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地壳岩浆系统改变岩石圈流变和热结构
1
作者 周瑶琪 刘婕 +4 位作者 张鑫 刘朋 周腾飞 李孙义 陈扬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以山东东部穿地壳岩浆系统为例,通过研究岩石圈流变结构和热结构,结合已有野外探勘及地球物理数据,对山东东部地壳演变进行还原和解释,并且进一步建立穿地壳岩浆系统的岩浆深部热效应模型,考察岩石圈深部动力学演化机制。初步估算靶区地... 以山东东部穿地壳岩浆系统为例,通过研究岩石圈流变结构和热结构,结合已有野外探勘及地球物理数据,对山东东部地壳演变进行还原和解释,并且进一步建立穿地壳岩浆系统的岩浆深部热效应模型,考察岩石圈深部动力学演化机制。初步估算靶区地温,对山东东部地区超过6 km岩石圈结构及其地热储集体展布进行预测,进一步阐述山东东部深部地热储集体形成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华北克拉通太古宙形成具有稳定刚性的陆壳,花岗岩主要以未变质或浅变质的表壳岩为主;中生代以来受华北克拉通基底不稳定,经历强烈构造-岩浆活动,产生强烈构造变形,岩石圈地幔发生拆沉和置换;晚中生代山东东部由于深部构造活动剧烈,穿地壳岩浆沿大型断裂上涌至喷出地表,伴随热隆效应及同化混染;岩石圈厚度减薄,地幔上涌至上、中地壳,伴随表壳岩熔融,其中富含不相容的放射性元素随岩浆再次上涌,不断向浅部地壳输送生热的放射性元素,从而使得岩石圈热结构及流变结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地壳岩浆系统 岩石圈热结构 岩石圈流变结构 地热能
下载PDF
动态岩浆系统与圈层相互作用
2
作者 王孝磊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5-975,I0001,共12页
岩浆岩的成因研究在新时期需面向系统地球科学做些转变。单一的封闭体系下岩浆岩成因研究无法协调当前最新的高精度定年结果,也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对地球系统科学和圈层相互作用深度研究的需求。岩浆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是当前岩浆岩研究... 岩浆岩的成因研究在新时期需面向系统地球科学做些转变。单一的封闭体系下岩浆岩成因研究无法协调当前最新的高精度定年结果,也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对地球系统科学和圈层相互作用深度研究的需求。岩浆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是当前岩浆岩研究的薄弱环节,也是恢复和构建岩浆系统、探索地壳结构与组成、进一步深入了解地球圈层相互作用机制等的重要内容。将岩石类型的定性描述纳入整个岩浆系统的研究中,将原位微区的时间-成分-温压分析与岩相学、全岩成分分析和实验模拟进行有机相结合,是未来研究圈层相互作用下的动态岩浆系统过程、不同批次熔体复杂相互作用、熔体成分演化,以及岩浆系统环境效应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岩浆系统 成分多样性 结晶分异 岩浆 圈层相互作用
下载PDF
西藏南部冈底斯带东段晚白垩世中性侵入岩的成因矿物学研究:对构建穿地壳岩浆系统的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文鲁 李小伟 +6 位作者 张泽明 田作林 李增胜 孙雨沁 刘强 丁慧霞 郝昭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3-214,共32页
穿地壳岩浆系统为认识岩浆岩中矿物成因以及矿物间的不平衡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即造岩矿物在固结之前,可能在不同地壳层次的岩浆房内经历过生长、熔蚀或流体改造等过程。如何追踪和梳理不同造岩矿物的演化历史,成为阐明岩浆岩成... 穿地壳岩浆系统为认识岩浆岩中矿物成因以及矿物间的不平衡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即造岩矿物在固结之前,可能在不同地壳层次的岩浆房内经历过生长、熔蚀或流体改造等过程。如何追踪和梳理不同造岩矿物的演化历史,成为阐明岩浆岩成因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本文以西藏冈底斯弧东段里龙含单斜辉石石英闪长岩和黑云母闪长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中主要造岩矿物(单斜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等)进行了系统的成因矿物学研究,并构建了穿地壳岩浆系统的组成要素。根据矿物的稀土元素含量和不同矿物之间的接触关系,将含单斜辉石石英闪长岩中的单斜辉石和角闪石分为Ⅰ型单斜辉石(∑REE含量高)、Ⅱ型单斜辉石(∑REE含量低)、ⅠA型角闪石(∑REE含量高)、ⅠB型角闪石(∑REE含量低),将黑云母闪长岩中的角闪石命为Ⅱ型角闪石。经过矿物温压计和水活度计计算获得了相应的结晶温压条件和体系水含量。其中Ⅰ型单斜辉石为:温度1 159~1 175℃,压力637~799 MPa,水含量2.5%~3.4%;Ⅱ型单斜辉石为:温度1 180~1 181℃,压力482~524 MPa,水含量2.4%~2.8%;ⅠA型角闪石为:温度806~854℃,压力320~434 MPa,水含量7.5%~7.9%;ⅠB型角闪石为:温度776~848℃,压力196~386 MPa,水含量6.9%~8.6%;Ⅱ型角闪石为:温度783~857℃,压力246~327 MPa,水含量6.5%~9.4%。这表明单斜辉石的温度、压力比角闪石高,而水含量比角闪石低,暗示单斜辉石和角闪石来自不同层次的岩浆房。进一步对与单斜辉石平衡的熔体进行了计算,推断至少一部分单斜辉石来自演化的玄武安山质岩浆,而与角闪石对应的平衡熔体Mg~#值较低,对应流纹质岩浆。本研究还对单斜辉石与角闪石“再循环晶”进行了识别,指示整个岩浆过程是在开放岩浆系统中完成的,并经历了不同期次的岩浆补给或混合事件。本研究发现中性岩的母岩浆可以由不同成因的再循环晶与中酸性熔体混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循环晶 单斜辉石 角闪石 穿地壳岩浆系统 多重岩浆
下载PDF
硅质岩浆系统的晶粥活化作用及其岩石学记录
4
作者 颜丽丽 贺振宇 陆天宇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8-1041,I0004,共15页
硅质岩浆系统近年来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是构建了由晶粥组成的地壳尺度岩浆系统模型,为理解岩浆储存和演化过程,以及大陆地壳的形成与分异提供了新视角。本文系统总结了晶粥活化在硅质岩浆系统中的作用和研究意义,指出晶粥活化是富晶体... 硅质岩浆系统近年来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是构建了由晶粥组成的地壳尺度岩浆系统模型,为理解岩浆储存和演化过程,以及大陆地壳的形成与分异提供了新视角。本文系统总结了晶粥活化在硅质岩浆系统中的作用和研究意义,指出晶粥活化是富晶体火山岩浆喷发前的关键步骤,同时晶粥活化促进了晶体-熔体分离和熔体的抽取,也是大规模贫晶体高硅流纹岩形成的重要机制,对理解火山岩和侵入岩成因联系以及活动火山喷发预测等均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显示,晶粥活化通常与高温偏基性岩浆补给有关,主要受控于热量和挥发分的输入,晶粥活化的时间尺度与其机制有关,但总体上很短,大约数年到数千年。富晶体火山岩、成分复杂的浆屑和浮岩碎屑、破火山内的复活侵入体,以及这些岩石中常见的富晶体包体、聚晶结构、堆晶结构、复杂的晶体群、矿物熔蚀结构和复杂成分环带等都记录了硅质岩浆系统中发生的晶粥活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浆系统 富晶体火山岩 火山-侵入杂岩 晶粥活化 岩浆补给
下载PDF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岩浆系统深部结构的深地震测深研究 被引量:76
5
作者 张先康 张成科 +7 位作者 赵金仁 杨卓欣 李松林 张建狮 刘宝峰 成双喜 孙国伟 潘素珍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5-143,共9页
利用三维深地震测深技术 ,研究了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岩浆系统 .结果表明 ,以低P波速度为主要特征的长白山天池火山岩浆系统在地壳范围内可分为 3个深度层次 :在 9~ 15km深度 ,岩浆系统分布的主要特征是范围广、尺度大、近南北走向 ,是地... 利用三维深地震测深技术 ,研究了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岩浆系统 .结果表明 ,以低P波速度为主要特征的长白山天池火山岩浆系统在地壳范围内可分为 3个深度层次 :在 9~ 15km深度 ,岩浆系统分布的主要特征是范围广、尺度大、近南北走向 ,是地壳内储存岩浆的主要位置 ;自 15km深度以下直至下地壳 ,其分布横向尺度较小 ,显示出岩浆自上地幔侵入地壳的“痕迹” ,这也意味着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岩浆系统极有可能延伸到上地幔 ,或更深 ;在地壳浅部 ,深度小于 8~ 9km范围内 ,岩浆的分布范围更小一些 ,集中在天池火山口稍偏北的南北方向上 .如果说低P波速度与岩浆系统关联的话 ,那么它反映出这部分岩浆仍然处于较高温度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讲 ,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岩浆系统至少不是“残留”的 ,或者说是处于“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天池火山 三维深地震测深 岩浆系统 深部结构
下载PDF
理解岩浆系统的物理过程 被引量:11
6
作者 罗照华 刘翠 苏尚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13-3119,共7页
岩浆系统是一种复杂性动力系统,暗示岩浆系统的演化具有多重分支现象,即其演化路径包含一系列平衡过程与突变事件。因此,岩浆系统的物理过程是理解岩浆形成与演化及其相关地质过程的关键。邓晋福教授及其学术团队长期坚持岩浆系统物理... 岩浆系统是一种复杂性动力系统,暗示岩浆系统的演化具有多重分支现象,即其演化路径包含一系列平衡过程与突变事件。因此,岩浆系统的物理过程是理解岩浆形成与演化及其相关地质过程的关键。邓晋福教授及其学术团队长期坚持岩浆系统物理过程的研究,在火成岩成因、火成岩构造组合、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和相关的地球深部过程等研究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集刊登了部分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强调岩浆系统物理过程的重要性。我们撰写此文,目的是简要介绍本文集的主要内容和强调岩浆系统物理过程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系统 物理过程 火成岩成因 岩石构造组合 深部过程
下载PDF
阿尔山火山群深部“拱桥式”岩浆系统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韩江涛 王天琪 +3 位作者 刘文玉 刘国兴 韩松 刘立家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0-610,共21页
阿尔山火山群自更新世至近代持续活动,具有潜在喷发的危险,因此加强对阿尔山火山群岩浆系统的研究,评价火山群的活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获得阿尔山火山群地区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经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 阿尔山火山群自更新世至近代持续活动,具有潜在喷发的危险,因此加强对阿尔山火山群岩浆系统的研究,评价火山群的活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获得阿尔山火山群地区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经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获得二维电性结构成像,发现阿尔山地区岩石圈内部存在大规模的"拱桥式"中、低阻异常(电阻率<320Ω·m),并在伊尔施镇西侧和柴河镇东侧分别存在明显的高导异常(电阻率<40Ω·m);前者体积相对较小,埋藏深度在40~60km,后者体积较大,埋藏深度在60~90km,甚至更深。结合地质、地球化学资料,推断"拱桥式"异常为新生代来自两侧盆地软流圈的玄武质岩浆运移的通道,其所包含的2处高导异常,极可能为未冷凝或正在聚集的岩浆房,因此阿尔山岩浆系统由"拱桥式"通道和来自软流圈的玄武质岩浆组成,火山群具有统一的岩浆系统。进一步分析表明,"拱桥式"通道物质熔融百分比≥0.5%,岩石圈结构总体趋于稳定,其所包含的2处岩浆房熔融程度为2.5%~11.5%,颗粒边界可能已被溶体全部润湿,岩石的流动强度相对较低,岩石圈结构稳定性较差。区域地震分布、温泉的形成与阿尔山火山群岩浆系统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综合迹象表明阿尔山群正处于休眠期,并非死火山,有再次喷发的可能,应密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山火山群 大地电磁测深 电性结构 岩浆系统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对硅质火山岩浆系统的制约 被引量:12
8
作者 贺振宇 颜丽丽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9-951,共13页
大型硅质火山作用(喷发体积约102~10^(4)km^(3))的岩浆系统是地壳尺度的,经历了复杂的起源、运移、存储、补给和喷发等过程。揭示岩浆从起源到喷发过程中的结晶分异、堆晶、晶体-熔体分离、地壳混染、岩浆补给、晶粥活化等岩浆作用的细... 大型硅质火山作用(喷发体积约102~10^(4)km^(3))的岩浆系统是地壳尺度的,经历了复杂的起源、运移、存储、补给和喷发等过程。揭示岩浆从起源到喷发过程中的结晶分异、堆晶、晶体-熔体分离、地壳混染、岩浆补给、晶粥活化等岩浆作用的细节是认识硅质火山岩浆系统演化的关键。锆石中Th、U、Ti、Hf和REE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系统变化反映了锆石结晶熔体的成分、温度、氧逸度和水含量等以及共生的矿物相特征,对示踪火山岩浆系统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随着岩浆温度降低过程中结晶分异作用的进行,锆石微量元素呈现出Hf含量升高、Ti含量降低以及Th/U、Eu/Eu^(*)和Zr/Hf等比值降低的趋势,这些元素含量和比值可以作为岩浆分异演化程度的指标。成矿斑岩中的锆石一般具有高的Ce^(4+)/Ce^(3+)和Eu/Eu^(*)值,反映了岩浆具有高的氧逸度和水含量。火山岩锆石可能经历多阶段结晶过程,因而形成复杂的核-边结构特征,核部具有熔蚀现象,边部CL较亮并具有低的Hf、U和高的Ti含量以及Eu/Eu^(*)值等,反映了岩浆补给作用和晶粥活化过程。由于锆石颗粒比较微小,在晶体-熔体分离过程可能随提取的熔体进入喷发岩浆房,从而可以连续记录岩浆成分的变化,或者残留在晶粥中记录晶体-熔体的分离。锆石微量元素结合高精度年代学分析,可以精细制约火山岩浆系统的多阶段演化过程及其时间尺度。在锆石微量元素数据的解释和筛选过程中,需注意扇形分区、锆石褪晶化和其他矿物包裹体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并同时开展岩相学研究,结合锆石产状和共生矿物组合特征,为制约火山岩浆系统的演化过程提供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浆系统 结晶分异 晶体-熔体分离 岩浆补给 锆石微量元素
下载PDF
初论云南马厂箐铜钼金矿田的岩浆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罗照华 刘明 +3 位作者 郭晓东 姜会营 刘晓 代耕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B12期25-28,共4页
云南马厂箐Cu—Mo—Au多金属矿田产出一个由260余个小岩体(墙、脉)组成的岩体群,其岩石类型包括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碱长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石英正长斑岩、正长斑岩、辉绿岩、煌斑岩等。
关键词 岩浆系统 云南 金矿田 石英二长岩 花岗斑岩 正长斑岩 多金属矿田 二长花岗岩
下载PDF
中基性岩浆系统中铁的富集机理
10
作者 张招崇 李厚民 张作衡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19-720,共2页
国外的富铁矿85%以上为产于稳定的克拉通背景下的沉积变质型铁矿,该类型富铁矿主要是BIF通过长期的风化淋滤作用形成的,而我国大陆由于长期受太平洋、特提斯和古亚洲洋三大构造域相互作用的影响具有特殊的活动性并发生了多期次的构造-... 国外的富铁矿85%以上为产于稳定的克拉通背景下的沉积变质型铁矿,该类型富铁矿主要是BIF通过长期的风化淋滤作用形成的,而我国大陆由于长期受太平洋、特提斯和古亚洲洋三大构造域相互作用的影响具有特殊的活动性并发生了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所以富铁矿的形成大多与岩浆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中基性岩 岩浆系统 富集机理 夕卡岩型 中基性
下载PDF
陆内穿地壳岩浆系统及其去气作用和环境效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昌宏 杜德宏 王孝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60-1374,共15页
岩浆作用是联系地球深部与表层碳储库的桥梁,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一环。揭示岩浆作用与碳循环之间的关系对理解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环境效应和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前人在岩浆系统研究的重要进展,介绍了陆内穿地壳岩浆系统,... 岩浆作用是联系地球深部与表层碳储库的桥梁,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一环。揭示岩浆作用与碳循环之间的关系对理解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环境效应和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前人在岩浆系统研究的重要进展,介绍了陆内穿地壳岩浆系统,梳理了从幔源岩浆底侵和地壳熔融,到岩浆上升、累积、混合、分异直至喷出等物理化学过程,构建了地壳岩浆活动的统一框架。岩浆过程同时控制着挥发分行为,岩浆自身的去气作用将地球深部挥发分带到地表,而接触热变质作用可改造围岩并将其中的碳脱出。基于穿地壳岩浆系统,本文系统阐述了岩浆挥发分的来源、组成、行为,及其释放到大气中对气候与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尤其是针对中国华南地区分布的大量陆内中生代的侵入岩和火山岩,结合同期广泛分布的巨厚碳酸盐岩,介绍和展望了陆内岩浆系统和去气作用的联系及环境效应,提出该时期的岩浆活动及其与碳酸盐岩的反应很可能对局部乃至全球的气候造成了显著的影响,该领域有较大研究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穿地壳岩浆系统 去气作用 环境效应 陆内
下载PDF
岩浆补给作用对硅质火山岩浆系统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5
12
作者 颜丽丽 贺振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97-1710,共14页
硅质火山喷发作为大陆地壳岩浆活动的重要表现,在研究大陆地壳形成与演化、探讨岩浆过程与动力学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其通常所表现的强烈爆炸式喷发,甚至可以导致全球性的环境和气候变迁。硅质岩浆系统在开放体系中不同来源岩浆... 硅质火山喷发作为大陆地壳岩浆活动的重要表现,在研究大陆地壳形成与演化、探讨岩浆过程与动力学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其通常所表现的强烈爆炸式喷发,甚至可以导致全球性的环境和气候变迁。硅质岩浆系统在开放体系中不同来源岩浆的贡献和相互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持续的岩浆补给可以延长岩浆存储的时间,促进岩浆房的对流、岩浆的分异演化以及晶体-熔体的分离和晶粥的再活化,同时也是触发火山喷发的重要机制之一。此外,岩浆补给以及硅质岩浆的晶体-熔体演化过程也是火山喷发产物多样性的原因,导致同一火山在其活动过程中喷发产物规律性的变化,如富晶体火山岩、贫晶体火山岩、火山岩成分分层、以及复活岩穹和中央侵入体等。因此,岩浆补给作用是制约硅质火山岩浆系统演化和火山岩成分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活动火山监测和灾害评估的重要依据。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矿物(长石、石英、石榴子石、锆石等)同位素及成分变化,以及模拟实验、地震层析成像等研究为揭示硅质岩浆系统中的岩浆补给作用和复杂岩浆过程提供了多种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补给 硅质火山岩浆系统 火山喷发 成分多样性 火山监测
下载PDF
岩浆系统橄榄石Fe-Mg互扩散的理论基础及其地质应用
13
作者 田野 侯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4-828,共15页
了解岩浆在演化过程中的时间尺度具有重要的岩石学意义。橄榄石作为岩浆岩中主要的造岩矿物之一,为研究扩散年代学在岩浆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想窗口。通过实验测定的不同条件下的橄榄石Fe-Mg互扩散系数,以及相关扩散模型的进一步完善,... 了解岩浆在演化过程中的时间尺度具有重要的岩石学意义。橄榄石作为岩浆岩中主要的造岩矿物之一,为研究扩散年代学在岩浆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想窗口。通过实验测定的不同条件下的橄榄石Fe-Mg互扩散系数,以及相关扩散模型的进一步完善,极大地推动了矿物内元素扩散年代学的发展。本文介绍了扩散年代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并回顾和总结了以往实验岩石学的工作,提出温度、压力、氧逸度、水活度、橄榄石的成分和晶体的各向异性都会对橄榄石Fe-Mg互扩散产生影响。最后介绍了橄榄石Fe-Mg扩散模型在地质中的具体应用,其可以约束包括岩浆上升、演化、混合等不同地质过程的时间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年代学 橄榄石 Fe-Mg互扩散系数 实验岩石学 岩浆系统
下载PDF
甘肃大水金矿床的构造——岩浆系统及其控矿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龚全胜 李鸿睿 陈国忠 《矿产勘查》 2019年第5期1147-1155,共9页
大水金矿床位于勉略缝合带与阿尼玛卿缝合带结合部。矿床的构造-岩浆系统及其控矿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特征,探讨了矿床控矿构造演化和机制,构建了控矿模式。研究表明:构造-岩浆系统控矿作用表现为火山活动及岩浆侵位派生... 大水金矿床位于勉略缝合带与阿尼玛卿缝合带结合部。矿床的构造-岩浆系统及其控矿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特征,探讨了矿床控矿构造演化和机制,构建了控矿模式。研究表明:构造-岩浆系统控矿作用表现为火山活动及岩浆侵位派生的环状、放射状断裂及其交汇部位控制含矿岩体侵入和矿化带形成,岩体侵入过程中产生的侵入接触带构造控制矿体和矿化类型;构造系统从主断裂构造带系统向基底断层系统、火山断裂系统和岩体接触带系统依次演化。控矿构造作用与逆冲推覆构造及地壳拆沉构造作用有关;三叠纪后碰撞早期挤压–伸展转换环境下的构造体制转换,诱发深部岩石圈拆沉作用和软流圈地幔底侵作用,是金成矿作用和控矿构造-岩浆系统演化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水金矿 构造-岩浆系统 控矿作用 甘肃
下载PDF
不同地球动力环境的成矿岩浆系统:以蒙古的铜钼...
15
作者 别.,АП 《地质科技动态》 1992年第4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地球动力环境 成矿 岩浆系统 铜矿
下载PDF
熔岩流形状和规模反映岩浆系统的条件
16
作者 良可 《地质科技动态》 1997年第1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熔岩流形状 规模映 岩浆系统 熔岩厚度
下载PDF
从长英质侵入体揭示火山喷发过程与岩浆通道系统
17
作者 马昌前 刘彬 +6 位作者 薛振华 邹博文 黄贵治 连泉程 高珂 孙洋 王连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97-2018,共22页
汇聚板块边缘的大型长英质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然而,与这些火山相关的岩浆通道系统的结构及其对火山活动的控制方式迄今仍知之甚少。基于在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造山带三叠纪火山岩与侵入体关系的观察以及全球岩... 汇聚板块边缘的大型长英质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然而,与这些火山相关的岩浆通道系统的结构及其对火山活动的控制方式迄今仍知之甚少。基于在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造山带三叠纪火山岩与侵入体关系的观察以及全球岩浆通道系统的研究进展,本文提出要将火山机构与侵入体结合起来开展研究,通过重建岩浆通道系统来揭示侵入体(古岩浆储库)与火山活动的潜在联系。本文指出,地球上只有少部分侵入岩与火山活动存在密切关系,这些侵入岩可能是抽取火山喷发物质后留下的岩浆储库残余物质。有些岩浆储库不仅为火山喷发提供物质,还在提供火山喷发动力、控制火山喷发方式在溢流式与爆炸式之间的转换以及影响火山机构定位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富挥发分的流体大量溢出地表会减少大型伟晶岩型和斑岩型矿床的形成机会,特别是在爆炸式的长英质火山喷发过程中。本文将岩浆通道系统划分为5个区域,即部分熔融区、岩浆聚集区、岩浆迁移区、岩浆侵位区和火山喷口区,这些区域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纵向递进、横向连接的岩浆网络系统,是构造环境(构造阶段)、地壳状态和岩浆动力学属性的耦合产物。为了深入理解长英质岩浆通道系统结构和动力学演化及其对火山活动机制的控制,本文建议要将火山机构、侵入体和围岩系统作为岩浆通道系统的组成部分,开展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岩浆动力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以精细解剖典型岩浆通道系统的组成和结构,重建其岩浆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长英质岩浆 岩浆通道系统 火山喷发方式 侵入体 岩浆动力学
下载PDF
岩浆热液系统氟的富集与成矿
18
作者 刘金宇 舒启海 +6 位作者 张为 张方方 张玉光 陈福川 吴华英 王庆飞 邓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43-1958,共16页
氟元素具有中等不相容性、强流体迁移性和挥发性,在岩浆作用和热液成矿等地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萤石(CaF 2)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含氟矿物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工、航天、医药等重点领域,对国家战略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 氟元素具有中等不相容性、强流体迁移性和挥发性,在岩浆作用和热液成矿等地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萤石(CaF 2)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含氟矿物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工、航天、医药等重点领域,对国家战略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本文系统总结了氟的地球化学性质、在地球上不同储库中的含量及其在岩浆和热液系统中的富集成矿机制,同时探讨了全球主要萤石成矿带的大地构造背景以及萤石矿床的成因分类等问题,得出如下认识:(1)地壳和地幔是氟主要的储库,全硅酸盐地球地幔和亏损地幔中氟含量较低,而交代地幔和陆壳(包括中酸性上地壳和下地壳镁铁质麻粒岩)相对富氟,其部分熔融形成的富氟岩浆为萤石成矿提供主要物质来源;(2)国内外对萤石矿床的分类存在不同。国外学者划分了三类萤石矿床:即与碳酸岩、碱性岩或高硅花岗岩相关的岩浆萤石矿床,由断裂控制的角砾状、脉状和与地层不整合相关的构造萤石矿床,以及层控沉积萤石矿床;而国内学者则依据主要控矿要素进行类型划分,包括沉积改造型和热液充填型等类型;(3)全球大规模的萤石成矿带通常呈线性或带状分布,其成因与大洋板块俯冲作用或大陆裂谷作用密切相关;(4)热液的pH值、温度、组成、含氟矿物在其中溶解度等因素显著影响热液中氟的富集和沉淀过程。由于氟在地质样品中含量相对较低,未来研究亟需提高测试分析能力;萤石矿床的定年具有挑战性,提高萤石定年的精度与准确性亦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床 岩浆热液系统 富集机制
下载PDF
松花江新生代斜斑玄武岩中斜长石巨斑晶的成因及其对长白山天池造盾期岩浆储运系统的制约
19
作者 张叶凡 陈立辉 +3 位作者 王小均 刘建强 曾罡 周中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19-2036,共18页
岩浆岩中斜长石的结构和成分可以记录其晶体的生长过程中岩浆演化的丰富信息,从而可以灵敏反映岩浆储运系统的历史。东北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一般多发育橄榄石和单斜辉石斑晶,斜长石斑晶少见,但在长白山天池造盾期(5~1Ma)玄武岩中常见有斜... 岩浆岩中斜长石的结构和成分可以记录其晶体的生长过程中岩浆演化的丰富信息,从而可以灵敏反映岩浆储运系统的历史。东北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一般多发育橄榄石和单斜辉石斑晶,斜长石斑晶少见,但在长白山天池造盾期(5~1Ma)玄武岩中常见有斜长石斑晶。最近我们在松花江两岸新发现一套上新世含斜长石巨斑晶(粒径为1~2cm)的玄武岩。这些沿松花江分布的斜斑玄武岩具有高Ba/Th比和K/U比的微量元素特征、EM1型的Sr-Nd-Pb同位素组成,与长白山天池造盾期玄武岩一致。它们在主量元素上具有低镁(MgO=3.86%~4.23%)、高钛(TiO_(2)=3.15%~4.25%)的特征,说明其与长白山天池造盾期玄武岩中的斜斑玄武岩一样都经历了较高程度的演化。时间、空间以及地球化学特征上的紧密联系说明松花江斜斑玄武岩也是长白山天池造盾期岩浆作用的产物,即长白山天池造盾期玄武质岩浆当时流入了松花江古河道,向西北方向流动的距离达到了150km左右。背散射电子图像显示松花江斜斑玄武岩中斜长石巨斑晶多数具有核-边结构,部分无环带结构,少数具熔蚀结构。斜长石巨斑晶的化学成分变化大,其中核-幔部主要为拉长石(An_(48-65)),边部为钠长石-拉长石(An_(4-61))。基质斜长石的化学成分也不均一,核-幔部的组成为中长石-拉长石(An_(41-53)),边部为钠长石-中长石(An 4-46)。多数斜长石巨斑晶的核-幔部具有细密振荡环带,An值仅呈较小幅度振荡变化,暗示其前期生长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较为稳定,地壳岩浆房持续受到同源岩浆的补给作用,岩浆房持续的时间较长,有利于斜长石巨斑晶的形成。在岩浆对流过程中晶体可被运移至温度更高的区域,形成熔蚀结构。斜长石巨斑晶的边部An值突降以及熔蚀结构的发育,表明斜长石巨斑晶生长后期所处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了突变,对应于岩浆快速上升的减压过程。因此,松花江斜斑玄武岩中的斜长石巨斑晶记录了长白山天池造盾期玄武岩在喷发前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岩浆房存留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斑玄武岩 斜长石巨斑晶 岩浆储运系统 新生代玄武岩 中国东北
下载PDF
长白山天池火山晚更新世以来岩浆房系统的压力探讨
20
作者 周秉锐潘波颜丽丽徐丹 武成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75-2086,共12页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一座大型的复合式活火山,由于其曾剧烈的喷发活动(946~947AD)和2002-2006年的扰动事件而备受瞩目。自晚更新世以来,天池火山有过多次剧烈的爆炸式喷发活动,其岩浆主要为高分异的碱流质与粗面质岩浆,SiO_(2)>65%。地...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一座大型的复合式活火山,由于其曾剧烈的喷发活动(946~947AD)和2002-2006年的扰动事件而备受瞩目。自晚更新世以来,天池火山有过多次剧烈的爆炸式喷发活动,其岩浆主要为高分异的碱流质与粗面质岩浆,SiO_(2)>65%。地球物理探测表明天池火山地下在浅部地壳存在岩浆房,但却未能对历史喷发活动的岩浆系统进行约束。本文利用晚更新世以来喷发物的电子探针数据,运用Qz-Ab-Or系统投图、单斜辉石机器学习压力计以及rhyolite-MELTS压力计对各期喷发的岩浆驻存压力条件进行计算,认为天文峰期(TWF)碱流岩压力约246~444MPa、气象站期(QXZ)碱流岩压力约184~344MPa、千年大喷发(ME-I)碱流岩压力约162~314MPa,千年大喷发(ME-II)粗面岩压力约438~540MPa。通过压力与深度换算后发现上述喷发岩浆贮存位置均对应中上地壳深度的岩浆房,并且三期碱流岩压力随喷发时间逐渐降低,暗示天池碱流质岩浆房在万年尺度内逐渐向浅部地壳演化的趋势;而粗面质岩浆可能来自另一个更深的岩浆房。该发现将有助于提高对天池火山岩浆房系统演化的认识,并为火山监测数据解释和灾害预警等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天池火山 地质压力计 高分异岩浆 岩浆贮存压力 岩浆演化 岩浆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