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仁里稀有金属矿床岩相学和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5号脉ZK708号钻孔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周芳春 李鹏 +11 位作者 刘翔 李广 黄志飚 李建康 成永生 苏俊男 张立平 陈虎 黄小强 雒小荣 桂云 文春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3-775,共23页
仁里矿床是中国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文章针对其稀有金属矿化富集规律、成岩成矿演化特征及找矿标志等问题,以5号主矿脉钻孔ZK708全孔岩芯及岩体内、外伟晶岩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电子探针、能谱仪分析和全岩地球... 仁里矿床是中国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文章针对其稀有金属矿化富集规律、成岩成矿演化特征及找矿标志等问题,以5号主矿脉钻孔ZK708全孔岩芯及岩体内、外伟晶岩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电子探针、能谱仪分析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开展了伟晶岩岩相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①仁里矿床伟晶岩岩性比较复杂,不同岩性伟晶岩相互穿插,为同期次不同阶段的结果,经历了多阶段的岩浆-热液活动,铌钽等稀有金属矿化与多阶段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铌钽等稀有金属矿物主要赋存于粗-中粒、粗粒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中,随着伟晶岩粒度的增加,铌钽等稀有金属矿化具有逐渐增加的趋势;②仁里矿床伟晶岩为LCT(Li-Cs-Ta)型伟晶岩,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岩浆-热液活动,多阶段的热液活动(尤其是富P、F热液流体)为Li、Nb、Ta等稀有元素的进一步富集提供了热源和物质来源,促使Li、Nb、Ta等稀有元素的进一步释出和富集;不同世代矿物出现在伟晶岩熔体-溶液不同演化阶段。磷灰石和粒状、叶片状钠长石可做为本区铌钽等稀有金属矿产的重要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 稀有金属 花岗伟晶岩 岩相学和矿物学特征 成岩与成矿演化 仁里矿床 湖南
下载PDF
安徽安庆铜铁矿床矽卡岩岩相学和矿物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滕传耀 杜杨松 +3 位作者 张智宇 龙旺生 董玉翠 李湘莲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50,共11页
安庆铜铁矿床系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一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于月山岩体与下三叠统南陵湖组碳酸盐岩之间的接触带,外接触带矽卡岩中透辉石富集,以铁铜矿化为主;内接触带矽卡岩中石榴子石富集,以铜矿化为主。岩相学研究表明研究区... 安庆铜铁矿床系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一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于月山岩体与下三叠统南陵湖组碳酸盐岩之间的接触带,外接触带矽卡岩中透辉石富集,以铁铜矿化为主;内接触带矽卡岩中石榴子石富集,以铜矿化为主。岩相学研究表明研究区含铜矽卡岩演化经历了矽卡岩期和热液蚀变期,其中,矽卡岩期包括早期矽卡岩阶段、磁铁矿阶段和晚期矽卡岩阶段;热液蚀变期包括早期热液交代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大规模的黄铜矿化发生于石英-硫化物阶段。矿物学研究表明,石榴子石均为钙铁榴石,早期矽卡岩阶段的粒状石榴子石发育韵律环带,其FeO和Al2O3含量表现为振荡变化。与粒状石榴子石相比,晚期矽卡岩阶段脉状石榴子石的And组分更高。早期矽卡岩阶段的粒状辉石为透辉石,具有环带结构,由核部到边部MgO含量减少,FeO含量增加;晚期矽卡岩阶段的脉状辉石为钙铁辉石。空间上,从外接触带到内接触带,辉石的MgO含量与石榴子石的Al2O3含量分别减少,而FeO含量均分别增加。岩相学、矿物学,结合已有地球化学研究成果综合表明,安庆铜铁矿矽卡岩为岩浆热液接触交代成因,Mg来自碳酸盐岩,由外带向内带迁移;Fe来自岩浆热液,由内带向外带迁移,由于磁铁矿阶段的温压条件改变,Fe在外接触带以磁铁矿的形式沉淀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分带 岩相学和矿物学 热液交代 矽卡岩成因 安徽安庆铜铁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