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岩溶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韦跃龙 李成展 +3 位作者 陈伟海 罗劬侃 朱德浩 潘天望 《广西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465-504,共40页
广西岩溶景观主要分布于桂东北、桂中、桂西北和桂西南地区,有峰丛、峰林、孤峰、丘陵、天生桥、石林、象形山、崖壁、洞穴及各类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地下河、穿洞、洼(谷)地、漏斗、坡立谷、盆地、地表河、峡谷、天坑、天窗、竖井、... 广西岩溶景观主要分布于桂东北、桂中、桂西北和桂西南地区,有峰丛、峰林、孤峰、丘陵、天生桥、石林、象形山、崖壁、洞穴及各类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地下河、穿洞、洼(谷)地、漏斗、坡立谷、盆地、地表河、峡谷、天坑、天窗、竖井、瀑布、泉、湖泊、湿地等类型齐全、形态典型的岩溶景观,囊括所有岩溶景观的类型。它们主要以中上寒武统至中三叠统的碳酸盐岩为物质基础,首先以地表河流域(如红水河、柳江、漓江等)为主线,其次以岩溶地貌区划特征为区域划分标准,然后以所处行政区和所处流域位置(如上、中、下游)为辅线,呈线状有序、集中分布于各典型岩溶景观区及岩溶景区/公园/景点内。它们或以峰丛-峰林,或以岩溶风景河段,或以天坑群,或以地下河天窗群,或以峰丛平原,或以洞穴,或以天生桥,或以跨国瀑布等为核心,组合成多个特色突出,形态优美、珍稀、雄伟、典型,且类型齐全的流域岩溶景观带,并形成独具广西特色的"岛链式"岩溶景观分布格局。它们是全球亚热带岩溶地貌及景观典型集中发育区和杰出范例,是目前世界上展现塔状峰丛-峰林、锥状峰丛、高峰丛深洼地、峰林/孤峰平原、洞穴、天坑、天窗、地下河、天生桥、岩溶风景河段、瀑布、崖壁等岩溶景观美景最杰出的代表地,堪称全球"洞穴天坑之窗,地下河天窗之王,天生桥瀑布之奇,风景河段之美,峰丛峰林之魂"。同时,自晚三叠世以来,广西各区域(即各岩溶孤岛)的碳酸盐岩地层相继出露地表,分别进入各自的岩溶地貌/景观形成演化时代,历经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等不同方向、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岩溶过程,分别形成峰丛-峰林、地下河洞穴、天坑-天窗-天生桥等各类典型的岩溶景观;并按时间序列和区域分异特征,以广西各岩溶区以及它们内部各岩溶地带相互之间水力联系的演变及区域地壳的间歇性隆升为时间界限和主线,将广西岩溶的形成演化过程划分为初始阶段(晚三叠世以来,碳酸盐岩地层出露,不同岩溶区始于不同地质时期)→雏形阶段(分轴型离散岛屿式成景过程,不同岩溶区始于不同地质时期)→重要发育阶段(主轴型离散岛屿式,不同岩溶区始于不同地质时期;集合型岛屿式成景过程,中更新世中晚期至全新世)→现代岩溶阶段(全新世以来至今)等4大成景阶段,分别表现出不同的成景过程、特征和机制,总体可概括为分轴型、主轴型、离散型、集合型等4种岛屿式成景机制,并将其成景模式归纳为"岛链式成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景观 形成演化分析 流域岩溶景观 岛链式 广西
下载PDF
重庆市奉节天坑地缝岩溶景观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伟海 朱德浩 朱学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0-83,96,共5页
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南部,发育有小寨天坑、天井峡地缝式岩溶峡谷等独特的岩溶景观。多次中外联合探险和地质科学综合调查发现,它们发育在一个流域面积280km2、落差1600m的岩溶水文地貌系统中,前者深662m,口径626m,容积1... 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南部,发育有小寨天坑、天井峡地缝式岩溶峡谷等独特的岩溶景观。多次中外联合探险和地质科学综合调查发现,它们发育在一个流域面积280km2、落差1600m的岩溶水文地貌系统中,前者深662m,口径626m,容积11900万m3;后者延续长度6162m,最大深度229m,最小宽度1m。与世界同类型岩溶景观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小寨天坑是目前世界上形态典型、规模最大的天坑,天井峡地缝属较为罕见的地缝式岩溶峡谷。它们具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是一种珍贵的岩溶地质遗迹和景观旅游资源,具有稀缺性、典型性、系统性和不可再生性的自然遗产属性,具有进入世界自然遗产的自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坑地缝 岩溶景观 风景名胜区 重庆
下载PDF
武陵山地区红色岩溶景观形成地质条件与演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曹晓娟 姜伏伟 +2 位作者 陈友智 董颖 杨宏斌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5-951,共7页
武陵山地区出露着层层叠叠,形似宫殿、堡垒,且与沟壑相嵌、具有较强观赏和开发利用价值的一类红色岩溶地貌景观。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掌握此红色岩溶景观的分布范围,分析其发育的区域地质背景、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溶蚀作用等主要... 武陵山地区出露着层层叠叠,形似宫殿、堡垒,且与沟壑相嵌、具有较强观赏和开发利用价值的一类红色岩溶地貌景观。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掌握此红色岩溶景观的分布范围,分析其发育的区域地质背景、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溶蚀作用等主要影响因素,以进一步解析其形成过程。结果表明:武陵山地区红色岩溶景观的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抬升剥蚀、土下溶蚀成景三个主要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 红色岩溶景观 地质条件 演化模式
下载PDF
乌蒙山区岩溶景观特征及其旅游扶贫潜力分析和模式 被引量:5
4
作者 韦跃龙 陈伟海 +3 位作者 罗书文 潘晓东 李成展 罗劬侃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26,共17页
在对乌蒙山区社会经济、扶贫现状、自然环境及区域地质背景和岩溶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系统探讨了其岩溶景观的类型、发育和分布特征,然后从资源潜力、开发适宜性、区位特性、开发条件、市场潜力等方面探讨和分析其岩溶... 在对乌蒙山区社会经济、扶贫现状、自然环境及区域地质背景和岩溶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系统探讨了其岩溶景观的类型、发育和分布特征,然后从资源潜力、开发适宜性、区位特性、开发条件、市场潜力等方面探讨和分析其岩溶景观旅游扶贫潜力的大小及其与岩溶特征间的关系,认为:1)乌蒙山区拥有118处不同级别优势(78处省级、32处国家级、8处世界级)的岩溶景观单体或景观区,是全球高原岩溶景观的典型集中发育区和杰出范例,形成并表现出明显的类型、区域优势和特色;2)总体上,随着岩溶景观分布密度的依次降低,以及可溶性特征的减弱和景观区级别的降低,贵州、云南、四川三大岩溶片区以及各县域岩溶区、各类岩溶景观单体或景观区资源的优势性、聚集性、规模性及知名性依次降低,旅游扶贫潜力依次下降;3)观光体验和休闲度假,是乌蒙山区各岩溶区最适宜,且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的旅游产品;4)乌蒙山区的区位特性、开发条件和市场潜力等则明显逊色于其他相似的岩溶地区。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观光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科学旅游、文化旅游、探险科考等5种乌蒙山区岩溶旅游扶贫模式,并从政府、基础设施、区域旅游发展、区域协作、发展理念等方面探讨了岩溶旅游扶贫的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景观 扶贫潜力分析 扶贫模式 扶贫保障机制 乌蒙山区
下载PDF
国内外钙华岩溶景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5
作者 蒋忠诚 代群威 +4 位作者 董发勤 张强 党政 汪智军 刘凡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0,共7页
利用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处理分析2008-2020年间国内外文献,揭示钙华研究在基于同位素技术的钙华成因、钙华景观特点及地貌演化、钙华生物成因和钙华景观退化等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阐明了全球钙华景观的分布、特点、物质组成、成因... 利用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处理分析2008-2020年间国内外文献,揭示钙华研究在基于同位素技术的钙华成因、钙华景观特点及地貌演化、钙华生物成因和钙华景观退化等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阐明了全球钙华景观的分布、特点、物质组成、成因类型及典型钙华景观退化的现状和原因,推动了钙华自然遗产景观的保护及钙华研究的国际合作。目前,急需加强钙华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复合作用、微生物对钙华沉积的耦合作用、钙华景观退化的微观结构表现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及钙华景观生态修复保育关键技术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华 岩溶景观 自然遗产 研究进展 展望
下载PDF
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岩溶景观空间分层结构及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付顺 阚瑷珂 +6 位作者 马德芹 肖进 胡瑾 李德昊 徐墁泽 刘素 李文韬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6-406,共11页
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岩溶景观种类齐全、组成系统完整,其发育和分布受构造控制作用显著。文章探讨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岩溶景观特征及其空间分层结构受构造控制的作用机制,发现岩溶空间形态总体呈现掀斜式强烈抬升、河流深切的亚热带中低... 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岩溶景观种类齐全、组成系统完整,其发育和分布受构造控制作用显著。文章探讨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岩溶景观特征及其空间分层结构受构造控制的作用机制,发现岩溶空间形态总体呈现掀斜式强烈抬升、河流深切的亚热带中低山峡谷岩溶特点,新构造运动间歇性隆升对岩溶景观垂向发育影响较为显著。岩溶发育的空间层位划分为三个高程层级,从下至上连续分段为440~700 m,700~1 200 m,1 200~1 890m。空间分层结构反映某一阶段地壳总体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发育水平岩溶系统(溶洞),后期地壳发生快速抬升,出现少量竖向岩溶系统(落水洞),溶洞的分布与相应的侵蚀基准面(现代河床、各级阶地)相适应。根据发育层级推测,研究区至少经历过四次规模较大的间歇性快速抬升构造活动,各级夷平面先后受喜马拉雅运动第Ⅱ幕和第Ⅲ幕影响。喜马拉雅运动多次间歇性快速抬升过程中,丰沛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下切并快速溶蚀形成多层剥蚀台地。在新构造运动相对稳定期,有充分的条件循环交替溶蚀导致垂向、水平岩溶均出现较大规模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巴山国家公园 岩溶景观类型 空间分层结构 新构造运动
下载PDF
攀枝花盐边县岩口旅游区岩溶景观特征及其旅游开发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家云 朱创业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4-78,共5页
攀枝花盐边县岩口旅游区天洞、溶洞、暗河、石林等岩溶景观独特,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紧密,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艺术观赏价值。本文主要依据岩溶形成的地质背景、岩溶景观特征以及旅游资源的价值、区位条件等,提出在该区建立地质... 攀枝花盐边县岩口旅游区天洞、溶洞、暗河、石林等岩溶景观独特,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紧密,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艺术观赏价值。本文主要依据岩溶形成的地质背景、岩溶景观特征以及旅游资源的价值、区位条件等,提出在该区建立地质公园等旅游开发的一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景观 地质公园 旅游开发 攀枝花
下载PDF
亚热带岩溶景观区金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以云南东部富源胜境关金矿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瑞廷 欧阳建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0-505,共6页
利用土壤地球化学和相态分析方法 ,对云南东部亚热带岩溶景观区内富源胜境关金矿区及其外围金的表生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金的原生异常是经过表生带而被放大的 ,表现为在表生介质中形成强化的表生异常 ,是由于表生带中存... 利用土壤地球化学和相态分析方法 ,对云南东部亚热带岩溶景观区内富源胜境关金矿区及其外围金的表生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金的原生异常是经过表生带而被放大的 ,表现为在表生介质中形成强化的表生异常 ,是由于表生带中存在多种地球化学障而引起的 ;金的表生异常元素组合特征与原生异常基本一致 ;区内土壤中金的赋存主相态是铁锰氧化物相、吸附相和水溶相 ,且金趋于在土壤腐殖层 (A层 )富集 ;金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的发育主要受地理景观条件、土壤中的化学物理因素、土壤结构类型、区域构造及岩性和金的表生地球化学性质等因素制约。该景观区内金的表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制约因素的研究结果 ,为该区金的表生异常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岩溶景观 表生地球化学异常 云南
下载PDF
浅析四川通江诺水河地质公园岩溶景观成因 被引量:5
9
作者 曹俊 杨俊义 +1 位作者 郭建强 杨更 《四川地质学报》 2009年第2期224-227,共4页
诺水河地质公园内完整保留了岩溶作用各阶段的地质现象,形成了主题突出、类型多样的地质遗迹景观组合。该区出露了厚达2 248m的石灰岩地层,为岩溶作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自0.65亿年的古近纪以来受推覆构造影响,使区内地壳呈阶段式上... 诺水河地质公园内完整保留了岩溶作用各阶段的地质现象,形成了主题突出、类型多样的地质遗迹景观组合。该区出露了厚达2 248m的石灰岩地层,为岩溶作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自0.65亿年的古近纪以来受推覆构造影响,使区内地壳呈阶段式上升,产生大量水平裂隙和纵张裂隙,为岩溶作用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岩溶洞内形态万千、绚丽多彩的钙华景观则是含Ca2+的水流经滴水作用、面状流水作用、池水作用、协同水作用、毛细管和旋卷流水作用的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景观 米仓山台穹 通江诺水河
下载PDF
论三峡地区岩溶景观的美学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全黎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8-12,16,共6页
纵观徐霞客之后的中国喀斯特研究,在喀斯特研究日益科学化、专业化的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偏向:一是"重南(珠江流域)轻北(三峡地区)",二是重科学轻美学。有鉴于此,采用环境美学的基本理论,参照世界自然遗产第一条评价标准(美... 纵观徐霞客之后的中国喀斯特研究,在喀斯特研究日益科学化、专业化的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偏向:一是"重南(珠江流域)轻北(三峡地区)",二是重科学轻美学。有鉴于此,采用环境美学的基本理论,参照世界自然遗产第一条评价标准(美学标准),对三峡地区岩溶景观的美学价值做出初步的理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地区 岩溶景观 环境美学
下载PDF
岩溶景观旅游开发方式演变及主题融合式开发的探讨
11
作者 韦跃龙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3-1095,共23页
基于景观资源特色、区域发展水平、区位条件、知名度和管理水平等,将中国近千处岩溶景观区分为四大类,即岩溶旅游胜地、岩溶旅游经典目的地、岩溶旅游新目的地、岩溶旅游新开发区。以时间为主线,运用归纳总结法和类比分析法,深入分析中... 基于景观资源特色、区域发展水平、区位条件、知名度和管理水平等,将中国近千处岩溶景观区分为四大类,即岩溶旅游胜地、岩溶旅游经典目的地、岩溶旅游新目的地、岩溶旅游新开发区。以时间为主线,运用归纳总结法和类比分析法,深入分析中国岩溶景观近70年以来的旅游开发方式。结果表明:1)1950年以来实施并分别取得不同实施效果的主要旅游开发方式有9类38种,它们分别有不同的条件要求,与不同类型岩溶景观的特征/特色相匹配。2)不同或同一岩溶景观资源共同体/景观区往往具有多种在重要程度、开发效益、发展趋势等方面差异较大的旅游开发方式;反之,同一旅游开发方式则可能在不同岩溶景观资源共同体/景观区的开发中具有不同的实施效果、开发效益和发展趋势。3)总结出特征-利益驱动型无主题分离式开发、特色-科学驱动型主题融合式开发两大开发模式,认为它们均是岩溶旅游在特定阶段的产物,其中前者对促进岩溶旅游的发展和繁荣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后者则融“资源共同体及其特色、科学研究、开发、保护、管理、反馈”等多位一体的新模式,是新形势下岩溶旅游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最后,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探索主题融合式开发的基本流程:资源共同体及其特色与科学研究分别是“内、外发动机”,以主题为灵魂“发动”衍生出开发、保护、管理、研究(后期)、反馈等运行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景观 岩溶旅游 资源共同体 开发方式 特征-利益驱动型无主题分离式开发 特色-科学驱动型主题融合式开发
下载PDF
丰鱼岩的岩溶景观和旅游开发(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忠诚 李克强 杨金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69-275,共7页
丰鱼岩隶属于桂林市南 110km 的荔浦县, 因洞内盛产一种名叫“油丰鱼”的洞穴盲鱼而得名。主洞口距荔浦县城 14km ,洞穴沿峰丛谷地发育。丰鱼岩洞穴的形成得益于一条近南北向的地下河,地下河总长约8km ,除有大约 100... 丰鱼岩隶属于桂林市南 110km 的荔浦县, 因洞内盛产一种名叫“油丰鱼”的洞穴盲鱼而得名。主洞口距荔浦县城 14km ,洞穴沿峰丛谷地发育。丰鱼岩洞穴的形成得益于一条近南北向的地下河,地下河总长约8km ,除有大约 100m 长的明流外,余均为地下伏流。丰鱼岩洞穴实侧总长度 5300m ,属于超大型洞穴。其中,地下河主干道总长度4100m ,旱洞 1800m 。整个洞穴平面投影面积 12 万m 2,容积 112 万 m 3,为桂林地区空间规模最大的洞穴,具有相当大的环境容量和游客容量。洞中宽阔的大厅很有气势,其面积多数在 2000m 2 以上,最大的莲花宝塔厅长和宽都在 100m 以上,高度20 多米,总面积 25500m 2,规模非常宏大、壮观。除大厅外,还有 13 条幽深的支洞,使丰鱼岩洞穴更加神秘。丰鱼岩地下河在莲花宝塔厅以下河段是理想的地下河旅游河道。全程长 3.5km ,河道规则,水流平缓,游船航行比较安全,是世界上目前开发的最长的可以乘船的地下河。而且,沿岸及洞顶还有大量值得观赏的岩溶景观。丰鱼岩洞穴内几乎囊括了各种类型的化学沉积物,沉积物丰富。其中,以滴石类石笋、石柱和石钟乳,流石类石瀑、石盾为主。洞穴石笋年青而又生长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鱼岩 岩溶景观 旅游开发
下载PDF
令人叹为观止的岩溶景观
13
作者 陈安泽 《今日中国》 2000年第12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岩溶景观 民族聚居地区 旅游景区 旅游业发展 旅游资源 景观资源 资源分布 后备资源 贫困山区 分布地区 生态环境 脱贫致富 环境工作 保护生态 潜力 优先
下载PDF
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双龙岩溶景观遗迹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国新 金钦帅 张泾文 《浙江国土资源》 2009年第11期55-57,共3页
地质遗迹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宝贵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不同程度的开发价值。金华市地质遗迹丰富,尤其是双龙国家风景区内发育有多层岩溶洞穴系统,洞内石钟乳、石笋、石旗、鹅管、瀑布等形态丰富多彩、类型多样,在省内外具有典型... 地质遗迹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宝贵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不同程度的开发价值。金华市地质遗迹丰富,尤其是双龙国家风景区内发育有多层岩溶洞穴系统,洞内石钟乳、石笋、石旗、鹅管、瀑布等形态丰富多彩、类型多样,在省内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目前双龙景区中一些岩溶景观遗迹已开发为景点,供游客参观,但由于岩溶地质遗迹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利用 地质遗迹 岩溶景观 保护 自然资源 岩溶洞穴 环境因素 风景区
下载PDF
苍山地质公园岩溶景观特征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军庄 张兵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9年第1期197-198,共2页
岩溶景观是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据区域地质背景,通过实地调查和搜查文献的方法,详细介绍了苍山地质公园主要岩溶景观的形态和分布特点,初步分析了其形成发展条件,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关键词 地质公园 岩溶景观 形成机理 景观保护
下载PDF
柴埠溪岩溶峡谷景观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永生 邹胜章 +1 位作者 谢浩 李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68-370,共3页
柴埠溪岩溶峡谷位于鄂西南岩溶山区,岩溶形态丰富多样,岩溶景观主要为峰林、象形山、洞穴、天生桥等。峡谷以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组的白云岩地层为物质基础,在地壳抬升,河流侵蚀下切作用下形成,形态优美。峡谷区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旅游价... 柴埠溪岩溶峡谷位于鄂西南岩溶山区,岩溶形态丰富多样,岩溶景观主要为峰林、象形山、洞穴、天生桥等。峡谷以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组的白云岩地层为物质基础,在地壳抬升,河流侵蚀下切作用下形成,形态优美。峡谷区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旅游价值,开发利用景观资源,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进行科普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埠溪 岩溶峡谷 地壳抬升 岩溶景观
下载PDF
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岩溶地貌景观特征与价值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邓亚东 陈伟海 +2 位作者 张远海 黄保健 罗书文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03-309,共7页
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发育在"孤岛"状的碳酸盐岩区上,以高峰丛深洼地、大洞穴、大峡谷、天坑群、天窗群、天生桥、地下河为特色,景观类型丰富、系统完整、珍稀典型,观赏价值与科研价值极高。公园内不同地貌景观由于成因差异... 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发育在"孤岛"状的碳酸盐岩区上,以高峰丛深洼地、大洞穴、大峡谷、天坑群、天窗群、天生桥、地下河为特色,景观类型丰富、系统完整、珍稀典型,观赏价值与科研价值极高。公园内不同地貌景观由于成因差异而各具特色,经定性与定量评价:天坑群、天窗群是世界级品牌景观,为公园五级地貌景观;天生桥、峡谷是公园重要景观,为公园四级地貌景观;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坡立谷、洞穴景观是公园地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园三级地貌景观;穿洞、岩溶泉、地下河景观是公园地貌景观的重要补充,为二级地貌景观;落水洞、竖井是公园点缀地貌景观,为公园一级地貌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 岩溶地貌景观 特征 价值分析
下载PDF
试论青城前后山红层岩溶地貌及其旅游景观资源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彦儒 《四川地质学报》 1991年第4期290-299,共10页
青城前后山的红层岩溶地貌景观主要可划分为三个类型:丹霞地貌景观、红层洞穴景观及瀑华景观,它们是国家级青城山风景名胜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具有较大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丹霞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流水沿红层砂砾岩中的垂直裂隙和... 青城前后山的红层岩溶地貌景观主要可划分为三个类型:丹霞地貌景观、红层洞穴景观及瀑华景观,它们是国家级青城山风景名胜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具有较大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丹霞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流水沿红层砂砾岩中的垂直裂隙和水平方向上的钙质夹层和透镜体发生的侵蚀、溶蚀作用以及伴随的崩塌作用有关。洞穴景观中尽管有不少系岩溶凹腔,但对于无石灰岩的风景区而言,也是应当逐步开发利用的可贵的旅游资源。笔者认为瀑华景观的形成决定于综合因素,单靠“高速水流的负压-气爆作用”难以解释诸多复杂的自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岩溶景观类型 丹霞地貌景观 溶穴 溶蚀沟槽 瀑华景观
下载PDF
缅甸岩溶地质概况
19
作者 韦延兰 李文莉 +1 位作者 黄晨晖 秦凤蕊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3-762,共10页
缅甸岩溶地质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系统综合的岩溶地质资料有助于从宏观上了解缅甸岩溶情况。文章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多种尺度地质图、水文地质图、构造图及其遥感资料,编制1∶100万缅甸岩溶地质分布图,从地质演化过程、岩... 缅甸岩溶地质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系统综合的岩溶地质资料有助于从宏观上了解缅甸岩溶情况。文章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多种尺度地质图、水文地质图、构造图及其遥感资料,编制1∶100万缅甸岩溶地质分布图,从地质演化过程、岩性组合、气候环境等方面综合剖析岩溶作用的背景条件,以此总结缅甸岩溶分布规律和岩溶景观特征,为“全球岩溶地质”数据库提供基础支持。缅甸的岩溶分布面积达7×10^(4)km^(2),是东南亚岩溶分布面积第二大的国家,厚层的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复杂的构造运动、温润多雨的气候、活跃的生物活动等均有利于岩溶作用的发生,其发育峰林、峰丛、洞穴岩溶景观,岩溶景观资源潜力巨大,具有全球最高的生物多样性,但同时也面临着生态被破坏、干旱、洪涝等地质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 岩溶地质 岩溶景观 洞穴
下载PDF
岩溶博物馆——贵州岩溶景观一瞥
20
作者 何红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1997年第Z1期92-93,共2页
岩溶博物馆——贵州岩溶景观一瞥□何红(贵州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开发系岩溶又称喀斯特(karst),它是发生在可溶性岩石地区的一种奇特的地貌景观。贵州省以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及优越的喀斯特发育条件,使喀斯特作用得以充分的施展... 岩溶博物馆——贵州岩溶景观一瞥□何红(贵州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开发系岩溶又称喀斯特(karst),它是发生在可溶性岩石地区的一种奇特的地貌景观。贵州省以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及优越的喀斯特发育条件,使喀斯特作用得以充分的施展其对地貌神奇的塑造。在贵州,举世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景观 博物馆 地下岩溶 喀斯特发育 贵州 舞阳河 古人类文化遗址 岩溶地貌 黑颈鹤 碳酸盐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