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别山晚中生代巨量岩浆活动的启动: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55
1
作者 张超 马昌前 《矿物岩石》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79,共9页
采用原位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学、地球化学综合等方法研究大别山及邻区岩浆岩的形成时代,结果表明:大别山中生代岩浆活动启动于晚侏罗世,大规模爆发于早白垩世。大别山南部的张榜花岗岩侵入体锆石LA-ICP MS年龄为150.3Ma±2.0Ma,是... 采用原位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学、地球化学综合等方法研究大别山及邻区岩浆岩的形成时代,结果表明:大别山中生代岩浆活动启动于晚侏罗世,大规模爆发于早白垩世。大别山南部的张榜花岗岩侵入体锆石LA-ICP MS年龄为150.3Ma±2.0Ma,是目前发现的大别山最早的中生代岩浆活动记录,比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峰期(~130Ma)早约20Ma,标志着大别山晚中生代巨量岩浆活动的启动。锆石的LA-MC-ICP MS Hf同位素结果计算的εHf(t)为-29左右,二阶段模式年龄大约为3.05Ga,表明岩浆源区为与扬子陆核类似的大别山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新生地幔物质贡献极少。年代学资料和地球化学指标的统计表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与大别山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在时间上是同步的,但二者岩浆性质和成因机制不同。大别山130Ma的拆沉物质主要为古老地壳物质,地壳加厚是陆陆碰撞的结果,幔源岩浆上涌出现在拆沉事件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于150Ma因幔源岩浆底侵而使下地壳强烈加厚,引发了该下地壳于130Ma的拆沉作用,幔源岩浆的上涌贯穿整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大别山 长江中下游 晚中生代 岩浆活动
下载PDF
南海白云-荔湾深水区同扩张期岩浆活动特征及构造意义
2
作者 朱筱曦 赵中贤 +4 位作者 卓海腾 庞雄 郑金云 孙龙涛 孙珍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781-3798,共18页
南海陆缘深水区发育同裂陷期及同扩张期岩浆,但其时空展布特征、岩浆活动量及活动机制存在较大争议.选取三维反射数据质量较高且覆盖全面的珠江口盆地白云-荔湾深水区,对岩浆活动开展解释和岩浆量的统计工作.在钻井的约束下,综合运用反... 南海陆缘深水区发育同裂陷期及同扩张期岩浆,但其时空展布特征、岩浆活动量及活动机制存在较大争议.选取三维反射数据质量较高且覆盖全面的珠江口盆地白云-荔湾深水区,对岩浆活动开展解释和岩浆量的统计工作.在钻井的约束下,综合运用反射特征和接触关系分析以及火山地层学方法,开展了19条高分辨率三维多道反射地震资料解释,在此基础上对白云-荔湾凹陷沉积层中侵入和喷发的岩浆岩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区自浅部到深部共识别出100余个火成岩体及与岩浆活动相关构造,含3相11亚相,3相包括火山岩相、侵入相和气液相;(2)岩浆活动划分为33.9~23.0 Ma、23.0~19.1 Ma及19.1~16.0 Ma三个期次,各期岩浆产生量逐期减少;(3)空间上,岩浆活动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由南向北逐渐变新的趋势,且岩浆活动大多分布于周围隆起之上.扩张脊于23.6 Ma时南迁,研究区岩浆活动表现为向北跃迁.推测拉张-扩张早期上涌地幔物质可能受到脊吸作用的影响而导致其上涌头部向洋脊偏转,在扩张脊南迁后,脊吸作用变弱,部分上涌地幔向北回撤,从而导致23 Ma之后岩浆活动向北迁移.扩张结束后岩浆(<17 Ma)碱性程度升高,推测岩浆物质来源变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缘 白云-荔湾深水区 岩浆活动 时空展布 岩浆量 地球物理 构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