质规律。结果显示:垂向上,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层片间距d002值逐渐减小,层片堆积高度Lc和层片直径La值... 邢台隆东井田煤变质情况复杂,直接影响煤的工业利用。利用X-射线衍射(XRD)法探讨了区内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基本结构单元特征及煤变质规律。结果显示:垂向上,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层片间距d002值逐渐减小,层片堆积高度Lc和层片直径La值逐渐增大;平面上,离岩浆侵入体越近,煤层的层间距d002值越小,反之d002值越大。在煤种分布上,因受岩浆热源的影响,井田内煤种以旧城为中心向外呈带状分布,旧城附近为无烟煤,向外逐渐过渡为贫煤、瘦煤、焦煤、肥煤和气煤。区内煤变质作用主要受区域变质作用影响,并叠加了岩浆热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基本结构单元 岩浆变质作用 隆东井田
下载PDF
塔什库尔干地区赞坎铁矿矿物学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6
16
作者 钱兵 高永宝 +2 位作者 李侃 张照伟 郝延海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0-640,共11页
赞坎铁矿是西昆仑成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超大型铁矿床,矿区内广泛出露古元古代布伦阔勒变质岩层,矿体主要赋存于布伦阔勒岩群角闪斜长片岩和黑云石英片岩内部,部分产于霏细岩与黑云石英片岩接触带内。矿床由Ⅰ~Ⅶ号矿体组成,其中Ⅰ... 赞坎铁矿是西昆仑成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超大型铁矿床,矿区内广泛出露古元古代布伦阔勒变质岩层,矿体主要赋存于布伦阔勒岩群角闪斜长片岩和黑云石英片岩内部,部分产于霏细岩与黑云石英片岩接触带内。矿床由Ⅰ~Ⅶ号矿体组成,其中Ⅰ号和Ⅲ号矿体为主要矿体。根据矿石组构、矿物共生关系等特征,成矿过程可划分为早期沉积期、中期变质期及晚期岩浆热液期3个成矿期,其中,岩浆热液期可进一步划分为矽卡岩阶段、热液改造阶段和硫化物阶段。早期沉积期磁铁矿呈微细粒他形晶结构,被变质期石英颗粒包裹,以较低含量的TFeO、MgO、MnO和较高含量的TiO2、Al2O3为特征;中期变质期磁铁矿分布于条带状矿石内,他形晶粒状结构,与早期相比,TFeO、MgO、MnO等含量相对升高而TiO2、Al2O3等含量相对降低;晚期岩浆热液期矽卡岩阶段磁铁矿分布于块状矿石内,自形晶粒状结构,以相对富TFeO、MgO、MnO而贫TiO2、Al2O3为特征;晚期热液改造阶段磁铁矿分布于浸染状矿石中,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为主,TFeO、Al2O3、TiO2、MnO等含量变化较大。认为赞坎铁矿是沉积变质型铁矿床,遭受后期岩浆热液作用交代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成矿期次 岩浆作用 沉积变质型铁矿 赞坎铁矿
下载PDF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成矿模式 被引量:51
17
作者 陆建军 郭维民 +4 位作者 陈卫锋 蒋少涌 李娟 颜晓蓉 徐兆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57-1864,共8页
长江中、下游断裂坳陷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金、铁、硫成矿带,存在一系列块状硫化物矿床及与其伴生的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床。本文以铜陵矿集区冬瓜山铜、金矿床为例,探讨了这类矿床的成矿模式。冬瓜山矿床主要由层状硫化物矿体组成,伴有... 长江中、下游断裂坳陷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金、铁、硫成矿带,存在一系列块状硫化物矿床及与其伴生的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床。本文以铜陵矿集区冬瓜山铜、金矿床为例,探讨了这类矿床的成矿模式。冬瓜山矿床主要由层状硫化物矿体组成,伴有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层状硫化物矿体产于晚泥盆世砂岩和晚石炭世碳酸盐岩之间,具明显的层控特征,矿体下盘发育细脉—网脉状硫化物矿化以及硅化和绢云母化,矿体中伴有热水沉积岩,矿石具典型的沉积构造。燕山期岩浆热液对层状矿体进行了叠加和改造,改变了矿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石成分。黄铜矿交代黄铁矿变斑晶呈环斑结构或脉状交代结构,交代磁黄铁矿呈交代假象结构或交代残留结构。矽卡岩型矿体中黄铜矿的δ^(65)Cu 值为0.09‰~0.83‰,集中在0.23‰~0.83‰。层状矿体中黄铜矿的δ^(65)Cu 值为0.45‰~0.78‰,与矽卡岩矿体中黄铜矿的^(65)Cu 值大致相当,这说明两类矿体中的铜具有相同的来源。铜、氢和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冬瓜山矿床铜来自岩浆岩,叠加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流体。提出了冬瓜山矿床属喷流沉积—岩浆热液叠生成因的成矿模式:在晚石炭世,海底喷流成矿作用形成了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成分以硫、铁为主;燕山期岩浆热液一方面对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改造,致使其富集铜等成矿物质,另一方面与围岩相互作用形成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同位素 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 岩浆液成矿作用 成矿模式 冬瓜山铜 金矿床
下载PDF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两阶段成矿模式 被引量:30
18
作者 陆建军 华仁民 +2 位作者 徐兆文 高剑峰 李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78-690,共13页
冬瓜山铜金矿床包括层状硫化物矿体、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层状硫化物矿体具层状形态和层控特征,矿石具块状、层纹状和揉皱状构造。燕山期岩浆岩及其岩浆流体对层状矿体进行了叠加和改造,改变了其结构构造、矿物组合和矿石成分,并在... 冬瓜山铜金矿床包括层状硫化物矿体、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层状硫化物矿体具层状形态和层控特征,矿石具块状、层纹状和揉皱状构造。燕山期岩浆岩及其岩浆流体对层状矿体进行了叠加和改造,改变了其结构构造、矿物组合和矿石成分,并在其上叠加蚀变和矿化。层状矿体中的铜是由含铜流体交代块状硫化物矿石形成的。冬瓜山铜金矿床经历了两次成矿作用:第一成矿阶段,在石炭纪中期,海底喷流作用形成了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成分以疏、铁矿为主;第二成矿阶段,燕山期岩浆侵入,一方面岩浆热液与围岩相互作用发生矽卡岩化、硅化、钾长石化、石英绢云母化和青磐岩化,形成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另一方面岩浆流体对块状硫化物矿体进行叠加改造,致使块状硫化物矿体富集铜等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硫化物矿床 岩浆液成矿作用 成矿模式 冬瓜山铜金矿床 安徽
下载PDF
川西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的“多层次穹状花岗岩席”控矿新理论——记“川西甲基卡锂矿科学钻探”创新成果 被引量:10
19
作者 许志琴 朱文斌 +8 位作者 郑碧海 李广伟 魏海珍 章荣清 车旭东 李伟强 王国光 高建国 闫浩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33-3146,共14页
川西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是中国大陆最大的硬岩型锂矿床。以揭示伟晶岩型锂矿深部结构和成因机制为目的的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科学钻探工程(JSD)实施了一口3211.21 m(JSD-1)和两口各1000 m(JSD-2和JSD-3)的科学钻探,取得如下的创新性研究... 川西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是中国大陆最大的硬岩型锂矿床。以揭示伟晶岩型锂矿深部结构和成因机制为目的的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科学钻探工程(JSD)实施了一口3211.21 m(JSD-1)和两口各1000 m(JSD-2和JSD-3)的科学钻探,取得如下的创新性研究成果:(1)首次发现JSD-1中0~900 m深度的晚三叠世浊积岩经历中低压-高温巴罗-巴肯式叠加变质作用和穹状构造特征;(2)揭示JSD-1的100 m深度范围的含锂辉石伟晶岩存在,以及估算了在3211 m深度伟晶岩中的稀有金属丰度及成矿潜力;(3)利用锡石、铌钽矿和独居石的精确定年,确定JSD-1深部伟晶岩形成的两期岩浆-热液事件(210~204 Ma和193~192 Ma);(4)流体包裹体的碱性元素(Li、Na、K、Rb、Cs)和挥发性元素(B、As)的富集指示富锂伟晶岩高度结晶分异。利用JSD-1岩芯Li-B-Fe-Nd同位素示踪了岩浆的演化、流体出熔过程及成矿机制,揭示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床的花岗岩岩浆演化过程中,岩浆结晶分异促进大量流体的出熔,从而在浅部形成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为主的矿体。这些结果不支持含锂伟晶岩是地壳深熔作用的直接产物;(5)揭示与甲基卡伟晶岩锂矿有密切成因关系的马颈子S型花岗岩体,并非前人所认为的是一个具有深根的大花岗岩基,而是由若干“无根”的穹状花岗岩席与岩席之间的变质岩及侵入其中的含矿伟晶岩群组成的“多层三明治”结构。由此我们提出了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的“多层次穹状花岗岩席”颠覆性的控矿理论;(6)提出了在松潘甘孜造山带基墨里造山过程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伟晶岩型锂矿的形成过程:经历230~190 Ma以来的深部剪切熔融、岩浆沿裂隙向上注入、在半塑性上地壳域中沿已存在的逆冲断裂(或剪切带)生成花岗岩席岩浆库、伴随岩浆上升减压造成岩席的穹状隆起,以及围岩中伴随巴罗-巴肯式变质作用,造成在多期岩浆-热液的作用下的伟晶岩成矿过程;(7)提出甲基卡锂矿区的下部类似丹巴式深地壳混合岩化基底的深熔作用是甲基卡花岗岩席的成因和岩浆源区的假设;(8)岩芯的低温年代学反演结果表明甲基卡矿区存在三个阶段的剥露速率变化,并估算了甲基卡锂矿区成矿(<200~190 Ma)以来的总体剥蚀厚度为5±1 km,推断新生代以来甲基卡穹隆较低的剥蚀速率为该区锂矿的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9)提出甲基卡式富锂伟晶岩成矿的6大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 科学钻探 巴罗-巴肯式变质作用 穹状花岗岩席 多阶段岩浆-作用
下载PDF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燕 咸嘉泉 +1 位作者 王铁夫 张延洁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小西南岔矿区位于吉林省珲春县 ,其金铜矿床产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与华力西晚期闪长岩内接触带中。通过对矿区矿石、岩石中铅、硫、氧同位素组成研究 ,查明青龙村群为金的矿源层。青龙村群经过华里西期岩浆重熔作用、燕山期岩浆热液作用... 小西南岔矿区位于吉林省珲春县 ,其金铜矿床产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与华力西晚期闪长岩内接触带中。通过对矿区矿石、岩石中铅、硫、氧同位素组成研究 ,查明青龙村群为金的矿源层。青龙村群经过华里西期岩浆重熔作用、燕山期岩浆热液作用及大气降水混合流体的作用 ,形成了斑岩型、夕卡岩型、热液型多金属矿床。对小西南岔金、铜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分析 ,为追朔矿源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同位素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球化学 金铜矿床 燕山期 岩浆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