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临汾断陷盆地孤峰山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21
1
作者
齐玥
徐鸿博
+1 位作者
张竞雄
罗金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5-573,共9页
临汾断陷盆地孤峰山花岗闪长岩的S iO2含量为64.62%~65.57%,具有富碱(Na2O+K2O=7.38%~7.71%)、富钠(Na2O/K2O=1.37~1.54)、准铝质(A/CNK=0.94~0.99)和较低镁指数(Mg#=31.8~36.2)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岩石明显富集轻稀土...
临汾断陷盆地孤峰山花岗闪长岩的S iO2含量为64.62%~65.57%,具有富碱(Na2O+K2O=7.38%~7.71%)、富钠(Na2O/K2O=1.37~1.54)、准铝质(A/CNK=0.94~0.99)和较低镁指数(Mg#=31.8~36.2)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岩石明显富集轻稀土[(La/Yb)N=17.0~19.3],基本不显示Eu异常(δEu=0.94~1.0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Sr等,Sr/Y比值高(Sr/Y=59.3~67.2),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Y。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点表明该花岗闪长岩由加厚的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对岩石进行的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测定获得了132.2±9.2M a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该年龄与华北地块岩石圈减薄与破坏作用的峰期时间基本一致。部分锆石含有2590.9M a的内核,反映该地区在太古宙晚期发生过相应的构造事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认为,孤峰山花岗闪长岩是华北地块早白垩世峰期伸展作用期间的产物,华北地块早白垩世期间的岩石圈减薄与破坏作用向西影响到了太行山以西的临汾断陷盆地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汾断陷盆地
孤峰山
花岗闪长岩
地球化学
年代学
早白垩世
岩石圈减薄与破坏
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门峡高庙石英闪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师迪
罗金海
+1 位作者
齐玥
徐鸿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三门峡市高庙石英闪长玢岩的激光探针等离子质谱(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测定获得了135Ma的年龄,与华北地块南缘早白垩世岩石圈伸展和减薄事件的时间一致。高庙岩体中继承锆石的形成年龄为2768Ma,该年龄和模式年龄均与华北克拉通...
三门峡市高庙石英闪长玢岩的激光探针等离子质谱(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测定获得了135Ma的年龄,与华北地块南缘早白垩世岩石圈伸展和减薄事件的时间一致。高庙岩体中继承锆石的形成年龄为2768Ma,该年龄和模式年龄均与华北克拉通早期地壳演化的峰期时间一致。石英闪长玢岩的SiO2含量为62.93%~65.54%,铝指数A/CNK=0.90~1.03,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系列。富钠(Na2O/K2O=1.29~1.46)、镁指数偏低(Mg#=33.5~42.4<45),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岩石稀土含量∑REE=197.09×10-6~234.41×10-6(平均216.00×10-6),轻重稀土明显分异[(La/Yb)N=15.86~20.55],基本不显示铕异常(δEu=0.96~1.02)。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K等和轻稀土,高Sr/Y值(Sr/Y=41.99~56.71),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重稀土和Y等。该石英闪长玢岩具有较低的n(143Nd)/n(144Nd)(t)值(0.5116)和较高的n(87Sr)/n86Sr)(t)值(0.7080),εNd(t)=-19.08,εSr(t)=49.89,TDM=2.15Ga。岩石的地球化学特点反映岩体由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综合分析认为,高庙石英闪长玢岩源自加厚的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作用,是华北克拉通的岩石圈在早白垩世减薄和破坏作用的产物,华北克拉通早白垩世期间的岩石圈减薄和破坏作用影响到了华北克拉通中—南部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市高庙
石英闪长玢岩
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早白垩世
岩石圈减薄与破坏
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g同位素示踪中国东部中生代深部碳循环
被引量:
1
3
作者
段先哲
牛苏娟
+7 位作者
李赛
李南
孙浩然
郭聪
肖文舟
隋清霖
冯鹏
贺海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45-1360,共16页
地球深部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生命探索和岩石圈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东部岩石圈是地球深部碳循环的重要场所,其减薄和破坏与深部碳循环密切相关。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是制约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和破坏的关键,对华北克拉通和...
地球深部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生命探索和岩石圈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东部岩石圈是地球深部碳循环的重要场所,其减薄和破坏与深部碳循环密切相关。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是制约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和破坏的关键,对华北克拉通和华南板块的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等系统阐述了Mg示踪地球深部碳循环原理,例举了镁同位素示踪中国东部深部碳循环的实例,论述了中生代俯冲的古太平洋板块所释放的碳酸盐熔体/流体与地幔相互作用,是造成中国东部地幔具有普遍的轻Mg同位素组成的重要原因。此外,指出轻镁同位素的多解性,提出多同位素联合示踪是未来研究地球深部碳循环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碳循环
中生代
中国东部
岩石圈
MG同位素
岩石圈减薄与破坏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汾断陷盆地孤峰山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21
1
作者
齐玥
徐鸿博
张竞雄
罗金海
机构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5-573,共9页
基金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地质科学研究培训项目(编号XDCX09-06)的成果
文摘
临汾断陷盆地孤峰山花岗闪长岩的S iO2含量为64.62%~65.57%,具有富碱(Na2O+K2O=7.38%~7.71%)、富钠(Na2O/K2O=1.37~1.54)、准铝质(A/CNK=0.94~0.99)和较低镁指数(Mg#=31.8~36.2)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岩石明显富集轻稀土[(La/Yb)N=17.0~19.3],基本不显示Eu异常(δEu=0.94~1.0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Sr等,Sr/Y比值高(Sr/Y=59.3~67.2),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Y。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点表明该花岗闪长岩由加厚的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对岩石进行的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测定获得了132.2±9.2M a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该年龄与华北地块岩石圈减薄与破坏作用的峰期时间基本一致。部分锆石含有2590.9M a的内核,反映该地区在太古宙晚期发生过相应的构造事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认为,孤峰山花岗闪长岩是华北地块早白垩世峰期伸展作用期间的产物,华北地块早白垩世期间的岩石圈减薄与破坏作用向西影响到了太行山以西的临汾断陷盆地一带。
关键词
临汾断陷盆地
孤峰山
花岗闪长岩
地球化学
年代学
早白垩世
岩石圈减薄与破坏
作用
Keywords
Linfen grabben basin
Gufengshan
granodiorite
geochemistry
geochronology
Early Cretaceous
lithospheric thinning and destruction
分类号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门峡高庙石英闪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师迪
罗金海
齐玥
徐鸿博
机构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编号2009CB825003)的成果
文摘
三门峡市高庙石英闪长玢岩的激光探针等离子质谱(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测定获得了135Ma的年龄,与华北地块南缘早白垩世岩石圈伸展和减薄事件的时间一致。高庙岩体中继承锆石的形成年龄为2768Ma,该年龄和模式年龄均与华北克拉通早期地壳演化的峰期时间一致。石英闪长玢岩的SiO2含量为62.93%~65.54%,铝指数A/CNK=0.90~1.03,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系列。富钠(Na2O/K2O=1.29~1.46)、镁指数偏低(Mg#=33.5~42.4<45),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岩石稀土含量∑REE=197.09×10-6~234.41×10-6(平均216.00×10-6),轻重稀土明显分异[(La/Yb)N=15.86~20.55],基本不显示铕异常(δEu=0.96~1.02)。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K等和轻稀土,高Sr/Y值(Sr/Y=41.99~56.71),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重稀土和Y等。该石英闪长玢岩具有较低的n(143Nd)/n(144Nd)(t)值(0.5116)和较高的n(87Sr)/n86Sr)(t)值(0.7080),εNd(t)=-19.08,εSr(t)=49.89,TDM=2.15Ga。岩石的地球化学特点反映岩体由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综合分析认为,高庙石英闪长玢岩源自加厚的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作用,是华北克拉通的岩石圈在早白垩世减薄和破坏作用的产物,华北克拉通早白垩世期间的岩石圈减薄和破坏作用影响到了华北克拉通中—南部一带。
关键词
三门峡市高庙
石英闪长玢岩
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早白垩世
岩石圈减薄与破坏
作用
Keywords
Gaomiao, Sanmenxia
quartz diorite porphyrite
geochemistry
LA-ICP-MS zircon U-Pb Age
Early Cretaceous
lithospheric thinning and destruction
分类号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g同位素示踪中国东部中生代深部碳循环
被引量:
1
3
作者
段先哲
牛苏娟
李赛
李南
孙浩然
郭聪
肖文舟
隋清霖
冯鹏
贺海洋
机构
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稀有金属矿产开发与废物地质处置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45-1360,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2102060,42003028)、创新项目(编号:202110555075)
南华大学人才资助项目(编号:2018XQD22)的成果。
文摘
地球深部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生命探索和岩石圈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东部岩石圈是地球深部碳循环的重要场所,其减薄和破坏与深部碳循环密切相关。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是制约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和破坏的关键,对华北克拉通和华南板块的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等系统阐述了Mg示踪地球深部碳循环原理,例举了镁同位素示踪中国东部深部碳循环的实例,论述了中生代俯冲的古太平洋板块所释放的碳酸盐熔体/流体与地幔相互作用,是造成中国东部地幔具有普遍的轻Mg同位素组成的重要原因。此外,指出轻镁同位素的多解性,提出多同位素联合示踪是未来研究地球深部碳循环的趋势。
关键词
深部碳循环
中生代
中国东部
岩石圈
MG同位素
岩石圈减薄与破坏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Keywords
deep carbon cycle
Mesozoic
lithosphere beneath the eastern China
Mg isotope
lithospheric thinning and destruction
paleo-Pacific plate subduction
分类号
P534.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618.2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临汾断陷盆地孤峰山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齐玥
徐鸿博
张竞雄
罗金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门峡高庙石英闪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王师迪
罗金海
齐玥
徐鸿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Mg同位素示踪中国东部中生代深部碳循环
段先哲
牛苏娟
李赛
李南
孙浩然
郭聪
肖文舟
隋清霖
冯鹏
贺海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